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鱼水春来-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国公府这盐场,也开了三五年了,年年都是稳赚不赔,也没见得出了一回事。瑞平侯世子早就听说了,知道是个金碗,只是总也插不进去,好不容易才走通了关系,投了五千两两进去,只想着等到过年的时候分红,这五千两只不定就赚回来了。r
  可谁知这到了年根儿,分红是没有,却分来了大罪。听宫里头传出来的意思,那可是要抄家流放的!r
  瑞平侯世子这边得了消息,可真是慌了神可。r
  皇上正在气头上,别说他没个得力的姻亲,便是有,谁又敢在这个时候给他帮忙?若也一竿子给皇上打下水去,那可就是完蛋了。r
  瑞平侯世子愁得一天一夜没吃没喝,四处寻门路打点,半点儿功用都没有。谁谁家听了他家的事儿,都只是摇头,不敢掺合半分。老侯爷这会儿已是病倒在榻上了,家中乱成一团。r
  瑞平侯世子走投无路了,这才突然想起来小儿子同忠勤伯有些交道。r
  应国公通敌卖国被抓了正着,忠勤伯在里头可是立了大功的,这个时候,敢在皇上面前说两句话的,除了归宁侯,也只有忠勤伯了。r
  瑞平侯世子本还说今日是忠勤伯府的喜事,他们上门求人,到底不好,要把家里那祖传下来的玉佩拿去,给忠勤伯小世子当满月礼,再给忠勤伯府送上一千两银子,看在银子上,也好办事。r
  可袁松越却道,根本不必给忠勤伯小世子送这样贵重的东西,可不必真金白银地送,他只是将自己之前着人打的一块质地古朴的金镶玉牌带着了,就上了忠勤伯府。r
  他们家到底是涉了罪的,他想着,全将这些事情都与忠勤伯爷说清楚,若是伯爷觉得他们家的过错罪有可恕,愿意替他们说话,他袁松越自然铭记在心;若是伯爷也当此事难为,又何必送那些贵重的东西,去逼迫他呢?r
  袁松越当着徐泮的面,将他父亲瑞平侯世子的所作所为都和盘托出了,也不问徐泮愿不愿意帮他,只是顿了一下,说道:“伯爷以为,家父所犯此事,皇上那边会如何处置?”r
  徐泮前前后后听了,不由揉了揉眉心。r
  袁家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端看皇上心情如何了。r
  现下很明显,皇上心情不好,要找个出气口,若说是要抄家流放,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r
  他抬眼瞧见袁松越,见他眼中尽是焦灼,却抿着嘴,尽力表现得沉稳,不由想到自己当年在固原遇事的时候。r
  徐泮暗暗叹了口气,晓得若真是抄家流放了,这么好一名将才,可就可惜了。r
  他又抬手拍了拍袁松越的肩头,正经朝他说道:“此事并非没了转圜的余地,待我去宫中替你问一问。”r
  他这边说完,袁松越立即松了口气,又朝他抱了拳,没说什么,只喊了句伯爷。r
  徐泮深知他的脾性,朝他安慰地笑了笑,也不留他坐下吃酒,只道:“回去吧,让你父亲祖父,不必太担心了。”r
  ……r
  这是在旁人手里,是真的不好办,可是落到徐泮这里,倒是有了些路子。r
  徐泮没急着往宫里递了帖子,反倒自己亲自往程家去了一趟,跟程盛说了说这件事情。r
  程盛听了,也是认为似瑞平侯府这种,不过后来才跟着应国公插了一杠子的,抄家流放确实过分了些。r
  不过皇上近来心情不好,一来,自己身边极信重的人出了事情,他下不来台;二来,后宫里的两位宠妃,双双生了龙子,两边闹腾的不行,没一日消停,皇上心里自然也是烦躁的。这个时候倒显得皇后娘娘温柔大度了。r
  袁家这个事情,若是能托皇后娘娘,甚至太后娘娘说上一句,恐怕比他们这些臣子过去说,更好办些。r
  徐泮是有心想拉瑞平侯府一把的,正逢着皇后娘娘为着蓬哥儿的满月赐了东西下来,于小灵依照规矩是要进宫谢恩的,徐泮把这个事情跟于了,让她看着情形,若是合适,便跟皇后娘娘提一提。r
  这事说来,也是瑞平侯府的机会。r
  皇后同于小灵叙了几句闲话,又领着她往太后那边拜见,话说了几圈,正好说道了这个事上。r
  太后到底年纪大了,便说这样抄斩流放的事情放在年前处置也就罢了,若年后还撕掠不清,正月还没出,再弄得京里好些人家妻离子散的,可不是什么好事,会破了运道。r
  于小灵一听,正是这个契机,连忙三言两语地,就把袁家的事情说了。r
  当时太后便道:“看吧,若皇上果真抄了袁家,可就真要惹得人怨了!”r
  这话说得重了,不过太后的意思于小灵却领悟到了,她顺着太后的意思浅浅说了两句,待回了家没几天,瑞平侯府的判决就下来了。r
  瑞平侯府削去爵位,罚了五千两白银,瑞平侯世子被判流放边陲,其余人等遣返原籍。r
  这判法虽也不轻,可比全家抄家流放,已是天地之别了。r
  消息到袁家的时候,瑞平侯爷都快病糊涂了,也指了袁松越去徐家道谢。然而袁松越却道:“大恩不言谢。”r

  ☆、第四二二章 往西行

  不过是徐泮夫妇几句话的事情,便将袁家一家从万劫不复拉了回来。
  徐泮和于小灵没当一回事儿,可是那日于小灵进了回宫,倒是听说了另一桩事儿,让她十分惊奇。
  太后娘娘说到皇上近日心绪起伏厉害的时候,还提了一句,说是该让皇上去潭柘寺同青崖法师,谈谈心,论论佛法,在寺里小住几日,静静心气。
  可是皇上却觉得出行太过麻烦,不愿意出门而去,而潭柘寺那边又忙着青潭法师的事情,所以太后娘娘的愿望便不了了之了。
  于小灵当时便想,青潭法师能有什么事情?莫不是他动了法力帮自己,到底是惹得反噬了?!
  于小灵这边正兀自惊疑着,就听皇后娘娘那边接过了太后话头。
  “皇上正想让青崖青潭两位法师,改日进宫来呢。到时候两位法师都来劝劝皇上,也就好了。”皇后娘娘,柔声说道。
  太后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又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叹道:“青潭法师这一离去,却不知何时能回来了。
  话音一落,于小灵心头便跳了一下,她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娘娘,青潭法师要往哪里去呀?”
  对于她的开口询问,皇后娘娘倒有些诧异,反而问她道:“我记得表妹与青潭法师颇有佛缘,家里小世子还是在潭柘寺山上生的,难道表妹不知法师要去西行吗?如今法师已是同皇上请命了,说要效仿唐时的玄奘法师,去莫卧儿国取经呢!”
  此言一出,于小灵差点惊掉了下巴。
  “那……那莫卧儿国十万八千里的,青潭法师可得多久才能回来?”
  太后听她问这话,也是叹了口气,说道:“玄奘法师去了一十九年,青潭法师这一去,也得十几二十年吧。”
  太后说着,目光有些悠远,又感叹起自身来:“也不晓得,我还等不等得到真经了……”
  于小灵哪里管她等不等得到真经,只这消息太过惊人,待跟着皇后娘娘一道,说了几句太后福泽深厚长命百岁之类的好听话,便又赶忙问道:“皇上已是应下了么?这……这法师要一人前去?”
  她再三的问话并没有引得两位娘娘对她心生不满,只当是此事到底太过惊诧,况又非是什么宫中密事,与她说两句也是无妨。
  因而皇后娘娘这边说道:“皇上已是应了。本是说要派一队人马与青潭法师同去的。只不过,青潭法师道,被人护送着去,便显不得诚意了,佛祖到时候晓得了,怕是要怪罪的,因而只带着身边随他多年的浮禾师父同去。二月初,便要启程了。”
  “二月初,这般急?”
  皇后娘娘点头:“谁说不是了?所以现下正忙着呢……”
  然后太后和皇后又说的什么宫里的闲事儿,于小灵便不大能听得进去了。
  她这边一回了家中,便招呼人往潭柘山上去问询,徐泮来了,又前后都跟徐泮说了。
  “他何时决定的,何时又往宫里递得话,咱们竟全不知道!难不成还等着皇上给他送行的时候,咱们才晓得么?!”
  于小灵不大乐意了。
  取经这种事情,又朝宫里递了话的,这一去没个一二十年不能回来,一路山高水长的,别说于小灵放心不下,便是徐泮都觉得吃惊。
  “既然派人去问了,想来晚间便能得了消息了,别着急了。不过,法师竟然同皇上那边都说好了的,那定是不能不去了,你不若……给法师备些东西吧,咱们再送他一程,那也是好的。”
  于小灵微微抬眼看了徐泮,又见他朝自己点头,心中虽忧心青潭,可见徐泮对青潭的事情如此上心,倒也慢慢松了口气。
  徐泮说的不错,青潭恐怕是非得去不可了,与其替他焦虑,倒不如替他筹备一些东西,来得实在。
  然而,行船走马三分险,再给他背一的东西,他要踏上的,也是一条看不到头的路。
  到了晚间,用过晚膳,快马上山问询的人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法师一切都好,精神看起来亦是如常,法师正在给寺中弟子开坛说法,属下并没同法师说上话。只浮禾师傅说,法师出行是定了二月初二那日的。初一那日,皇上接见,待到初二一早,法师便离去了。”
  “果真只有法师和浮禾师父两个人去?”
  那前去问询的人点头说是,又添了一句:“法师的东西也没怎么打点,行装应是甚是简便。法师近日都在忙着给寺中弟子讲法,恐并没时间接待旁人。”
  于小灵听着直皱眉,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挥手让那侍卫下去了。
  既然青潭在忙碌,她去了也是耽误他做事,何况家中嗷嗷待哺的小家伙,虽不用她亲自喂每一口奶,可若是一会儿见不着她了,定是要哭喊的。
  这样一来便是耽搁了几日。
  青潭法师要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只几日的工夫,便传的满京城都知道了。宫里并不瞒着,还下了旨意,让文武百官及有品阶的女眷,二月初一都去宫中观礼。这场青潭法师取经送行,也要浩浩荡荡,以示皇家恩泽。
  京里对青潭法师的声望又多添了几分追捧,人人都道咱们大宁朝,也要出玄奘大师那样的神佛了。
  于小灵听不得这些乱七八糟的,又派人去了一趟潭柘寺山,这一次派去的人见到了青潭,同青潭说上了话。
  青潭说他二月初二卯初时分,从潭柘寺启程,然后一路往西南方向去。
  青潭虽说的不多,可他说的这一句话,于小灵却是记下。
  二月初一那日,她夹在百官女眷当中,远远地望见了青潭。
  青潭身着绿绦浅红色袈裟,高瘦的身形将这身袈裟挑得越发不染纤尘,他缓步走在汉白玉石阶上,每一步似暮鼓晨钟,踏在于小灵心头。
  脑海中飞快地掠过,这三十多年来相处的点滴,不知怎地,在沉稳的步伐竟看湿润了于小灵的双眸。
  这一别,多久能归?

  ☆、第四二三章 渐远去

  二月初二,龙抬头。
  天空灰蒙蒙,淅淅沥沥的下了几场早春的小雨,空气里流动着着湿润的泥土的芬芳,天气微微有些回暖,潭柘山西侧的大道上,有浅浅的话语声传来。
  “他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出门,就要下雨下雪,用老话来说,出门遇水的都是贵人。”
  于小灵把蓬哥儿哄着就睡了一会儿,将小家伙放在铺了大红褥子的小榻上,起身看了看外头的雨,跳下了马车,笑着跟徐泮说道。
  徐泮说是,移步在一旁的柏树下站了,毛毛细雨只轻微的擦在他的脸庞,他向来路看了看,忽然挑了挑眉:“你看,是不是法师他们来了?”
  于小灵连忙转身向后看去,只见迷蒙的雨雾中,渐渐走来一团模糊的身形。
  于小灵往前走了几步仔细去看,那身形也在雨雾中越发的清晰了:正是两人牵着两匹白马,缓步走来。
  “是青潭!”于小灵道了这一句,连忙抬起手向那处摇动。
  远远地,青潭看到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眸中不由溢出点点笑意,在空蒙的雨雾中,比初春的那抹嫩绿都更让人心旷神怡。
  一旁的浮禾也笑了笑,轻声提醒道:“马儿已快吃不消了,法师少收些东西吧。”
  身后两匹白马,在方才下山时已是得了百姓山下不少东西,这会儿好像听见了浮禾的话,从鼻子中发出了哼哼的声音来。
  青潭笑意更浓了,轻声道了句,“尽力吧。”
  言罢,牵着马儿的脚步略微轻快了些。
  徐泮为于小灵撑了把油纸伞,陪她往前走到了前方更浓密的树下,二人甫一站定,青潭师徒二人距离,他们以只有一丈之遥了。
  “你一出门就要下雨,好在这雨也快停了,约莫不会耽误你路程的。”于小灵开口便道。
  她说话之间,青潭把马儿交给浮禾,抬脚走了过来。
  经年的老友,也不必过多寒暄,他低低念了声佛,说道:“约莫是昨日,圣上说近半月未曾下雨了,我回了山上,便将《大云轮请雨经》念了一遍,所以今日便下了雨。”
  于小灵一听就笑了,笑过眼中又浮现担忧之色:“法师倒是造福了百姓,只是苦了你自个儿。”
  青潭又是念了声佛,抬眼去看了她那双清眸,停了一息,又道:“本是我心所向。”
  于小灵抿了嘴,只看着青潭,半晌,才叹了口气。
  徐泮轻声在于小灵耳边提醒她道:“我去把给法师做的鞋子都拿过来吧。”
  于好,徐泮转了身去取了,青潭看见他豪不犹豫地离去,眼中浮现丝丝安慰。
  不猜不疑,才是长久之道。
  他心中暗自点头,刚想说一句什么,便听一旁的马车中有婴儿的啼哭声传来。于小灵眉头一挑,不由哎哟了一声,那边啼哭声更响了。
  于小灵禁不住摇头笑了,她一边转身吩咐人把蓬哥儿抱出来吧,一边同青潭说道:“约莫是我那小儿也晓得法师来了,闹着要拜见法师呢!”
  青潭微微颔首,“我正有物事要赠予他。”
  “嗯?何物?”
  于小灵问,青潭但笑不语。
  于小灵歪着头瞧他,却听见后头哭声渐近了,再管不得问青潭,赶紧转身朝身后走了两步,从徐泮怀里把蓬哥儿接了过来。
  她这边一伸手,蓬哥儿立时便不哭了,嘟着嘴看了于小灵两眼,又咧嘴笑了,露出了红嫩的牙床。
  于小灵也由不得惊奇,回头跟青潭说道:“这孩子,不会继承了我的灵力吧,你瞧他这才多大一点儿,什么都知道了!”
  青潭没说什么,一步走上前来,看了看这小婴孩儿一番,瞧见他也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打量自己,心中有软软的感觉。
  “你方才说要送他什么东西,快拿出来给我们蓬哥儿瞧瞧。”
  青潭微微笑了笑,没有拿出任何东西,只是抬了抬右手,将手放到了蓬哥儿的头顶。
  于小灵微诧,还以为他要跟蓬哥儿摩顶授记,却见他将声音放得极轻,念了几息佛经。
  这经文于小灵从前也曾听过,正是替人解除前世孽障,祈祷今生平安的。于小灵听着佛经缓缓从青潭口中渡出,心中又生出了不舍之情。
  她不知该说什么,青潭这边收回了放在蓬哥儿头顶的手,轻声说道:“该走了。”
  是啊,该走了。
  蒙蒙的细雨渐渐停了下来,微风中尽是春日的清爽怡人。青潭从白马背负的行囊中,捡出来一个飘着淡淡药香的木匣子,递给了于小灵。
  “我如今已无灵力了,你倒也不必费心在做这个了。”于小灵收了匣子,又同青潭说道。
  青潭刚欲点头,只听身后的树林中,有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徐泮在一旁也听到了,几步走了过去,朝树林里问道,“何人?”
  不消片刻,果真有一人从树林中钻了出来。他衣衫褴褛,蒙头垢面,仔细看去,倒是个二十岁上下的男子。他一眼看到了青潭,便朝青潭这边儿小跑了过来,只是没跑几步,被突出的树根绊了一下,磕在了地上的泥里。
  这一摔,那人浑身更是脏到透顶,只是抬起的脸上,露出乞求的神情,张口说道:“青潭法师,救我!”
  青潭愣了一下,举步往前。
  他低头去看此人,见这面目虽不识得,可他身上却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人身上微微有些颤抖,脸上压抑着痛意,抖着声说道:“法师可还记得……前年在华山脚下……那只雁!”
  青潭闻言,身躯一震,先是顿了一下,然后突然回过头来,看着于小灵手上那木盒,说道:“把归安丸和清风露,各拿出一瓶来。”
  这话说得于小灵目瞪口呆,她看看青潭,又去看看那人,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连忙打开木盒去翻药瓶……
  日头升了起来,清爽的风吹开了大道上的薄雾,轻薄的日光下,于小灵看着往西走去的三个人影,心中仍是惊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