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在胡同第几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作家的标志,这标志从未必光彩,转化为引为自豪的一种象征。“知识分子属于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样的话让如今年轻人听起来跟绕口令一样,改革开放初期却着实让我这样的“旧学校培养的学生”——这又是一个“典故”,不解释也罢——激动得眼睛潮湿。时过境迁,不要说年轻一代往往难以理解三十来年前的某些事态,就是我自己,作为过来人,想起当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里举行的诗歌朗诵会也会发愣——那时候就是“清颂”,绝无音乐伴奏,更不可能穿插歌星演唱加上伴舞,哎哎,如聆仙曲啊!记得一个诗句被朗诵者动情地锐声喊出,哗,全场沸腾,听的人是真正地热血澎湃啊,我也不例外,巴掌都拍痛了!年轻人会问,那是一句什么诗啊?告诉你吧,是这样的一句——“政策,必须落实!”——信不信由你,真是这么一句。这诗句也成老茧,消退得了无痕迹。
十五年前我也“换笔”,就是改用电脑写作。开头也没在意,后来觉得右手中指上部有些痒痒,细看,原来是那被真笔磨出的茧子在作怪,用左手去撕,居然撕下一大块,再后来觉得痒痒就用牙去啃,然后用拇指去揉,这么一来二去的,天长日久,跟掌上那些拔麦子磨出的茧子一样,竟很难再看出痕迹。
有时会在城里工地,跟外来民工接触,或在农村田野,与村友小聚,就发现他们的掌上,仍有厚厚的茧子。他们手上的厚茧,是社会分工的标志,对此人们心平气和,但他们那厚茧是否换来了足够的尊严与社会保障呢?想及此,如果依然心平气和,那就是整个心都成茧子了。
用电脑写作,好处太多,唯一的为难处,就是偶有来要“作品手迹”的,无法满足,实在非要,碍于情面,只得“重操旧业”,拿起真笔来划拉,但右手中指已无鼓茧,总觉笔尖不那么听使唤,照着打印稿或印刷品抄写,真有对镜拔除白发的沧桑之感。
前些天下楼遛弯,老伴跟我牵手,忽然甩开惊呼:“你有新茧子啦!”她指点,我细看,再摩挲,果不其然——是在右手掌底部右侧,跟腕部衔接的地方,不算明显,却是“茧花初现”——啊,恍然大悟:是长期使用电脑鼠标,磨出来的!
摩挲着自己掌上的新茧子,心情大畅。这些年来,坚持种四棵树:小说树、随笔树、建筑评论树、《红楼梦》研究树,不敢说这些树结出的果子有多优良,但除非偶尔病倒,或短期外出旅游,天天敲电脑,日日有收获,自己分明属于辛勤的劳动者,是个不争的事实。接地气、动脑筋、写文章,已经成为我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习惯。生命不息,劳动不止。旧茧消退,新茧又出。茧花啊!你是创造力仍健的标志,也是心灵充实而快乐的证明!
如同理财那样理慧
——《思想锋芒丛书?文学卷》序
本来想把题目写成《如同理财那样理智》,但“理智”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名词,我打算把“理智”分解成“打理”和“智慧”的动宾结构,与“理财”相匹配,如不赶忙解释,必生歧义。现在写成《如同理财那样理慧》,尽管读来显得生拗,却总算表达出了一个明确的意思。
于是想到,人们使用文字这个符码系统进行沟通,真要了解彼此的意思,特别是深层的蕴味,实非易事。
上世纪初陈独秀、胡适他们集结在《新青年》上提倡白话文,胡适更以《文学改良刍议》和《尝试集》,从理论、创作两面开弓,意在弃绝文言,将“引车卖浆者流”的街市俗语,迎进文学殿堂,以构成全新的符码系统,形成全民的文学狂欢节。他们的努力,如同破冰之举,给我们后辈开辟出一条宽阔的出海航道。但是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实践,人们就发现,所谓文学作品,其实很难完全由日常生活里那些“白话”构成,大多数还是需要融汇进“书面语言”,而所谓“书面语言”,其实也就是从文言文里,特别是从古诗词古骈文里,撷取的精华。
上世纪中期的作家,如赵树理,在坚持用农村俗语乃至“板话”(快板书)写小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老舍则是“两手硬”——既能写《骆驼祥子》那样基本口语化的小说,也能写《微神》那样书卷气的小说。孙犁创作旺盛期的小说,全写农村,写抗战,但不“土”不“白”,很“雅”很“诗”。
从外国文化里汲取营养,鲁迅先生是带头人。读《伤逝》,如写涓生的心理活动:“我便轻如行云,漂浮空际,上有蔚蓝的天,下是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这不是“意识流”是什么?此作写于一九二五年,那时候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才刚刚抬头,“意识流”技巧尚未成为滥觞,鲁迅先生显然并不是机械地引进西方文体,而是将西方心理学与人性剖析的精髓,创造性地融汇于心,从笔端自然天成地流淌出了以汉字符码构成的簇新文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作家开始普遍有了“文本自觉”,但也出现了“唯语言颠覆为快”的过度亢奋,于是一般读者多埋怨“读不懂”。到本世纪,网络大行其道,不懂“解构主义”的写手,也多在对占据主流的习见文本进行无情解构。而现在的新问题是,“网络语言”逸出网络,渗透到纸制传媒,也进入最年轻一代作家的新书,与八十年代那些“先锋作家”奋力颠覆的劲头相反,他们懒洋洋地随意“涂鸦”,不仅“无心插柳柳成行”,竟大有“洋水仙成灾”之势,闹得“文学水域”里的固有生态大遭挑战。其实不必惊慌,因为就社会绝大多数受众而言,规范仍需坚守,约定需在俗成(即成熟,也就是水到渠成)之后;而“新物种”的适当引进,在经历一番波动后,势必达成新的相对平衡,那该是一种更丰富更美丽的局面。
文学创作,如今可以说变得更容易,也可以说变得更艰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运用文字这个符码系统,去跟别人交流的强烈欲望。心有欲,文自成。有人说文学的关键是文字,也对,但我更愿意说,文学的关键是沟通前的迫切感与传递时的大兴奋。
鹏华基金是个理财的机构,但他们坚持已达五年的内刊《鹏华》杂志却并非理财品种的宣传册,现在编辑成“思想锋芒丛书”,从文学卷就可看出,他们既能理财,亦能理慧——将许多不同的文学作品吸引过来,绚烂展示,表面看去似无章法,细推敲则如红线串珠,串的是人生智慧之珠、感悟世道之珠、经典探询之珠、心灵补养之珠。如同理财那样理慧,开卷有益,才智沁心,《鹏华》做了件有价值的事。
愿《鹏华》继续理慧之旅,在下一个五年,能开放出更多的繁花,结出更多的智果!
二○○七年十月三日?绿叶居中
。。
深海不弃涓流
忽然接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寄来的两本新书,是《中华遗产?乡土建筑》中的《郭洞村》和《西华片民居与安贞堡》。虽是专业性很强的著作,翻阅中却觉得很贴近业外一般读者之心,甚至仿佛侦探小说,娓娓道来,由表及里,从宏观微观,揭示出被遮蔽的,爬剔出被讳言的,有惊心动魄之感,收掩卷沉思之效。
现在呼吁保护传统民居的声浪颇高,但不少呼吁者大体还停留在怀旧审美、文物收藏的层面。这两本书,与其说是研究民居,不如说是探索“民”与“居”的深层关系,看到那些关于古民居的调研文字,那些精心拍摄的照片,乃至那些专业性极强的测绘图,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生命?居所?环境?岁月?命运?涅”的联翩思绪。
楼庆西先生的《郭洞村》一书,最打动我的是对祠堂建筑使用流变的精微研究,“如今何氏宗祠修葺一新,仍是村民的活动中心,但祭祖活动已不举行,婚丧嫁娶也少在祠堂举办,只有上厅两侧堆放的棺木,代表老人固守的传统,下厅的房间变成老人协会,而且是宣传教育基地和商店。祠堂前的小广场,成为菜市场和晒衣场,唯有老戏台依然发挥作用,逢年过节上演热闹的社戏,但剧目已与旧时不同。”村里的祠堂仍是“活体”而非只待“保护”的“展品”,更非只待“升值”的“藏品”。生命的繁衍伴随着代间欲望的差异,而人的欲望决定了建筑的选址、喻意、形制、择材、装饰、配套、保存、改造。因此,万不可把古建筑与新建筑对立起来,如何令“古今合璧”,楼庆西先生及其弟子们,以个案引发出我们对民族建筑发展的普适性规律的深入思考。
陈志华、贺从容先生合著的《西华片民居与安贞堡》一书,除了对调研主体特别是蔚为奇观的安贞堡的图文令人着迷,更有两点令我感动。一是第十六至十七页以一组内容丰富的“人在居处”的照片,显示出这处村落在时代的进步里,并没有因新因素的渗入而放弃传统中那些诗意的东西。“村民以务农为主,日出而作,打柴、耕田,珍惜着大地所赐予的资源。偶有人家嫁女娶媳,挑着礼品走在弯曲小道,更添洋洋喜气。提醒节育的政策宣传,映衬着欢笑的童颜,这淳朴的乡间,永恒不变的是一份对土地的依恋。”这样把具体事物放到开阔的视野里考察,就揭示出表面冷寂无语的建筑物,其实正是生命歌哭的载体。另一点就是作者对考察对象不是一味夸赞——而我已经看到过太多“唯古是赞”或“唯民俗皆优”的简单化宣示——客观冷静地指出安贞堡建筑中时有采光不足的缺陷,尤其是在厕所洗浴排污止臭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也严重地存在于是北京传统的胡同四合院中——当然少数高级四合院通过特殊处理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就保护区大量的老旧四合院而言,如何彻底改进排污系统仍是一个关系着其生死存亡的绝大问题。
以专业的眼光考察,以专业的文本成书,但这一套《乡土建筑》不仅是学术著作,也可以当做文艺书乃至休闲书来翻阅,因为,说到底,是可以陶冶性灵,使我们在审美中放松。
我说自己这些年在文字耕耘中,是栽种小说、随笔、建筑评论和《红楼梦》研究四棵树。与“红学”界大不相同的是,建筑界的人士不仅不嫌我“外行人”跑出来说些“外行话”,他们见了我的一些冒昧成文的建筑随笔,竟表现出由衷的欢迎与鼓励。楼庆西先生曾与我一起,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绿色空间》一个谈古民居系列节目的录制,他从专业角度,我从常人角度,互补着向一般观众谈论传统民居。他专业方面的精深,令我叹服,更令我感动的是,他不仅不嫌弃我的“外行话”,还很真诚地表示,愿意听到更多的来自“行外”的声音,从中获取“行内”往往欠缺的信息与启发。我曾在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并以其部分内容在北京电视台录制播出过系列节目《刘心武话建筑》,引起过建筑界老前辈吴良镛大师的注意,他通过其弟子马国馨(现在已是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给我传话,表示想与我面谈,令我受宠若惊。尽管后来因为吴先生太忙和我羞涩犹豫,未能实现,但建筑界普遍体现出来的一种博大胸怀,确是值得向社会一说的。
专家下听外行兴趣者的看法。对新、奇、怪的言论与尝试以宽容为前提。在精深博大的学问里,不惜选择最微小的个案作沉静的考察研究。这些,都可以概括为深海不弃涓流。我希望这篇文章不要被机械地视为“书评”,它的写法已经逸出图书评论的规范,那么,它究竟算什么?随笔?散文?杂文?小品?“四不像”吧?而浩瀚的文海,应该也不嫌弃“难以归类”的文本。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赠书——使我此刻浸润在一种触类旁通的畅*里。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动物园里观植物
半个多世纪前,有一个少年,随学校组织的春游队伍进入了西郊动物园,看猴看熊,看虎看象……好高兴啊!但是,不知怎么的,他发觉自己走丢了!周围全是生面孔。惶急中,他小跑着找同学、老师,却越来越孤独。他是朝西跑去。那时的动物园,展出动物的区域比现在小太多。西部基本是些野景,有溪流湿地,有高大的乔木、蓊翳的灌木,还有自然生长的野草野花……他无形中放慢了脚步,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不再惶恐,满心欢喜。就在那里,他看见了一排钻天杨,树干笔直,层层树枝全都紧贴着树干往上钻,整个树型活像巨大的毛笔,树叶就仿佛是笔毛上刚蘸的绿墨,润莹莹的要滴落下来……
北京本来多柳多槐也多杨,那时候他家所在的那个大四合院西边,就有一排大杨树,早春时分,杨树枝上就缀满“毛毛虫”——其实是杨树的花穗,花穗落地,捡起来,塞到小布袋里,塞得敦敦实实,然后缝牢布袋,成为一个有些软还会变形的六面体,那就是跟院里孩子们玩“拽包儿”游戏的工具,当然,“拽包儿”一般是女孩子们扎堆玩,男孩子多半玩的是弹玻璃球、拍“洋画儿”,但那少年偏喜欢跟女孩子们玩“拽包儿”,还一起跳“猴皮筋”——扯远了,还说杨树,四合院里、胡同里、街道旁、学校操场边的杨树,都是些枝杈大大咧咧、叶片吵吵闹闹的品种,可是那天那少年在动物园看见的,却是别处很少见到的钻天杨,那奋力钻天的树型,使他小小的灵魂,受到震撼,得到启示……
他在被钻天杨吸引时,还并不知道那树的名称,是回到家里,问起父亲,父亲告诉他的。父亲还把动物园的沿革娓娓道来,他这才知道,那片地方,原来叫作“三贝子花园”,清代皇帝给皇族男子封爵,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四等,那地方曾归一位排行第三的贝子所有。跟正儿八经的贵族园林相比,这花园里建筑不多,人工雕琢的处所也少,野景为主,野趣迷人。晚清时此地先成为“农事实验场”,引进了一些外国植物,钻天杨原产地是美国,想必就是那时候引种的。后来,又在其东部成立了“万牲园”,从国外买进了一批动物,乘海轮先运到塘沽,再运进北京。新中国成立以后,动物园增添了许多珍奇动物,但大体还保持着“东动西植”的格局。
那次春游以后,语文老师让大家写篇游记,他没有写看动物的感想,写的是看钻天杨后受到的启发鼓舞。发作文那天,他惴惴不安,老师会把他的作文当成“跑题”的反面典型吗?出乎他的意料,语文老师在表扬了好几篇写看动物写得好的作文以后,最后也念了他的作文,而且说了这样的话:“有两种‘出格’,一种是破坏性的,于人于己都不好;另一种是‘建设性出格’,或者,虽然还谈不到是一定建设出了什么新东西,但是,起码是一种好心好意的实验,我们可以叫他作‘实验性出格’,这是应该被鼓励的……”他至今感念那位语文老师的指点与鼓励,他到动物园里最深刻的感受却是看到了特别的植物,他那“出格”的个性,能永葆是建设性或者实验性的吗?
在这座拥有世界一流的动物园的都会里,少年已经穿越沧桑岁月,成为一位老人。前些天他和老伴一起,重游那承载着他们太多生命记忆的地方,他们把逛动物园的乐趣,更多地放在了观植物上。好多的柿子树,殷红的叶片落在绿草上,金黄的柿子缀满枝;金银木那凤尾般的枝冠上,结出红珊瑚般的小果实;那株枝条披拂的高柳,一定望见过慈禧太后前往畅观楼的轿子仪仗;那巨塔般的墨蓝色雪松,在沉思着什么?……啊,钻天杨,它们还在!只是更粗壮、钻得更高了。他就跟老伴说,见到这钻天杨,就又一次意识到:学无止境,思无终点。他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乾隆中期,这地方被叫作环溪别墅,那位“三贝子”死后,这片花园一度为富察明义拥有,这位字我斋的明义,看到过一部来源于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下二十首题咏,收入到自己编就的《绿烟琐窗集》里,非常值得研究。
退休了,无工作任务了,但不忘当年语文老师的鼓励,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里,产生一些新憬悟,公之于众,分享心得,共同讨论。当年那个顽皮的少年,如今在钻天杨面前,庆幸自己仍有一颗不老的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心财至贵
整理旧照片,其中一部分是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访美时拍摄的。那时候刚拥有“傻瓜机”,又置身在感觉无比新奇的“西洋景”里,所以拍得特别多,几年前也曾挑出一部分进行扫描,存放到了电脑里,不过挑出的几乎全是“外景”,意在通过典型的美国风光增强那次访问的异国记忆。室内与别人的合影少部分插在了相册里,多数放在一个牛皮纸口袋里。这次着重整理的,就是牛皮纸口袋里的那些,其中一张原本没怎么特别留意的,这回忽然让我眼热,凝视良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