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强国梦-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见的地点就在督军府内唯一的大殿中进行,这个大殿居于督军府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它的规制是按照亲王等级建造的。督军毕竟不是皇帝,亲王等级还不算逾越。这个大殿极少使用,这还是因为朱万化不愿意摆王爷的谱,只有在比较正规的仪式才使用。一般的王爷把自己的大殿叫做“银安殿”,朱万化不是王爷,叫这个名字也不合适,所以起名叫做“政安殿”。上一次清国的使者岳托就是在这里被接见的。

    大殿内正中是高高的王座,王座背后是高大的麒麟屏风,王座前有一张大案子。再前面两侧各有四把太师椅,靠墙是红黑色的案卷柜子,柜子下还有一排木凳,总之一切都按照亲王的规格。

    朱万化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左右两边或坐或站的有联省的官员,进见的人在下面红毯子上叩头。这些礼节也没什么意思,我们直接的讲述实质的内容。

    豪格说道:“督军大人,我清王殿下诚恳的邀请上国派出使臣访问我清王国,我清王国定将执属国之礼恭迎上国使臣。请督军大人恩准!”

    豪格称呼督军而不是国公爷那是因为皇太极是国王,公爵低于王爵,属国的爵位高于宗主国,这就有点忌讳了,所以他要避开国公的称呼。

    邀请访问这是友好的表示,也是要求正名。清王皇太极尚未被正式册封,上国使者到属国就可以完成册封之礼,清王也就名正言顺了。这个是不需要明说的,双方都明白,朱万化也不能拒绝这个要求,拒绝了,就等于不承认这个属国了,那是绝对不行的。

    因此,朱万化说道:“准清国所请。我联省衙门将会择日派出使团,前往清国,对清王册封。”

    豪格说道:“谢督军大人。我清王请求督军大人在工商技术上对我清国给予支援,以协助我清国工商业得以进益,望督军大人恩准。”

    这个要求有点高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力的体现,任何国家也不会把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共享,友好国家有限度的交流也都是有条件的,谁也不会白送。

    朱万化略一沉吟,说道:“有关工业技术之事嘛。。。。。。工商产品的交流属于贸易,我们之间的贸易是正常的,已经进行多年了。技术的交流就属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了,具体交流的事宜由我礼部与贵国使团协商。我联省衙门也是愿意看到我大明的各个属国繁荣昌盛的,自然也不会亏待清国。”

    这个意思就是说:清国不能特殊,我联省能够帮助属国的技术也会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当然也暗示了重要的技术是不能交流的。

    豪格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因此没有再说什么。他转了话题,又说道:“高丽王国经常对我挑衅,特别是他们的渔民,屡次进犯我渔场,我清国请求上国干预此事,以避免双方冲突。”

    这个要求就不同寻常了。清王国与朝鲜王国如果有摩擦,可以直接谈判,谈不成,再找宗主国裁判。另一方面,这种事不能听一面之词,需要调查清楚才好裁判解决。

    不过朱万化隐约觉得清国有些过于强硬,是否有野心呢?

    日本人那是没的说,他们对于朝鲜一直有野心,难道换成清国之后,同样也产生了野心?这是不是“存在决定意识”呢?清国代替了日本,那么日本的野心也就传递给了清国?如果是这样的话,朱万化让清国灭日本不就失策了吗?此事真的要认真对待。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491章完………

第492章:风波又起() 
崇祯十一年十月,清国的王子豪格专程来到开封,觐见督军朱万化,并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与朝鲜的渔业争端引起了朱万化的警惕,朱万化担心是不是清国占据日本四岛之后感觉在岛上受到了局限,从而产生想登上大陆的心思呢?

    现代的日本之所以野心勃勃,与他们的大陆情结是分不开的,居于海岛之上总觉得不踏实,总想着登上大陆。这种存在的现实现在传递给了清国人,如果由此培育出新一代的侵略者那可就失策了。

    想到这里,朱万化说道:“我联省对于清国与朝鲜的渔业纠纷很关注,我们会派出官员到朝鲜、清国以及发生事端的现场调查,合理的划分你们的渔场、调解你们的纠纷。在解决纠纷之前,我希望清国保持克制,不要扩大争端,更不能由此引起武装冲突。如若哪一方不听从劝导,不服从裁决,我国防海军会给予惩戒。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朱万化的这个态度就有些严厉了,与清国觐见上国,敬献贡品,发出访问邀请的气氛有些不合拍。接见就是在这种不安的气氛中结束了。

    清国的贡品依然很丰厚,并且又带来了十名绝色的美女,让朱万化很棘手。他已经收了十个干女儿了,也不能没完没了啊?物以稀为贵,朱万化要是有一百个干女儿,一百个女婿那就不值钱了,太平淡了。所以今天来的这十名就要另想办法了。

    朱万化还有四个兄弟,联省了也有一些地位显赫的大员,军队中有不少高级将领,如果转送给他们,那只能是一个结果——做小妾。这个年代的达官贵人都是三妻四妾的,多一个美妾也不算什么,但是这种做法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至多是感谢督军的厚赠而已,搞不好还会出麻烦,朱万化也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家里闹纠纷。他们自己有本事找美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朱万化送美女若是引出纠纷就要担责任了。

    还有自己的老父亲,朱大典已经接近六十岁了,但是身体强壮,历史上在八年之后他还率军抵抗清军作战。做儿子的给父亲送小妾似乎也不合适,给了别人不给父亲也不合适。

    总之这种送美女不是什么好事。那该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朱万化就想到了歌舞团。在现代,文艺娱乐也是一个大产业,即给民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活跃了经济。明代与现代相比,文艺演出水平低一点,传播手段有限,这都不算原则的区别,最大的不同是艺人的社会地位。现代的有名的演员是众人捧的明星,有钱又有影响力,也有社会地位。明代的艺人是下九流,叫做“戏子”,特别是女艺人,与妓女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可以收入不低,但是绝对成不了财主大款,可以是明星,但是绝对没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至于靠着一副好嗓子就去当官、当议员,那是想都不要想。

    朱万化有心做一个尝试,试图改变一下,引入一些现代的娱乐文艺运作的模式,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文艺活动中引入广告的概念,这也是搞活经济的一种手段。还可以为提高这些下九流的戏子们的社会地位做一些铺垫,能够让他们成为平等的社会一员,也是一项功德。

    还有一个功能更重要,那就是把政治宣传融入到文艺节目之中,其政治的作用,宣传的影响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成立一个歌舞团,有唱歌跳舞,也有说唱艺术,有成本大套戏曲,也有短小精干的小品短剧,再穿插一些杂耍魔术丑角,总之就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歌舞团有自己的主场,也要有巡回演出。有票房收入,也要有广告收入,在演出的场地就是广告的主阵地,连带着做城市里的广告业,其收入也不会低,起码能够自给自足。

    去年马守应来开封述职带来的几个美女,实际上就是个小歌舞班子,以他们为基础,这十名美女也加入进去,在收罗一些社会艺人,找一些文人做编剧、导演。先建一个小规模的剧场实验着办起来。朱万化闲来无事之时也可以过去指导一下,也算是休息消遣了,顺带着给他们丰富一些现代的文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一些政治宣传。朱万化相信一个新型的文艺产业也可以发展起来,文化活动也是和平、繁荣、盛世的一种烘托,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与清国使者豪格的谈判是由礼部尚书孙和京主持的,因为涉及工业技术援助之事务,因此有工部的工业司员外郎那五六参加。

    那五六,一看这个名字就有点奇怪,他是辽宁女真族人,现在应该称之为满族人了,是从辽宁省安东调来的官员。他是联省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安东冶炼厂的工作经历,后来进入政界,是个技术性的官员。

    那五六对清国使者说道:“贵国要求冶铁炼钢的技术,希望联省帮助你们建立钢铁厂,这一项要求,按照联省的规定只能部分满足你们的要求,并且需要费用。”

    豪格说道:“那咕噜员外郎,请详细说明能够援助哪一部分呢?”

    他们是同民族之人,互相亲近,当然也就知道他的满族名字,那五六的满族名字就是那咕噜,改为汉族名字可选的字很多,改名登记时负责登记户籍的官吏图省事,他的名字就成了那五六了。久而久之,习惯了他还觉得不错,一个有进士身份的官员就曾经说过:“大俗大雅,这个名字不错。”因此,他也就没有改名字。

    幸亏朱万化不认识他,不知道这个名字,否则一定会想起“山本五十六”!

    那五六说道:“炼铁的这一部分基本上可以,就是说我联省可以援建一座炼铁厂,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日产五吨生铁,年产一千八百吨生铁,折合市制是三百六十万斤。这个数量按照清国目前的需求水平是足够用了,并且有部分出口贸易的能力。生铁的品质可以达到灰口铁的标准,远远强于民间冶炼的白口铁。但是炼钢技术是禁止出口的,我们不能违反规定。”

    联省的炼钢技术是世界领先的,钢是军事工业至关重要的物资,现在是不能出口的。特别是炼钢、轧钢、先进的加工机床,这些都属于国家需要保留的技术。

    豪格赶紧同自己的幕僚商议计算,计算过后,看来他们还比较满意。灰口铁经过铁匠炉的缎打,也容易制造出钢制品,比土高炉生产的白口铁要容易得多。特别是这个产量,对于农耕经济的清国,已经足够了。

    与大明做比较,清国的这个生铁产量,对于有了初步工业的大明,只是一个小小的零头。现在联省的生铁产量已经接近百万吨,钢产量已经是四十万吨了。所以一个年产千吨的生铁冶炼厂不算什么。

    钢的冶炼技术是不能出口的,这个口子已经封死了。

    援建一座炼铁厂,连带着培训工人,这笔费用也是不小,清国要用稻米、海产品等等的来补偿。技术出口是最赚钱的,接下来还有朝鲜,他们同样需要大明的炼铁技术。

    此外还有水泥窑、纺织机械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出口的技术装备。

    清国与朝鲜的渔业纠纷,联省是很重视的,专门的使团已经出发,前往两国调查。使团已经得到指令,调解矛盾,划定渔业海域,同时要严厉的警告双方,大明不能容忍属国用武力解决纠纷!

    这是朱万化的决策:任何扩张的野心都要扼杀在摇篮之中!

    清国使者邀请联省派出使团前往清国,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联省必须派员前往清国册封皇太极为清王,使得清国名正言顺的成为大明(联省)的属国。为此联省衙门就要做准备,选择使团成员,准备册封的印信金册,准备礼物。

    这个准备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督军朱万化只是一等公的身份,而册封的清王是有国土、有政权、有军队的王爷,这起码是亲王等级。

    为此朱万化提议:用联省议会议长、大法官、联省执政官的联名名义。

    联省的官员都摇头否决了。议长、大法官、执政官三家联名,如果用来授予朱万化王爷爵位还算勉强,可以解释为民意所向。用来对属国,各种册封之信物就只能是督军朱万化,没有他就缺少了基本的权威,这是不能拿民意说事的,册封属国与民意不沾边。

    本来劝进的舆论已经暗流涌动,这一次联省的大员们终于抓住一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劝进的风潮立即涌动起来。

    。。。。。。

    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开封的劝进风波,转过目光看一看南京的大明朝廷,因为几乎是同一时间,那边的风波也不小。

    崇祯十一年的八月中旬,熊文灿的一份奏疏送到了南京。

    这是由于十二师于八月份占领了梧州府、桂林府,废除、驱逐了朝廷的官吏,宣布对这两府实行军管。并且李定国给两广的巡抚衙门行文,声称:“梧州、桂林两府依然向两广官府纳税,巡抚衙门的政令,只要不损害我方利益,我十二师都能执行。请巡抚大人谅解我军的苦衷!”

    这个官方行文并不是密件,两广的官员几乎都知道,熊文灿犹豫再三只好向朝廷上报,自称无能,请求处分。

    熊文灿是抱着被罢官的心情呈报奏疏的,这份奏疏就引起了南京朝廷的一场风波。

    国防军、联省蚕食、吞并的原朝廷的地盘不少了,国防军占领两广的局部之地不是第一份,从陕西省投靠联省起,河南、甘肃、四川、山西,这一连串的就是五个省,朝廷上下震动,但是很无奈,毫无办法,也就没有引起争论,最后大家闭口不提也就过去了。这一次丢了两个府却让官员们分成了好几派,朝臣们争得面红耳赤,这又是为何?

    究其原因无非三点:第一,熊文灿把奏疏送来了,以前丢了那么多地方,可是没有一个巡抚向朝廷呈报奏疏。没有呈报就无需批示意见,大家都装聋作哑。第二,现在朝廷有点气粗了,因为杨嗣昌造出了火炮,官军不是软柿子了!哪能让联省随便的拿捏?还有第三点,首辅已经换了杨嗣昌,温体仁致仕回家养老去了。温体仁没有执政办事的本事,可是拉帮结派的本事不小。他是崇祯一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首辅,干了六年,朝堂上绝对是一言堂,大家都是一党哪能有争论,个别人有不同意见也形不成势力。温体仁一下台,温党树倒猢狲散,朝廷的形势就变了,因此就有了争论。

    他们都争论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492章完………

第493章:厚民富国强兵() 
崇祯十一年的八月中旬,熊文灿的一份奏疏送到了南京朝廷,在朝廷中引起了一片波澜。

    此时的内阁首辅是杨嗣昌,他因为制作火炮,真正的是一炮打响,声望权威扶摇直上,内阁首辅的地位已经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手里拿着熊文灿的奏疏,召集内阁和六部尚书商议对策。

    众人都在内阁议事的厅堂里就坐,这个地点就相当于内阁的办公室兼会议室。

    在帝王时代,皇帝的办公场所比较多也非常考究,但是大臣们的办公之所是极为简陋的。六部有自己的衙门,做尚书的就有自己的专用书房,也叫做签押房,就是办公室的意思。但是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内阁,却不是每个阁员都有自己的签押房,除了首辅大人,其他人都在这个大厅里面办差。大厅的正中位置是一个八仙桌,两侧各有一把太师椅,这个位置就是首辅的座位了,需要议事的时候,首辅大人就坐在这里,如果有第二位的重要人物,可以坐在他的对面。大厅的两侧是火炕(冬季取暖),火炕上一溜的炕桌,那是内阁成员的办公之所,临时参加会议的大臣也可以坐在炕上,火炕前边还有便利的凳子,也可以坐。这个厅堂很大,二三十人的会议也没有问题。

    这个房间的设施虽然简陋,却是大明的权利中心。从这一点上说,与现代的政府机构相比可就差得太远了。在现代,一个乡一级的政府恐怕也要强过它百倍。

    古代办公设施简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一般的职务都没有副职,比如:有尚书(部长),没有副尚书,有巡抚没有副巡抚,有知县没有副知县如此等等,在现代,一个省有多少副省长?多少省委副书记?有的时候恐怕连省长也说不清楚。为一个副省长服务的机构人员有多少?这个数字也不好说,连给副省长开车的司机都是科级干部,所以一个省级的政府比古代的六部衙门合起来占的地方都大,现代是办公楼,古代是平房,用建筑面积更没法衡量了。

    北京西长安街的六部口,南侧那一堵灰色的高墙之后,就是明清两代的六部衙门,那才多大的地方,并且是平房建筑。在现代,中央的六部全在那里,那个面积现代的一个市级政府也放不下。

    。。。。。。

    会议开始了,首辅杨嗣昌首先说话,他说道:“两广巡抚熊文灿的奏章大家都看过了,今天的议题就是这件事。此奏疏尚未呈报司礼监(皇帝的秘书处),节略还没有编写,各位有什么看法,有何应对之策都可以说。”

    吏部尚书田维嘉说道:“杨大人,梧州知府康承祖已经到了吏部,是否把他找来做一些说明?”

    “哦,康承祖到了?那就派人把他找来,大家继续说,不必等他。”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