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华东)-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哈将军,令尊纳哈出将军要走了,这到处寻不到你。”王大人说道。

刚刚,他们还在前面喝酒,这德哈又借口尿急,跑了出来,王大人就感觉有些不对劲,直到现在,纳哈出要走了,德哈还没有回去,居然跑到后面来了!

看着德哈的那个样子,王大人心里也气,但是,嘴里什么都不能说出来。

“王大人,末将有个请求。”德哈说道。

“德哈将军请讲。”王大人说道。

“我看你这府衙不错,干脆,在我们军队驻扎在保定路的期间,我就在这里住下好了。不知道王大人肯不肯啊?”德哈说道。

德哈这么一说,王大人脸都绿了,这家伙,摆明了就是想调戏自己这个女儿的,但是,自己能不答应他吗?

看德哈现在的眼神,就死死地盯着小玉不放,这样可不行!看来,德哈想要住在府衙里,只能让小玉暂时到外面躲避一下了。

想到这里,王大人满脸笑容地说道:“当然了,德哈将军肯来这里,那是下官的荣幸,我立刻就让仆人,给你收拾一间客房去。”

一旁的丫鬟,一直在低着头,听到王大人这么说,立刻说道:“奴婢这就去办。”

说完,向一旁走去。

一边走,她一边在脑子里急速地思考,这个情报,太重要了,一会儿,得找个机会,给陈大人发回去。

一个时辰之后,一只信鸽,飞上了天空。

远在徐州的陈风,很快就收到了这保定路的来信。

“从辽东来的兵马,现在只到了保定路,就不走了,离我们的计划,还有些距离。”陈风说道。

这些兵马,不能离大都太近了,否则,己方的人一围困大都城,一日之内,他们就赶到了。最好是将他们再向南引诱一段,比如,冀州或者德州,这样,他们到大都,会有两日的路程,才会给自己充足的时间。

这鞑子皇帝,居然如此懦弱,派人前来收复失地,居然就走到保定路,就不走了,还要在保定路长期地驻扎下去!

“这德哈,显然是个目空一切之人,风哥,我们不如从山东派一支骑兵,奇袭一下河间,这样,不管纳哈出是否会行动,那个德哈,一定会按捺不住,前来找我们麻烦的。”常聚在一旁说道。

奇袭河间?陈风望着那个大比例的沙盘,常遇春的骑兵,从山东出发,一日,就可以抵达河间,的确是可以奇袭,而将对方的军队引过来,这也是一个办法。

至于时机,马上就要过年了,干脆,就在大年初一,给鞑子一个见面礼!

“给徐达去命令,洪武元年初一,派一支部队,奇袭河间,调动保定路的军队,最好让保定路的军队,在河间驻扎下来。”陈风说道。

毕竟徐达是东线的指挥,所以,给徐达下命令,徐达自然会派离得最近的常遇春所部过去。

洪武元年!过年的时候,大明朝,就要建立了啊。

“风哥,喝碗茶吧。”陈风刚刚让一旁的刘狗儿去传令,蓝玉寒就走了进来,将茶杯放在陈风的面前,用精致的茶壶,倒出新鲜的茶水来,茶香扑鼻。

“玉寒,这种事情,让下人做就可以了。”陈风充关心地说道。

第632章一国之母

“风哥,反正玉寒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做。”蓝玉寒说道。

看到蓝玉寒进来,常聚等人,都告辞下去了,反正这作战行动也已经制定了。

“玉寒,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陈风突然望着蓝玉寒那依旧柔嫩的脸庞,说道。

他已经听了出来,此时,蓝玉寒走路的步伐,有些沉重。

听到陈风这么问,蓝玉寒说道:“是啊,风哥,本来,你的事,玉寒是不该过问的,但是,现在玉寒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

“说吧,玉寒。”陈风扣了扣茶碗,将茶碗放到了嘴边。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蓝玉寒玉唇轻启,说出了这么几个字来。

这几个字,顿时让陈风一楞。

有玉寒做自己的老婆,是非常幸福的,这个女子,非常聪明,现在,已经提前预知到了危险,所以,特地前来提醒自己。虽然蓝玉寒从未有过官场的经历,但是,很多时候,更是旁观者清。

“昔年勾践卧薪尝胆,文种和范蠡一起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文种却被受赐剑自刎而死。”蓝玉寒说道。

蓝玉寒只是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个例子,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听到蓝玉寒这么问,陈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自己的这个老婆,不是会预知天机吗?

“玉寒,那你能否算出,在平定了北方之乱后,我也会被兔死狗烹啊?”陈风问道。

听到陈风这么说,蓝玉寒立刻用纤纤玉指,抵到了陈风的嘴唇上,说道:“夫君,休得胡言!”蓝玉寒立刻感觉到玉指上一阵湿润,再一看,风哥居然已经伸出了舌头,舔自己的手指去了。

顿时,心里一阵蜜糖融化般高兴。

后背被一双大手搂住,蓝玉寒就势,坐在了陈风的腿上。

“风哥,这也是玉寒奇怪之处,现在看天象,风哥暂时没有什么危机,但是,却发现风哥似乎要离开原来的地方。”蓝玉寒说道。

如果没有遇到玄玄子,陈风打死也不会相信真的有什么五行之术,有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未卜先知之类的道术,但是现在,陈风是信了。

蓝玉寒继承了玄玄子的衣钵,没事看看天,就知道要发生什么事,这简直就是神了!

现在,蓝玉寒就提到了,陈风不会有危险,但是,陈风却要挪窝了。

“是啊,玉寒,你在江南呆久了,不知能否适应北方的苦寒啊。”陈风说道。

“风哥,你去哪里,玉寒就跟你去哪里。”蓝玉寒说道:“再说,以玉寒此时的功力,北方再有什么苦寒,对玉寒也没有什么影响。”

蓝玉寒说这些话,几乎都是不需要思考的,说完了,才突然反应过来:“风哥,你不会是要在大都定居吧?”

“玉寒,你冰雪聪明,果然什么都是一猜就中。”陈风说道。

“可是,可是…”蓝玉寒可是的两下,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保持自己有一定的兵力,有个成语不是叫做投鼠忌器吗?我现在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亲同兄弟,我也会尽力辅佐于他,帮助他建立好这个国家,让百姓们能够安顿下来,安居乐业,这是我的理想,但是,如果他想要过河拆桥的话,那就得掂量掂量,是否值得了。”陈风说道。

陈风的话,说得已经非常明白了,蓝玉寒一听就知道陈风的意思,但是,却还是有些疑问:“风哥,那你为何要迁居到大都去?”

“要是在平江,我数万大军,随时能够威胁到朱元璋,他怎么会容得下我!而到了大都,我这些人马,又是必须的了。”陈风说道。

到了大都,这些人马,就是必须的了?蓝玉寒眼珠一转,立刻说道:“风哥,你说玉寒冰雪聪明,其实,你才是绝顶聪明之人。”

陈风摸了摸自己的头,说道:“我的头,还没有秃啊?”

蓝玉寒拍了下陈风的脑门,却是无比柔情。

看来,为了陈家,要给鞑子放一条活路啊,不能赶尽杀绝。

陈风没有躲开,将自己的嘴唇,凑到了蓝玉寒的红唇之上。

战争,最终会结束,而在战争结束之后,新的战争,也会在另一种意义上诞生啊。

应天。

整个应天城,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要过年了,而是因为明朝要建立了!

就在新年的第一天,王爷将会蹬上九五之尊之位,这个消息,已经在城内传开。

不用说,只要看到城中央的那座皇宫,就有很多人猜出来了。

汉人的朝廷,终于要建立了!而且,现在,北方的军队,正准备打到大都去,鞑子朝廷,彻底已经完蛋了,因此,今年的春节,江南的百姓,都非常高兴。

每天望着那皇宫的宫城,就让人乐呵呵的。

张着嘴,笑得最欢的,就是那个驴脸的朱元璋了。

“秀英,以后,我们就在这皇宫之内,住下来。”朱元璋说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精心布置的。”

朱元璋的旁边,大脚马秀英却走得有些步伐沉重。

这周围的美景,马秀英是知道的,虽然现在还是冬季,但是,江南依旧是绿色的,而等到了夏天,这里更是美不胜收。

但是,马秀英却不是很高兴。

以前住的院子,是收那些为恶的大户的,马秀英住着,还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而现在,这皇宫,完全是为自己建造的,如此富丽堂皇,马秀英就觉得,有些接受不了了。

“秀英,这边来。”朱元璋推开了一扇门,顿时,里面洁白干净,一尘不染,中间还有一个物事。

“这是何物?”马秀英问道。

“这里,就是以后洗澡和出恭的地方。”朱元璋说道:“现在,江南的大户人家,都已经开始流行这般布置。”

朱元璋说完,看到马秀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不由得问道:“秀英,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国之母了,为何如此闷闷不乐?”

马秀英走了出来,来到一棵树下,坐到了下面的椅子上,说道:“夫君,还记得我们红巾军,为何要起义吗?”

起义?朱元璋一楞。

“当然记得,我朱重八,只是个放牛郎,但是,遇到旱灾,家里人都饿死了,贪官污吏横行,四处民不聊生,为了救天下苍生,我才毅然决定,到郭元帅那里去投军。”朱元璋说道。

“现在,我们天下还未平,虽然江南百姓的日子好了起来,江北的百姓,依旧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这个国家,满目苍夷,现在这个时候,夫君你登基为皇,就是全天下百姓的皇帝,在百姓们还没有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们怎么能率先贪图享受?”

马秀英的话,仿佛是一瓢冷水,泼到了朱元璋的头上,顿时将朱元璋泼醒了。

虽然朱元璋已经娶了数房妻子,但是,对于马秀英,朱元璋一直都是非常敬重的,马秀英的一言一行,都像是一国之母,所说之话,所做之事,都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

马秀英一直都是很节俭的,今日来皇宫,马秀英穿的是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但是,在裤脚之处,还是能够看到有补丁露出来。

虽然,当初的郭子兴,其实是个地主,家里的条件还不错,但是,马秀英是郭子兴的养女,依旧记得以前的时候的艰难,更记得百姓们的穷苦。

“秀英,你说得对,为夫不该如此贪图享受。”朱元璋脸色通红,似乎非常惭愧。

“夫人,您错怪王爷了。”就在这时,一旁的李善长说道。

“哦?”马秀英听到说自己错怪了,不由得抬起头来,望着李善长。

“这皇宫,本来是当初给小明王韩林儿建造的,宫中的布局,都是那个时候确定下来的,相比鞑子的大都,甚至是汴梁的皇宫,规模都要小很多。而您刚刚看到的那间房内的布置,以及很多类似的布置,都是陈大人负责的,后期的装饰,我们自己只出了很小的一部分资金,都是陈大人出资的。”李善长说道。

开始是给韩林儿准备的,那个时候,不能太寒酸吧?即使这样,也比其他的皇宫逊色很多了,而之后,都是陈风掏的钱,王爷又没有乱花钱,这当然算是夫人错怪王爷了。

听到了李善长的话,马秀英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陈大人还真是为国为民之人!夫君,既然如此,那这后宫,就现在这个样子足矣,不能再多花费了。”

前面上朝的大殿之类的,马秀英管不着,这后宫,却不能再多浪费银子了。

“是,夫人所言甚是。”朱元璋说道。

“还有,虽然这宫殿很大,但是,绝对不能用太多的宫女和太监,这后宫之中,有二十个宫女,就足够了。”马秀英说道。

这么大的宫殿,才二十个?就是一个大户,下面的丫鬟,也有三五十个啊,朱元璋皱了皱眉头。

“这打扫院子,缝缝补补之类的,我自己就可以做。”马秀英说道:“当一家之主很难,当一国之主,更要懂得勤俭啊。”

“是,夫人说得很对。”朱元璋说道,此时,他仿佛成了妻管严一般,其实,他知道,夫人今日之话,说得非常正确,之前,受陈风的影响,自己有些忘记曾经所受的苦难了啊。

马秀英听到朱元璋这般回答,终于,那闷闷不乐的心情才一扫而空,想起刚刚的话,突然又说道:“夫君,我们朱家,能够如此顺利地取得天下,陈大人功不可没啊。”

第633章洪武元年

马秀英非常清楚,自己的分内之事是什么,她从来都不会越权,但是,她也知道,陈大人和自己的夫君结为了兄弟,又把郭惠许给了陈风做老婆,那这也就算是一半的家事了,所以,马秀英想要知道,夫君究竟是怎么安排陈风兄弟的。

马秀英和陈风兄弟的关系,也比较不错,尤其是和陈风的几个老婆,相处得很融洽。

听到马秀英的问话,朱元璋说道:“我会封风弟为平江王,总领现在他的辖地,那里的一切,都还由他来掌管。”

“那风兄弟同意了吗?”马秀英问道。

皇上赐下臣物品,下臣还从未有听说过不同意的,但是,马秀英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会关系到朱氏天下的万年基业,因此,马秀英还是问了。

“风弟一直不同意,只同意把平江和扬州两地给他做封地,不过,我已经意决,等到开国大典之时,便会昭告天下。”朱元璋说道。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马秀英终于放下心来,陈大人,一心辅佐自己的夫君,现在,这即将过年,都在前线督战,忠心可嘉啊!

“夫人,有你在我身边,时刻提醒我,真乃我朱元璋之福啊。”朱元璋说道。

虽然朱元璋娶了数个老婆,每一个都很漂亮,而马秀英本来就长得只是能看而已,而且,现在已经稍稍显老。但是,朱元璋对马秀英,却是非常尊敬和爱护的,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和这个老婆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当初自己曾经被郭子兴关起来的时候,是这个老婆,怀里捂着刚出锅的大饼去给自己送吃的,为了能让自己吃上热的烙饼,胸口都烫伤了。

秀英提到了陈风的问题,这也是个大问题,但是现在,必须要如此处理,风弟,也是自己在反抗鞑子的斗争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朋友。

“夫君,你登基用的龙袍,我今日回去就能做好了,晚上的时候,你先试穿一下吧。”马秀英说道。

“秀英,你辛苦了。”朱元璋说道,说完,兴致又上来了:“秀英,我带你去看看大殿,那里,也是风兄弟帮忙修建的,非常壮观。”

看到朱元璋如此兴致勃勃,马秀英也不再扫他的兴,跟着朱元璋,一起向前面的大殿走去。

走了几步,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说道:“现在,朝廷即将建立,六部之中,尚缺许多人手,秀英,你虽然没有了父母,但是,还有宗族,我派人去寻访他们,找来给他们官做,也好让马家光宗耀祖,你看怎么样?”

“夫君,此事万万不可。”马秀英立刻说道:“爵禄应以待贤,不应私给外家,请夫君慎惜名器,勿徇私恩。”

听到马秀英的话,朱元璋脑子里又想起了上次去徐州,要给陈守道官职,陈风也拒绝了,高风亮节啊。

有了这两人为例,以后,看谁还敢徇私任用自家之人!

朱元璋对他即将要治理的整个国家,顿时信心十足。

头顶上,太阳高照,正值晌午,整个明朝,即将如日中天,朝气蓬勃!

至正十六年的新年,终于来到了。

不过,在后世的所有历法中,至正这个年号,到这里戛然而止,新的年号即将载入史册,洪武元年!

周围是大圆柱子,圆柱子之间,是大块的透明的玻璃,阳光柔和地通过玻璃,将大殿内照得敞亮,也很暖和。

大殿之上,两边群臣静静地排列着,每人穿着新制的官服,戴着官帽,手拿簪祜,感受着温暖的阳光。

“皇上驾到。”一个尖尖的声音高叫着。

随着这个声音,从大殿的后面,一个人,慢慢地,一步步,稳健地走了上来。

朱元璋心中兴奋,脸上非常庄重。

终于,走到了大殿的最前面,那里,还在散发着檀香味的椅子,上面,巨龙飞舞。

朱元璋一转身,用手抬着裤脚,坐了上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下面的群臣,立刻跪倒在地,向着上面的朱元璋喊道,声音洪亮,透过了大殿,传得很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外面的声音更大,那是守护宫城的禁卫军发出的喊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这个声音,整个应天,都在震撼之中,这次,是全城的守军,都是高喊。

声浪渐渐平息,朱元璋望着跪倒在地上的众臣,说道:“各位爱卿请起!”

“谢皇上!”众人站了起来。

多少年了,终于等到了别人喊自己一声吾皇万岁!这个时刻,朱元璋莫名地激动着。

“启禀皇上。”下面左侧首的一人出列说道,正是李善长:“皇上,现在,北方鞑子即将被攻破,我大明国建立,乃是顺应天意,请皇上发国书,昭告天下,宣扬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