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公案(至最新更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的阅卷官听到这个话风,就知道陶周风心中比较属意张屏。

与兰珏一同阅卷的翰林院吴学士立刻道:“原来此生还有断案的天份。难怪他的文章如此严谨。皇上、太后娘娘、怀王殿下都曾说过,朝廷里需要多一些稳重谨慎的人才,此生恰好合适。”

刘邴道:“正是如此,张屏才不可取。此生思路死板,不懂变通是其一,其二,他论证之时,所引典句,多有儒学之外。夫法,民之治也,务者,事之用也。这是哪里的句子?法家重刑严苛,此生《商君书》都用上了,要进了朝廷,保不定就是个商鞅般的酷吏。兰大人,你说对不对?”

李方同的叔父李岄与陶周风同是柳羡的门生,同属一系,兰珏虽然是柳羡的女婿,但柳羡从没让他进过柳家门,兰珏一向与王太师一门走得近,王太师与云太傅同气连枝,此时李方同那方占了上风,情理上,兰珏本来该帮刘邴说两句话。

可兰珏自然是属意张屏,马廉那些小聪明,实在不太上道。刘邴这么抬举他,十有八九,收过一些好处。

兰珏想着那封告密信,隐隐觉得有些蹊跷,道:“单看考卷,两名试子都有可取之处,马廉词句活泛,张屏失之文采,但见解独到,法家虽多酷吏,管仲韩非,都是圣贤,只是一句《商君书》,却也……确实难以决断……”

陶周风欣然道:“兰侍郎说得很是嘛!”

李方同没想到兰珏居然会在言语中偏向张屏,看着兰珏的眼神有些复杂。

刘邴呵呵道:“唉,兰大人,只怕李大人会因为那两个粽子,不领你的情啊。”

李方同皱起眉:“什么粽子?”

兰珏道:“哦,这个试子张屏,其实兰某也认得。还曾在他开的小摊上吃过两回饭,一次吃面,一次吃粽子,可能刘大人所指的就是这件事。”

李方同神色微变:“这个试子,居然当街卖吃食?”

刘邴笑吟吟道:“何止,据闻,他还到兰大人府上送过礼,是吧,兰大人?”

兰珏道:“对,送过一篓粽子,兰某当然不敢收礼,就丢了。”

陶周风替兰珏开解道:“兰侍郎认得他,本部堂倒是知道,那次本部堂审案时,兰大人在刑部,因此见过……”

李方同的脸色已经全黑了,刘邴继续道:“据闻此生还曾做过始乱终弃之事,有些情色纠纷。不过,阅卷当以考卷为主,不可以人品而论……”

陶周风道:“哦?怪了,单看此生文字,不像这种人啊?”

李方同冷然道:“陶大人,是下官才疏学浅,错荐了卷子。张屏此卷,请当下官从未推荐过。”

陶周风捧着张屏的卷子,唉声叹气:“李大人,你考虑好了?如果你不推举,这卷子就到不了本部堂这里,张屏便就此落榜了。”

李方同脸色铁青,深深一揖:“是下官无能,一时眼花。请大人准许下官收回举荐,这般人品,我李方同无论如何不会推荐!”

陶周风深深叹息,卷起张屏的考卷,抚摸半晌,放到一旁,提笔在马廉的卷子上打了个圈。

刘邴含笑道:“李大人本不用如此严谨,刘某对一些事情也只是听闻而已,唉,说来是我耽误了他,倘若不开考卷,说不定他便中了。可惜李大人错失了一位门生。”

李方同生硬地道:“李某还要谢谢刘大人,否则,收了这种人做学生,必定是李某一生的耻辱!”

兰珏在一旁一言不发地笑了笑,折回雅部的阅卷房内。


放榜的那个上午,张屏和陈筹站在人群中,反复将榜单看了几遍,确定上面没有他二人的大名。

张屏默默地转身,走出了人群,陈筹垂头丧气走在他身后。

一匹白马疾奔而来,险些撞到张屏,张屏与陈筹闪到街边,马上的人勒住缰绳,居高临下俯视他二人,扬眉笑道:“张兄,陈兄,好巧。”

张屏掀起眼皮,见那人竟是马廉。

马廉神采奕奕,眉梢眼底,尽是得色:“张兄,陈兄,榜上可有名乎?”

陈筹硬梆梆道:“名落孙山,真是羡慕死马兄你了。”

马廉笑道:“哪里哪里,榜单末尾,殿试之上,恐怕也是末名,侥幸而已。二位仁兄高才,下一科定能金榜题名!”

一抖马缰,卷尘而去。

陈筹哼道:“小人得志!唉,可惜,人家就是能得了志……张兄,你有什么打算?我想就留在京城。”

张屏道:“我回南池县,京城物价太高,住不起。”

陈筹道:“你与我一样,都没爹没娘的人,在哪里不行?京城的物价是高,不过先前你卖面,不也够花么?等以后咱俩互相帮衬,之前的几个月都过了,三年,那还不是一晃眼的事儿?除非,你不想接着考了……那多可惜……连马廉都能中,科举我看没什么难的,下一科你我肯定能中!”

张屏没吭声,回到住处,倒头睡了一觉。

陈筹与几个落榜的试子一同去买醉,彻夜未归,第二天早上才醉熏熏地回来。

张屏把他拖到床上躺好,推着许久没用的小板车,又到了路口出摊。

傍晚时分,他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从街那边走来。

那人走到摊前,向他道:“一碗面。”

张屏往面中打了颗荷包蛋,煮得老老的。端上面时,兰珏笑了笑:“我没要加蛋。”

张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闷声道:“算送的。”

兰珏握着筷子看他:“落榜之后,有何打算?”

张屏道:“想回老家去。所以出摊赚点路费。”

兰珏挑起面,淡淡道:“若你想继续留在京城,我家里正好缺一个帐房。不过若是这样,你下一科应试时,不管是谁荐了你的卷子,你都要算我的门生了。”

张屏沉默片刻,道:“多谢大人抬爱,但,学生还是想回家。”

兰珏笑了笑:“我只是这么一说,自然还是要按照你的意愿选择。”

吃完面,兰珏起身付账,街的那头,突然出现了一群捕快,手拿兵器镣铐,向这个面摊走来。

雄赳赳地走在这群捕快最前面的,居然是王砚,大红的官服在夕阳下格外刺眼。

王砚的视线扫过兰珏,定在张屏身上,一抬手:“押回刑部!”

几个衙役往张屏身上套上铁链,王砚深深地望着他:“你是属扫把的么?”

兰珏不由得问:“究竟怎么回事?”

王砚再看向兰珏,神色复杂,眼神无奈:“会试中榜的一名试子马廉死了,他又是疑犯。”


作者有话要说:
再更一章。
祝各位大人新的一周愉快^^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jjwxc观看更多好作品



第15章 第十五章

在放榜的时候,会试选拔出的三十名试子的名单也已经送到御前。待一个月之后的殿试完毕,分出三甲,这三十名试子才能得到进士身份。

今上永宣帝翻看完试子的名单和考卷,将几位阅卷官召到御书房问话。

“朕听闻,今科试子之中,有个考生名叫张屏,协助刑部破获了一起悬案。陶爱卿的奏折中,亦曾提到过此生,大有赞赏。这样的人才,为何不在选出的三十人之中?”

礼部尚书龚颂明的痢疾已经好了,身体还未完全恢复,颤巍巍地站着。他没有参加阅卷,无法作答,便奏请让翰林学士李方同回答。

永宣帝向案下扫了一眼,道:“龚爱卿,为何兰爱卿未到,要李爱卿来和朕解释?”

龚颂明长叹了口气:“禀告皇上,这次选拔出的三十名试子之中,有一名刚刚遇害,刑部正在审理这个案子。遇害的试子名叫马廉,审卷之时,几位阅卷的官员在马廉与皇上方才提及的张屏之间难以取舍,还起了争议。陶大人、兰侍郎与李学士等几位大人,都看好张屏,而刘学士则举荐马廉。后来,因一些缘故,李学士撤销了对张屏的推荐。马廉中选。放榜当天晚上,马廉便遇害,刑部已将张屏带到衙门,兰侍郎似乎之前就认得张屏,亦有些嫌疑,不便前来面圣,因此未到,请皇上恕罪。过不多久,刑部的详陈此事的折子,应该就会呈上了。”

永宣帝听罢,微微皱眉:“龚爱卿的意思是,兰爱卿在私下把阅卷的过程泄露给张屏了?”

龚颂明连忙跪下:“皇上,臣万万不敢。是刑部有此揣测。”

永宣帝站起身,和颜悦色道:“龚爱卿快起身,朕只是随口问询,并没有别的意思,你大病初愈,不宜劳累。”又命小宦官给龚颂明搬了把椅子。

龚颂明刚谢恩完毕坐定,永宣帝又道:“这桩案子还是陶爱卿主审么?之前那桩什么黄鼠狼杀人的案子,他上书给朕,便对那张屏多有赞赏。”

一时间众官都摸不透永宣帝的意思,龚颂明含混道:“这个臣就不清楚了。或者……陶大人为了避嫌,会把此案移交大理寺。”

永宣帝笑了笑:“那朕即刻给陶爱卿写道手谕,让他不必避忌。朕相信陶爱卿的品行。以往历朝,王公官员举荐才子,多成佳话。若在本朝,官员只是认识考生,就要落上嫌疑,岂不会被后世耻笑?阅卷官员在放榜后的第二天才能出皇城。放榜的当天晚上,马廉遇害,因此兰爱卿应该目前没有嫌疑才是。”

又唤过一个小宦官,命兰珏即刻入宫。

约半个时辰之后,兰珏到了御书房,永宣帝道:“兰爱卿,听说陶爱卿与你在阅卷时,都属意张屏的卷子。朕亦想看看此生的文章。你把张屏的试卷的拿来给朕吧。”

李方同向前一步:“皇上,那张屏品行有亏,而且如今是命案疑犯,这样做是否有些不妥?”

永宣帝道:“朕只是想看看他的卷子罢了,卿不必太过顾虑。”

李方同还要说话,兰珏已跪倒在地:“龚尚书抱恙,陶大人主审阅卷完毕就回刑部了,是臣一时疏忽,还未得到皇上的旨意,就发了榜。请皇上治罪。”

永宣帝含笑道:“兰爱卿快请起,进士科三十人,由你们择选,这是旧例,朕信任众卿,不予干涉。便是不批阅,先发了榜,朕亦相信众卿的眼光,下不为例便是。”

龚大人一头冷汗,匍匐在地,其余官员也都跟着跪下,这才找到了重点。

原来小皇帝在张屏一事上纠缠许久,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按照本朝规矩,进士科三十人选出,本应该先呈上名单和试卷,由皇上过目后,才能放榜,有些人选皇帝觉得不妥当,还要临时调换。

但因为先帝身体不好,今上登基时年幼,都是由太傅代阅,这么多年成了惯例。

这次的三十人选出之后,云太傅向龚大人要名单复阅。龚大人以为还是按照这个惯例,云太傅审阅了一遍之后,他就直接放榜了,把刚亲政的小皇帝丢在了脑后。

龚大人的冷汗湿透了衣衫。

兰珏虽然主动把责任扛下了,但放榜的时候,他还还被关在皇城内,这个榜是谁做主放的,小皇帝心里肯定和明镜一样。

永宣帝已然又站起身,关切道:“众爱卿快快平身,朕只是问询,并无责怪众卿之意。龚爱卿,科举虽已过,但你又要更加操劳了,怀王皇叔大婚在即,龚爱卿一定要爱惜身体,否则,朕的皇婶可就过不了门了。”

龚大人重重叩首。

出了御书房,众官都松了一口气。

龚大人抓住兰珏的手道:“还是兰侍郎你的脑子转得快,幸亏你来了,否则我等还坠在迷雾中犹不知啊。”

兰珏道:“大人过誉了,下官也是一时顿悟。”

刘邴道:“对了,兰大人,你被请到刑部问话,没什么吧?”

兰珏轻描淡写道:“哦,多谢刘大人关怀,只因那张屏被刑部抓捕时,兰某正在他摊上吃面,所以王侍郎循例让我到刑部去问了两句话。”

刘邴道:“看来那张屏的确有些才能,单是做面的手艺,就能让兰大人念念不忘。唉,希望不要是杀人的凶徒。对了,刑部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没有?”

兰珏道:“刑部查案,兰某怎敢逾越询问,只知道马生平时树敌颇多,刑部单疑犯就抓了好几个。唉,可惜一个进士人才,刘大人平白失去了一个优秀的门生,节哀顺变。”

李方同重重哼了一声,刘邴长叹了一口气,兰珏笑了笑,与刘邴等人拱手作别。


张屏蹲着刑部大牢的牢房角落里,默默地吃牢饭。

刑部大牢在陶大人的治下,牢饭还是不错的,馒头不算硬,有粥还有咸菜。张屏吃得比较满足。

陈筹坐在张屏身边,捏着馒头愁眉苦脸。

“张兄,我们出去之后,要不要去庙里烧点香?落榜不说,还连接有牢狱之灾……唉……”

其他几个与马廉曾有过节的书生聚集在一起忿忿地咒骂。

“这个马廉,死了都不让人安生!”

“这种人,杀他都嫌脏了我的手!”

“刑部这是什么意思,是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没杀他,但也没证据证明我们杀他了,为什么要把我等关进大牢?吾要告上大理寺,吾要告御状!”

……

王砚站在甬道的拐角处,沉默地望着牢房的方向。

孔郎中低声道:“王大人,一下子关这么多疑犯进来,有些不合规矩,尚书大人的意思也是,留下一两个,其他的都放了吧。大人为何关了他们,又在这里看?”

王砚面无表情地道:“他们可能都不是真凶,但查看他们在牢里的言行,或许会发现蛛丝马迹。这案子或许不是一般的凶杀案。”

孔郎中心里不免有些不以为然,这个案子横看竖看,都像是个平常的仇杀案,他还是凑趣地问王砚:“那么大人有没有观察到什么?”

王砚不做声,牢房中,一个书生低声道:“……依我看,马廉是被鬼当作替身了吧,他不是抽中了那间试房?……考试的头一天晚上,空考房里有哭声,你们听了没有?……”

有两三个书生打了个哆嗦,默默点头。

另一个书生哼道:“不会是你们癔症了吧,我什么都没听到。要说我们可疑,那封若棋岂不更可疑?他与马廉的恩怨非同一般,又做过那种营生……”

王砚立刻让捕头去查一查说话的这个人还有他口中封若棋的底细,捕头匆匆离去。

又一个书生道:“也是,马廉抽中的那个试房,曾经吊死过人,找替身的也应该是吊死鬼才对,但是马廉是淹死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这章交待的琐事比较多,可能不够悬疑……
祝各位大人新的一周愉快^^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jjwxc观看更多好作品



第16章 第十六章

王砚翻开卷宗,细细思量马廉这一案。

马廉,时年二十五岁,蜀郡人士,无父母亲族,泊居京城已有五年,参加会试之前,用东湖居士之名写戏本为生,颇有些名气。

马廉死在自家的浴桶里,是淹死的,身上还有多处刀伤,仵作验看伤口,断定马廉是先被砍伤,再被凶手按进浴桶淹死。足见此人与他有深仇大恨。

马廉善钻营逢迎,结交了不少人,也为了名利挤兑过不少人。目前关在刑部大牢里的六人,都是与马廉有仇,又在那个晚上可能行凶的人。

疑犯之一张屏,西川郡南池县人,二十一岁,今年正月到京城。马廉曾公开斥责他品行不端,耻于和他同为读书人。黄大仙一案,张屏写的那个本子原本是要挂东湖居士的名字,后来命案闹出来,这件事也传扬开了,马廉唯恐别人说他的本子多是找人代写,就到处说张屏冒名顶替。这次会试,马廉的卷子压过了张屏的卷子,成为了中选的最后一个人,但尚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张屏知道这件事。

案发的时候,张屏说他在家里睡觉。王砚审问他,为什么两次命案,你都是疑犯,都在家里睡觉?

张屏答道,因为两次命案都在夜里发生,学生一直睡得早。

王砚在张屏的供词卷上挥笔画了个圈儿,放到一旁。

疑犯之二高扬贵,江南郡苏安县人,三十二岁,居京城六年。多替马廉代写戏本,获得酬金,马廉取九成,只分他一成,高扬贵不忿,曾在酒醉后砸过马廉家大门。

高扬贵说,案发那夜,他娘子腹痛,他一直帮娘子揉肚子,家里唯一的一个丫鬟可以作证。但经刑部查明,其实那夜高扬贵并没有在家,到了五更才回家,在巷口还被野狗咬了一口,小腿上有个新鲜的牙印儿。

高扬贵一直支吾不肯说他到底去了哪里,就被刑部抓进了大牢。

王砚看那高扬贵,面色暗黄,精神萎靡,束发的带簪,脚上的鞋袜,都是新的,狱卒从他身上搜到一个同心结,衣衫上还有一股妇人的脂粉与头油的味道。十有八九,高杨贵有个相好,恐怕是大户人家的妻妾,他不敢说实话。

王砚在高扬贵一卷上批了个否,丢进篓中。

疑犯三韩维卷,江南郡高邮县人士,二十四岁,二月刚到京城,乃是本次会试的落第试子,曾与勾栏杨柳翠的舞妓影怜相好,后来影怜被马廉包了,拒与韩生相见,韩维卷硬闯勾栏,和马廉有过当面冲突,马廉讥讽韩维卷没钱还想嫖姐儿,韩维卷诅咒马廉不得好死。这次放榜之后,马廉中选,韩维卷落第,韩曾狂吼过上天不公,马廉这种人明明该死,为什么要他这么好命。

韩维卷说,案发的时候,他和陈筹、吕仲和两名落榜试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