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界生活助理神-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默然半晌后,龙傲天涩然开口道:‘此三径三门,皆各有其陋。老师,在此之外,别无它径它门?我意所适,当是尽善尽美。’”
“‘天地演化到如今,其间不知多少年。若有尽善尽美路,哪里轮到你来行?’那个声音冷冷淡淡说道。”
“龙傲天又是默然,就在这片刻之间,感觉领悟了很多。”
“半晌后,龙傲天对天对地,又是一礼,然后道:‘老师,我yù择那战天战地之路。’”
“‘哦,你不怕最后以自毁而终?’那个声音说道。”
“‘我之大yù在横行。’龙傲天说着,那淡淡话语下的决心,弥漫在那一片天地之间。”
此时场中,更见凝然。
“那个声音并不意外,只是淡淡说道:‘你既择此路,他rì当得无悔。行此之路,当持三物,曰勇,曰力,曰慧。勇则剑心生,力则剑刃成,慧则剑柄就。有勇无力,人人可辱,有力无慧,授柄于人。此三物,乃剑之三要。三要齐聚,方可以持剑,持剑在手,方可以横行。你当谨记之。’”
“‘是!谢过老师。’龙傲天凛然说着,对天对地,又是一礼。”
“这一礼毕,身周倏生变化。一阵大风吹过,天地之间,所有茫茫皆不见。只一个恍惚之间,龙傲天便发现自己,正身着一袭简陋青衣,站在一个端坐着的老者面前。”
“老者微微笑道:‘傲天,今rì我给你所讲的,是‘识、断、行’三字。’”
“何谓‘识’?”
“六十年前,为师行遍天下,到过那极北之地,见得天地之间,别无它物,只有一片冰雪。积雪成山,化雪成河。吸则冰雪入肺腑,呼则山河在眼前。处此之间,为师只觉心间万事都消,识间万虑都去,白天黑夜,心意之中,念念皆是修行。”
“为师又到过那极南、极东、极西之地,见过火山动地,见过草sè千里,见过大雨满泽,见过万马奔腾。”
“走遍东西南北中,饱览天地山水物。登揽天地,披历山水,沐浴风雨,以造化之所蕴,来沟连我之身心,此便是‘识’。”
“识到多处挟风雨,识到多处有河山。风雨河山聚,无穷变化来。”
“何谓‘断’?”
“有路三千,我择一条行。有水漫地,我取一勺饮。我之道路,我之选择,我之根基,我之体系,此皆明矣,谓之‘断’。从此凡圣皆有道,我亦只从我道行。任它神魔漫天飞,我自岳峙复渊停。”
“何谓‘行’?”
“化识为断,化断入心。以此心贯入修炼,便是‘行’。”
“说到这里,老者对龙傲天道:‘此识、断、行三义,你可明了?’”
“龙傲天其实仍然迷糊着,不知身处何时何地,更不知身前端坐老者乃时何人,见得老者此问,却只是躬身为礼道:‘我已明了。’”
“老者微微一笑,道:‘那你便去吧!’说着,大袖一拂。”
“下一刻,龙傲天只觉天旋地转,刹那间,便失去了所有的意识。”
方天讲到这里,停了下来。
场中却只是静寂着。
顿了良久,感觉场内外的气氛渐渐松缓,不再那么凝重的时候,方天才淡淡一笑,道:“此一回的故事到此结束,yù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二卷 安居乐业 第四百六十四章 卡巴第四回
采得浮云满,归来作花卖。
坐在喷泉西边堆筑不久的山坡高台上,方天脑海中一时间竟是浮现出了这样的一个句子。其实这个句子并不应景,对他的讲故事这种行为应景的只有一句话,“哗众取宠”。
不过也正是在哗众取宠中,他的修行慢慢起步,节节攀升,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借假修真”吧。
此时正是暮sè初上时分。
夜的轻纱,缓缓笼罩,风的气息,渐渐弥漫。
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方天的意识轻轻地恍惚起来,来到了开讲这个故事的一二三四次的时候。
第一次开讲的时候,他是四级的魔法学徒。
刚来此世,继承的这具小身体本身,就是三级。而从三级到四级,他是在一头雾水中度过的。也因此,刚开始讲述卡巴斯基故事的时候,对于魔法,对于修行,他其实并无多少了解。
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半调子。
或许,说半调子还是美化了他,更严格地一点,他连半调子都算不上。
那时,肆意放言,是怎样的一种傻大胆?
只能说,是前世各种堆积如海的幻想故事,和各路高人怪人奇人神人的经典话语,给了他胡编乱造的勇气。于是,理所当然的,其时的讲述,故事只是故事,不涉修行。
那一节的故事,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也不过就是卡巴斯基前路已断,游历天下后,在梦中言语的提示下,进入了一个四元素幻境而已。
武者卡巴斯基的入六级前路断,一方面是切合这个世界目前的现实,另一方面,却是有感于他自身继承的只是魔法师学徒阶段的一到九级。未来的有朝一rì,他同样要面对前路已断这个问题。
于是。这个心结的不经意的酝酿,造就了卡巴斯基故事的开头。
因此也可以说,讲述的时候,他是借卡巴斯基的故事,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故事中。卡巴斯基的感叹,又何尝不是他本身对于自己未来前途的忧虑?
那时,他初来乍到。
那时,他一无所恃。
那时。他心如飘萍。
于是,便连四元素幻境的设置,虽各不相同,却也都带着一样的sè彩,贯穿着同一个主题。而那个主题就是——路在何方?
》
故事外,他又能依靠谁的安排,来找到自己的方向呢?
答案是没有谁可以让他来依靠。
他能依靠的,不过只是他自己而已。
于是直面自己,直面世界。那是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第一次的,全面地、深刻地分析自己。分析这个世界。条分缕析自己的优劣,高处总揽这个世界的体系分支。
那一次分析的结果,是他这株飘萍,在心理上落地生根。
而心理上落地生根的结果,反应在身理上。则是从四级的魔法学徒,晋升到了五级。
那是一个非常值得记念的突破。意义不在于晋升本身,而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路,并且。初步完成了由一个普通人向一个修行者的转变。
于是,在其后的不久。有了“九天十地破妄灭魔大真法”。
有了“贤圣皆是过来人,我亦将是未来圣。敢问故往今来一切贤圣,你们于起步处,于初级时,有坚定否?有动摇否?有狂妄否?有颓唐否?今朝我既如尔往,他朝我亦如尔今。”
那是前路已明。
那是心志初展。
那是未来有着一个大大的世界,等着他去闯荡,等着他去开拓。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一路气势如虹,冲入了六级。
然后有了卡巴斯基故事里的那个大厅。
在那个大厅里,是武林名人堂天地人榜的构建,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上下八界的大世界铺设,是“人言武到六级尽,今知九级犹未初”的修行展望。
换而言之,那是其时他心里的宏图。
刚刚切入修行门槛的志得气满,不经意中,被他借着卡巴斯基的故事,表现了出来。
这第一第二次的讲述,可以括为一回,归结为卡巴斯基的故事,归结为这个故事的引子,引出龙傲天这个人,引出其后的一系列故事,真正的,涉及到了修行的故事。
于是有了龙傲天的出场,有了三块石碑,有了三句话。
你从哪里来?
你是谁?
你到哪里去?
破入这三句话,便是进入了修行。
于是其后不久,有了“立世、游世、经世”的提出。
再然后,有了“问心路”,有了“大道之门”,有了龙傲天的对于“截断众流”的选择。
截断众流,不止是龙傲天的选择,更是他方天自己的选择。
随波逐浪、截断众流、函盖天地。
这三者中,为什么不选随波逐浪?
因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因为前世已经这样地过了,其中滋味,也不过就是那样,看着似乎美好,其实并无太多值得回味。时光平静地流走,回首看去,过往的一切,不过是一片空白。
那样的人生体验,有过一次,便已经够了。
于是,这一世,虽说一开始是“误入歧途”,情非得己地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但是走着走着,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就算可以随便选择,也不会再走前世的那一条路了。
那又为什么不选函盖天地?
因为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那确实是一个太高也太过缥缈的选项。因此,三去其二,便只剩有一个截断众流。
从前世接受的那纷繁复杂的文明碎片中,截出此世所需。
从此世这风波不定的世途大海中,截出自身道路。
一个“截”字,概括一切。
也可以说,这个“截”字,便是心中剑,便是手中刀,举起来,砍下去,便是他这一世的人生选择。
于是不久后,有了“纵然逢浩然,纵然对至大,此情可以仰,此心不可曲。”
有了“步可迈蹒跚,心当持无量。”
这样的一个感悟,给他带来的,是再怎么夸张也不为过的收获。
就在那一夜,通过这样的一条道路,通过这样的一个选择,通过这样的一个感悟,他突破九级,晋入法师,开启了人生的一个新的篇章。
所有迷茫都消去,一条大路在眼前。
之前曾经引用他人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此时,于自身而言,虽不全中,也是十之仈jiǔ了。
一共四次的讲述,从第一次的四级,到第二次的六级,然后第三次的七级,再到第四次的八级,而今,第五次,已经不再拘于一二三四五六七仈jiǔ了。
坐在这里的,已经不再是一个魔法学徒……
短短的意识恍惚间,方天畅游了来到此世的半年。而这不过半年间的经历,此时一点点延展开来,在意识的感受上,却是恍如隔世。
于心中轻轻叹息一声,方天感叹着命运的莫测,感叹着造化的神妙。
下一刻,意识从回忆中离开,进入了对这一回故事的安排。
上一回中,将“截断众流”与“截教”联系起来,不用说,自是受了《封神演义》的影响。
不过方天此时,却并不打算把封神讲出来。
虽说他之前讲的那些故事,已经乱七八糟,尤其是《西游记》,里面更是有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似乎涉及到修行隐秘的东西,但是封神,却更离谱。
甚至可以说,离谱到天上去了。
方天真不知道,如果此时他讲鸿钧,讲无量量劫,讲天地灭而有人不灭,他的一干听众们会是什么感受。
再则,《封神演义》一书,其实很是头重脚轻的。
鸿钧、太上、元始、通天等这些绝对是超天级的大佬,按照书中设定推去,其实一个手指点去,都是可以让亿万星辰生灭的,结果全书讲的却是个什么东西呢?
一个小小星球上的一个小小的朝代变幻的故事。
这已经不是用原子弹打蚊子什么的可以形容的了。
而是就一句话,坑爹啊!
某个人,他权势通天,他身家万亿,他跺一跺脚,地球颤抖,他挥一挥手,经济崩溃。然后某一天,他跑到街上,从某个小朋友那里抢了一包干脆面,然后,他被片jǐng抓了。
再然后,他被喀嚓了……
这样的一个故事,你说坑爹不坑爹?
所以,方天的讲述中,纵然有着截教,纵然会截取封神中的某些设定或者故事片断,但是其绝大多数内容,却定然是与封神无关的。
封神是开天辟地大格局,而他所讲的,只会是回天转地的小故事。
何谓回天转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zì ;yóu罢了。
再简言之,他讲的,只会是“人”的故事。
绝不会有鸿钧等这样的逆天级别的存在出现。
不过,故事里的人不逆天,故事里的某些话,还是要逆天的,不然,怎么唬人?
毕竟,故事的主角是龙傲天嘛。
如果不龙游八荒,如果不霸气侧露,如果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那还叫什么龙傲天?
当然,这一次,他是真的可以说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以他现在的法师层次,作为依凭。
第二卷 安居乐业 第四百六十三章 新的方向,新的修行
方天之所以接受帝国方面城主的任命,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他在人家的地盘上搅风搅雨,弄出很大的动静,现在人家发出招安令,想把他纳入体系之中,他就势答应下来,那是双方都皆大欢喜。如果到了现在这地步,他依然还保持着一个散修的身份,影响力又越来越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很不好说,那是方天所不愿意看到的。
二则是出于修行方面的考虑。
在之前的夜间谈话中,方天曾对木罗魔法师提到过一个法子:“以绵塞耳,以布掩目,抛下冥想,弃却感应,三rì一食,尽绝世务。”
这其实就是修行的起步。
把一个人从纷繁杂乱的世事中解脱出来,用全部的jīng力,来面对自己的身心。
这个方法,对应的主旨是“清”和“静”两个字。
因为静,故得以清。
因为清,故得以照见自身本来面目,直面自己的身心。
但是清静终究只是起步。
修行不可能只落在清静上。
就如同人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婴儿状态一样。虽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但是清泉只是令人欣赏的一隅,却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全部。
大海才是。
前世时,常在涉名涉利的世事上沉浮,不少人来到仍然保持或大部分保持着原始并落后的国家、地区或部落。常常感叹:“这里虽然落后,但是民风却很淳朴。为什么我们有着发展,却失去了这种淳朴呢?”
不少人深深叹息。
更有甚者,甚至诞生了一种“反文明主义”的倾向。
前世时,方天于此也迷惑着,但是现在。却已明彻其中之理。
身在浊泉中,看向清泉,便觉是一种美好,但是并没有看到,浊泉虽浊。却是开始了探索,开始了演变,开始了走在奔赴向大海的道路上。
其前景之浩大与广博,渊深与无量,绝不是什么所谓的清泉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山的泉水纵然再清,为着前景考虑,还是要出山。
不然最终。终究是要变成失去了任何活力的死水。
群体的社会是如此,个体的人生也是如此。
根植于人生的修行,当然同样要如此。
甚至都可以说,修行上的“清静”,只是入手,“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才是起步。
所以《老子》八十一章,后世谓之“道德经”。
道是个体的修行。
德是个体与群体的关联与嫁接。
就算不说这些正经的,说些畅想。你脱世离俗,你清清静静,你神通广大。你寿同天地。但若这天地之间,独有你一人,任何时候,你所能面对的,只有亘古不变的rì月星辰与荒凉孤寂。
那样的存在着,真的有什么意思?
所以投身尘世,在尘世中求超脱。在尘世中求发展,才是修行的正路,也是修行的始终。
再简而言之,就一句话——若离于尘世,不必谈修行。
因为再怎么修行。所能收获的,也不过只是一个苍白的人生。
修行是为人生服务的,而人生是要在纷繁复杂的大世界中求体现的,若连这一点都不明白,所谓的修行,修到最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