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积石城工坊的老师傅们只有了极短的时间;便弄出了这种叫做轮胎的玩意儿;可别说;的确是管用。以前无论是木制的还是铁制的;坐在上面身板要是不好的话;一整天下来;当真是可以将人颠散架的。

不仅是轮胎;轮轴;滚珠等一系列新技术的采用;使得马车现在已经成了极舒服的交通工具。从积石城到蓟城;以现在他坐的马车的速度;几乎与战马奔行的速度持平;一路之上的朝廷驿站;还会为他提前准备好更换的马匹;使得他不会因为马儿的疲累而耽搁了行程。

现在吴凯只想快些赶到蓟城;当面向高远解释这一次事件的前因后果。

不过吴凯紧赶慢赶地到了蓟城之后;仍然没有见到高远;因为高远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蓟城。

“老吴啊;你来晚了啊;王上和李灿李议政已经去了沧州;寇曙光的远航船队正要趁着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出航;这可耽误不得;一旦误了时候;就得整整耽搁一年呢;不过王上临走之前留了话;说你到了之后;便直接到沧州去与他会合!”已是满头白发白须的蒋家权出面接待了这位自外归来的重臣。

吴凯心中这是洼凉洼凉的啊;王上这是摆明了要给自己一点颜色看看啊;一口吞了蒋家权亲手为他泡上的一杯极品好茶;顾不得烫嘴;也来不及品味;只觉得嘴里尽是一片苦涩;着着蒋家权;半晌;才道:”老蒋;我们是老相识;老朋友了;我也不绕弯子;这一次的事儿;我上了别人的当;但这话也只是跟你说说;在王上面前我是说不出口的;反正做了就是就做了;找借口不是我老吴的性子;你只是告诉我;王上这一次准备怎么发落我?”

“发落你?”蒋家权呵呵笑道:”你想哪里去了?王上刚刚晋封你为候;怎么可能发落你!”

“扶风候啊!”吴凯急了;凑到蒋家权跟前;”你觉得我有这个资格当扶风候吗?”

蒋家权微笑不语;当初高远决定封吴凯为扶风候的时候;蒋家权也觉得不妥;但高远强调说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有什么了不得的;看王上的意思;的确没有其它的想法;但不仅是自己;现在吴凯自己也觉得很不好了。

“算了;你不说我自己去跟王上说;老曹怎么回事?我派人送了一封拜贴给他;却被他撵了回来;说没空见我!就算咱们做错了事;但老兄弟回来;见个面;喝杯酒也有问题吗?”吴凯长吁短叹。

“天成的确是没有时间;四海商贸正在进行大规模地改组重建。”蒋家权道:”你这十几天一直在路上;没有接到朝廷的通报吗?”

吴凯呆了呆;”这段时间我满脑门子的官司;哪有时间去看通报;四海商贸重组?”

“对;王上组建商务部;户部改组为财政部;天成要担任商务部的部长;又要与王武嫡一齐筹建大汉中央银行;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有与扯闲篇?”蒋家权笑道;”他恨不得将自己掰成两个人用呢!”

“军法处被从监察院分离了;现在四海商贸也要重组改制;王上这是要;这是要……”吴凯垂头丧气。”这一回扶风人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啊;该死的郑晓阳;回头我要剥了他的皮!”

“你不要想得太多;四海商贸重组;是因为他现在盘子太大;身躯太过于臃肿;不但不利于发展;反而会延迟前进的脚步;王上也没有责罚天成的意思;天成不是还担任着商务部的部长;更是参与了中央银行筹建这么大的事情么?要知道;按王上所说;中央银行可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大汉的经济命脉的大事;我对这个不太精通;但王武嫡;梅一坡这些人天天在我耳边讲;我也是听了一个大概。”

“梅一坡是谁?”

“梅一坡是河间的一个商人;对于票据的流通很有想法;王上召他来问对了一番之后;对其很是赏识;他很可能便是中央银行成立之后的第一任行长;说起来他有一个儿子你或许知道;就是那个被人戏称为梅花的梅华;现在是青年近卫军的一名师长;杨大傻麾下有名的悍将。”

“这我有点映象。”听到蒋家权这么说;吴凯的心里稍微松了一些;”天成既然见不了;老蒋你也不肯给我透点风;那我只能追着王上去谢罪了;老蒋;这一次;我不但要辞了我这个扶风候;积石郡的郡守我也不干了;我回蓟城来养老;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是我享享福福的时候了。”

看着吴凯;蒋家权哈哈大笑:”你想享福;也得看王上愿不愿意呢?老吴啊;如果积石郡真得呆得累了;呆得腻了;草原风光看着没意思了;回蓟城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你的资历;到政事堂来完全够格;要知道;现在咱们政事堂中四个议政;我;严圣浩;李灿;吴起;在一些事情之上投票;搞不好就二比二僵住了;王上一直念叼着要再提拔一人呢;弄成单数才最好。”

听着蒋家权的话;吴凯若有所思;”如果王上愿意提拔我一下;我自然是愿意回来与你再搭伴的。看我有没有这个运道吧?”

蒋家权意味深长地道:”只要你愿意;自然便能!”

第一零九七章:东成西就(90)

沧州的码头本来就极为庞大;作为李氏一族以前最大的资本;在这上面所下的功夫是极大的;这两年以来;大汉王国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得码头比起原先要扩大了数倍;此时港口之内;千船云集;场面尉为壮观。

汾州周氏;沧州李氏;两大家族集合了所有的造船能力巧匠;这些年来在海船的造诣之上突飞猛进;最大的海船如今已能建到五层之高;每条船上能搭载数百名战斗人员;在海上来说;他们便是巨无霸。

软帆替代硬帆;使得驾船的技艺更上一层楼;而航海知识的掌握;更是成了汾州和沧州这两地人谋生的手段。现在;只要你懂得一些水性;便能轻而易举地成为船队的水手;如果你懂得驾船;那恭喜你了;你将获得一个极不错的职位;而薪水更是你不敢想象的。

因为远航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这些水手和船长的薪饷是一般大汉王国公职人员的数倍之多。

寇曙光上一次的满载而归;轰动了大汉王国;而最受震憾的自然是沧州与汾州两地的百姓;因为水手;船条大多出自他们这两地;这些出海远航而又安然回来的家伙;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相比于他们带回家的财物;他们的薪饷简直不值一提;有些当初因为生计艰难而不得不冒险出海的家伙;因为这一趟而咸鱼大翻身;整个家庭都一跃而成为当地的富户;这也让更多的人眼红的冒烟;大家都是盼望着下一次的远航。

这一次的水手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远航船队的需要;如此旺盛的想要出海发财的**让寇曙光瞠目结舌;以至于他不得不临时提高出海水手招募的条件。

当然;这一次出海的;不仅是寇曙光所率领的国家船队;还有大量的私人船只也加入了进来;航海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让更多的商人看到了商机;而海外贸易那几乎是一本万利的前景在大陆之上几乎无法想象;隶属于四海商贸的一些大老板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远航的内情之后;各显神通;通过他们自己认识的高官显贵们将要求传递到了高远的面前;那就是;他们也想要组织船队出海做生意。

对于这个要求;高远自然是求之不得;甚至允许他们与王国船队一些编组出发;当然;高远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征税机会;与王国船队一起编组;那是要交保护费的;也就是说他们要承担一部分军费;二来在海外的交易那是要交税的;具体的税额却是以他们远航回来之后赚取的利益来抽税;税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商人们赚钱的热情。

商人们有钱。但有时候有钱自然不是万能的;很多东西不是你想买就买得到的;比方说适宜航海的大船。汾州;沧州还有高远在辽西当年设立的船厂;这些年来建造的船只;除了满足水师之外;剩下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被一抢而空;而一日一价的大船也让这些造船厂体会到了暴利的感觉;多年的亏空;一朝尽数得到弥补;船厂的收益让户部的王武嫡笑得整天合不拢嘴;可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满足大汉王朝内部突然之间掀起的航海热潮;一些人买不到船;今年是不能指望出海挣钱了;但还有明年;后年呢?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年之后。

买到船后;自然就要招船长和水手;这是更耗钱的事情;水手好招;但有经验的船长是有限的;这也导致了一些有远航经验的船长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薪资一时之间甚至高过了一郡之郡守。

有了船;有了船长;有了水手;每条船还必须要有护卫;在寇曙光的航海经验被整理成册出版之后;大家也都明白;海上不仅有巨量的财富;也有海盗;还有更多的敌人;远航不仅是赚钱;还有征服。

当然;这难不倒他们;大汉王国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士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役;这些经受了军队熏陶了退役士兵意志坚定;战斗力强大;自然便成了他们招募的对象;薪饷自然是从优;这也为大汉部队的退役士兵又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

从寇曙光上一次航海回来之后不久;大汉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远航的准备工作。这一次不仅仅是数百条船;几千人的远航了;加上私人船老板后;这支远航部队;达到了惊人的上千条船只;数万人的规模。

这一次;大汉王朝的国王高远要亲自来出持出海的仪式。

码头之上;人山人海;大家不仅是来目睹这千帆出海的壮丽场面;更是为了一睹汉王高远的风彩;说起来;这是汉王高远第一次出现在沧州;如今的大汉王朝幅员辽阔;疆域之广大前所未有;绝大部分地方;高远根本也不可能涉足;而沧州;却因为水师;因为航海;成为了高远登基为王之后第一次正式出巡的第一站;这让沧州人为之骄傲;自豪。

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高远手持硕大的金剪刀;为头船剪彩;当彩球被高远高高举起;鞭炮之声也随之劈里啪拉的响起;伴随着水手们鼓足腮帮子大声吼叫了起来。

“起锚;出航罗!”

五层楼高的旗舰缓缓地驶离了码头;甲板之上;以寇曙光为首的汉军军官们整齐地排列;向着码头之上仍在翘首而望的高远行以壮严的军礼。

高远听到身边李灿抽动鼻子的声音;转头看着眼圈有些红了的李灿;笑道:”这一次咱们这么大的规模;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再说李荃也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更会驾轻就熟。”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远航;有时候又怎么说得定呢?”李灿轻叹道:”总是有些担心的。”

“李荃这小子很不错!等这一次回来之后;我看他就有能力独立指挥一支水师了!”高远拍拍李灿的肩膀:”家有千里驹也;李家后继有人;恭喜恭喜。”

“还得王上多多栽培!”李灿连声道谢;有了高远这一句话;李荃这李家家主之位;基本上已经不可动摇了。”王上;这千帆出海;可是难得的壮丽之景;在这里难得一览全貌;不如请上瞰海亭去观赏。”

“好;咱们就去爬瞰海亭;不过李灿;你这身板;可还爬得上去?”高远打趣地看着李灿球一般的身姿;”该减肥了!”

“臣下自从听了王上的话;一直在减肥;现在连晚饭也不吃了;但这该死的体重他就是减不下来;徒呼奈何啊!”李灿愁眉苦脸地道。

高远一下子乐了起来;”这也有可能;大概你就是这种天生的胖子;喝水也会长胖;但愿李荃将来不会像你长成这样;不过长成这样也有好处;我估摸着将你扔下水去;以你这身材;肯定是沉不下去的。”

两人都大笑起来;这种话;当然也只有高远能说;换个人;李灿肯定是要翻脸的。

正乐着;何卫远匆匆地走了过来;附在高远的耳边;低声道:”王上;吴凯吴郡守已经到了沧州;现在正向码头赶过来;估摸着半个时辰之后便会抵达这里。”

高远微微点头;”吴老头这一回看来真是急眼儿了;来得这么快;好吧;你在这里候着;吴老头儿来了便让他上瞰海亭去见我。李灿;咱们去爬瞰海亭。”

瞰海亭是新建的;这亦是李灿为了讨好高远而新修的;这里原本是码头边上的一座小山;山高约百来米;山上绿树成荫;将顶端挖平;砍去了树木;修建了这样一个亭子;站在亭中;海风习习;极目远望;大海尽收眼底;倒的确是一处观景的好去处。从山脚到山顶;全部有沧州本地最有名的海岩石雕刻而成的台阶一级一级铺到瞰海亭;两边的石栏杆上;每隔数米的立柱之上都雕刻着各种奇珍异兽的头像;光是这些;便花费不菲。

“以后这瞰海亭倒是可以成为一个观风的好去处;李灿啊;我建议以后这里可以卖票收费;但凡想来这里看景的;都得付钱;像今天这样的重大事情;票价完全可以长个数倍;肯定有人愿意出钱爬上来看热闹!”高远一边等着艰难往上爬的李灿;一边道。

“这里是王上来过的地方;王上走后;这里自然是要封起来的;闲杂人等;怎么能容他们上来亵渎王上站过的地方!”李灿气喘吁吁地道。

“屁话;如果我到过的地方都得封起来;那大汉还能有多少地方让百姓们走动?”高远笑骂了一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怎么能封起来暴殄天物?嗯;李灿啊;以后这里的宣传词还可以加上一天;汉王临此观景;赞不绝口;会不会让这里的价格再涨上一涨?”

李灿抓住栏杆;大口地喘息了几下;”王上既然这么说了;回头我便吩咐他们按照王上所说的来办;这价格嘛;自然要高高的;没有一两银子;我们就不能让他爬上这瞰海亭。”

“好主意!”高远抚掌大笑:”一天就算只有一百人来爬;那也是一百两银子;一年下来;便是多少;那可是数万两银子的进帐呢!”

第一零九八章:东成西就(91)

站在瞰海亭中;扶栏而立;整个港口以及远处无垠的大海一览无余;第一个驶出港口的寇曙光剩坐的旗舰在海面上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而在它的身后;其它的船只成两路纵队;一艘接着一般驶向远方;海风鼓起洁白的风帆;使得船只速度甚疾;激起的海浪一潮接着一潮的涌起;海鸟绕着船只疾飞;时而搏击长空;时而低掠于浪头之上。

最前面的已经消失在视野之中;最后头的却还没有出港;港口里;鞭炮之声不绝于耳;那些私人投次商船的老板们也不吝钱财;为了讨个吉利;鞭炮那是可着劲儿的放;要知道;焰火;鞭炮这在大汉王朝也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价格不菲;而且由朝廷统一经营;不是一般人能放得起的。

这种在研制火药的过程中弄出来的副产品如今也成了一真研究院的最大的研究经费来源之一;在高远看来;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应当产生经济效易;大威力的火药的研制;实验以及生产都是极耗钱的事情;一真研究所应当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自己解决一部分研究的费用问题。

新生的玩意儿总是能产生暴利的;据高远所知;现在鞭炮烟花的利润是成本的数十倍;而且还是限量购买;没有雄存的财力以及面子;根本就买不到。

现在在大汉国内;能够在红白事;开业庆典等一系列的事情上;放上一些烟花和鞭炮;那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着老板的实力。

高远听到了身边微微的喘息之声;那不是李灿;李灿的喘气之声便如同一头老牛一般吭哧;而此时身旁的喘息之声却悠长;他没有回头;而是微笑着道:”老吴;这场面壮观吧?”

走到高远身侧的正是吴凯;看到高远;他双手抱拳;深深一揖:”吴凯见过王上。”

高远转过头来;看着吴凯;摆摆手;”老吴;生分了。”

“礼不可废!”吴凯束手正色道。

高远哈哈一笑:”我现在有些理解什么是孤家寡人了;像我现在做到这个位置之上;连以往的朋友都拘束了;好生无趣。”

吴凯微笑不语;束手立于高远身侧;”如此壮观之景;只怕数百年来;还从没有出现过。千帆竟渡;尉为壮观啊;此时应当有画师在啊;将这一幕临摹下来;传之后世方为最佳。”

“这只不过是开始;以后的场面会更壮观。”高远挥挥手;”老吴;当年我们在扶风的时候;你可想过今日之景?”

“做梦也没有想到。”吴凯摇头道:”那时的我;虽然当着扶风县令;但每一天想得却是如何让自家的酒卖得更好一些;如何能让自己家里地窖里的银钱再累积得更多一些;直到王上你的出现;为我拨开了眼前的迷雾;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吴氏踏上了一条光明大道;现在吴氏酒业行销整个大陆;而我;也从一个不务正业的县令;成了大汉王国的封疆大吏;今日回想起昨日种种;当真如同身在梦中啊!”

“虽然步步荆棘;步步坎坷;但我们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而让我更欣慰的是;当年的老兄弟们;除了路叔叔以及那霸;剩下的人都活了下来;而且成为了我大汉王朝的股肱!”高远看了一眼吴凯;”老吴;我高远从开始到现在;对老兄弟们的感情都从来没有变过;要说我现在最期望的就是有朝一日;咱们这些人能像当年那样;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围着一大堆篝火;抱着坛子;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虽然没有华屋华裳;但众兄弟却心无芥蒂;彼此之间;坦诚交心;这也正是我们无往不前;节节胜利的最大保障啊!”

“吴凯惭愧!”吴凯叹了一口气:”摊子大了;地位高了;人的心便也不知足了;这一次的事情;吴凯不想多说什么;也不想推卸责任;我只能说;我给王上添麻烦了。”

高远的手轻轻敲击着石栏杆;”老吴;你觉得我对扶风众人太薄情了么?”

吴凯沉默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