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皇帝分身(香港)-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但是这个镇向来是闹饷兵变最积极的一个。正是因为到底欠下多少军饷向来是糊涂账,所以一次发30两,将以往欠下的军饷一笔勾销,以后就没有旧帐可翻。

    当然了,宁夏闹饷的士兵也不过是讨要个三两五两银子,解决家庭燃眉之急便可。因此,皇帝给宁夏镇上万名官兵每人一次性发30两银子,不由使得士兵高呼皇恩浩荡。

    两场危机的化解,都是从皇帝私人内库中拨款。而内库的银两充裕,主要是来自于总顾问衙门皇庄拍卖所筹集的现款。

    此时的皇庄已经卖掉了350多万亩,大约获得了5780万两的银子。不过,由于北方地主们家中地窖藏银耗费过剧,不少地主对于购买土地,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皇庄拍卖价,也开始屡创新低。

    大明朝其实有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一年的生产总值规模达到了30亿两白银之巨,但是由于市场上的货币不足,整个大明商品经济市场流通的白银大约只有2亿两,远远不足以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此时,大明朝大多数的商品交换,还在用铜钱作为货币,甚至部分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当然了,如果有信誉被市场接受的纸币,倒是能够解决货币不足的燃眉之急。然而,大明朝的宝钞早在明朝中期,已经成为废纸。由于市场不接受持续贬值的宝钞,到了明末宝钞已经彻底废止。而张居正的改革之后,大明开始进入了银本位为主的金融体制。

    因为大明市场上流通白银数量的严重不足,总顾问衙门的庄田拍卖生意虽然还在持续进行,但是拍卖的价格却是屡创新低。剩下的土地,平均每亩的价格降低至10两。估计这剩下的70万亩皇庄田地卖掉,再获得五六百万两银子,就是极限了。

    至于皇庄拍卖的所得的银两,肖图白将1000万两银子,上缴给了内库,让崇祯去解决一些大明王朝的燃眉之急,基本上起到的是“维稳基金”的效果!

    而其余的银两则留在总顾问衙门,由于总顾问衙门投资能够创造效益的实业经营之中,因此总顾问衙门的4700多万两的现银,是被看做是“发展基金”!

    无论如何,两个目标都是需要有大量的货币!

    尤其是总顾问衙门,各项投资都需要与白银打交道,白银在市场上流通的速度,更是限制了总顾问衙门的各项产业的发展。

    大明朝虽然是银本位国家,却本身却并非产银大国,这怎么办?肖图白不由想到了日本和墨西哥的海外白银。

    日本在此时,乃是亚洲地区最主要的产金、产银国,所以尽管在大航海时代,日本的工农业生产并不是很发达,却给人予财大气粗的印象,这主要是日本本土充满了金山、银山。

    尤其是日本在16世纪年产银一度达到了200万两以上,占据世界白银年产量半壁江山。而随着不断的开采,日本境内的很多银山逐渐枯竭,产量变低。不过每年日本依然能够产银150万两以上。

    而日本的最大的石见银山在万历年间时,一度达到年产银100万两,几乎占据了世界产银量的30%,不过,到了崇祯年间日本的石见银山的产量降低到年产50万两。

    而到了17世纪,西班牙人在美洲墨西哥殖民地发现大量白银,并狂热的投入了开采,墨西哥的白银产量屡创新高,逐渐占据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一半,而墨西哥殖民地每年会将五六百万两的白银,运输到欧洲西班牙本土。

    西班牙人每年都有运输白银、黄金等等美洲贵金属的大帆船,这种船也被西班牙人称为“宝船”。

    当然了,西班牙的宝船载重量不如明朝永乐年的宝船,但是每艘船运输百万两的白银黄金,所以那才是真正的载满宝物的大帆船。

    事实上,17~18世纪,欧洲的海盗人最眼馋的就是西班牙运输金银的宝船,如果“某某海盗居然抢了一艘宝船”,那么这个海盗先生除了要面对西班牙人在地中海、大西洋的全面通缉之外,更会成为欧洲海盗圈子倍受敬仰的大英雄。

    事实上,西班牙人的墨西哥殖民地,除了大多数的宝船直接驶往欧洲之外,每年至少有一艘宝船载着百万两的白银前往亚洲的马尼拉殖民地。之后这艘宝船,会从马尼拉港口,买进大量的中国丝绸、棉布、纸张、瓷器,以及荷兰殖民地的香料,贩卖到欧洲。

    根据史料,西班牙人运到亚洲殖民地的宝船,基本上没有军舰护送,随便弄点海盗都可以抢劫之。不过,很快肖图白摇头了,西班牙人不是傻子,抢劫了一次两次之后,估计墨西哥殖民地便不会再运白银去亚洲了。

    左思右想,肖图白还是觉得,想办法与西班牙人展开更直接、更大规模的贸易,才是王道

正文 第四十九章 皇家布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这是大明永乐年间,率领舰队七下南洋的三宝太监郑和留下了箴言。

    不过,永乐皇帝在晚年,终究还是顶不住儒家保守势力的舆论压力,放弃了垂手可得的殖民海外的机遇!

    要知道,永乐年间,郑和已经将国威扬与南洋诸国,向中华献土求内附的海外部落、番邦不计其数。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国王,因为对大明朝不敬,而被郑和下令攻破国度,绑其国王,送到大明去审判。

    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大明朝,已经完全具备了殖民的技术和能力,但是在郑和七下南洋后,却急剧的收缩海上的势力,使得郑和下南洋便成为了千古绝唱

    如果郑和七下南洋后,海外开拓计划并未终止,也许中华文明早就走向另一条更繁荣更昌盛的道路。

    要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要敞开海港,走向海洋!

    而在肖图白倡导下,崇祯8年10月开始,天津港逐渐成为了中国北方的对外贸易门户。

    发展至今,每个月都能够吸引十多艘的外国船舶前来贸易,而大明国内的海船至天津港贸易的,也达到了30多艘。

    随着港口的开放,天津的商品流通速度,逐渐超过了中国北方任何一座港口。带来经济效益和税收,比天津的漕运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港口开放吸引大量外商前来贸易,更是加速了海外列国的白银向大明流入的速度。

    天津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尝试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当然了,最重视对外贸易的,还是总顾问衙门旗下的一些公司。尤其是大明皇家纺织公司,主要是目光都已经放在海外市场。

    崇祯九年三月末,天津,市舶司衙门。为了方便天津的商人对外出口产品,以及外商到天津迅速能够进口到急需的货物。所以,市舶司衙门除了征收关税之外,更是根据商人的需要,展开了免费的商务中介服务。

    天津市舶司中介大厅之中,市舶司官员和翻译们,忙碌的穿针引线,为国内外的商人介绍撮合生意。

    由于市舶司官员的有意无意的引导,一般的外商进口货物的生意,非常偏向于照顾总顾问衙门体制内的公司。

    大明皇家纺织公司便是获得市舶司的照顾,总是能够最快的速度将棉布卖给外国商人。因为外贸的暴利,使得大明皇家纺织公司的棉布,已经不再国内市场销售。

    当然了,打铁也要自身硬。哪怕是有市舶司介绍生意,但是如果皇家纺织公司的产品质量不行,消费者不买账,那么外商也有权不进货的。

    好在大明皇家纺织公司,除了注重产量之外,更是牢牢的把握质量关。不能为了贪图小利,而砸掉了大明皇家的品牌!

    “李桑,上一次1000匹‘皇家布’,在日本江户等地,风靡一时呢。可惜,每月仅能供货1000匹,实在太少!”小林惠略带迫切的语气的说道,“如果您能够提供更多的货物,有多少我们都能吃进多少”

    “小林桑,你这就是不厚道了。咱皇家纺织公司的订单,积压了20万匹,但是每次都优先供应给你。”李慎之稍微不满说道,“葡萄牙商人,给出每匹两的高价,我也没有见利忘义,将货物卖给他们!”

    小林惠更是连连鞠躬道:“我们小林会社,也可以将进货价提高至两!”

    “嗯”李慎之心中却是回忆从郑家打听到的消息。

    大明皇家纺织公司的布匹,在日本市场以“皇家布”的名义销售,受到幕府的官员,以及大名、武士的疯狂热捧。

    由于,大明与日本之间曾长期维持朝贡,虽然此时朝廷已经停止了近百年,但是日本很多人心目中还是视大明为天朝上国。

    能够穿上国进口来的布匹已经是荣耀了,更何况还是上国的“皇家”用的布匹?

    由于“皇家”的品牌,给日本消费者产生了美妙的误会,认为这是大明皇家所用的贡品。‘皇家布’在日本市场已经卖到了30两银子一匹,依然是供不应求。

    其中,幕府将军更是直接令人买了100匹,一部分自用,另外一部分赏赐给亲信。连日本幕府将军,也购买“皇家布”。底下的大名、武士之类的特权阶层,自然也是热衷于抢购。

    李慎之笑道:“这次可以供应3000匹,以后会逐渐增大产量!”

    小林惠闻言又道:“布匹的质量还是上次那般优秀?”

    “当然!咱大明皇家纺织公司有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的布匹,只会销毁,也不会流入市场中销售!”李慎之有点骄傲的宣布。

    “难怪‘皇家布’每匹都找不到瑕疵!”小林惠赞誉道。

    “对了,小林桑为了增加产量,皇家纺织公司增加了大量人手,添置了不少的厂房和机器,所以资金链比较紧张。所以,公司决定必须提高定金的比例,才更优先获得货物”李慎之沉吟一番说道。

    “只要能够拿到更多的货,我可以预先支付万两的货款!”小林惠笑道。

    利用外商的定金,加速公司的发展速度,这是大明皇家纺织公司的一项主要的经营策略。作为独立经营的实体,皇家纺织公司进入正轨后,总顾问衙门便很少会主动的输血。相反,等到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还要向总顾问衙门上缴利润的。

    正是因为纺织公司要自负盈亏,所以,整个公司的管理层,也是想出各种的经营策略。其中,让客户主动预付订货款,也是一大战略之一。

    李慎之点头道:“万两算作50%的货款订金,下一趟过来,支付另外的一半货款,我给你万匹布!”

    “拜托了!”小林惠不由喜上眉梢。

正文 第五十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

    事实上,中国普通的棉布,运输到日本市场,已经能够卖到2两银子一匹,利润率达到100%!

    而皇家布,按照日本市场实际的售价,利润率则达到3000%!

    当然了,这笔钱主要是被商贩赚走了,而不是被厂家赚到手。大明皇家纺织公司本身,只追求“合理利润”,比如10%~100%以内的皆算是合理利润。超过了100%的利润这属于暴利,在大工业时代,真正能够长久赚钱的生意,是以合理的利润,进行薄利多销,尽可能占据更广阔的市场,才是王道。

    日本商人小林,将万匹的皇家布贩卖到日本,相当于贩卖72万普通布匹的利润。之所以有这样的暴利,这是因为日本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有关。

    日本德川幕府统一全国不久,便逐渐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对少数的商人发放“朱印船”资格。拥有朱印船资格的商人不过是二三十家,海外的商品进入日本市场非常罕见。因为物以稀为贵,海外的商品贩卖到日本市场皆能够获得暴利。

    小林惠就是幕府特许的朱印船商人。

    凭借着这种特许,使得他能够赚取比日本普通商贩,高出百倍的暴利生意。在大明与日本航线来回一趟,就能够赚取几十万两白银,这等生意的暴利,甚至与一名中等规模的大名利益差不多。

    除了实行朱印船制度,对日本商人的外贸行为进行限制。幕府也限制外国商人,尤其是西方商人到日本贸易。因为,荷兰、葡萄牙人为了商业利益,经常向大名出售铠甲、刀剑、火枪之类的武器,令幕府非常头疼。

    尤其是在几年后,岛原之乱时期,日本数十万天主教徒起义,使得日本幕府觉得西方的宗教思想流入严重威胁了幕府统治,所以开始驱逐荷兰人、葡萄牙人,禁止西洋国家与日本进行贸易,避免西方的宗教思想和武器的流入。

    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比清廷康熙年间的闭关锁国,还要早五十多年。两者的目的惊人相似,都是为了愚民以利统治!

    不过,日本的闭关锁国不利于西方商人,但是对于中国商人却是大大有利的。事实上,幕府闭关锁国的两百多年内,对中国商人依然保持着极大的开放。在实行闭关锁国的幕府年代,中国商船航行到日本港口,却经常会受到隆重欢迎。

    只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的满清朝代,也展开了闭关锁国。并且,日本认为大明朝代表的是中华体系的正统,所以拒绝向满清朝贡。之后,双方一直保持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一直到了近代,随着清廷的愚昧落后,使得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后,已经经常在报纸上自称为“中华”和“中国”,而将中国称之为“支那”。从那一时刻开始,其实已经看出了,日本对征服中国的野心。

    令人抓狂的是,历史上不只日本一个国家妄想自称“中国”,连朝鲜、越南等等众多的儒文化国家,都曾自称“小中华”、“小中国”,并以“小中华”之类的称呼为荣!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封建王朝“中国”的称谓,并不是普通国家能够承担得起的,而是儒家文明圈的“宗主国”才有资格是“中国”!

    在封建时代,“中国”这个称谓就已经是牛逼哄哄令人仰视。

    不过,到了几百年之后“中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名词了,而失去了盟主国、宗主国的涵义。

    在李慎之与日商谈成了贸易后,天津市舶太监陈观鱼却是刚刚出海归来。那陈观鱼自担任天津市舶太监以来,不但市舶司的税收不但增长,而且北直隶和山东的商品对海外的贸易额节节升温。

    比如,大明皇家纺织公司便是受益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于此同时,陈观鱼更是建立了天津渔政局,这渔政局组建后,斥资数万两资金,购买了两艘400料座战船,以及十多条小艇。

    平时天津渔政局的官兵,比天津水师更勤快的出海操练,虽未与敌展开过海战,但却是拯救遇海难渔民十多人次,因此渔政局在渔民、商人中,口碑倒也非常不错。

    听闻李慎之刚刚与日本商人谈成了一笔生意,甚至拿到了万两订金,用这些钱生产万匹布,基本上可以说是拿客户的钱,去组织生产。等到客户前来拿货时,再付出的钱,则是纯赚了。

    陈观鱼不禁爽朗笑道:“慎之兄大才,皇家纺织公司眼下的发展势头,后劲不绝啊!”

    李慎之也是大笑道:“也多亏观鱼兄照顾,否则皇家纺织公司的布匹怎么能够顺利畅销海外?!”

    “哎,咱家仅是锦上添花,是你们公司自己生产技术先进!”陈观鱼笑道。

    李慎之道:“无论如何,还是要承观鱼兄的人情!听闻观鱼兄嗜好字画,在下早年首次过一些唐伯虎字画,平时也不欣赏,不如送给观鱼兄!”

    陈观鱼连连摇头道:“咱顾问党人不收礼,你别害我!你是公司雇来的掌柜,做出事,最多被辞掉,咱家做出了事,是要掉脑袋的!”

    李慎之再三劝说,陈观鱼连连坚决推辞!

    见到陈观鱼真心不收礼,李慎之心中不由感慨万千,之前听说顾问党人不贪污不受贿,以为是宣传口号而已。

    谁知道,与顾问党人实际打交道时。

    连给人予贪婪印象的宦官,也能够义正言辞的拒绝贿赂,由此可见,顾问党人皆清官,这可不是吹的!

    “慎之兄,不但是咱,任何一名总顾问衙门的官吏,你都别送礼,这是不好事,是害人!”陈观鱼淡然说道,“事实上,你出口一匹布,便是给市舶司缴纳100文税,而咱家能够从合法的获得1文钱的绩效分成奖金。真心想要交好咱家,就多出口产品、多赚钱,你们公司出口越多商品,咱家便是越开心!”

    李慎之闻言顿时肃容,向陈观鱼致敬

正文 第五十一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

    见到李慎之有点拘束,陈观鱼转而与李慎之谈起了商业。换做了商业话题,李慎之显得又来精神了。

    而陈观鱼作为市舶司官员,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商人,最关心的也是商业问题。

    大明传统的地方官员,商业再繁荣与之政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