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叔宝心里暗骂裴蕴出卖自己,连除夕招顾姿儿入宫,与她私通的细琐之事也拿来向杨广邀功,但此时听杨广提及此事,自己又回避不得,只好腆着脸答道:“王爷只怕听信了馋言了吧。这顾姿儿本是萧摩诃新娶不久的夫人,我怎会招她入宫侍寝呢?”
“既然长城公不肯承认曾招顾姿儿入宫侍寝,自然也不知道这顾姿儿因何会和自长安前往建康投奔她的甥女了尘同时失踪了这件事喽?那么,长城公且到小王府中去见见顾盼儿,又有何妨呢?”
“王爷有令,在下敢不从命?”陈叔宝似乎稳住了心神,从容答道。
为了安排好心意和陈叔宝这一场会面,以便能趁机试探出两人之间是否隐藏有不为外人所知的某种秘密,杨广专门从万善尼寺中请来了与心意师太年岁相仿的心严师太,在请陈叔宝到晋王府与心意会面时,安排心严陪着心意一同出现在了陈叔宝的面前。
………………………………
第720章 杨尚希病故
不知是陈叔宝事先已有心理准备的原因,还是裴蕴所报有误,杨广精心安排的心意和陈叔宝二人的久别重逢并没给杨广带来多大的收获。
这一次,陈叔宝没有再装,一眼就认出了与心严同样装束、并肩走进晋王府正殿的心意师太,并且主动询问了她许多家常话,而心意虽在乍一见到陈叔宝时确实吃了一惊,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当着杨广的面也对陈叔宝说了许多安慰的话,并劝他一心向佛,不必考虑更多的事。
两人表现得既熟悉又不过份亲密,使得一旁察言观色的杨广大失所望。
因如今南陈已不复存在,且心意寄居于自己府中已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杨广遂趁着请心严师太到府中作客的机会,向心意师太委婉提出了请她回寺去住。心意似是极不愿意重返万善尼寺,且自知长期寄居于晋王府中也颇多不便,于是恳请杨广将她安置到一座清静的尼寺继续修行。
送走陈叔宝和心严、心意之后,杨广回到正殿,却看到受自己之邀而来观察陈叔宝和心意二人会面时情形的张衡满脸微笑地望着自己,似有所得,便向他问道:“建平,你从他二人会面时的表现当中可发现了什么非同寻常之处?”
张衡笑着拱手答道:“怎么,王爷就不曾发现吗?他们两人方才似乎都忘记了一个本不该忘记的人。据此足以推断,两人今日的会面并不寻常,极像是有意做给王爷看的,而并非全出自两人的本心。”
“哦?快说说,他们忘记了什么哪?”杨广努力回忆着方才陈叔宝和心意会面时说过的话,转着眼珠问张衡道。
“心意的女儿了尘。”张衡自信地答道,并继续向杨广解释道,“王爷请想,心意之所以在受到王爷派人监视的情况下仍坚持要将了尘送回江左,除了当初她说的可以借助江南顾氏家族的庇护,使了尘在江左过上平静的生活以外,自应是基于对陈叔宝及南陈朝廷的高度信任才会做出如此决定的。王爷以为然否?”
杨广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既然是这样,心意明知南陈已被我朝大军攻灭,今日见了陈叔宝的面儿,为何连一句女儿的下落都不问及,这不是太不符合常理了吗?”
杨广听着张衡的分析,眼睛亮了起来。
恰在这时,在殿口值守的鲜于罗进殿来报说,皇后派了一名宦者来请杨广到正阳宫相见。
杨广起身离开正殿前交待张衡:“我已请求父皇将裴蕴调入幕府,关于对心意进行甄别一事,日后就由你多与他商议着办吧。最好是能尽快查出她确系真心向朝廷投诚,这样就可以全力以赴地查找高连升的下落了。”
待杨广跟随宦者来到正阳宫见了母后,方知独孤伽罗派人传唤他入宫,也是为了心意的事。
“阿纵,娘也不瞒你。前些日子,娘曾派人查探得知,在长安东城明泽坊中有一所空着的宅院,表面上在宗玄署领有开设尼寺的执照,实际上却是有人特为你父皇准备的。”独孤伽罗思来想去,觉得只有杨广能在这件事上帮自己的忙,顾不得避讳,不点名地将杨素为杨坚拉皮条、安置外室的事情告诉了杨广。
杨广在这件事情上对父亲杨坚还是颇有几分同情的,认为母亲平日里对父亲约束过严,才导致了这样的事发生,同时,他也觉得有些奇怪:父亲不是才纳了陈叔宝的妹妹陈未央为妃吗,怎么仍色心未泯,要到宫外去找女人呢?
“娘的意思是想趁着你父皇还未到过那所宅院,能否劝说住在你府中的心意师太安置在那里,这样,也便于心意有个清静的地方继续修行,你说呢?”
原来母后是防患于未然,父皇也还没有做得太过啊!杨广听了独孤伽罗,恍然领悟道。
“启禀母后,心意师太今日也向儿臣提出,想请儿臣求母后将她移至一所清静的尼寺修行,不愿再回万善尼寺去了。如此一来,岂不正好,可将她安置在明泽坊那所宅院里?母后勿忧,这件事尽可着落在儿臣身上。”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独孤伽罗长舒了一口气,转而劝抚杨广道,“这些日子,娘对你在朝中的处境也有所耳闻,曾私下里建议你父皇免去你的太尉一职,省得把你架在火上去烤。可是,你父皇这样做,自有他的打算,娘也不便干预得太多。还是先前娘叮嘱你的那句话,只要你自已安守本分,不行妄想,日久天长,旁人终会明白你的。”
杨广从母亲的话中听出她仍支持大哥杨勇做太子的意思,不知怎地,反觉心里安稳了许多,正欲开口托母后向父皇进言,择机派自己出镇外藩,却见何柱儿走进殿来,躬身向独孤伽罗禀报道:“禀娘娘,现有汉王派回京的护从李靖在宫门外求见。”
“谅儿派人回长安来了?快,快传他进来。”独孤伽罗听说是小儿子汉王杨谅派的人在宫门外求见,一点没有迟疑,脱口吩咐何柱儿道。
陪坐在旁的杨广因听说在宫门外等候求见母后的是李靖李药师,心念一闪,也想见见这位多日不见的后世军神,遂坐着没动。
“小臣李靖,奉汉王之命,回京入宫向娘娘请安,并呈上汉王进献给娘娘的寿礼。”
当李靖跟随何柱儿走进殿来,向独孤伽罗跪倒行礼,说明来意时,杨广在旁上下打量他两眼,发觉同几年前相比,李靖长高了不少,身体也壮实了许多,俨然已是一位英俊的青年将领了,遂趁母后接过他呈上的礼单,注目观瞧之机,向他问道:“李靖,阿谅此次派你回朝,不会只是向母后呈献寿礼而来的吧?”
李靖听得杨广的问话,略一迟疑,还是据实答道:“王爷明鉴。汉王派末将返回长安,原是护送杨仆射的灵柩而来向朝廷报丧的。”
独孤伽罗和杨广听了李靖这话,俱都大吃一惊,杨广忙追问道:“杨仆射是何时没的?”
………………………………
第721章 白得军神一枚
经杨广追问,李靖遂向独孤伽罗和杨广详细禀报了杨尚希在边外病故的前后经过。
原来,开皇六年间杨坚择定杨尚希辅佐幼子杨谅出镇并州时,曾单独向他交待过,命他实掌河北道行台一切军政大权,同时肩负教导杨谅习学政务、军务之责,相较开皇元年对王韶的托付又进了一步。
杨尚希自受命以来,可谓是鞠躬尽瘁,为辅佐杨谅稳定北境局势耗尽了心血,终因年事已高,体力不济,在两个月前一次率人巡边的途中染上风寒重症,终于不治而亡。
杨尚希一死,东突厥立马便有了异动。都蓝可汗雍虞闾亲到并州吊唁杨尚希时,向杨谅提出,索要契丹部落射杀其父摄图的凶手,言下之意是杨谅如不能命令契丹部落交出射杀其父的凶手,他就将发兵入侵契丹。
杨谅出于谨慎,未当场给都蓝答复,事后召集河北道行台文武僚属商议对策时,众僚属意见又产生了分歧,使得年仅十五岁的杨谅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复都蓝好了。
且在次日都蓝离开并州,返回紫河镇之前,他又向杨谅提出了一个请求,以大可汗牙帐安扎于紫河镇不利于实现其父摄图生前遗愿——恢复东西突厥统一为由,请杨谅准许他将大可汗牙帐移回都斤山汗庭。
都蓝趁杨尚希病故之际,屡屡向杨谅提出非份要求,激怒了以太平公史万岁为首的一班武将,他们皆主张杨谅仿效当年杨广出镇并州时应对沙钵略欲将其牙帐北迁时的强硬作法,调集重兵至雁门关外的白道州,威令都蓝不得轻举妄动。
然而,都蓝继位成为东突厥的大可汗以来,东突厥的军力已远非沙钵略当政后期可比,他手下的突厥铁骑就多达二十万之众,仅凭调集几万隋军到白道州驻扎是难以阻止都蓝将大可汗牙帐强行回迁至都斤山的。
面对以史万岁为首的一班武将要求以武力压服东突厥将大可汗牙帐继续留在紫河镇的强烈呼声,最终还是行台右仆射崔仲方建言杨谅派出得力之人紧急返回长安,以向朝廷报丧为名,请求杨坚速增兵北境,以防东突厥生变。
当杨广陪着母亲听罢李靖对北境局势新近变化的介绍,不由得心念一动,暗自打起了再次出镇并州的主意。
而独孤伽罗却因听李靖讲到都蓝再三逼迫杨谅答应他的蛮横要求时,不由得替自己的小儿子感到深深的担心起来。
“母后,杨仆射不幸病故,阿谅年幼,只恐难以应对北境局势出现的变化。请母后代儿臣禀奏父皇,儿臣愿再次出镇并州,稳定北境局势,也免得母后为阿谅操心、担忧。”杨广不失时机地挺身站起,向独孤伽罗施礼建言道。
“阿纵,你才率军伐陈还朝,如此匆忙地便要换回谅儿出镇并州,娘这心里。。。。。。”独孤伽罗寻思着杨广、杨谅皆是她十分钟爱的儿子,哪个也不愿放走,一时间不禁犹豫起来。
“儿臣久镇并州,与那都蓝可汗雍虞闾也颇为熟悉,自比阿谅应付起他来要从容自如得多。”杨广猜测母亲的心思正在活络着,遂趁热打铁地说服她道,“再者,儿臣如今掌握天下兵马,如经父皇诏准,调集平定江南之十数万大军随儿臣北上,量都蓝也翻腾不出什么大浪出来,母后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独孤伽罗听杨广说得句句在理,暗自寻思着如改派杨广出镇并州,确有杨谅难以比拟的种种优势和便利,遂点头答应替杨广在杨坚面前提一提此事。
杨广得到母后的许诺,十分高兴,当即就向母后告辞,出了大兴宫,径直前往明泽坊,准备着手安排心意到杨素购置的那所宅院去修行的事。
他才走出大兴宫的宫门,就被从身后紧追上来的李靖给叫住了。
“末将给王爷请安了,三年前长安一别,如今王爷已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不知可还记得末将否?”李靖嘴上像是抹了蜜,嘻皮笑脸地恭维杨广道。
“李靖,别忘了你此次奉命回京,可是向朝廷报丧来的,小心叫旁人瞧见了你这张笑脸,回头禀报给父皇,要了你的小命。”杨广对李靖紧赶着纠缠自己心里着实有几分得意,口头上却警告他道。
“嘿嘿,末将素知杨仆射为人,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决不会因此而怪罪我的。”李靖边主动牵过杨广的马缰,在头前走着,边向杨广作着解释。
“你正经差使办完了,还不回家探望父母,跟着我做什么?”杨广有意板着脸,质问李靖道。
“末将方才在正阳宫中听得王爷求娘娘禀明皇上,欲代替汉王出镇并州,末将前次已错过了跟随王爷平定江南的良机,不愿再错失跟随王爷对阵突厥铁骑的机会,因此恳请王爷出镇并州之时,能否准许末将继续留在并州,担任王爷的护从。”
听到李靖居然主动要求跟随自己出镇并州,杨广心里简直要乐开了花。他巴不得将这位不世出的军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自己所用,却没想到他今天会主动找上门来,殷勤地请求到自己麾下效力。
“李靖,要是我没记错的话,目下你还是内殿值长吧?阿谅出镇并州之时,父皇因念及他年幼,身边原有的护从梁默另有任用,所以才暂时调你到阿谅身边充任护从。倘若日后父皇真的允准本王换回阿谅,出镇并州,你须得自己向父皇提出,到本王麾下任职,倘能得到父皇允准,本王自也不会有异议的。听明白了吗?”杨广存心要给李靖再出一道难题,要他自己主动投奔到自己麾下效力,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笼络于他,故而不紧不慢地对李靖说道。
李靖见杨广算是答应了自己继续留在并州,在他麾下效力,兴奋地回身冲杨广一抱拳,说道:“多谢王爷不弃,答应末将到王爷麾下效力。”说罢,却不向杨广告辞,继续牵着缰绳向前走去。
“哎哎哎,你没听到本王方才对你说的话吗?还不赶快回家去看看父母,本王这里用不着你来献殷勤。”杨广这回可真的有些恼了,伸手就来夺李靖手中的缰绳。
“请问王爷,这是要去哪儿啊?末将记得,王爷欲回晋王府的话,好像走得不是这条路吧。”李靖却不肯将缰绳交还给杨广,反微笑着冲他问道。
“本王要到明泽坊公干,无需你跟随。”杨广见李靖轻轻巧巧地就避过了自己去夺缰绳的手,心里着实喜爱他,遂顺口答了一声。
“那可巧了,我家就住在明泽坊中,正好叫末将送王爷到得那里,顺路就回了家。”李靖依旧嘻嘻笑着,牵着马的缰绳向前走去。
………………………………
第722章 李靖初会红拂女(上)
待到明泽坊经向里正等人打听,杨广方知拟将心意安置到那里的那所宅院原是新任门下纳言、越国公杨素(杨素曾以平陈后自己初获封之郢国公爵位封号与因谋逆被诛的王谊相同,向杨坚上章请求改封,杨坚念及自己得以纳陈未央为妃大半肇始于杨素献府中艳姬于已,故而格外加恩,不仅改封杨素为越国公,而且册任他为门下纳言,从此以后,杨素得偿所愿,跻身于当朝宰辅之列)不久前花费重金购得的。
杨广考虑到如由自己出面,直接找杨素用重金从他手中购下这所宅院似乎不妥,于是也将这件差使委托给了李靖,对他只说心意师太曾对朝廷有功,欲找一所僻静些的尼寺修行,交待李靖不惜一切代价从杨素手中购得这所宅院供心意修行。
李靖既得杨广答应自己随他继续出镇并州,自然极为重视杨广交待下的差使,当日返回家中拜见过父母,便向闻知他回京的消息特地赶来找他的儿时伙伴刘居士提起了此事,和他商量着如何才能从杨素手中购下这所宅院,向杨广交差。
刘居士是长安城中出了名的泼皮公子,其父彭国公刘昶曾在开皇五年间皇后独孤伽罗欲用前朝皇后司马珞为钓饵实施的“钓鱼计划”中名列四条“大鱼”之一,后来这四条“大鱼”中的清河郡公杨素因长期坚持不懈地向朝廷进献平陈之策,终获杨坚夫妻信任,获得重新起用,担任了伐陈三路大军中西路军的行军元帅,算是从前朝旧臣的谋反名单中删除了,而另一位侥幸得免受到查究的就是刘居士的父亲——彭国公刘昶。
不过,独孤伽罗之所以在梁士彦、宇文忻、刘鲂三家叛乱事发后将彭国公刘昶从“大鱼”名单中删除,概因刘昶和他的夫人——前朝周武帝的亲妹妹长阳公主宇文氏采取了和杨素完全不同的保命策略:早在开隋不久杨坚大肆诛除宇文氏宗室之时,刘昶就携夫人躲进了佛寺,一直住在佛寺,以居士的身份诵经礼佛,决不再过问朝中之事。
独孤伽罗曾派人于暗中监视刘昶夫妻长达五年之久,始终未发现这一对夫妻有任何图谋不轨的行为,加之开皇五年间三家叛乱事发后紧接着又出了高德上书一事,引发得一时间朝局动荡,故而才悄悄将刘昶夫妻从“大鱼”名单中删除,并曾与杨坚亲至刘昶夫妻居住的兴善寺探望,借以安抚朝中其它前朝旧臣之心。
刘昶夫妻都是老实人,却生出了刘居士这么一个泼皮公子,不仅顽劣,而且胆子还极大,居然为了解救好朋友李靖,敢半夜三更在杨广的晋王府门外命人敲锣打鼓,肆意喧哗,若不是杨广瞧在他父母的情面上不与他一个顽童认真计较,恐怕他的小命早就不保了。
然而,这刘居士也有一样长处,那就是交友甚广,且为人极其仗义。也算是他和李靖二人有缘,在刘居士六岁那年,曾因父母痴心礼佛,对他疏于约束,有一次,刘居士便趁家中仆人不备,一个人悄悄溜出了家门,在长安城中尽情地游逛起来。哪知当他转到长安宫门外的大街上时,迎头正碰上一匹马受了惊,直冲着他狂奔而来。刘居士当场就吓得呆若木鸡,动弹不得了。就在受惊战马即将撞上刘居士的一瞬间,从街边斜刺里飞奔而来一名少年,一把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