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小灰雀)-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目前来看,自己不是没有优势,首先第一,自己毕竟也做过几年的中层管理,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拿到古代来用,那个是穿越族百试不爽的法宝;第二,自己有烹饪技巧上的优势。如果能把这两点好好的利用起来,起码,今后富翁的日子是跑不掉的。想起后世的落魄和父母亲因为帮不了他买房而时时愧疚的眼神,王况琢磨着是不是得想个法子,有可能的话,传些宝贝给后世的自己和父母亲。

    倒是王冼,现在才五岁,如果从现在开始去读书的话也不晚,就看他有没这兴趣和悟性了。

    考虑了几天,心里有了初步的规划,王冼也不排斥去读书。问过孙铭前后,得知孙铭前为他两个儿子请了个教席,在家读书,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至少总不能就那么放任小孩子在外玩耍不是?

    知道王况想让王冼读书后,正好这两天出了大价钱把邻着客栈的几家房舍用大价钱盘了下来,孙铭前就决定把其中一间改做家学,把两个儿子送来和王冼做伴,边读书边向王况学艺。

    有钱人办事就是快,几天工夫,富来客栈扩大了规模,家学也改好了。王况王冼兄弟俩的户籍也很轻松的就办了下来,衙门的书吏听说是孙铭前的远房侄儿要落户,也不问来历,大笔一挥就成了,甚至还好心的为王况把家世都编好了。

    现在的富来客栈,按王况提供的意见,已经把吃和住分开了两个院子,以原来那个胡同为分界,又在靠近街道的一侧另引了个胡同把两个院子连起来,这样住店的客人也静心,要如以往,楼下吃饭,楼上住人,木楼板那是根本无法隔音的,碰到有连夜赶路来想好好睡上一个回笼觉的客人,孙掌柜和几个小二往往都要被抱怨死。现在好了,原来那个客栈院子住客人,新起的院子专门招待食客,两边互不干涉,想要吃饭的住客从客栈那穿过一个封闭的胡同就到了吃饭的地方,也是方便。而王况所在的那三个院子,外面的院子拆了,一半做胡同,另一半改做了杂物间,又单独为这剩下的两个院子砌了个门,这样一来,不知道的住店客人和食客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院子的存在。

    这几天,来富来客栈吃食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几乎都是冲着泥鳅芋子和卤味来的,小小的建安城,消息传递得很快。只是要想生意大好,还得要等到商队把富来客栈有绝佳美味的消息传播开来,这样临近的郡县来建安办事的人才会上门,其他地方来的商人也才会选择富来客栈。

    这天,王况刚从遏跃跟的羊摊那闲聊回来,却见一个约摸有些眼熟的伙计领了个背着包袱的人进门,仔细回想才想起,这是店里另外一个帮厨,叫牛娃子,王况做完那三道菜后,他就被孙掌柜给支到延平(今南平)去了,据说是那里有个师傅做吃食不错,因为和东家不和就辞工了。看样子牛娃子是把人家给请来了。

    本来人家也不来的,是听牛娃子说,他们东家远房侄儿做吃食的方法很是新奇,正好他从泉州来的商人那得到了一样事物,只是不知道怎么个做法,也想看看这小二口中的东家远房侄儿做吃食的方法是如何的不一样,就来了。

    牛娃子正准备将人往孙掌柜引呢,转头就看见王况正晃晃悠悠的,脚下的木屐“嗒嗒”响的走了回来,赶忙招呼,又对那人说道:“这就是我跟您老提及的王大郎。”

    那人年纪并不大,大约三十来岁,兴许是常年做吃食的缘故,长得倒是挺胖,圆圆的脸上,一个红红的酒糟鼻很是显眼,个头也不高,大约是一米六多些的样子,脚上的木屐已经有些残破,但衣服却是新的。估计是要出门临时买了穿的,却是以为脚上没人注意。但可瞒不过王况后世的眼光,后世有个说法,看男人穿着打扮,只要看一眼鞋子,就能知道他境遇好不好,原因是绝大部分人有钱都是先置办衣服,然后才是鞋子和腰带领带这些小东西,如果鞋是好鞋,那么说明钱是比较宽裕的。

    见王况盯着他的木屐看,那人脸上略略红了下,有些窘迫,但也很快就缓过来。听得牛娃子介绍,就卸下背着的包袱,在地上解了开来,拿出个用布包着的东西递给王况:“听说小东家见识广,我就把这东西带来给您过过眼,不知道小东家可识得这样事物?”

    又是个痴迷于烹饪的人,王况心想,后世他也见过很多痴迷烹饪的达人,在这些人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不如烹饪重要。所以,这个人才会一见面,连水都不喝,也不进屋,当场就要和王况交流交流。

    接过布包,还没打开,从手上感觉出的形状和重量上,王况就隐约猜到了是什么东西,心里不禁大喜,有这样东西,那很多菜以后都能做了。

    见王况还没打开布包,脸上就露出了喜色,那人心里也是一松:这小东家怕是知道这东西的来历,这趟估计没白来。

    你道王况猜的是什么?王况自来到唐朝后,心里记挂着的也就是那几样东西,一样是辣椒,一样是蕃薯,一样是黄瓜,一样是大白菜。其他的对王况来说都不是很重要。辣椒不用说可是后世中绝不可少的调味品。蕃薯在烹饪中起的作用也是非常的大,把蕃薯加工做成淀粉就是山粉了,勾欠、嫩肉都少不了它。王况最爱吃的是拍黄瓜,没黄瓜吃他很不适应。大白菜能做的东西不少,酸菜,腌菜等等。

    打开布包,赫然就是王况所猜的蕃薯,这可真是意外之喜。王况这么记挂蕃薯为的就是烹饪,至于说什么推广开来替代粮食,王况想都不去想,这是根本行不通的事情,哪怕蕃薯产量再高,可是成年人如果一餐吃半斤米的饭会饱的话,那么他起码要吃三斤蕃薯才会饱,所以,简单的从产量上来说是行不通的,如果能替代粮食的话,后世也早就全国改种蕃薯为主了。唐时的粮食产量虽然并不高,每亩也只得大约后世的三百来斤的样子,但这三百来斤就能抵得上近两千斤的蕃薯,更何况后世的亩产万斤的蕃薯那是经过多少代人的训化改良品种并且精耕细作才得来的,放在唐时,亩产能上两千斤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而且蕃薯对土壤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还必须得黄泥地才能长得好,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和粮食用地不同的地方,它倒是可以作为粮食的补充,不用占用耕地,而是种在以前不能种粮食的地里。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蕃薯,王况几乎要高兴得跳起来,本来他还以为要再过几年等自己有能力了再派人去海外寻访的。现在有了蕃薯,很多计划可以提前实现了,不用十年,自己就可以赚的一份大大的家业。

    “大叔怎么称呼?您这蕃薯可愿意转给我?价钱一定让您满意。”

    “不敢,不敢,某延平邝忠,家中排行老大,小东家叫我邝大就是。原来这事物名叫蕃薯,某原先竟不知,这是某从一个泉州来的商人手中获得,据说是从岭南传来。某只知其可生吃,可煮食。小东家能叫得出名字,必知这蕃薯的其他做法,可否告知?至于这蕃薯,小东家有用处,便收了就是,某家里还有些。”这邝大看来还是识过字的,说话也比较文,否则也不会注重仪表,出门换新衣服了。

    “蕃薯吃法其实主要也就是您说的这两种,此外还可以烤来吃,可以熬粥吃,方法是不拘的,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好了,还有人会炒了来吃。”后世王况的母亲偶尔也会把蕃薯蒸熟了炒辣椒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王况现在还不想把做山粉的想法说出来,当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用这一颗蕃薯繁殖出一大片来,有了产量,才能做出山粉来。

    蕃薯繁殖其实很简单,就放到阴凉处,在适合温度下,不用多久自己就会发出芽来,到时候,在外面糊上黄泥,芽根部就会长出根来,接着就可以分芽种了。

    分割线-----

    新人第一次写书,您的推荐或者哪怕是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第十五章 培芽(上)

    这个番薯的皮呈紫红色,应该是白心番薯,如果是红心番薯的话,皮应该红中略带黄色,白心番薯粘性淀粉含量高,最适合用来做山粉。现在是五月,已经过了番薯种植的最佳时机,这颗蕃薯看起来还有些干了,个头也不大,应该是去年收获的,想想也是,从海外漂洋过来的来,唐时还几乎没有大的海船,估计这还是从东南亚那通过陆路传过来的,但交通不发达,也还是需要几个月时间。今年如果不把这蕃薯种下去,再过段时间该烂了。要是今年种不成,就该等明年了。

    当下也不管邝大了,反正他还是孩子,无礼些也没人在意,就像捧个心肝宝贝似的,王况捧着番薯去找孙掌柜去了。

    这几天孙掌柜却是忙并快乐着,客栈的扩建把他忙的是不亦乐乎,这扩建完了,还要忙着招人手学徒,现在客栈因为王况在,等于有了秘密,老头子跟了孙铭前这么些年,虽然东家没说,他也能琢磨出来东家有保护拉拢王况的意思,绝对不能把王况摆到风口上来。原来客栈里的老人们他是知根知底的,不会乱说,但还是不放心,又特地交代几遍。这新招人就要更上心了,得挑本分人。以前只需要过一眼就可以收下的人,他是考较又考较,这不,他现在正在考较一个比王况略大的孩子,从祖宗三代一直盘问到今早起来喝了几碗粥,把个半大孩子问得是诚惶诚恐:这富来客栈挑的是学徒还是什么人啊?问得这么细。

    看见王况捧着个布包满脸兴奋的进来,老掌柜知道指不定又有什么新东西了,恰好这学徒也问得差不多了,心下也婆为满意,就对那孩子说:“行了,以后你就留在客栈学徒了,先在堂前跟着学着,做好了再看。”又指着王况对他说,:“这是东家的远房侄儿王大郎,咱店里有个规矩,王大郎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明白了?”其实这个学徒还是王况那天去道观逛的时候;见他昏倒在地,知道又是个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就带回了客栈的。只是王况自己已经忘了这事。

    这孩子有点楞,问了句:“若是这小东家说的和您老说的不同,听谁的?”把个老掌柜给噎个够呛。

    “呃,听王大郎的。”说完老脸有点红,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的不省事呢,这不给我难堪么,口中却是给出了答案。一是王况当面呢,得拉拢拉拢巴结巴结,把这小祖宗伺候好了,客栈的腾达指日可待。二是这些天王况对客栈的扩建也提不少建议,个个都是好的,那眼光没得说,老掌柜甚至有点怀疑王况家里是不是曾经经营着个大客栈。

    王况才不管这些,这几天下来,店里的人有的已经开始叫王况小东家了,那就是承认了王况的超然地位,也是对王况表现出来的能力的肯定。王况并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富来客栈毕竟不是自己的,而且也太小,偏安在建安这个远离大唐中心的一隅,他的目标可是长安,那些历史风云人物,他实在是很想见见。

    见孙掌柜收下了这个学徒,王况直接就向老掌柜要人了:“孙爷爷,正好我需要人帮忙,就让他先帮我做些事吧。”又问学徒:“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姓高,家里都叫我高三。”见小东家问他,这个叫高三的赶快唱了个喏。

    高三?那不是家里还有高一高二?如果下面还有小的,那不是叫高四高五了?这年级可真够高的,后世的时候,通常都把高考落榜第一年补习的叫高四,第二年补习的叫高五。王况发了下呆。这名叫得够强悍。

    “你要人就叫孙二吧,孙二人机灵,办事也勤快。”孙掌柜不知道王况要人做什么,要是又整出个什么好东西来,还是让知根知底的孙二帮忙更放心。而且这孙二还和自己沾亲带故的,让他跟帮王况做事,也是给自己人机会。

    王况听得让叫孙二,告别孙掌柜,又兴致冲冲的去找孙二,这下孙掌柜更是可以确定王况有什么好东西要鼓捣了:老咯,要是能年轻个十来岁就好了,就能见到富来客栈腾达的那一天。

    王况又跑到新辟出的食部,在王况的建议下,客栈如今分为两部,按王况的说法就叫客部和食部,两部独立核算经营,对外还是富来客栈,食部的人都是以前客栈的老人。由于是内部独立结算,在客人眼里,富来客栈还富来客栈,除了规模扩了,多了几道美食外,其他并没变化。

    孙二正忙着招呼新来的客人:“哟,刘秀才来了,快快里边请,您还是老位置?好咧,您稍坐,这就给您上酒。米酒半斤,豚耳大肠并一碟,外加鳅子芋泥一碗,这就给您上。”这边瞟到王况向他走来,就问:“大郎可有什么吩咐?”

    店里的客人并不多,此时还不是吃饭时间,来的自然就少。王况把孙二叫到一旁:“得空时,帮我搞半簸箕的红泥和糠来,红泥要半干的那种,和糠拌匀了送我院里就行了,另外找块旧布,要眼疏的那种,还要一个浅花钵,一起都送我院里去。对了,钵要正好能盛下那些糠泥,布要比钵大。”

    现下建安的气温还不够高,记得后世小时候阿姨家的大表哥在初春天给番薯培芽还要加温的,大概在三十度左右,有糠和红泥拌一块,糠发酵应该能达到温度要求。跟孙二吩咐完,王况又逛到厨房去看了下,祝四娘子正忙着卤食,王师傅忙着煮泥鳅芋子。看到祝四娘子,王况想了想,跟祝四娘子说到:“婶婶,这卤吃食您可以自己试着加减香料来改下味道,比如说桂皮也是可以放些的,前几日我是因汤里加了桂叶就没加桂皮,二者虽然同源,但叶和皮的香还是有些区别的。”又转头对王师傅说:“这泥鳅芋子也是如此,可以改改味道,适应不同人的口味,比如在里面加些豆腐煮也是非常好吃的。关键是焖鳅子的那一步和最后加桂叶的一步,中间可以根据客人喜好增减食材,只要不相冲就可以了。有客人喜欢葱的就最后洒些葱花上去,不喜欢的就不洒,这要让堂前的小二问明白了来做,如此一来就能根据客人口味调整味道,那样就更好。”

    二人大喜,谢过王况。如今二人的地位已经不比往日,王师傅是坐实了掌勺师傅的名份,现在食部的厨房还没全建好,厨房里就他和祝四娘子二人掌勺,牛娃子(前面说错了,牛娃子是两个帮厨中的另一个,二不是小二,已经改回来了)去延平请人了,还没回来。他却不知道牛娃子已经将人带来了,正在孙掌柜那面试呢,因为厨房没扩建完,就没带来,等过两天厨房好了,才会让那个邝大进厨房。等到厨房扩建好后,他和祝四娘子就将各自拥有独立的小厨房了,这么做也是便于保密。这些可说都是拜王况所赐,你叫他们怎么能不感激王况。

    如今的厨房是在原来的厨房基础上扩建的,处在客部和食部中间,分别有两道门各自通向客部和食部,但客人要从食部走到客部却并不通过厨房,而是走那条新隔出的胡同,连牛马厩和茅房都被隔出去了,这样客人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厨房的,这都是王况的主意。唐时的卫生状况并不是很好,大家也都没有这个意识,但王况就是觉得别扭,出得厨房门对面就是茅房和牛马厩,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让人不舒服就提了建议让改了,孙铭前和孙掌柜自然照办,没想到这么一改,效果却是显著的,明显的觉得厨房就舒心了许多。保密自然是不消说得,就连平时那总在厨房门口盘旋的仓蝇也少了许多。

第十六章 培芽(下)

    见没什么事情,看看天色,王冼还没下学呢,王况又遛?进了堂前,选了个角落的案几坐下,这席地而坐还真不习惯,但也只能忍着,王况可不敢随随便便就把胡桌胡凳给整出来,以他一个十二岁的本地孩子,是绝对不可能见过胡桌胡凳的,真要搞出来,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怎么解释首先就是个问题。

    孙二那边招呼完客人,见王况坐在那,以为是等他,就一里溜小跑到厨房给王况端了碗茶来给王况,说:“大郎您稍待片刻,小的马上就去帮你整那些事物。”

    “不急不急,我这是没什么事情做,就坐这听听这天南海北的趣闻。其实,你道我这么多见识哪来的?还不是喜欢听人说奇闻趣事,自己又好动手,才这么来的。”

    “我说呢,大家都说大郎是见过大世面的,原来是这么来的,您别说,这客栈啊,还真是天下奇闻趣事最多的,就说昨天吧,有个跑单帮的贩子,他说什么来着,哦,对了,他说这天下可不止咱大唐一家,岭南再往南边很远还有个叫什么南的国家,那里一年到头都是夏天,从没下过雪的。”

    王况知道他说的是安南,也不说破,说了能得到什么?卖弄自己的见识?没任何好处么,现在孙二对他早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