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特种兵-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说,这几个特务心里虽然大惑不解,也不敢再对丁香和公主起什么歪心思了。当然,这发生的一切,到现在,刘鸿还都蒙在鼓里。

    按下山海关不说,再说盛京城。多尔衮已经按明朝的制度,把官袍服饰变化了。他把穿着蟒袍,带着象征王爵的七梁冠。正在安排属下的文武也都一体蓄发易服。

    这些且不说,再说凌云和风儿。这几天,凌云一直很忙,他随时跟随在朱由检的身旁,生怕这位天潢贵胄出了什么差错,一直没有顾及的上和风儿说说话,好在风儿善解人意,并未怪他什么。现在事情已经料理完毕,就该回去了。他想来陪陪自己的心上人。

    这几天,凌云一直心绪不宁,总觉得会出什么事情,可是他又只能强打着精神,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什么事都不会出,都是自己想多了,自己太累了。

第一百二十六 决心辞官() 
凌云觉得自己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可是他宁愿相信,自己的一切预感都是错误的,都是自己在瞎想。山海关那边不能出事,也不应该出事,刘总兵绝不会连个死太监都应付不了,这么想着,他的心里稍微的平和了一些。

    不仅是他,风儿这几天也愁肠百结的,因为就要回关了,回关就要意味着和刘雅挑明了这层关系,这是一对好姐们为了一个男人将要直面的矛盾。对于小心眼的女人之间来说,这样的矛盾似乎从来都是不可调和的,甚至有可能把一对亲密无间的小姐妹弄的不共戴天也未可知,这样似乎太可怕了。风儿都不敢想,然而,这终究是不可以回避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里,在盛京城虽然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有凌云在身边,总是有惊无险的。可是现在回去了,这些事情,都要直接面对了。

    她甚至天真地对凌云说,:“现在后金的事情都了了,信王殿下这样的英明神武,大明朝也不缺你一个凌云,你还是归隐山林吧。我们不回山海关了,找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我们再也不见人了。”。

    凌云知道她的心思,说,:“好,我陪你去归隐,我再也不做什么官了,你说的没错,后金已经臣服了。信王殿下又是如此的英明神武。山海关还是要回的,我也知道你的心思。是觉得不好和刘雅相见,我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过,我还是要回去一趟。和刘总兵辞个行。然后就辞官隐退。纳还官诰不求荣,跟你去江南水乡隐居去。好不好”。

    这一直以来在心里的话,终于说了出来,风儿原以为,凌云会给他讲出一番大丈夫志在天下之类的大道理,没想到他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自己,一时间,风儿竟然感觉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她把头深深的埋在自己的男人怀里,不再说话。

    其实,此刻凌云的心里,也有万千的感慨,这是必然的了。离开山海关这么久了。又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心底却止不住那泛滥的沧桑。凌云来到这个本是明朝末年的乱世,一心想成就自己的一番工业的。谁知道却陷入了感情纠葛之中,他知道,自己在两难之中必须选择一个。一番抉择之后,他决定选择做范蠡,全身而退,归隐林泉。

    他做的已经够多了,除掉了山海关的奸细刘鸢,解了山海关重围,射伤了后金的贝勒,甚至,降服了整个后金朝廷,为辽东换来了和平和安宁。功不可没。

    这样的功劳,本已经赏无可赏了。朝廷对于赏无可赏的人,一般都会干掉的。这是历代的说法,不杀功臣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光武皇帝刘秀,不过,这似乎不是刘秀那个时代了。对于杀功臣,本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有过极不好的名声。小说上有一个说法,叫做火烧庆功楼。虽然后来的史书证明这段是编的,不过正史上,这些功臣们基本也没有得什么好,除了早死的常遇春之外,注入刘伯温,李善长之类的,都没得个好死,就连当初鼓动老朱造反的江夏侯周德兴也被干掉了。没准朱元璋会想,你能鼓动我造反,也会去鼓动别人。

    说真的,凌云本人一直认为,周德兴死的有点冤枉,不过说真的,谁不冤枉呢。让你死还需要啥理由?开什么玩笑,让你死,就是让你死。在历史上,崇祯也是比较有名的猜忌之主,据说,内阁大臣,十几年里换了几十个。这所谓的内阁大臣,就相当于国家的副总理,首辅阁臣就是总理,如此频繁的更换,只能说明崇祯是个比较有性格的人。也是个比较不容易相信别人的人。在这样的主子手下,相当的不好混。

    凌云喜欢大明朝,以及喜欢大明朝的一切,然而,他也不是个愚忠的人,你要说让他信奉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道理,显然还是不太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在山海关投身军旅,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理想,就是民得平安天下安,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远离战乱的苦恼,创造一个清平盛世,海晏河清的时代,让人人安居乐业。耕者有其田。当然,这句话可能是借用了太平天国的一句,但是凌云是不信那玩意的。在老凌的心里,太平天国和邪教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其破坏力度,完全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好吧,我们不探讨太平天国的事情,毕竟在这本书里,连清朝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太平天国就更木有了。我们继续说老凌的心路历程,所以,基于以上的这些想法,在风儿提出来要归隐山林的时候,凌云并没有反对,因为凌云本人,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

    信王朱由检这个时候,完全是出于志得意满的状态,所谓扶上马再送一程是办不到了,但是至少把他送到山海关交给刘总兵吧。这山海关的兵保护这个大活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的。而且,自己这次回到山海关,一者是和总兵大人道个别,二者也是去看看阿财和大谠,既然已经决定辞官了,这些兄弟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或许,山海关一别,就是永别。

    毕竟是一起出生入死过,想起这些来,怎么能不让人万千的感慨呢。一个人,首先要有感情,然后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其他的因素,比如智慧、权力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一个有感情的人,有着正常的感情的人,才是真正的可贵的人。诚然,凌云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凌云已经决定了。一定要回山海关,一定要和刘总兵,还有众位兄弟在一起喝他个三天三夜才算完。可他不知道,他永远都见不到大谠了,如果他回去再晚一点,有可能,阿财他都见不到了。这一刻,凌云蒙在鼓里,刘总兵,也毫不知情。

    对于朱由检来说,真正对他重要的,是他的妹妹。莲花公主,也身陷囹圄了,好在,他们终于要回去了。

    对于山海关来说,暴风骤雨就要来临了。

第一百二十七 临别赠剑() 
我一贯不喜欢刘谦,但是我想套用一个他比较常用的句式:“接下来,就是暴风骤雨的时刻!”,天启七年冬,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没过去,但是,凌云该启程了。或者说,信王,该回家了。

    几匹快马早就准备好了,都是膘肥体壮,四蹄撒欢的。据这几匹马的原主人多尔衮介绍,这几匹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要不是老几位需要,都舍不得拿出来。凌云心说你这都多余,什么乱七八糟的。就这么几个小时的路程,用得着什么宝马良驹吗。不过,好马骑着也是真舒服。

    临走,朱由检跟多尔衮一番话别。也就不多赘述了,这个场面按朱由检的安排,也并不算怎么的宏大,可以说是悄悄的走人,惊动别人的不要。所以,只有多尔衮和多铎便装送到了城外。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无非临别互道珍重之类的,也就不再多说。

    只是话别已了,多尔衮迎头赶上凌云,说,:“凌兄请借一步说话。”凌云不解其意,看了看朱由检,朱由检点头示意。凌云和多尔衮并马向后走去。

    多尔衮目视凌云良久,说道,:“今日与凌兄作别,多尔衮有一句肺腑之言,不知道凌兄能不能听,在下我该不该讲!”。多尔衮一脸的诚挚,凌云也收起了往日的戏谑神情,一本正经的说道,:“老多,结识这些日子,我一直跟你真诚相交。往日,你是清朝的王爷,我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现在,你是我大明的辽东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我该给你正经行个礼才合规矩,不过,你要还当我是朋友,咱们就不讲究那么多的规矩,有话但讲无妨!”。

    此刻,多尔衮已经感受到了凌云的真诚,所以他也就不讳言了,:“凌兄,你现在所配的,是尚方天子剑,虽然皇太极已经被我囚禁,大清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这柄剑对你来说,仍是取祸之源。在你们大明,有本书叫《水浒传》,大致说的是宋江征方腊的故事。但是有件事,让我有所想法,阮小七穿了方腊的龙袍戏耍,险些引火烧身,凌兄,这可是取祸之道啊,凌兄是个明白人,我也无须说的太多。”。

    凌云是一点就透的人,自然明白多尔衮这话的分量,即使自己辞官不做了。就凭这把尚方天子剑,就够自己喝一壶的。这样一想,就不由得满身的冷汗了,现在的朝廷里,势利小人有的是,自己什么也不做也就罢了,也见不得别人的好。干掉所有的好人,自己就安稳了,那就是他们一贯的处世哲学。虽然,作为一个边军的下级军官,凌云的案底还不至于让大人物们惦记,不过现在不同了,他已经立下了盖世的功勋了。这一切,当然还要归功给信王千岁,自己一个千夫长,要这样的功劳干什么,那是找死。

    想到这里也就基本上完全的清楚了,凌云顺手摘下来自己的佩剑,双手递给多尔衮,“老多,你果然是一番肺腑之言,我凌云受教了,也谢你对我的关怀,这把剑本是前清的。那我就给你留下,怎么处理,你自己看着安排吧!”。多尔衮也有些感慨,他已经看到了凌云眼中那样子的失落。

    失落是必然的,美人爱红妆,英雄爱宝剑。你总不见哪个英雄侠客的,拎着两把大锤上阵的。显然是有失潇洒,尤其是像是凌云这样的,没事喜欢耍个酷的。更不能拎着大锤板斧的上阵,所以,一柄好剑,对他有多么重要,也就可想而知了。

    显然,多尔衮不仅够朋友,而且还比较善解人意,因为他不仅仅看到了凌云的失落,还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多尔衮把自己的佩剑解下来交给了凌云。这的确是一柄好剑。好到什么程度。这柄剑是重新铸造的,它的前身,叫做小庭锋,又名始皇长剑。是多尔衮的书房内的镇宅之宝,这次,多尔衮找来了铸剑的高手。把这柄剑融了,看起来是凌云喜欢的款式。

    至于此剑的铸造方法,援引史料如下: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所以,这件叫做七星龙渊剑。其象征就是志向高洁。

    凌云双手捧过这份沉甸甸的礼物,觉得心里不知道怎么个滋味,他是识货的,这个七星龙泉剑,天生就有一股灵气,好似认识凌云一般。这柄剑配在身上,凌云觉得自己又有了冲杀的想法了。

    他向多尔衮投去感激的一瞥,多尔衮报之一笑。凌云会意,调转马头向朱由检追去。朱由检还在纳闷,两个大男人能有什么悄悄话可说呢。这个多尔衮也是够儿女情长的了。不过,这一切,现在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快点回去。

    从盛京到山海关,有六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天黑之前,就可以到达了。

    这样的叙述方式就是说,在盛京到山海关这六个小时的路上,也许会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事实上,确实遇到了让人郁闷的意外。

    山海关方面,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确切来说,是进驻在山海关的东厂和锦衣卫有自己独特的情报系统。他们早就已经打探清楚,信王朱由检到了盛京城,只是他们没有继续追踪其他的消息,因为在这群锦衣卫的意识里,进了盛京城,就等于是自生自灭了,被后金那群人干掉,总比死在自己人手里好听一点。

    在这一点上,锦衣卫先生们还真是有点头脑的。遗憾的是,对于一个被历史选中的人来说,是没有那么轻易被干掉的。锦衣卫先生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朱由检先生的生命力,竟然是如此的顽强。顽强到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还顺便把辽东的事情给平了。

    所以,他们更不能让他轻易的回来了,总要想方设法的让他在路上出点事才好。比较,信王爷是个比较文弱的人。

    他们的计划几乎要成功了。可是他们忽略了,朱由检身边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凌云。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刺杀信王() 
朱由检丝毫不会意识到,就在这回山海关的路上,竟然会有大明的人在等着他。很显然,这些等着他的人,根本不是来迎接的,而是来送他上路的,这些人,打算把这位尊贵无比的信王千岁送上一条不归路。

    可能有的读者会不解了,前两章说道魏公公的部下一不留神扣住了莲花公主朱芷晴,魏公公都没敢下手,怎么会公然派人截杀信王呢。这显然是一个不能解释的问题,然而这个不能解释的问题其实并不难解释。很简单,朱芷晴是众目睽睽之下,在山海关被关起来的。这个时候,要是不明不白的死了,那么谁也脱不了干系。

    然而朱由检是不一样的,如果他死了,凶手还不知道是谁的话,没准还省了朝廷不少的事情。这样考虑的话问题就很清楚了,让人纠结的绝不会是谁要死,而是怎么死,死在哪里,这才是问题最终的症结所在。

    不过这一路上,朱由检还是比较惬意的,他一路纵马狂奔。凌云几个人也扬鞭跟上,石头,还有木头和豆子,也都是骑马的好手。这凌云手下挑选出来的,都是个顶个的精兵,精兵里的尖子兵。类似于今天的尖刀班。骑术自然不在话下。

    凌云今天却有些紧张,他穿了一身白衣,早已留起的头发挽了起来,有头巾束着。腰带中间一颗美玉,腰间斜背着弓箭袋,里面有十支箭,右臂还有五支袖箭,配着刚才多尔衮送的七星龙渊宝剑,足登一双薄底快靴。

    看起来很帅,不过,这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让朱由检有些不以为然。他说,“凌千户啊!”。

    凌云正在出神,听见朱由检叫自己,忙回答,:“信王爷,凌云在,您有何吩咐。”,朱由检一笑,:“凌千户,出门在外,无须如此的拘谨。你也不要把我当什么王爷。我听见,你跟辽东王还以老多相称呢,怎么,就不肯赏脸叫我一声老朱?”。

    对于朱由检这样半开玩笑的话,凌云也是不敢接的。跟多尔衮开玩笑没关系,那是满人异族。这位信王爷,现在贵为大明朝的亲王,不久之后,就会是皇帝。这个时候,跟他去称兄道弟,除非是自己活得不耐烦了,才会有那样的反常举动。显然,凌云还想多活几年。

    所以,凌云打了个马虎眼,笑笑说道,:“王爷不知,凌云一向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但是,也是个懂规矩的人。朝廷有体制在,祖宗有成法在,我和您,都是高皇帝的子民,我不敢有违国家成法。”。朱由检对这个回答很满意,知道,凌云不仅仅是一位武将,也是知道官场上这些道道的。更坚定了他要把凌云收为己用的想法。

    其实他多虑了,这次回去,他那个木匠哥哥也撑不了多久了,很快就要顺利即位,到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凌云,难道还能为别人去效力嘛,早晚不也是朱由检的人。但是,凌云是穿越过来的,懂这段历史,朱由检却没有这个先知先觉的本领,不过,这当然也怪不得他。不知道历史未必是坏事,知道历史,却还不想顺应,非要改变,才是苦恼的。比如说现在的凌云,就有很多的苦恼,他甚至没有别的办法,除了辞官。

    朱由检问道:“凌千户啊,你这身行头装扮,倒像是去打仗。咱们都把辽东给平定了。这次回关,能有什么事情,你倒是像是如临大敌一样,着实是多虑了。”。

    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你太紧张了,二是说,辽东是咱俩平定的,功劳有你一份。凌云也不傻,知道提炼领导话的中心意思。但是,这两层意思,哪一层他也不能认下。他回答说,:“王爷,平定辽东,是您神武英明,属下佩服之至。但是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路上有什么剪径的强人,咱们要是不做准备,岂非不好。要是大风浪都过来了,在阴沟里翻了船,岂不是后悔终生。我凌云身为山海关千户,有责任护送王爷周全。”。

    凌云这话也是两层意思,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