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人才观-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在的学校推行的是学习知识点、考分点。老师把知识的运用丢到脑后,不注重教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教出来的学生极端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拥有知识但不会运用的傻子。

  科学教学的理念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脱离老师,有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地学习,使学生具有好的学习品德。有了学习的好品德,就会有更多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往复循环,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时时处处都有促进我们思考的知识,只要我们虚心,每时每刻都会有知识流入心田。但是很少有老师教学生放低身架,摆出虚心的心态,把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作为教学重点内容的。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一个个知识点就相当于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捕鱼的方法就是学习的技巧。技巧总的来说是:第一,注重学习总的流程,把培养学生虚心的品格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生探索学习方法;与学生分享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实现学习的目的。第二,要注重学习后的反思,即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第三,要警惕学习误区:认为学习就是要吃苦,娱乐与学习相对立,玩耍不是学习。有人懂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又强调“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态度,这是矛盾的。他们认为玩得开心,知识就进入不了大脑,这是不对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心也是知识流进流出、开发大脑思维的好时刻。不仅在玩中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要主动把知识嫁接到玩的活动中去,轻松地学习,才是学习的艺术,这个嫁接的过程也应是老师教学的内容之一。

  现在一些学校把知识讲得空洞乏味,把知识讲得神圣刻薄,认为知识本身就是这样。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历史上很少有超过他的,他的方法不是站在讲台上下死结论,而是大家团坐在一起,在欣赏中学习,在相互争论中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既激发了大脑思维,又丰富了知识,而且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估计打瞌睡的少了,智慧和智慧相互激发,学习的效果会好得多,这也是一种学习。这个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广为流行。

  有人说一个老师教几十名学生,这个方法行不通。不是行不通,是我们首先束缚了心智。课堂上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提问?死的知识点是不是可以嫁接到某个事例上?比如你是教数学的,教乘法7乘于7等于49,你是不是可以把你班上的学生分成7组,每组7人,7乘7等于49,再数一数是不是49个人?你说我们班是36名学生,你也可以分成6组,每组6人,6乘6等于36或分成4组,每组9人,4乘9等于36。你这样分一分,小学生就知道了这个乘法是加法的演变,是快速加法的一个窍门。以后他们在实践中就会运用,如果再让他去数东西,他会数得更快,从而把知识转化为效率,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创造。可是,教数学的你可曾运用过类似的技巧?可曾在备课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方法?可曾留意如何把枯燥的知识点嫁接到轻松的活动中?教数学几十年,都是按照教学大纲,1乘1等于1,学生背了一年又一年,还不知道1乘1为什么等于1。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把鲜活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负累。

  有人说,我是大学教师,教的是分子生物学,高深得很。那么,在讲高深科学时,你可曾想过,高深的知识源于哪里?可以在哪里得到运用?如果能把高深讲得现实,现实讲得明晰,学生就能学得进,理解得快,联系得好。能把知识教死的老师,往往把学生教傻,往往培养的是书呆子,往往是劳民伤财、误人子弟;把知识教活的老师,让学生都会运用,是真正的名师,名师出高徒,桃李满天下。

  还有一些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教得神圣化,把实践中的知识愚昧化,认为学校是学习的殿堂,走出校门就是学习的结束,认为深入实践就是学习的停滞,认为劳动耽误学习,体能代表蠢笨,甚至认为举重运动员的知识一定少。其实不然,举重运动员虽然战胜的是体力,但要想超越自己,突破一斤、一两都是一个难题,这种超越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体能的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和研究运动员举重的方法、技巧、肌肉骨骼的生理作用的合理发挥,还要探索心理学的知识;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其他人身上学,而且要边学边检验,体育教学中也用到仿生学,就是从动物身上学的。可见,任何一个领域要做到极致,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是鲜活有用的,不要把知识讲死了,不要把它作为无用的“金娃娃”背在身上,否则,我们培养的高材生就只能成为背着知识的傻子。

  
  
  
  
  
  
  
  
  
  
  
  烧火间里的成长

  我从军事经济学院毕业后,刚分到连队,肩上挂着红牌做代理司务长,分管全连的伙食保障和经费开支。白天训练,晚上记账算账。

  一天晚上,我正在加班记当天的账,有人敲我的窗户,一名战士站在外面说:“司务长!请帮个忙,中不?我想调到炊事班去。”我请他进来说,他说他是流动哨,不能进来。于是他就站在窗户外面,说他进炊事班的理由和决心。他口齿伶俐,说话也十分礼貌得体,态度非常诚恳。我对他说:“我是没有什么意见,不过需报连队研究。”第二天,我找到了分管后勤工作的副连长说:“有个叫杨过的战士想来炊事班……”他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等我把话说完,就说:“这人不行!不行!一身的毛病!前几天刚开过他的帮教会!”听了这话,我也就把这事儿放在了一边。

  第三天的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在记账,又有人敲我的窗户说:“司务长,是我,杨过。”我对他说连队不同意,他就又像上次那样站在我的窗台前,一直对我说自己急切想进炊事班,他恳切的态度打动了我,我认为战士年轻,有错误很正常,只要有上进心,就有希望。我就让他写一份申请书交到连部。看了杨过的申请书,连里领导还有些担忧,但是在我的坚持下,终于同意杨过到炊事班来。

  杨过刚来的第一周,腿脚勤快,嘴巴也甜,表现得很好。但是到了第二周,就开始和战士们闹点小矛盾;到第三周的时候,大家都对他很反感,纷纷向我反映他的不是。我思来想去,就安排他到烧火间专门负责烧火。在给他安排这份工作之前,我对他说:“与人搞不好团结,可能大家有原因,但是专职负责烧火,是你一个人的事,再出现问题,就是你的责任!”他认真地点了点头。

  过了没多久,我们都搬到了新营房,崭新的房子,墙壁都是雪白雪白的。在我们进驻之前,还专门为此召开了一个会议,把“爱护新营房,保持营房整洁”作为连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甚至把每扇窗户、每个角落都承包到个人。但是对杨过这一块,我极不放心,因为他负责的是烧火间,虽然只有两平方米的面积,但四周雪白的墙壁很难保持洁净,烧火间是烟熏火燎的地方,有烧火的烟尘,鼓风机吹出来的煤灰等,我担心不到两天就会把墙熏黑了,要保护好这个地方不被熏黑,是很不容易的。我开始找杨过和他商讨这件事。现在想想,这次谈话是一个转折点,甚至是他一生的转折。

  当时我这样给他分析情况:我们营有三个连,加上一个营部,共四个烧火间,现在都是雪白的墙壁,可是过两天就会被熏黑,哪个要是先被熏黑,一定会受到批评;哪个保持得好,没被熏黑,一定会受到表扬的。他眼睛一亮,觉得机会来了。他看着我,眼睛亮晶晶地闪:“你看我的吧,司务长!”

  过了两天,杨过急匆匆地跑过来,偷偷地笑着对我说:“司务长,一连被熏黑了!”我问他:“人家的墙熏黑了,你开心什么啊?”他说:“我不是因为他们墙被熏黑开心,我是高兴我的办法管用!”我说:“别人出问题,你吸取教训没?”他止住了笑,赶紧回去照看他的烧火间去了。第二天,杨过又跑过来告诉我:“三连也被熏黑了!”连续几天,一连、三连、营部烧火间的墙壁都被熏黑了,而且是越熏越黑。营里检查时,他们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杨过毫无疑问地成了正面典型。

  连长、营长也都很关注这件事,认为这是个好典型,号召全营官兵都过来参观学习,这个烧火间成了全营爱护营房的学习典型,营里还专门开大会让他介绍经验。以前开大会他做检讨,或者被领导点名批评,是反面典型,但是这次让他做报告是介绍先进经验的,我听得出发言席上杨过的声音有点颤抖。他介绍了十五条经验,都非常的细致,我也被他的认真所折服。为了烧火间一尘不染,他还自费买了鸡毛掸子,有灰尘落上的地方就去掸。平时他学习也是在烧火间。我曾经说希望他的烧火间打扫得像办公室一样,他做到了。他的报告也在战士们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让全连、全营的人对他刮目相看,还带动了大家爱护墙壁、爱护营所的积极性,我们连的卫生明显比其他连好得多,而且是遥遥领先。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还是烧火间。烧火间一时成了爱护新营房的一面旗帜。杨过受到了表扬,越发爱护自己的岗位。

  其他单位受到批评后,采取了补救措施,他们用白涂料涂一遍,看起来又像新的一样。杨过心情有些沉重,就对我说:“这不公平!”我说:“不要放弃,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顿饭的工夫就又熏黑了!”杨过点点头,坚定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结果是他们反复涂了好几次,每次还是被熏黑,而杨过一直保持得很好,我们连部烧火间的墙壁一直都是雪白的。而且,杨过也自觉地把维护烧火间墙壁的洁净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

  有一次我们连队组织外出施工,回到连队,杨过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烧火间去看,出来时,满脸愁容,带着哭腔说:“司务长,我的烧火间被熏黑了……”我一看,果然,洁白的墙壁上被熏黑了一大片,后来调查发现,原来是一名留守战士在这里做了一顿饭,不注意把墙给熏黑了。我清楚,洁白的墙壁是杨过的骄傲,是他的成绩,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我和他一样难过,我甚至有点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而降低对自身的要求,于是,我对他说:“这件事也证明了你的能力,不要放弃熏黑的地方,想一些办法补救,不补救只要能保持也很不错。”这件事,杨过难过了一个多星期,我对他说:“展现品德的地方,不仅在烧火间。”此后,我发现杨过更成熟了。他不仅注意烧火间的卫生,炊事班的其他工作他也主动帮助完成。

  大家早已忘记杨过是反面典型了,大家都看到他非同寻常的能力和敬业精神。年底,连队给了他嘉奖,他对荣誉的珍视使他一直在变,他的缺点越来越少,对自身要求越来越高,对他人更加关心。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其他战友上进。四个月后,我调走了。一年后,我见到他,他已当上了副班长。

  在部队像杨过这样的人很多,这样的事也很平常,部队是个大熔炉,不仅让人练就品德,也提高能力。没有焐不热的石头,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只要用心了,人人都献出爱,人的品德还是能转变和培养的。大家都认为他是模范,他就以模范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同志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缺点,但给他相适应的条件,他会很快进步的。

  所以,品德是可以修炼的,是可以培养的,对于那些所谓不成器的、品德较差的青年,只要不抛弃、不放弃,给他希望,给他鼓励和恰当的赞扬,都可以成长为合格的人才。

  三年后,再次见到杨过,他已转为士官了。

  
  
  
  
  
  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培养人才,目的是希望他具有能做出较大贡献的潜能。这个较大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造自然的贡献;二是改造社会的贡献。

  古人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胜,就是自己战胜自己。自己还需要战胜自己吗?如果你这样提问题,说明你平时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还不够。从生理上来看,年龄越小越不容易管束自己,这叫幼稚;年龄越大,管束自己的能力就越强,这叫成熟。成熟的人说话时,他会注意场合,会了解听众的心理,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连说话的时机都会把握得很好;成熟的人行动时能管住自己的手和脚,该自己拿的东西就拿,不该自己拿的东西就不拿,该去的地方去,不该去的地方就不去,自我控制力很强,办事显得理智。管束自己的手和脚比管束自己的大脑容易,大脑最容易胡思乱想,大脑若不被管束,易心怀鬼胎,把人往邪路上引,有可能引导我们走向犯罪的道路。我们灵巧的嘴也要管束,不管束很容易胡言乱语,想说啥就说啥,无论是对自己有利的,还是对自己有害的,都要说上一通,这样会祸害自己,也会破坏群众关系。

  自己能否战胜自己?靠什么来战胜自己?靠仁爱品德来规范,靠虚心品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靠自强不息坚持到底。那么,我们对自己应怎样管理?我想有一个总的方向:那就是仁爱,与人为善。要让自己浮躁的心向善的方面努力,让自己滔滔不绝的话语向善的方面表达,让自己有力的双腿向善的方向迈进,让自己灵巧的双手向善的方面发挥,这样你就会天天进步。与善的距离近,与成功的距离也就不远了。能否向善的方面发展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心是恶的,就管束不了自己。可见,培养仁爱之心,是“自胜”的关键。

  发达国家在培养善方面采取了多种办法。如西方国家强调绅士教育。很多人信奉基督教,在饭前还进行感恩教育,每一个礼拜要进行一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灵洗涤。日本、韩国、新加坡对仁爱之心的培训是从小开始的,而且终身进行。我们国家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培训,贡献最大的是孔子。孔子强调“以礼治国”,讲仁爱,讲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用行动改造内心,用行动培训内心的善,要求以礼待人,对父母、兄弟、邻居都要理解。日本把孔子的礼仪思想学习、发展得很好。日本人的自我管束能力相对强一些,相互见面鞠躬90度,用行动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尊敬,显得既仁爱又虚心,一生这样做下去还得有恒心,这是行动形成习惯的一种训练模式,很管用。国民之间相互团结,这是他们国家凝聚力强的一个因素。虽然日本地理条件恶劣、国土面积小,但是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韩国的国土面积也不大,只相当于我国一个地区的面积,但是经济也很发达,这是因为韩国尊孔思想做得也很好;新加坡的礼节做得也很好,国民之间其乐融融,有人认为是人间天堂;英国国土面积也不大,它是一个传播绅士思想的国家,他的绅士思想和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一致的,它的思想传播到了欧洲、美洲,促进了欧美国家经济的繁荣。中国这些年尊孔思想悄然升起,*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彰显了博大的仁爱思想,中国崛起指日可待。

  现在欧美国家讲自由、人性,是尊重人的、善的行为。但一些人却认为讲究自由、人性思想就是讲究人的个性无限张扬,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注重个人的发挥,而不注重他人的感受,这是恶的行为,不是追求真正的自由、人性。

  其实,中国共产党是最追求自由和人性的政党,这一点可以从党纲中看出。党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要为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这个目标,党从严治党,每个党员都要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从这次汶川大地震可以看出,这是真的。现在中东地区有的国家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频发,出现了政治、经济崩溃,而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同志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核心点、关键点,既是过程又是目标,博大精深。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发展了;我们这样做得越好,发展得就越快、越稳定。孔子讲“以礼治国”,剑桥大学讲培养绅士,还有一些发达国家讲尊重人性,我们的国家讲和谐,“和谐”最符合中国实际,最具现代意义,最能指引中国走向美好的明天!我们已经有了这个思想,与其他国家还没有这个思想相比,在文化上我们已经超越他们了,经济实力的超越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然,超越其他的国家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群体要更和谐幸福。

  我已深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