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端酒杯,一手拿雪茄烟,在休息室主动微笑着与中国总理打招呼说:“周恩来先生,不来杯咖啡吗?”
在翻译浦寿昌将史密斯的话译成中文后,周恩来笑着摆摆手说:“史密斯先生,不品尝一下中国的龙井?”
两人就中美关系亲切交谈,增进了相互了解。日内瓦会议结束那天,史密斯又主动笑着对周恩来说:
“会议即将结束了,能够在这里和您认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你们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希望不管朝鲜也好,越南也好,都恢复和平。”
史密斯说罢,抓住周恩来的胳膊使劲摇晃几下,才笑眯眯地走开了。
周恩来恍然大悟,点头称赞:好聪明的史密斯,你杜勒斯不是不让美国人和中国人握手吗?我摇胳膊总可以吧。这正是:
力斗群英巧舌战,手腕高超人称赞。
化敌为友破险阻,凯歌高奏成美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偷梁换柱 美国强订片面对日和约
主持正义 苏联大闹旧金山媾和会
话说缔结对日和约,是二战战后初期的重大国际事件,美、苏、中等国围绕签订什么样的对日和约,展开了复杂而微妙的斗争。
最早提出缔结对日和约的是占领日本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1947年3月1日,麦克阿瑟突然举行他登上日本国土之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他身穿美军开领衬衫,手举特制的玉米穗烟斗,以“日本太上皇”身份宣称:
“占领日本的第一阶段是实现非军国主义化,现已完成,第二阶段的政治改革也接近终局,接下去是复兴日本经济的第三阶段。为此,日本必须重开国际贸易,而这又有待于缔结对日和约。”
其后,美国的对日政策几经变化。
战后初期,麦克阿瑟说要把日本变成“东洋的瑞士”,在日本新宪法中规定日本放弃战争,拟定了拆除日本一大半工业设备做赔偿费用的中间赔偿计划,解散了日本财阀,停发了战时政府对军需的补偿,要把日本变成一个无军备的中立国家。
后来,随着美苏关系不断恶化,美国改变了对日占领政策,杜鲁门总统等强烈主张早日对日媾和,利用日本对付苏联。
当时,日本存在着早期媾和论即单独媾和论、片面媾和论与全面媾和论的激烈争论。
以吉田茂为首的日本右翼保守势力迎合美国总统杜鲁门和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主张,鼓吹排除苏联,“仅与以美国为首的民主阵营国家”尽早缔结和约,而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则以单独媾和不能解决与苏联的战争状态为由,提出应与美苏两大集团同时媾和。
吉田茂感到头痛的是单独媾和后日本的独立地位和防卫问题。各国都会讥笑日本,既然日本实际上受美国保护,还称得上是独立国家吗?他不知道形成什么样的机制才可允许美国军队留驻,难以找到使大多数日本国民理解的办法。
为与苏联在亚洲抗衡,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撤出驻日美军,但这个要求最好由日本当局提出,美国才好向世界舆论交待。
日本当局早想结束被占领状态,便加紧拟定和约草案。日本外相芦田均1947年7月向盟军总部的民政局长惠特尼提交了缔结和约的请求书,提出日本加入联合国等9条要求。驻日盟军总部怕给人以接受战败国提出的媾和条件的印象,装模作样把请求书退给日本政府,实际上早已将其呈报给华盛顿当局。
美国政府考虑到日本当局的意见,建议远东委员会的10国成员尽快召开对日和约筹备会议,美国国务院远东局8月5日提出和约草案,规定国后、择捉等北方领土和冲绳为日本领土,由11国大使组成远东理事会和对日监视委员会,禁止日本在25年内进行军事生产等。这个草案因为遭到五角大楼的反对而被搁置起来。
随着苏联国际地位逐渐提高、新中国在东方诞生,美国认为以纯军事方式占领日本弊大于利,担心增加美国对日本的经济负担,导致日本阶级矛盾激化,掀起反美运动,便想与日本当局密谋单独签订对日和约。
为摸清美国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态度,日本首相吉田茂派大藏大臣池田勇人携秘书官宫泽喜一于1950年5月访美,首先找到曾任占领军第8军军长的艾克尔伯格中将探听消息,这位美国军方首脑气冲冲说:
“美国对日本所采取的过火的惩罚性政策是根本错误的。早知苏联这样飞扬跋扈,不如当初就把欧洲交给德国,把亚洲统统托付给日本,这可能比现在要好多少倍。”
池田勇人、宫泽喜一大受鼓舞,又到美国陆军部访问陆军部顾问兼国务院公使道奇。对为什么特意找道奇转达吉田茂的绝密口信,宫泽喜一后来在回忆录中说:
“池田藏相一直盘算着吉田首相托付的口信在何时、向何人转达为好。他认为此事不能轻易泄露出去,同时,他也想到,接受吉田首相口信的人会因此在美国国内提高声望。他曾与我商量过,最后决定向道奇传达,因为道奇是美国国务院的公使,又担任陆军部顾问,对之能够推心置腹的只有此人。”
池田勇人、宫泽喜一知道约瑟夫道奇原为底特律银行董事长, 1949年以盟军最高司令官的财政顾问身份来日本推行恢复日本经济的道奇路线,为制止日本战后通货膨胀起了重要作用,与池田勇人等结下深厚交情。这时,池田以日本人民运动为砝码向美国施加压力说:
“近来在日本,出自各种理由期望尽早缔结和约的呼声强烈。与此相反,在日本国会里,正在成立以日本共产党为中心,社会党人逐渐参加的要求全面媾和的在野党联盟。这些人除要求全面媾和之外,还反对向美国提供基地。”
池田勇人对道奇卖力反共大加赞扬,夸他曾促使驻日盟军总部盯上了日本共产党并对日共和进步势力采取严厉镇压措施。然后趁机提出希望排除苏联和新中国参加对日媾和会议的要求说:
“吉田内阁尽管希望有多数国家参加媾和谈判,但感情上难以忍受中国和苏联参加。不尽快实现目前可望得到的最佳媾和,别无独立之路。特别是日本参议院选举即将进行,此问题元疑将成为全体日本人关心的目标。”
池田勇人见道奇频频点头,又从攻击日本在野党角度大谈特谈道:
“日本在野党经常在国会提出,‘东京的美国占领军司令部甚至对日本政治经济的细节也进行不必要的干涉。其结果,日本实际上未享有民主主义的各种权利。虽不知麦克阿瑟本人的意图如何,但形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实际原因乃在于日本政府的唯唯诺诺。必须坚决谴责日本政府的这种卑躬屈膝,一味追随占领军的态度’。我们认为,即使从这种情况考虑,也有必要尽早缔结和约。”
道奇对此不便表态,池田勇人见仍不能打动道奇,只有拿出请求美军留驻日本的真货色了,便转口说:
“我向大家转达吉田总理大臣托带的口信:‘日本政府期望抓住机会尽早缔结和约。即使缔结了和约,为保障日本及亚洲地区的安全,美国军队仍有必要留驻日本。如果美国方面不便提出这种希望,日本政府愿意研究由日方提出建议的方式。关于这一点,业已参考各种宪法学家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归纳起来是:如在和约中设一项允许美军留驻的条款,将不会产生触及宪法的问题;采取由日本方面以某种形式请求美军留驻的方式,亦不会违反日本宪法’。”
道奇是个寡言少语却工于心计的人,他对池田勇人转达的吉田重要口信欣喜若狂,但却不形之于色,池田勇人大谈日本对美国的怀疑情绪说:
“日本人迄今仍记得,美国陆军部部长罗亚尔来日时,曾发表过从美国的战略看并不需要日本的所谓‘日本放弃论’,尤其是从其后发生的问题看,美国对台湾的态度总是不太明朗,因而日本人非常怀疑,美国是否真正打算保卫亚洲这些地区到最后时刻。加之在法属印度支那,共产党势力日益扩张。至于南朝鲜,则更难看出稳定。人们担心,一旦发生事端,美国可能会放弃该地区。”
道奇目不转睛地盯着池田勇人,静静地听他讲话,池田又搬出苏联来向美国施加压力说:
“由于种种原因,如果苏联先发制人,利用日本人的焦躁心理,提出缔结对日和约,并表示愿意归还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美国将如何应付?”
池田见道奇仍不动声色,就以日本政局为“武器”再次发起“攻击”说:
“退一步说,如果现在不能缔结和约,美国必须给日本政治、经济上的更多自由,让日本建立接近于独立的体制,即实现接近于事实上的媾和。日本国民正是抱着这种期望支持吉田内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日本政局可能再次发生动荡。”
美国急于单独与日本媾和的积极性丝毫不亚于日本,但道奇知道在美国国务院与五角大楼之间对实施方法尚有争论,作为主人绝不愿意在仆从面前多讲自己内部的敏感问题,就不紧不慢他讲“纯属个人意见”道:
“从国际关系方面看,美苏关系越紧张,在远东让日本越早独立就越危险,这种意见在华盛顿已逐渐占了上风。特别是随着美苏关系的恶化,军事上或战略上的考虑自然要比外交上的考虑占更大比重。如果进一步削弱美国在日本所拥有的军事地位,对日本也不利。这当然不是说美国反对缔结和约,而是说日美对苏联的军事地位,不应该比今天软弱。”
道奇最后强调说:“一言以蔽之,本人今天能够说的,就是美国政府希望尽早缔结对日和约,并希望早日具备促其实现的条件。”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把日本变成侵朝战争的供应基地,把几千名旧军人和铁路人员派到朝鲜帮助美军作战,加快了与日本单独媾和的步伐。
与吉田政府几经磋商,美国于11月24日发表了对日媾和七原则,包括当事国、领土、安全保障、赔偿等7个部分,规定在“联合国制定出令人满意的有关对安全保障承担实质性责任的其他规定之前”,由“日本和美国及其他国家之间继续分担其责任”,企图以日本同意的形式,使美军继续留驻。其核心是把日本纳入美国对抗苏联和中国的世界战略之中,使日本为“远东的安全保障和稳定做出贡献”。
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为说服美国议员同意尽快缔结对日和约, 1951年3月9日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的秘密会议上,向美国议员们说出了美国包庇日本的真实目的。他说: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亲西方的日本对美国来说是极其有益的政治资本。日本是大陆周边的沿岸岛屿链条中的关键因素,美国一旦丧失拥有巨大潜力的日本,将会破坏整个太平洋的势力均衡。”
有的美国议员担心《波茨但公告》规定了对日和约必须先由美、英、苏、中、法五大受降国处理的原则,美国单独签订对日和约违反国际原则,但杜勒斯、杜鲁门对此置之不理,策划了“远东委员会方式”,企图“按多数表决”的方式排除中国和苏联行使否决权,达到美国进行片面媾和之目的。
杜鲁门派杜勒斯为特使多次来日本,就对日媾和后美军继续留驻日本取得一致意见,但双方在重整日本军备问题上发生对立。为与苏联争夺亚洲,杜勒斯要求日本建立10个师团35万人的陆上自卫队。日本认为规模太大,表示反对。杜勒斯、吉田茂请求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出面裁决,麦克阿瑟支持按日本所希望的速度重整军备,美国才干1951年8月13日公布了对日和约草案。
这个和约草案根据日本的强烈要求,不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立即受到苏联、中国、印度、缅甸等国的强烈反对。杜勒斯振振有词地提出不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的法律依据是,按照远东委员会的决定,应将占领日本期间为日本国民供应食物和保证社会、经济稳定所需要的经费列为首要问题。美国已为此支付了20亿美元的援助,如果要求赔偿,美国拥有优先权,其他国家则拿不到多少钱,就死了要求赔偿这条心吧。
苏联和亚洲国家对此强烈表示反对,美国装模作样做出让步,允许被侵略的国家具有没收日本政府及日本人遗留在本国的财产的权利。菲律宾、印尼以不参加旧金山对日和会,表示反对,杜勒斯不得不把要日本支付最低限度的劳务赔偿列入对日和约的最终草案。
更使杜鲁门、杜勒斯感到头痛的是新中国和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都强烈要求参加旧金山和会。
早在1950年12月4日,中国政府就研究了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递交给苏联驻安理会代表马立克的备忘录,授权周恩来外长发表声明,郑重指出:
“自1931年9月18日以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蹂躏我国广大领土,使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牺牲。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英勇抗战,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对日和约的准备、拟制与签订,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参加,乃属当然之事。兹特郑重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它必须参加对日和约的准备、拟制与签订。中国国民党反动残余集团绝对没有资格代表中国人民,因而它没有资格参加任何有关对日和约的讨论和会议。对日和约的准备和拟制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与结果如何,中央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
新中国当时在世界上如旭日东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正当要求得到苏联、英国、印度、缅甸等国的大力支持。苏联以战后强国身份发表对日和约的意见书称:
“苏联政府一贯主张迅速签订对日和约,认为和约应当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签订的国际协定来制定,由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英国代表共同准备条约草案,并邀请远东委员会各会员国参加。”
蒋介石得知苏联和英国等主张让新中国参加旧金山和会,犹如当头遭一闷棍痛击,忙命他的驻美大使顾维钧去见杜勒斯,讲述蒋介石对于这一问题的强烈意见称:
“蒋总统认为,我们参加对日和约的权利绝不容怀疑,只能以平等地位参加,任何含有歧视性的签约条件,均不接受,任何违犯上述严正立场而订立之对日和约,不但在法律上、道义上将丧失其力量,即在盟国共同作战之历史上也要留下不可洗涤之错误。”
杜勒斯认为蒋介石危言耸听,将金丝眼镜一推,讽刺挖苦说:“蒋总统言重了吧?”
顾维钧顾影自怜,暗想我作为民国著名外交家,当年在国际会议上谴责日本侵略,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奔忙,备受各国外交家尊重,如今干此丢人现眼的求人之事,实在可悲,叹口气硬着头皮为蒋介石传话:
“蒋总统认为,美国在对日和约问题上责任之重,影响之大,诚有非他所忍言者——如果签署丧失真实性的对日和约,不但不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得真正的结束,并将加速远东局势之混乱,更会种下世界未来之无穷祸患!”
杜勒斯暗骂蒋介石言过其实,虚与委蛇打发走顾维钧,便赶往白宫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商讨对策,两人认为苏联难于说动,只有压英国放弃支持新中国参加的主张。谈到赴英人选时,社勒斯不发一言,杜鲁门知道杜勒斯早就不满于只当顾问,而对艾奇逊即将辞职后的国务卿职位垂涎欲滴,就趁机告诉杜勒斯,打算任命杜勒斯为国务卿,让他去干压眼英国的棘手差事。
原来,英国出于本国自身利益的考虑,已宣布承认新中国,因而在围绕中国参加旧金山和约会议问题上与美国有了分歧,主张在台湾归属中国的大前提下以台湾中立的方式解决问题,美国一口拒绝。
杜勒斯作为国务院顾问来到伦敦,对英国外务大臣摩里逊软硬兼施,与英国达成两项妥协:一是大陆和台湾的任何一方都不参加旧金山和约,二是在旧金山对日和约生效之后,由日本选择中国任何一方的政府缔结和约。
蒋介石得到美国的通知大发雷霆,指示顾维钧找社勒斯交涉,说蒋介石非要派代表出席旧金山和会,杜勒斯只得交底说:“此次我在伦敦与英国外务大臣商议对日和约,我对英国主张邀请中共参加坚决反对,而摩里逊对美国主张你们参加签字,也反对甚力。最后,我提出折衷方案,即由若干国家与日本签订多边条约,另由日本自主决定与何方中国商定大致相同的双边和约,英国已表示同意。”
杜勒斯告诉顾维钧,美国已为你们尽了最大努力,当前也只能如此了。顾维钧听此话言之有理,不知如何向蒋介石交代,急得光头上冒出了汗珠,唉声叹气说:“这太令人失望了,贵国到底做何打算?”
杜勒斯不耐烦地训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