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界生活助理神-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日后,工序被确定,而最终版本的“竹盐”,同样被确定。(未完待续。。)
第二卷 安居乐业 第七百四十九章 通告,回信
方天的预感是正确的。
被他假定为硝酸钠钾的东西,确实无法通过加热再冷却的方法从氯化钠中析出,或者说,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行。——他足足重复了七八遍加热冷却的步骤,才勉强将这种东西析出个七七八八。
实验可以这么来,实际生产中显然不行。
别说七八遍了,就是三四遍,都会冗杂繁重得不像话。
暂时放过这份样本,方天将视线投向最后两份样本,而小半刻之后,结论得出,这最后的两份,和之前的这一份,大同小异。
五个盐湖,三个有毒,一个不咸,一个产量低。
这后两个不需要多考虑,前三个么……
方天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出去,让那些一线的操作人员,也就是一辈子甚至是祖祖辈辈都和盐打交道的盐工来试一试,尽管他们连氯化钠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盐中混杂了哪些杂质。
前世华夏古代,还是宋朝的时候,也是盐业,那些挖盐的人,就能把盐井向地下钻出一千多米深。哪怕是千年之后,方天知道这个事情,也是瞠目结舌,完全地难以置信的。
尼玛,一千多米啊,全手工作业。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所以对于所谓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方天向来是不敢小看的。
或许在理论方面他们确实缺乏,但通过天长日久的实际操作。其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容小觑。——而一旦在理论方面完善了,那这些人就是大师了。
理论。实际,嗯嗯嗯,这还是阴阳。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是瘸子。
毛里球斯帝国历2380年八月中旬,炎黄城区域,一道由城主发布的通告,经由炎黄城盐业商会会长希岩之口。传遍了辖区的五大盐湖。
通告内容为:
不限身份,不限来历,任何能使盐湖产出的盐更“干净”(不苦、不涩、不五颜六色)的人。都可以得到炎黄城官方的奖赏。
奖赏可以在以下三项中任选其一。
一、金币。
二、炎黄城积分。
三、炎黄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名额。
举荐者与解决者,奖赏同。
由此,“积分”与“学院”这两个方天考虑已久的东西,就这般登上了炎黄城的历史舞台。然后。整个炎黄城大哗,再然后,无数道信息,在炎黄城内流转,或从炎黄城中向外发散。
炎黄城积分?
炎黄城职业技术学院?
这啥米东东?短短数日间,炎黄城内外,无数的分析与猜测,纷纷扬扬。
普通人在猜测着。散修在猜测着,各大小佣兵团这样的势力在猜测着。如去年的木罗希岩这般的人在猜测着,还有其它许多的大小势力,同样在猜测着。
而不论猜测的结果如何,许多有条件的,总是想插一脚的。——有许多信息是这样传达的,“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或许,我们可以借此和方天阁下建立连接!”
结果就是,以前从没有人多看一眼的盐工之类,一下子变得热门到不能再热门,无数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地被邀请着登上了修者之堂。
同时,无数的“民间研究所”,在炎黄城内外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小叶城,炎黄城最南面的盐湖所在地。
早早就被老师发配在这里采风或者说喝西北风的某魔法师,在同样组建了一个“民间研究所”之余,开始给老师写信。
这位先生并不知道其老师早已经和某城主勾搭在一起了,在信中小心翼翼地这般写道:“老师,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弟子便聚拢了小叶城许多经验丰富的老盐工。弟子想问的是,老师,若有结果的话,弟子可否和方天城主联系?”
这可怜的孩子,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地为老师和某位阁下缓颊,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二者上演pk……
方天同样在写信。
具体地说,是考虑这封信该怎么回,嗯,回向帝都的那位圣域者前辈。
从情上来说,这是知交好友的师长,从理上来说,这是直坦一生经历,给了他莫大启迪的引领者,让他跨出了又一个大步。
是以,不论从情还是从理,这封信,他都需要好好回的。
可是,回什么呢?
还是那个酒山下的旷野丛林,方天在漫步着,一边漫步,一边也在检点或者说思索着一身所学。
“大道”、“我道六境”,这是好东西,毫无疑问的好东西。
尽管对前者方天目前还领悟不深,缺少契入的钥匙,但对于后者,且不说就是这个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他的道途,将他拽向了真修的道路,就说一步一步走来,每向前走一步,方天对这个东西的感受便深了一分。
而感受越深,越觉得这个东西了不起。
不说什么高深莫测,这话太虚,而且也不是“莫测”,一步一步,一境一境,他是实实在在把握着的,但哪怕是已经握在手中,方天还是觉得,他需要漫长的修行和解读,并且,是反复地。
嗯,反复地。
哪怕是现在,已经走到了“太阳真火境”的地步,方天依然觉得,前面的那两境,“空寂离尘境”和“初阳雪消境”,依然值得他长久地、慢慢地咀嚼着,反复回味着。
越咀嚼,越觉回味绵长。
“空寂离尘”,是让人从天地外界中暂时地脱离。脱离了,离却了一切纷纷扰扰,身和心。才能真正地静下来。
静则清,清然后能作镜照。
鉴照自身,洞彻并涤去、回复身心的一切污染与隙漏。这就是“初阳雪消”。
这两境,都是埋头自修,不理外在。而过了“初阳雪消境”,就需要再次走向天地,“太阳真火境”是什么且不说,就说后面的“初阴知尘境”,是明明白白地。与外在大有关系的。“离尘”与“知尘”,一前一后,这同样是一个阴阳。
换言之。“太阳真火境”在这里是承前启后的地位?
它是脚踩两只船,一在阴,一在阳,由阳而达阴。或者说。由阴而达阳?也就是前世所谓的“阴极阳生、阳极阴生”?
一念及此,方天心中生大震动。
似乎,“太阳真火境”的真正面目,就要向他展露。
不过暂时,方天没有进一步思索。——慢慢来吧,反正领悟在这里,跑也跑不掉。慢火久炖,这样子炖熟了。那汤水才有滋有味。
而此刻,在方天没有观注的识海中。最亮的那颗“太阳”,与最浩大的那颗“太阳”,俱都光耀灼灼,并且,二者间风来火去,被它们带动着,整个识海,那九十七颗“太阳”所在的区域,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这片火海中,所有的“太阳”都被一定程度地“融化”着,而那“融化”所形成的“水”,在这整个区域中流动,在那所有的九十七颗“太阳”中流动。
然后,那些“太阳”,有的缩小,有的变大,有的更加明亮,有的走向黯淡。
这一切,方天都不知道。
当然,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太过在意。——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切,顺其自然吧。
方天还是在想着回信的事。
这“大道”与“我道六境”,是不能传播的。
并不是方天挟秘自珍,舍不得好东西,而是这东西的来源,哪怕到现在,方天也是一头雾水。——这东西是从“识海”中得来的,可是,那“识海”又是从哪里来?
是他修行修来的?
方天不知道。
那“识海”早就出现了,可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以他那个时候的修行层次,不应该出现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大道”与“我道六境”,排除在外吧。
接下来是武者的九级传承。
这个东西,是有用的,对魔法师同样有用。方天甚至不排除,如果他把这个东西在回信中传递出去,那位圣域者阁下,也有可能看透一些什么。
更不用说,这个东西的世俗意义。
对全大陆武者来说,这都是无上秘藏。
不管是谁将之传散出去,只要其能压得住阵脚,那他就将是天下第一人。如果有心在世俗方面发展的话,打造一个大陆最强的修者帝国,轻而易举。
不过方天思绪只一转,这个东西依然被排除。
道理依然很简单。——这不是他的东西。
他可以根据自身领悟,向格罗特和南金三老传输一些超越了六级的武者修行的东西,但是这个九级传承本身,至少在可望见的目前来说,方天是不打算向任何人扩散的。
那么,他还有什么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呢?对一位圣域者层次的人来说。
黄帝说养身聚神攒簇七宝飞升经?好歹这是前世祖传的东西,将之送人总是不大好。
易经?
唔,这个有档次,但是太太太太太……太那个有档次了,至少目前,方天看不懂。倒也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怎么艰难,“易”,就是日月,日月,就是“阴阳”。
换言之,这也是阐述和表达“阴阳之道”的东西。
看起来似乎和他领悟的东西是一回事,但是层次高低且不说,至少,二者间版本不一样。对这个东西,不排除有朝一日,他一下子就懂了,完全懂了。
但至少目前,他不懂。
而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就不要丢人现眼地传给别人了。
那么,道德经?
这个似乎可以,但是,啊那个但是,但是这个玩意儿,它不好翻译啊。
来到此世,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翻译”过前世的许多东西了,哪怕是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的诗啊词啊什么的,他同样照搬不误。不过就是在音韵上面本土化嘛,这对方天来说,是小菜一碟。
但是道德经不一样。
许多字词,许多涵义,以土著的字眼,无法表达,完全无法表达。
或者也可以说,以方天目前的层次,还无法顺利地将这个东西复制过来。
哪怕强行复制,也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别说这个世界的土著了,就是前世,对许多西方人来说,他们可能知道太阳和月亮,知道原子核和电子,知道dna双螺旋,但是他们不知道“阴阳”,更不知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方天忽地心中一动。
易经,原本不是经(经典),而只是“易”。而似乎,据说在往古之时,易,是没有文字的,只有图像。
再似乎,后世,还有一个叫“太极图”或者说“阴阳图”的东西?就是黑白两只小鱼不知羞耻地勾搭在一起的那个东东。
这把这个东西传过去吧。
心动物随,方天心念一动之间,一张特殊的纸,已经成就。
是日,薄薄的,只有一张纸的信,被送往帝都。(未完待续。。)
第二卷 安居乐业 第七百四十八章 小学生级化学实验
思虑完毕,方天就化身动作家了。
而任务,当然是想出一些办法来,对这些样品盐进行提纯。
这个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有人指导,前世,哪怕是那些小学生,也能做。
作为一个三流的美食家,兼十流的化学……嗯,这个可称不上“家”,只能说是一个十流的化学初级学习者吧,方天搞这个东西,还是勉强可以胜任的。
至少,比小学生的层次要高一些,唔,算他中学生好了。
中学生方天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五种样品。
换高手来,根本连样品的样子都不需要看,只须看看盐湖周围的地理情况,差不多就能给其产盐的成分下一个基本判断了,就好像在修行方面,方天也只需看一眼,就能对处在他阶位之下的修者作出一个基本判断一样。
而且这基本判断,**不离十。
不过当下么,在这个实验中,方天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各种手段齐上了。
眼睛看,舌头尝,再通过前世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这三者加起来,也差不多了。毕竟,自然的矿物盐么,可能的成分也就那几样。
方天首先把目光移在其中的一个盐块上。
这个盐块所属的盐湖距红石镇最近,而自然的,红石镇上下日常所用的盐,也就是这个盐湖的盐。
掌握这个盐湖的盐水镇,嗯。好直白的名字,之所以没有发展成黑风城、小叶城、三合城那样的小城,只因为这个盐湖的盐水很淡。产不了多少盐,而且产出的盐,也品质最差!
但是看着这一份样品,方天却是叹息。
他可是知道的,这个盐湖的盐,只需要经过最简单的过滤,就能够得到差不多是最纯净的nacl。
换言之。这个被土著们认为是最差劲的盐湖,实际上,却很可能是最优质的。
当然。还要进一步比对。
不过方天已经差不多心里有底了。
然后是第二份样品,方天先看再尝,而几乎是一尝之后,方天就忍不住地又一次叹息。同一时间。希岩的话在耳边回响:“殿下,东湖镇的这个盐湖和盐水镇的盐湖情况类似,它的产盐量虽然不低,但是产出的盐,不咸。”
听了这话,方天当时心中就有了一个判断,而现在再这么实际地一看一尝,就算是确定了。
前世。地球上,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是这样的: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这一世。毕竟环境不一样了,方天也不敢贸然地断定这个地球的地壳元素含量与前世的地球一般无二,但是大体相似还是可以肯定的。
嗯,“大体相似”。
不论从现实的土地及动植物情况来看,还是从理论的宇宙诞生情况来看——同一个模板制造出来的东西,没理由差别太大,宇宙再浩瀚,也不会奢侈到造一个小太阳系就换一个模子吧?
铝、铁、钙、钠、钾、镁。
前两者可以直接忽略,第三者也可以大部分地忽略,在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后三者,也就是钠、钾、镁。
盐中,什么是和nacl样子差不多,又不怎么咸的?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kcl了。
钾(k)对人体的作用和钠(na)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哪个更重要的说法,反正全都是缺不了。
香蕉就是富钾食物,前世,许多人吃香蕉补钾,更有许多高血压的人钟情于低钠盐(除正常的nacl之外,还有1/3到1/4左右的kcl)。
这就是一个低钠盐湖啊,连人工配比都不用的,天然的“营养盐”、“养生盐”。
放在前世,十有**这又是一个可以划定为优质的盐湖,而在这个世界的当前,显然的,这个盐湖同样的受到鄙夷。就像在前世,松露一开始滇南人只是用来喂猪一样。
物之贵贱,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彼时贱而此时贵,彼地贵而此地贱,此人之珍物,而彼人之弃若敝履,都是可能也很正常的事情。
人之贵贱……
也差不多吧。
方天只微作感叹,便伸手拈起了下一块样本,然后分出少许,放入舌尖。
然后整个人都像被电了一样,外焦里嫩!
好吧,这么说似乎是有点太过夸张了,但其实真没有夸张太多。方天现在的舌头虽然没有像鼻子一样神通非常,但也同样是极端灵敏的,而这个盐……
尼玛,那叫一个味道丰富啊,酸甜苦辣咸,简直就是完全地齐聚了,而除此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涩”,非常非常地涩!
这种盐,也是人能吃的?就不怕吃着吃着,立地飞升?
好吧,对当地人来说,盐水镇的盐,也就是枫林大院往常所用的盐,大概也就是比这种盐稍微好一点吧。盐么,又不是饭,一次吃多少的,少少地放一些,吃着吃着,人们估计也就习惯了。
但是方天不习惯。
呸呸呸地连呸了好几下,又赶紧用水冲了,才勉强让舌头从麻木中恢复过来。哎,神农不是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