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圈男神_八爷党-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度假村的大厅里面并不是传统的圆桌椅,而是一排排的木质卡座,中间是红砖砌的灶台,灶台上有两口铁锅,一个是炖鸡的一个是炖鱼的,如果还想点别的菜,楼上还有包房,如果只想吃柴火炖的话,就可以留在大厅。
    不过卡座的位置设计的很小,一排只能坐下六个人,两排就是十二个。但是有鉴于某种虐狗的行为,穆家晚辈们都不想跟陈墨夫夫坐在一起,其他的长辈们要么去楼上包房,要么各自找好“饭友”坐下来,于是被大家莫名嫌弃了的陈墨和穆余只能带着三个坐在宝宝椅上的儿砸女儿单独坐着。
    有服务员特地上了三碗鸡蛋糕,这些鸡蛋全部都是用粮食喂养的小笨鸡下的农村笨鸡蛋,蒸出来的鸡蛋糕红彤彤油汪汪的,特别香。因为是给小孩子吃的,里面都没怎么放盐。
    陈墨和穆余两个一边用勺子搅拌鸡蛋糕晾着,一边闻着从铁锅里面飘出来的浓浓香味。烧的红彤彤的鸡肉香软酥烂,大土豆金黄金黄的,各种干茄条干豆角干扁豆散发着清香的气息,铁锅旁边还贴着金黄色的玉米饼,旁边一口锅里炖着肉质肥美的胖头鱼,馋的让人流口水的香味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声响氤氲升起,热气扑面而来,陈墨的眼睛连看都不看鱼锅一眼,牢牢的盯着一锅鸡。
    陈墨最喜欢吃的就是鸡大腿,虽然有很多人都觉得鸡大腿上都是死肉不好吃,因而偏爱鸡爪子鸡脖子和鸡翅膀,可是陈墨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从小到大就是喜欢这一口。他还特别喜欢把整只鸡大腿拿起来大口大口的吃,觉得那一口口吃下去的感觉又充实又美味,简直充满了幸福感。
    大概是陈墨的目光太过炽热,正在给宝宝拌鸡蛋糕的穆余顺势放下了白瓷碗,拿起一旁粗粗的公筷在锅里挑挑拣拣,自己能找到的鸡腿肉全都夹给陈墨。
    “你早上吃得少,这会儿也该饿了。先吃点吧。”
    陈墨吞了吞口水,摇了摇头说道:“我先喂好宝宝的。宝宝也饿了。”
    嘴上说着话,目光却还是落在那一碗鸡腿肉上。
    穆余莞尔,只好劝道:“你要不吃一会儿都凉了。先吃几口吧。鸡蛋糕这么烫,宝宝们也吃不了。再说他们刚刚喝了蔬菜果汁,也不能饿。”
    陈墨想了想,扭头问身边的小穆曦道:“宝宝饿不饿?”
    小穆曦非常耿直的点了点头,奶声奶气的说了一句“饿。”
    陈墨立刻说道:“宝宝再等一会儿,糕糕马上就凉了。”
    手里搅拌鸡蛋糕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只是眼睛还是盯着那一碗鸡腿肉不放。
    穆余简直要笑破肚皮,面上还不能露出笑的意思,只好用筷子夹了一块鸡腿肉递到陈墨的嘴边,陈墨想也不想的咬了一口,浓浓的肉香气瞬间弥漫口腔,陈墨幸福的眯上了眼睛,眼睛都变得贼亮。
    坐在另外几桌的穆家晚辈们看到穆余夫夫的互动,全都挤眉弄眼的偷笑。
    朱泽钦和张远宁几个大学同学更是不厚道的嘲笑出声,甚至还夹起自己锅里的鸡腿肉问陈墨道:“这里还有呢,吃不吃?”
    “总觉得咱们锅里的肉没有陈墨锅里的香,有木有?”
    “因为人家不仅吃的是鸡腿,还有那满满的爱啊!”说着,还有人十分促狭的夹起了一根鸡爪子,喂给旁边的人:“亲爱哒,我没有鸡腿腿给你,一个鸡爪子能不能聊表我的耐意?”
    瞬间有人仿照此举,排排说道:“亲爱哒,我没有鸡腿腿给你,一个鸡脖子能不能聊表我的耐意?”
    “亲爱哒,我没有鸡腿腿给你,一个鸡胗儿能不能聊表我对你的耐意?”
    “亲爱哒,我没有鸡腿腿给你,一个鸡屁股能不能聊表我对你的耐意?”
    “你们这是赤果果的羡慕嫉妒恨!!!”
    好不容易喂好了宝宝的陈墨哭笑不得,看着这帮装疯卖傻的损友,忍不住吐槽道:“一看你们这帮人就是注孤生的节奏,如果连鸡屁股都能代表爱意,还要玫瑰花干啥?怪不得混到现在还是单身汪!”
    大家:你这是要挑事咯?
    穆家众人和许多敢来蹭饭的世家旧友们在度假村住了两天一宿,期间陈墨还向许多人讨教了近百年来流传甚广的各种八卦。包括各家长辈们打理家族企业的商业趣闻,甚至是桃色新闻,还有各世家长辈们对于近百年来涌现的草根奋斗者们的评价。
    有些人因为不好意思说自家的事儿,于是就搜肠刮肚的找别人家的糗事进行爆料。比如说谁谁谁当初做哪个项目的时候一不小心中了美人计结果不但项目没捞着还被自家大房挠的满脸花大半个月没出门啦谁谁谁当初看上了一个穷学生闹死闹活非卿不嫁结果私奔没几天就过不了苦日子又跑回家族接受联姻啦谁谁谁泡个小明星结果差点被人仙人跳还闹到警局啦……
    被爆料的人也不甘示弱,赶紧想办法回击。大家都是几百年的交情,从祖祖辈辈都在一个圈子里混,谁家不知道谁家的事情呢?于是好好的一场“剧本素材交流会”就变成了八卦爆料节目。听得陈墨笑不拢口,一边利用系统记录下所有人的发言一边架桥拨火的撺掇大家继续多爆料爆猛料,声势浩大的就连各家长辈们都惊动了。
    于是老一辈们也饶有兴味的加入其中,爆料会顺势又变成了讲古会,当然所有人都很有分寸,涉及到各家隐秘或者是内宅私斗的秘闻就算心知肚明,也都不说出来。能拿出来做茶余饭后的笑料的,也都是那些无伤大雅的事迹。
    毕竟谁年轻的时候还没干过几件蠢事呢?
    最受益的当然就是陈墨了,耳朵里听着各家的八卦,倒是真的听出了一些灵感,脑子里模模糊糊的想出了几个人设和剧本的主线。
    当天晚上,陈墨还给李部长去了电话,将自己想要将电影改成电视剧的想法一一阐述明白。甚至把剧本的主线也说了个大概,李部长很认真的听了陈墨的解释,觉得陈墨的考虑很有必要。
    于是便将此事转告给礼部,由礼部在大朝会上禀明此事,大家经过详细讨论,都觉得拍电视剧的想法似乎更能体现近百年的风云变幻。
    算是同意了陈墨的请求。
    于是在接下来的全国旅行中,陈墨除了玩,就是向家里的长辈们各种打听各家的趣事,顺便撰写剧本大纲。
    
    第226章
    
    三个月后,在各大世家以及系统的协助下,陈墨顺利完成了《百年世家》的剧本。
    与此同时,星光影视要联合朝廷共同拍摄大明六百六十年国庆剧的消息也在娱乐圈内疯狂的传播。
    各大影视公司和经纪公司的老板,与陈墨有交情或者是自觉能攀得上交情的国内一线巨星,纷纷把电话打到了杨钦东和陈墨的手机上。就连在国外拍摄《第八个宝藏》的黎肇锡、陈昱修等人都不忘打电话回来试探消息。甚至连原皓彬、季泽这些公司股东都被缠上了。
    虽然僧多粥少,可不能否认的是,大家都想在这件事上分一杯羹。
    他们可还记得《食色》播出时在全球引起的轰动效果。如今要拍《百年世家》,还是在朝廷的支持下拍摄国庆剧,想必这部剧无论从剧本质量还是投资成本而言,必定是比《食色》更为优秀的大资源。
    因此不光是各大公司的一哥一姐询问角色的事情,就连很多二线三线甚至是各大电影学院的校长都来询问需不需要配角甚至是群众演员。
    不过陈墨在写剧本的时候,哪个角色由谁来扮演,大抵心中也有了腹稿。再加上《百年世家》是一部描写华夏近百年历史变迁的大群戏,光是主演都分为老中青三代,更别说是其他的配角演员,因此需要的人也更多。
    就好像是一只大白鲨横冲直撞的搅动了海水,原本就不甚平静的娱乐圈瞬间炸成了热油锅。
    八月初,游遍全国的穆家众人和陈家几口乘坐飞机从南海市回到华京,没等陈墨回家休息一下,杨钦东直接把人接回了公司。
    “你大概是圈内唯一一个,刚刚传出了要拍新作的消息,连剧本都没给大家看,就让无数影帝影后们竞相自荐的导演吧。”杨钦东扬了扬手里的名单:“迄今为止,已经有不下十余位影帝影后打电话来套问消息,我帮你挡了这么久,你也该把剧本给我看看吧?”
    陈墨莞尔一笑,将新鲜出炉的本子递到杨钦东面前。
    杨钦东一手接过,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
    《百年世家》的剧情非常符合它的名字,真真切切是一部描写百年间华夏风云变迁的电视剧。陈墨在剧本中杜撰了四大世家,在京城拥有百万之富的盐商汪家,拥有大资本且喜资助寒门学子科考入仕的徽商孟家,以及当朝首辅杨修杨家,孝贤皇太后的娘家姚家。
    公元1900年,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华夏已经在大明朝的统治下安然渡过了五百多个春秋。曾经辉煌过的王朝渐渐走向腐朽,可是西方列国却在竞相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完成了从生产力到统治阶层的转变。
    那些以殖民掠夺累积了原始财富的西方四夷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他们把目光放到了远隔重洋之外,在许多游记的记载中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
    他们带着坚船利炮企图打开华夏的国门,却在华夏海域内遭受大明水师重击,在丢失了许多人命船舶之后,不得不铩羽而归。
    有鉴于大明朝强悍的军事力量,这些国家并不敢做出具有侵略性的举动,他们派遣传教士以使臣的身份进入华夏,面见大明皇帝,恳请大明皇帝开放通商,并派遣商队在扬州、泉州、沪城等地进行贸易往来,将本国精巧的机括玩意儿甚至是大型机器卖到东方,再换回那精致到令人不敢置信的丝绸瓷器茶叶珠宝等等。
    在强悍的科技冲击下,遵循守旧的华夏市场面临巨大的冲击。被利益推动着的大盐商大徽商们指使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竭力主张改革一事。而以首辅大人杨修为代表的保守派,则不同意那些“与民争利”的主张。但是以军部为首的主战派们却对西方各国的坚船利炮很感兴趣。
    在强悍的科技与利益的冲击下,民心更加思变。首当其冲的便是各行各业的商贾之人。
    故事一开场,便是身为大盐商的汪家想要跟英吉利的洋人做买卖,进购一百台珍妮纺纱机,用以代替作坊里的织娘们。
    大量的织娘们逼不得已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一时间闹得江南一带人心惶惶。有士林学子为民请命堵到了汪家的门口,却被汪家报官拿下;与此同时,因为京杭运河几次拥堵,河道变迁,每逢汛期之际,运河之水不断泛滥,不但糟蹋生民,亦且耽误朝廷税收。因此有官员提议将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同时向西方各国采买航运速度更快的蒸汽轮船,甚至是重金聘请外籍工匠到华夏船厂上造船。
    而《百年世家》的第一代主人公赵梦三,就是大盐商汪家旗下一个洋货铺上的伙计。他的母亲便是汪家绣庄上的一名织娘,靠着自己的手艺贴补家用。可是因为东家采购了大量的珍妮纺纱机,赵梦三的母亲和寡嫂被迫失去了工作。使得赵家的境况越发困顿。
    剧本以赵梦三一家人为切入点,向观众徐徐介绍了一个百年前生机勃勃却又风云际会的大明。国家因为生产力而带来的动荡,变革派与守旧派的冲撞,皇亲国戚仕宦商贾平明百姓都被这一股力量卷入其中,或随波逐流,或乘风破浪。
    同《食色》在剧情上的出奇制胜巧妙安排不同,《百年世家》在叙事手法上的表现更为大开大合平铺直叙,然而剧本的魅力却丝毫没有逊色,尤其是那些在商场和官场上纵横捭阖的经典案例,那些官商相处的微妙分寸,有时候仅仅是几句台词的勾勒,就能直击人心。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处处透漏着中庸的含蓄儒家的不温不燥,再穿插着各国的风情别意,反而更加的引人入胜。而在利益纠缠下的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是国情,也都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杨钦东暗暗品味着陈墨的剧本,因为部头太大,短时间内很显然是看不完的。杨钦东又不能放任陈墨在旁不管,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下了剧本,向陈墨说道:“虽然赵梦三是男主,可是他的戏份也不算多。总的说来,这应该是一部群戏。”
    陈墨微微一笑:“想写的东西太多,实在是没办法了。”
    如果不是为了完整的体现大明近百年的历史,他也不会将剧本分成三部分来写,就算是竭力浓缩精华,抛弃所有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按照剧本的预算整部电视剧也得七十集左右。而演员的跨度囊括老中青三代,再加上老一辈演员年轻时的扮演者们,估计整部剧下来,光是数得着名姓的就得百十来号人。
    “剧本实在是很精彩,内容详实考据,情节跌宕起伏,最关键的是投资绝对没有顾虑,再加上许多影帝影后老戏骨们倒贴着也想进组……你这是要上天啊!”杨钦东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莞尔笑道:“考虑好演员都请谁了吗?”
    “我在剧本最后附上演员表了。”陈墨指了指剧本,开口说道:“就是不知道大家肯不肯给这个面子。”
    杨钦东挑了挑眉,顺手翻到最后一页,在看到演员表后……饶是他自觉有了准备,也不得不吓了一跳。愕然看着陈墨道:“你、你这是要一网打尽娱乐圈啊?”
    剧本中是老中青三代,现实中估计也差不多了,刨除那些与剧本风格很不相符的小鲜肉小花旦们,就算是第三代的演员全部海选出来,这名单也够吓人的了。
    “咱们有这笔片酬预算吗?”或者换一句话,礼部会答应聘请这么多一线二线的艺人参演电视剧吗?
    “这只是我心中最理想的状态,他们答不答应还不一定呢。当然了,演员片酬问题,肯定是不能马虎的。如果可以的话,星光影视也会参与投资。”
    陈墨正色说道:“我准备先请这些人聚一聚,大家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你觉得怎么样?”
    杨钦东瞠目结舌的摇了摇头,旋即满脸的兴奋,他左手握拳在右手的掌心锤了一下,坐不住的在办公室内走来走去,口里说道:“不管怎么样,我要先给这些人打个电话。陈墨你知道吗,如果你这份名单传出去了,绝对会在娱乐圈内引起大爆炸的。”
    “咱们华夏娱乐圈内,还从来没有一部影视作品,能够囊括这么些影帝影后老戏骨的。”
    一方面是投资成本不允许,还有另外一方面,那些爱惜羽毛的超级巨星和老艺术家们,也不会轻易的接拍电视剧。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一点水花都没有的话,那还叫什么国庆剧呢?”陈墨嘻嘻一笑,起身说道:“剧本出来了,我还得给宣传部、礼部送去两份让他们审核,不知道这个阵容他们是否满意。还有当初在《食色》上给予支持那些个世家,就让我去再拉一笔投资吧。”
    “联系演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看看大家的档期,最好约个时间面谈。”
    “放心吧!”杨钦东兴致一起,向陈墨行了个军礼,笑眯眯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第227章
    
    当天下午,陈墨带着《百年世家》的剧本赶到宣传部,李部长立刻给礼部负责此事的官员打了电话。大家在宣传部的会议室率先开了一个内部会议,主要内容则是讨论《百年世家》想要邀请的演员是否足够正面。
    至于剧本内容到底如何,礼部的廖大人表示会把剧本带回去交给陛下亲阅,估计还会有翰林院的大人帮忙查遗补缺。
    陈墨充分理解朝廷对于大明六百六十年国庆剧的慎重态度,事实上这也是朝廷第一次对华夏娱乐产业提出硬性要求,单从这一点而言,不论朝廷的态度又多严格,甚至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对于华夏娱乐产业的从业者们来说,这都是一则毫无疑问的好消息——至少比前几十年朝廷对于娱乐圈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的情况要强得多。
    不过在听到自己的剧本很有可能被呈上御书房由陛下亲自翻阅的时候,陈墨还是不可抑制的生出几分忐忑,虽说还不至于到“双股战战”的程度,但一时的手足无措还是无法避免的。
    礼部廖大人眼见陈墨如此拘谨,忍不住笑道:“陛下早就看过了你的《食色》,还有当年的《小经筳》,因此对你的观感很不错。这一次有内阁王大人向陛下举荐由礼部、宣传部和华夏影视界通力合作拍摄六百六十年国庆剧,陛下听到王大人举荐你来做导演,立刻就同意了。”
    陈墨只得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态度,开口说道:“有负圣恩。”
    大概是很满意陈墨的态度,廖大人笑了笑,又温颜鼓励了陈墨两句,这才拿着剧本离开。
    没过两天,廖大人向陈墨传达了陛下的旨意,有关于《百年世家》的剧本问题一字不易一字不改。至于演员人选问题,廖大人明确指出朝廷的意思是要充分考虑到演员的人品和形象,至于其他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