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救赎:邪恶BOSS进化论-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最爱她在情潮之中嘤嘤低泣的模样,受不住时,她会一遍遍求饶说爱他。

    只有在那个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拥有了她,但他还未真正拥有她,一切还远远不够。

    所以,他怎会由她嫁人?

    他没有反对,不过是爱看她悄悄地愧疚,然后为了他们的将来,努力万分的模样。

    她说过她不会负他,他便不会让她负他,不论发生什么。

    稍晚,福允送来晚膳,魏怀瑾和苏笙笙又在敛光阁内用了膳。

    西厂三档头汪雨一直守在敛光阁门口,冰泉宫的人一概不许进入,碧玺和幽兰都侯在门外,神色担忧。

    晚膳时,消了气的苏笙笙便如同一只猫儿,娇气十足,用个膳也讨着要抱,坐在魏怀瑾的膝头,让他喂饭。

    光是喂饭还嫌不够,还会挑食,这个不合口味,那个不合心意。

    就仅着一碗冰镇莲子羹,一直喝。

    他拿了她的甜羹,她就要和他生气,瞪着眼儿讨不回来,就哭唧唧地说他欺负她一个瞎子。

    这种自怜自艾的话可骗不了他,但他也由她闹腾,就是不再多给一碗。

    后来她急了,不小心一脚踢翻了矮桌,饭菜洒落一地。

    这下可好,饭都没了吃。

    可她没了吃,他却还有。

    当场就将她抱上二楼就地正法。

    直到把她磋磨得泪水汪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嘴开始蜜语讨饶,他才终于放过了她。

    一番折腾后,待魏怀瑾和苏笙笙离开敛光阁时,天已尽黑。

    幽兰看见魏怀瑾扶着苏笙笙出现在门口,心里“咯噔”一跳。

    此时她家公主眼睛红得像兔子,嘟着小嘴,一脸的气闷。

    那一看就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幽兰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再看魏怀瑾,依旧是眉目清冷,神色淡然,那模样不见喜也不见怒,凉凉淡淡的一眼看来,幽兰和碧玺同时发怵。

    “扶公主回去早点歇息。”

    魏怀瑾话音刚落,苏笙笙便一把甩开了他搀扶的手。

    她心中还恼着刚才又上阁楼后他的贪得无厌,弄得她异常酸软,腰也快直不起来,当下自然是摆不出好脸色。

    幽兰赶紧上前扶住苏笙笙,生怕她家公主一时冲动得罪如今的西厂厂公。

    魏怀瑾看了苏笙笙一眼,眉眼冷淡,却是不恼。

    他的目光短暂停留在苏笙笙发髻间的萤石发簪上,接着便转身离去。

    汪雨跟在魏怀瑾身后,很快两人的身影就消失在敛光阁外。

第578章 【请君入瓮】善后() 
待魏怀瑾离开后,幽兰示意碧玺去收拾敛光阁,接着便扶着苏笙笙返回寝殿。

    碧玺一路匆匆走进敛光阁,脑袋里回想的都是方才她们在外面等候时,听见敛光阁内杯碟砸碎的声音。

    那时幽兰和她都吓白了脸,想要冲进敛光阁内救主,却都被汪雨挡了下来。

    幸好后来公主安然无恙地出现,但一想到方才在敛光阁门口苏笙笙甩开魏怀瑾时,那丝毫不给脸面的动作。

    碧玺一颗脆弱的小心肝又吓得怦怦直跳。

    当碧玺走进敛光阁时,只见一地的杯盘狼藉。

    饭菜洒落一地,盘子也碎了不少,连矮桌也掀翻了,碧玺冷汗涔涔,为她家公主能全身而退感到很是庆幸。

    她正准备去收拾地上,这时福允从二楼下来。

    福允手中裹着褥垫等物,鼓鼓囊囊似还包着什么。

    碧玺眼尖,看见福允手臂下露出了一抹眼熟的布料,她正欲询问,可下一瞬,福允一夹胳膊,冷声道:“看什么看,眼珠子不想要了?”

    碧玺赶紧低下头,福允则扬起脸,趾高气昂地离开了敛光阁。

    苏笙笙和魏怀瑾的真正关系,在这偌大的宫墙内苑,除了那两位当事人,就数福允知晓最多。

    虽然他的师父魏怀瑾从未给他说过,但也没有刻意瞒他。

    自打他跟在师父身边,往公主殿跑过几次腿后,聪明如他便悟出了其中端倪。

    但这却是,要烂在肚子里,死也不能说的秘密。

    福允自是聪明的,不然也不会从御马监里一个最低等奴才,被魏怀瑾看上,带在身边。

    而不久前他送晚膳时,明明看见三公主穿的是另一身衣裳,可方才师父和公主离开时,公主却又换了一身。

    机灵如他,不需有人提点,便立刻来到敛光阁,仔细收拾了一遍。

    卷了脏污的褥垫和三公主被撕碎的衣衫,福允手脚麻利,心中却是冷汗连连。

    曾经,他以为师父是三公主的入幕之宾,裙下之臣。

    但今日这情形看来,恐怕三公主才是那个要叫救命的人。

    再一想到方才出来时,三公主那气红了眼的模样,福允对自家师父的崇拜敬佩之情,顿时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但也是心惊胆战。

    毕竟,大月王朝的这颗明珠,与寻常宫妃不同,只可仰望,不可觊觎,更不能轻易触碰。

    时至盛夏,暑气正浓,盛京的夜晚让人感到有些窒闷。

    但在和安门外,新建的西厂诏狱内,那地底的刑室中,却是一片令人寒颤的阴森。

    “魏、魏怀瑾?你这是何意!”

    被人粗鲁地扯掉塞进嘴里的麻布,一脸惊惧的祥珠待看清楚身前何人时,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站在一旁的汪雨闻声,重重一脚踢上祥珠的腿弯,“谁给你胆子敢直呼督主名讳。”

    祥珠吃痛,重心不稳一下摔倒在地上。

    此时她双手被缚,发钗散乱,衣襟歪斜,她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男人,脸上依旧保持着不可置信的神情。

    而不远处的魏怀瑾则坐在刑室里唯一一张太师椅上,正单手撑着额角,闭目养神。

第579章 【请君入瓮】烹() 
那坐在太师椅上的男人,眉如远山,鼻似琼宇,他气质清冷高华,似不沾凡尘俗念的仙人,但又似从地狱里苏醒的修罗。

    魏怀瑾缓缓睁开了眼。

    幽深的瞳眸里没有一丝波澜。

    他静静地看着倒在地上神色惊愕的祥珠,纤长的睫羽微微一颤。

    下一刻,他的嘴角扯出一抹又薄又冷的弧度。

    只闻他轻声一叹,“祥珠。”

    ……

    第二天,皇后身边的祥珠姑姑因为太过思念家乡,讨了皇后的恩典,连夜离开了盛京。

    一时间,与祥珠交好的宫女们皆万分愕然,毕竟祥珠曾经立誓要终身服侍皇后,不嫁人不出宫。

    而且更让人不解的,那祥珠的对食,是如今位高权重的西厂厂公。

    就算不想在皇宫里继续当奴才,出了宫,也是威风八面的厂公夫人。

    怎么会连夜离开,回那二十年不曾回过的家乡?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事有古怪。

    可皇后却偏偏不追究,还重罚了几个嚼舌议论的宫人。

    很快祥珠归乡一事,便无人再提。

    曾经在景仁宫内威风无比的大宫女,没过多久就被新的面孔取代。

    而在西厂诏狱内,那养在后院的一群獒犬,则饱餐了一顿熟肉。

    只是熟肉煮得太透太烂,骨头都酥了,獒犬嗜血,吃得不够尽兴,但也没留下一点碎渣。

    一切都干干净净的。

    皇宫里风平浪静,西厂诏狱中,连一滴血光都没见着。

    只是在那十分窒闷的一夜,似有嘶声力竭的哀嚎从闷热的刑室里传出。

    不过没多久,哀嚎就变成了阵阵肉香。

    关于祥珠的小小插曲就此落幕。

    苏笙笙甚至在两个月后才知道,皇宫里已没有了祥珠此人。

    她的失明生活,依然继续。

    只是从冰泉宫,搬去了昭阳殿内的若兰轩。

    溧水之乱后,这大半年以来,万贵妃的咳喘之疾越来越严重。

    金甲子料已经无法再缓解贵妃胸中闷痛,往往吸服极大剂量,却只能缓下片刻,片刻后,又是难挨的喘咳。

    太医院轮班值守昭阳殿,德帝已连续一个月不曾上朝,政务皆交由司礼监首座掌印太监何广义和次位秉笔太监魏怀瑾去办。

    德帝无心过问朝事,只呆在昭阳殿里陪着万贵妃。

    有时苏笙笙去探望母妃时,走到门口,还能听到德帝絮絮叨叨着那些陈年过往,皇子苏光昭与宫女万贞儿的故事。

    三个月后,夏日暑气已经褪去。

    随着树叶渐黄,天气渐凉,万贵妃的胸痛似乎有所缓解。

    一日午后,万贵妃命人去传苏笙笙。

    待苏笙笙到了凉亭,桂嬷嬷等人便自行退了下去。

    接下来,凉亭里这对母女,无声而坐。

    寂寥的秋瑟中,万贵妃看着凉亭外的参天银杏,风吹叶落,满地金黄。

    她沉默许久后,缓缓叹道:“又是一年秋了啊。”

    苏笙笙闻声,抬起脸。

    她虽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母妃语气中,那些许的不同寻常。

    她默了默,放松了语气道:“母妃,女儿常听父皇说,他第一次见您,就是在深秋落叶时。”

第580章 【请君入瓮】别言() 
关于德帝和万贵妃的爱情故事,早已在民间被传为佳话。

    其实不止是民间,就连在后宫里,哪个女人不羡慕万贵妃?

    就连苏笙笙也是极羡慕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也许正是父皇和母妃这段极具传奇的爱情,从小就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她初懂情爱时,就一心想找一份能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爱情。

    不需要与别的女子分享,也不用去问礼教尊卑。

    她一直认为爱情就应是美好而纯粹的东西,不屈从于权势,不恋慕荣华富贵。

    更不应是媒妁之言,指腹为婚。

    当然这是因为她也有了心爱之人,为自己的感情做下的种种注脚。

    便是为世人所不容,在她心里,都是一千个一万个应该。

    听着苏笙笙絮絮讲来那些存于美好中的旧事,万贵妃无声一笑,眼中却是一抹茫茫之色。

    “笙笙,你真的以为,情爱之事能不含一丝杂质?”

    苏笙笙听出了万妃语气中的萧瑟之意,却有些不解,“父皇和母妃不正是常人眼中的挚爱真情?母妃何出此言?”

    万贵妃笑了笑,没有回答。

    没过多久,阳光散了些,院子里起了一阵风,桂嬷嬷捧了两件披风走进凉亭,“娘娘,起风了,回屋吧。”

    万贵妃看着亭外风卷落叶,漫天金色飞舞,摇了摇头,“不妨事,退下吧。”

    桂嬷嬷本还想再说,但见万贵妃难得精神不错,亦不想扫主子的兴,虽是不放心,但仍是服侍两位主子穿上披风,便退下了。

    桂嬷嬷退下后,万贵妃拿出金甲子料又服了一剂,片刻后,待她再看向苏笙笙时,艳丽的眉眼间已寻不着方才那抹萧瑟的茫木。

    这一次,万贵妃的神情严肃了许多,她看着苏笙笙无神的双目,眼底划过一抹浓浓的痛惜和不舍。

    “笙笙,有几件事,母妃要对你交代。”

    ……

    第二天,已连续罢朝数月的德帝忽然宣布要带万贵妃远赴南方的瑶山避寒,三日后便收拾妥当,出发前往瑶山行宫。

    瑶山路远,此去路途至少半个月,因为万妃病重,各方面打点得是不能再周全。

    各宫妃嫔没有被允许同行,就连德帝和万贵妃唯一的女儿怀安公主,也没有同行。

    只有德帝与万贵妃两人,在一众浩浩荡荡的禁军和宫婢的护卫服侍下,去了瑶山。

    一个月后,瑶山传来消息,万贵妃药石罔效,病逝于瑶山行宫。

    顿时,皇宫内外一片哀丧,白绫缟素,满城白覆。

    自消息传来那日,苏笙笙独自一人关在若兰轩内,已是连续两日未曾出门。

    她长日呆坐,一双盲了的眼睛红肿不已。

    在碧玺和幽兰的劝说下,好不容易喝了些清粥,但仍是一言不发。

    次日黄昏,西厂厂公魏怀瑾求见。

    然苏笙笙却避而不见,不仅仅是魏怀瑾,各路吊丧的妃嫔不见,好言宽慰的皇兄皇姐们不见,就连皇后感召,传她叙话,她亦不见。

    直到第三天夜里,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昭阳殿,终于在连续几日的哭声里稍稍安静时,若兰轩内忽然多了一抹身法极快的暗影。

第581章 【请君入瓮】离殇() 
夜里,寝卧里一片漆黑。

    苏笙笙素衣长发,独坐在妆台前,一动不动。

    黄铜镜里,幽暗月色的映照下,是一张憔悴的面容。

    红肿的双眼,干裂的唇,

    此时她的手里握着一支萤石长钗,那力道之大,指节泛白,几可入骨。

    这时,房门传来一丝响动,苏笙笙微微一怔,却未回头。

    下一刻,一缕靡靡幽香袭来,苏笙笙被抱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笙儿,为何不见我?”

    来人握住她僵冷的手,发现她手中紧握长钗时,那人愣了愣,便将她的手偎进了怀中。

    感觉到手中长钗正抵着男人胸口,苏笙笙微微一颤,蓦然松手。

    见苏笙笙不语,魏怀瑾沉默须臾,柔声又道:“笙儿我知你难过,若想哭就哭罢,我陪着你。”

    苏笙笙伏在魏怀瑾怀里,许久许久,才沙哑着嗓子低低道:“母妃走了。”

    魏怀瑾轻抚着苏笙笙的后背,闻声默了默,回道:“自溧水之乱后,万贵妃的身体便每况愈下,如今拖得这一年的时间已是不易,笙儿,节哀。”

    苏笙笙闭上眼没有说话。

    万贵妃素有咳喘之疾,早年用上金甲子料后颇有疗效,然这几年病情愈发严重,金甲子料的用量也越来越大,溧水之乱后,喘疾发作得更是越发频繁,最后这半年来连金甲子料也难以压制。

    这些她都知道,包括一个月前,父皇和母妃离开盛京之前,母妃与她在凉亭的那一场叙话——

    万贵妃自知时日无多,那一日便是对她做最后的交代。

    没有苦涩的泪水和凄切的哀语,只有淡淡的叹息和一字一句的叮嘱。

    她的母妃是那样一个艳丽而骄傲的女人,哪怕做着天人永隔的告别,也不会将对死亡的恐惧袒露半分。

    这一夜,魏怀瑾一直在房间里陪着苏笙笙。

    给她梳发换衣,又将她抱上床榻,暖了她冰冷的身体整整一夜。

    终于,连续三日都不曾入眠的苏笙笙,在魏怀瑾的怀中,合上了眼。

    但却是一夜梦魇不断。

    这一晚魏怀瑾未曾合眼片刻,一直将苏笙笙搂在怀中,擦拭她因梦魇而汗湿的额头,安抚她带着哭腔的呓语。

    直到长夜已过,天将亮时,苏笙笙终于睡得稍沉了些,魏怀瑾才下床离去。

    十日后,万贵妃的遗体运回盛京,德帝一路抚棺长泣,哀痛不止。

    回到皇宫后,德帝罢朝七日,亲自主持万贵妃的丧事,下令按照皇后例制来办,并亲谥万贞儿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

    德帝此令一出,朝臣心中皆有异议。

    天寿山乃风水宝地,亦非皇室陵寝,万贞儿生前是为皇贵妃,按制应与德帝的其他妃嫔一起入葬于皇陵。

    此另建陵墓,更还挑选了数千余众,长住在天寿山的陵寝旁,为万贵妃终身守陵,实乃荣宠过盛,历朝历代皆为罕见。

    可万妃已逝,德帝几度伤心欲绝,更还留下“万妃长去,吾亦安能久矣”之言。

    一时间前朝后殿,众人就算认为万贵妃的生后殊荣有千般不合礼法,万般让人不平,亦无人敢言。

第582章 【请君入瓮】北疆乱起() 
大月皇帝最钟爱的妃子病逝,德帝苏光昭罢朝七日后,依然难以抚平心中伤怀,之后德帝独自长住在万贞儿生前所居的昭阳殿,不理朝政。

    连续月余,前朝政务皆交由司礼监掌印太监何广义和秉笔太监魏怀瑾打理。

    然而正当举国上下一片白绸缟素,哀声泣泣时,边疆传来急报,乌戈一族与不久前才归顺大月王朝的贺兰族爆发矛盾,乌戈联合北疆各部落,纠结了大量兵马,对贺兰族宣战。

    贺兰族可汗大惊,立刻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前往盛京。

    收到贺兰族的求援后,大月朝堂的内部顿时分裂成了两派,主战派与主和派。

    主战者,不外乎认为乌戈一族太过猖狂,贺兰族附属大月才不到半年,就公然宣战,此举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通过贺兰族挑衅大月的皇权。

    而主和派却认为大月不需为此反应过激。

    北疆游牧民族生性悍勇好战,各族之间本就经常爆发矛盾冲突,此次乌戈一族并未直接向大月宣战,若大月擅自用兵,便是大月和北方众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

    若战事连绵,那后果就是将国力空虚的大月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争论到此,主战派却又认为,以战止战才是上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