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强国梦-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弹生产线正在调试。孙和斗说,估计最多十天就可以试枪。朱万化喜出望外,自己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炼钢、轧钢、金属加工机床、雷汞等等,这一切努力今天终于见到成效。

    朱万化对孙和斗说:“镜之老弟,步枪试枪时不能用人操作,要防止炸膛,我对材料还是不放心,如果发生炸膛,可以采用加厚枪管,或者加套筒的办法。”朱万化想起了旧中国的汉阳造,别名叫做老套筒。它就是因为枪管材料不过关,又加了一层套管得名‘老套筒’的。

    说到老套筒,就不由得是人想起后世中国的重工业和制造业。新中国建立时,中国的重工业、制造业几乎是零。真的是一穷二白,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了!接着就是抗美援朝,在朝鲜的战场上所用的军火都是苏联提供的,中国没有自己的军火工业。按道理说,中国出人出军队,苏联出军火出物资,援助的是朝鲜,当时的朝鲜更倾向于苏联,金胖子就是苏联一手扶植的。可是战后,这些军火要中国买单,因为枪炮是通过中国人的手打出去的?没道理呀!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真是雪上加霜啊,生活在50年代的人都知道,被称作灾荒年的凄凉景象。那里是天灾?其实是人祸呀!

    满清懦弱无能,被列强欺负割地又赔款。但是,中国毕竟是个大国,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钢铁、重工业、制造业还是有一定规模的。步枪、机枪、大炮、坦克、战车、枪弹、炮弹还是可以生产的。汽车、火车、甚至飞机中国也是能制造的。这一切都毁于接下来的军阀混战、八年抗战和后来的解放大战。苏联出兵东北,把东北的重工业连根拔起,全部运回苏联,后来部分设备有用援助的名义‘卖’给中国。

    一句话,中国本不该穷困数十年,雄厚的家底被列强毁了,也被自己人毁了。沉痛啊!沉痛的教训!

    话说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故事。

    朱万化拿起步枪配置的刺刀,它有点类似于后世五六半自动步枪的刺刀,寒光闪闪。是能从枪上取下装入刀鞘携行的分离式,刀背刻有锯齿。刀长八寸。以朱万化装备部队的火力,对冷兵器的敌手,战士们拼刺刀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是防备特别情况而已。刺刀的更多功能是威慑,就像动物遇到敌人时的呲牙。

    兵工厂里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生产车间,它是制造手榴弹和地雷的。朱万化设计的手榴弹类似于后世的木柄手榴弹,只是个头稍大,因为黑火药的威力小。弹体是铸铁的,铸造了花纹,是为了容易炸成破碎的小块。同时生产了一批教练弹,就是不装火药,训练使用。手榴弹的重量是个学问,主要的指标是要保证一般的士兵都能够投掷40米左右,这就需要试制一批不同重量的教练弹,送到部队里试验。在重量和爆炸力上取得一个较优的数据。

    地雷是常见的圆柱形铸铁外壳,同样铸造了花纹沟槽,比手榴弹略小。引爆方式既可以压发,也可以拉发。这个地雷是小了点,朱万化考虑的是便于携带和布设,它的杀伤力相当于一枚手榴弹就可以了。地雷小可以用数量补充。

    在这个生产车间的角落里,有一台水压冲压设备,和两台钻床,两台砂轮机,他们是生产钢盔的。作为士兵的防护,朱万化设计了一种两毫米厚的钢板冲压制造的钢盔。但是明代人头上都有一个发髻,所以这个钢盔的顶部就要局部加高,像一个馒头放在头顶上。加工成型的钢盔涂上防护漆后送到被服厂,安装内部悬空衬里,同时在钢盔外部加上一个迷彩的布罩面,这是为了防止金属反光,很有一些后世的现代头盔的味道。

    本来为了防护弓箭,打算制造前后胸的护甲,但是制造出来试穿一下,对士兵的身体活动有极大的妨害。人的身体前后背上一个硬壳的确很不方便,并且笨重,于是就放弃了作为部队的制式装备的打算。只要自己的火力强,进攻能力强,那就是最好的防御。但是,为了适应特殊需要,还是生产了一批,放在仓库里备用。

    在历代王朝中,对统治者而言,护甲这东西比刀枪更敏感。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穿上一身好的盔甲,就相当于近代战争中的装甲车了。在万军从中,刀枪不入。比如长坂坡的赵子龙,单枪匹马杀入敌军,如入无人之境。这一身的好盔甲就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未经允许私藏盔甲,就是造反的证据。历史上因为私藏盔甲,或者被诬陷私藏盔甲,而被杀头的不在少数。努尔哈赤13副盔甲起兵造反,也是记载在历史上的。盔甲是为当权者忌讳的敏感装备,所以朱万化在使用护甲上比较小心。

    。。。。。。

    用于发报的手摇直流发电机已经做好了,它体积重量都不大,一个人可以轻松携带。朱万化特意设计为脉冲直流波形,目的是用耳机可以听到“嘟!嘟!”声,但是,实际效果不好,不是悦耳的“嘟!嘟!”声,声音倒是有,沉闷不好听。如果提高脉冲的频率,电机每转一圈,发出4个脉冲,也许声音就好听了。但是,不好听总比没有强,试验还要正常进行。

    现在由于有了橡胶,可以生产挂胶的电线了。这样的电线可以在战场上拉临时线路,意义重大。

    电报的试验是在基地与造船厂之间进行的,这两地距离不到10里,立电线杆拉线即可。当电波通过线路,到达对方耳机,传出清晰的嘟嘟声时,电报提前两百多年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它将对中国的经济、军事、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天是崇祯二年的四月初五。

    同日轧钢厂用冷拔低碳钢丝制造了铁丝网,采用冲压加刺的方法。

    铁丝网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它是阻止敌人步兵骑兵冲锋的利器。铁丝网与机枪是最好的阵地防御搭配,铁丝网使敌人行动迟缓,并集中到一些打开的缺口处,这为机枪火力提供了良机。

    。。。。。。

    四月初十,试制的步枪首次在靶场试枪。

    二年式步枪,口径7。9毫米,使用7。92毫米圆头型步枪弹,标尺射程2000m,5发固定弹仓。配上刺刀,甚是威武。

    天气晴好,非常适于打靶。首要的测试目的是枪管的强度,因此靶子安放在50米的位置,枪支用绳索固定,用绳子远程击发操作。五支枪未加套管,五支枪加套管。

    试验结果是:未加套管的枪支,射击20发之内全部炸膛,加套管的也有一支炸膛。

    测试失败,但是也在预料之中。

    提高材料强度需要研制的时间,目前只能加厚枪管和套管,修改尺寸再重新制造样枪。现在加了套管的枪已经有七、八斤的分量,双臂举枪已经很困难了,再加厚套管不知道有多重!这还是步枪吗?

    ………第36章完………

第37章:整编护路队() 
又经过了多次试验,最后枪管外径由原来的13毫米加到15毫米,中后部的套管,加到了20毫米。做实验的10支枪各打100发子弹没有了炸膛的迹象。保证了安全,就可以人员实际操作打靶了。

    2000米可以中靶,不能穿透,1500米可以穿透木质靶子,500米以内射击的准确度、弹头的冲击力都是最好的,结合人的视力300米以内应该是理想射程。这是因为黑火药的火力不足造成的,但是已经非常理想了。加瞄准镜500米内可以精准打击目标,1000米准确度有微小偏差,冲击力没问题。

    但是枪的重量成了问题,后世的步枪一般都是三到四公斤,老旧步枪号称七斤半。这个枪已经达到了13斤,双手举枪瞄准已经不可能了。

    朱万化对孙和斗说:“这个重量举枪射击就办不到了,需要前方装上两腿支架,有支撑射击。作步枪使用肯定是不行,刺刀也没有必要装了,为了发挥它的准确度的优点,可以装上瞄准镜。”

    孙和斗说:“既然不能做常规步枪,就要充分发挥它的火力,可以参考半自动步枪的结构修改,让子弹自动上膛。弹仓由5发增加到10发,改成可拆卸的活动弹夹,再试制20发、30发大弹夹,增加射击速度。”

    朱万化心想:当机枪用吧。这么一改,它的外观就像轻机枪了,实际上是半自动步枪,重量大,行军时只能扛着走,是个四不像。将来自行车造出来后,可以考虑配上专用的自行车,便于行军机动。每个班装备一支或两支作为精确火力,半自动射速比较快,配合迫击炮、手榴弹,对付骑兵应该差不多。有瞄准镜的协助,1000米可以准确击中目标,这是个很大的优点。于是修改最大标尺为1500米。

    于是朱万化说:“这个枪实在不能叫做步枪,改名叫做半自动机枪吧,型号定为二年式半自动机枪,简称半自动。修改一下设计,试生产15支,分配到护路队试枪,争取五、六月正式供部队训练使用。”

    幸亏有左轮步枪可以定为制式装备,填补了制式步枪这个空挡。同时,朱万化又抄袭了后世的步枪训练资料,一同下发。

    这资料自然是秋香誊写,交机要处少量印刷,装订成册。还特意请有版画经验的画师制版配图,印刷厂印制画页,真正是图文并茂。

    同时也告诉他们:左轮步枪因为没有膛线,虽然最佳射程有150米,但是,由于自身存在射击误差,100米打靶中靶即可,不必追求环数,但是,70米之内还是很准确的。

    有了这个经验教训,火炮的炮管都加大了壁厚,加装套管。

    四月二十日,52毫米迫击炮(掷弹筒)的样品制造出来,进行了试射,射程250米左右,杀伤半径5米。达到设计要求。四月底可以把试用的炮,发到护路队测试。

    掷弹筒一次实验成功,除了适当加厚炮管外,主要是因为迫击炮的炮膛压力小,制造就相对容易了,缺点是射程太近了。只有200多米。

    其实朱万化知道,有一种轻便的、单兵可以使用的直射火炮,火力很猛,射程比迫击炮稍远,炮管膛压不大,这就是无后坐力炮。这种炮的原理类似于火箭弹,它的弹壳上打了密密麻麻的小孔,这些小孔的面积之和等于炮膛口径的面积,弹仓后部有四个扁圆的孔,这四个孔的面积之和也等于口径面积。发射火药的爆炸力同时向前、向后喷发,前后力量平衡,炮管没有后坐力,所以叫做无后坐力炮,缺点是射程近(大约2000米,和加农炮、榴弹炮比较射程很短)。

    这种火炮的用途主要是攻坚,特点是打得准,射程内的靶子,比步枪打的靶子都小,就是个长方形的碉堡射击孔!比单兵火箭筒可是准多了,后世它是专门用来对付碉堡、坦克的,它能把炮弹直接打到碉堡的射击孔里,可以说弹无虚发,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是一线火力,近距离开炮,所以炮手伤亡极大,基本上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转移不及时的话就会被对方消灭掉。冷兵器时代这种炮没有太大的用途,如果说有用的话,也就是攻城时作为步兵手里轻便的重火炮,轰击城墙,城门效果会比较好。但是其他的火炮完全可以代替它,所以朱万化没有选择制造这种火炮。

    类似无后坐力炮的就是火箭炮。火箭炮的优点是没有后坐力,不需要炮管就可以发射,小的火箭炮,士兵扛在肩上就可以发射,大的火箭炮可以同时发射数十支火箭弹,因此,火力凶猛。缺点是炮弹个头大,因此炮弹成本高,射程短(相对榴弹炮,加农炮说)。

    火箭炮、无后坐力炮都是用来打击敌方的重火力点的,例如碉堡、机枪阵地、火炮阵地、战车、坦克等等。在冷兵器时代,对方防御能力低,没有重火力,所以这些火炮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单兵火箭虽然便于携带,火力强悍,但是火箭弹造价太高,不划算,就不如使用迫击炮了。这也是朱万化没有选择他们的原因。一旦对手掌握了机枪、碉堡、战车之类的技术,朱万化会毫不犹豫的制造火箭炮。

    。。。。。。

    崇祯二年五月初十,少量左轮步枪、半自动机枪、手榴弹的教练弹、地雷和52迫击炮(又叫掷弹筒),已经配发到个家丁队实弹测试,训练。曙光基地到金华的电报线路即将完成。因此,朱万化计划近期返回金华,现场观察指导新武器装备的训练;安排电报测试并正式开通运行;商议家丁队改编等事。

    护路队是官府承认的民团性质的部队,因此,放手招收兵丁,致使护路队本身已经超过两个营的编制。原来的家丁队还保留了一个满员的营,护庄队和护厂队都已经超过了一个营的编制。算上各矿山、银号、通信站零散的兵丁已经有五六千人。随着正规化武器的列装,部队改编已经不可避免。

    按朱万化的设想,按一个师的编制来充实有民团名义的护路队,另外为河南南阳和海南岛的种植园各预留一个独立营的编制。其他都改为保安部队,同时兼有预备役性质。以现在的人数,一个师肯定不满员,先把架子搭起来,以后再慢慢充实。新的炮舰即将下水,水军也需要重建、整编。

    五月十五朱万化回到了金华。召回老三朱万武、老四朱万杰,商议部队整编,同时把自己的整编草稿交给他们。

    五月十六朱大典和朱万化、朱万武、朱万杰四个人在书房里讨论部队整编方案。

    朱万化首先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官府承认的民团番号,把部队的主要战力集中在护路队。保留连一级的家丁队、护庄队、护厂队作为保安部队。此外还要在海南、河南各建一个独立营,在曙光基地建一个小规模的海军编队。

    除了河南、海南橡胶园是营一级的护卫队之外,各个远离的矿山,建立的护卫队保持排一级,此外还有人数较少的商行护卫,以及通信点护卫。这些保安部队统称二线家丁队,从老家丁中选出的岳成任二线家丁队总管,统一管理,并且直接归朱大典属下,不在战斗部队编制。

    护路队的规模按师的编制:满编约一万人。总指挥:朱万武,参谋长:朱万杰,队教官:朱顺。父亲大人看这个总的规划是否可以?”

    朱大典看着整编文案,说道:“队教官的权力不小,朱顺太年轻,环山之战有些许功劳,资历威望还是不够,看看还有什么人选?”

    朱万杰说:“大姐夫倪汝学办事很认真,这个教官不是军职,历练一下也是可以胜任的。他现在的差事可以交给他的大儿子,父亲看是否可以。”

    朱大典看着朱万化点点头,朱万化说:“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就定大姐夫了。”朱大典落笔,把教官改为倪汝学。

    朱大典又说:“河南南阳是个要地,一旦天下动荡,那里就是一个大战场,‘逐鹿中原’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我们不去则已,去了就要有打大仗的准备,所以一个营的编制是最低的。也可以危机时临时调兵。海南岛是一个边远的海岛,如果我们有能力,可以增加水上力量,陆地军力不需要太多,一个连应该差不多。”

    朱万化暗暗佩服朱大典的战略眼光,于是他说:

    “父亲说的是,海南岛橡胶园的护卫就改为一个连的编制,在火炮上加强一下。海军的事情还要等一等,主要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兵舰,那里是大海盗刘香的势力范围,他也是我们的仇敌。据说刘香手下的作战船只上千,手下部众数万,这些数字未必可靠,但是,其海上军力不可小视,这倒是事实。我们壮大海军之后,刘香将是我们的首要打击目标。目前我们的橡胶园尚未出产橡胶,因此,也无需保护那里的水路运输。一旦出产橡胶我们就必须有军舰护航。现在我们在海南岛的少量运输都是雇佣商船,这些商船大都悬挂郑芝龙的旗帜,暂时还是安全的。”

    ………第37章完………

第38章:编制() 
朱大典说:“万化定的这个团、营、连、排等称呼我们原来的家丁队虽然已经用过了,但是,和官军、民团、卫所的编制名称完全不同。这是不是太出格了?会不会引人注目?我们用官军卫所的编制不好吗?”

    实际上朱万化采用后世的军队编制完全是一个习惯,他实在是不熟悉明朝官军的编制,当然,这个话不能这么说。于是他解释道:

    “父亲,我们的装备与官军不同,不同的装备就有不同的战法。比如,战场上两军对阵时,我们就不需要列阵,也就不需要排出什么阵型,我们防守、进攻也是有队形的,但是,我们的队形完全不同与官军。不同的战法,就会有不同的部队编制。我定的编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按我们的装备更便于组织指挥部队。在今后的实战中再逐渐总结、修改、完善它。另一方面,不同的编制也让敌方摸不到头绪,敌方的任何混乱、失误都是我们的机会。敌方的编制我们知道,我们的编制敌方不知道,这显然对我方有利。”

    朱大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