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宋-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就好,总归不做俘虏。”李仁孝有气无力地说道,算是松了口气。
“陛下,还是要以国事为重。”
“不想了,现在人家兵临城下,已经不能回头了。”李仁孝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地站起身。
他和任氏的确**,越发危急的局势,尤其是任得敬大败,进入静州闭门固守,让大臣们不断要求降罪,连同任氏也要受到惩处。他又怎能人心伤害任氏,在他眼中的任氏,不过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女人,就是皇后罔氏也无法比拟。
不过,作为大夏的青天子,当此危境时刻,决不能为女人冷了人心,必须要做出选择,尽管这种选择是痛苦的,但他必须断然选择,因为时间对他而言不多了。
这样的事,他自然不能亲自去办,更不能让旁人去办,皇后罔氏成为了合适的人选。
罔氏幽怨地看着李仁孝消瘦地脸颊,心下暗自酸楚,低声道:“陛下,还是。。。。。”
1099。第1099章 李仁孝的突围
“不要再说了。”李仁孝毫不客气地挥手,决然道:“朕无能!无法固守先帝基业,自当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岂能做卧榻侍奉之人。沙州虽然艰苦,又有耶律大石在侧,可谓是四面危机,只要能励精图治,还不不难重新创业,未尝没有收复祖宗陵寝的机会。”
罔氏诧异地看了眼李仁孝,幽幽一声长叹,道:“既然陛下决定,那就不要犹豫。”
李仁孝眉头微蹙,慢吞吞地道:“移讹在何处?”
“国相和都统军在外等候。”
“我去看看,皇后先去歇息。”李仁孝转身看了看任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幹道冲、移讹到来,李仁孝恢复了镇定,不甘地道:“准备的怎样了?”
幹道冲脸色凝重,他绝不甘心退往沙洲,不要说忍受宋、辽、吐蕃、乃蛮、黄头回鹘的四面合围,就是西去的道路也艰辛无比,能不能到达还是未知数,恐怕是难看到中兴之日。
只是,如今的兴庆孤城一座,当石包寨失守,丧失从南路进入隔壁的通道,坚守下去无异于自寻死路,让他内心深处非常煎熬。还好北路通道仍在混乱战区,夏军集中兵力冲击,未尝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移讹受到李仁孝重视,手握数万重兵,却也对迁徙不安,硬着头皮道:“陛下,六军整装完毕,可以保护陛下向北杀出血路。”他用了保护李仁孝,并没有带上妃嫔、百姓,可想到沙州路途的血战,许多累赘在身,没有哪怕一点信心。
“可有百姓愿意跟随?”李仁孝隐隐期盼地道,任何想有作为的君主,都非常希望有子民跟随,来彰显他们的英明。
“也有,只是路途艰辛,要面临血战,恐怕他们拖累。”移讹摇了摇头,并不赞同携带百姓,连后宫妃嫔都不想带,何况那么多拖家带口的生民,那是自己在找死。
“不,朕是青天子,绝不会抛弃一个子民。”李仁孝非常坚决,他要是忍心抛弃拥护者,那可真是孤家寡人了。
移讹眉头微蹙,想说却又不敢直言,只能看向幹道冲,希望老国相能说句话,不要连命都搭进去了。
幹道冲有几分激动,这才是有作为君主的风范,危难时决不抛弃生民,只有这样的君主,才有挽回败局的资格,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朗声道:“陛下说的是,仁德之君绝不抛弃百姓,汉末昭烈帝自新野南下,宁愿和曹家精骑死战,也不愿舍弃百姓,最终成就大业。”
如果,王秀在场的话,肯定会对幹道冲大大地鄙夷,刘备是带着居民难逃,只是遭遇曹操追杀,最终丢弃百姓逃离,成就王图大业者,是希望百姓纷纷跟随,生死面前却还是会毫不犹豫抛弃追随者。
移讹那是一阵牙疼,无辜地看着幹道冲,真不知道这群措大脑袋里是什么,明知道要经过血战,才有一线生机,非得要带上累赘,这不是找死吗?
李仁孝却大为兴奋,涨红了脸,无论怎样去说,幹道冲的话对他都是激励,激动地道:“移讹,绝不放下一个追随者,知道吗?”
移讹只能躬身领旨,却从心里发出不屑,仁慈固然是臣子对君上的期望,有时候却是致命的弱点,他不情愿却不能不照办,只好低声道:“不能再拖了,一旦他们合围,我们将无路可退,还望陛下先走,臣率军断后。”
“不,你和国相率军护送百姓先行,我来断后。”李仁孝豪情万丈地道,他要学昭烈帝,护卫他的忠诚子民撤退。
“天子岂能做殿军?”幹道冲又惊又怒,当即反驳,他是赞成带上百姓,却不代表看到青天子殿军,李仁孝可是党项人最后的希望,绝不能出现任何危险。
李仁孝稍稍动容,眉宇间闪过一抹情绪,生硬地道:“不要再说,朕意已决。”
移讹绝不敢想象,一支夹带百姓的大军,在草原蛮族、宋军和金军狼牙交错的浪潮中,如同蜗牛般地蠕动,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李仁孝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只能寄希望于长生天的庇护。
幹道冲没有移讹的小算盘,他不愿李仁孝陷入乱军中,李仁孝早天离开险境,他早一天安心,至于百姓的安危固然重要,却要排在青天之后,不得已的牺牲还是能接受的,当下道:“陛下不可留下,应速速前行。”
李仁孝摇了摇头,凄苦地道:“太后刚刚归天,发丧之后再行西去。”
幹道冲眉头微蹙,脸色很不好看,确没有说话。
移讹没想那么多,高声道:“陛下为了妇人,竟然置大局不过,让将士寒心。”刚说完,他就后悔了。
李仁孝并未发怒,此时的他也明白,不能再寒了人心,苦笑道:“我也明白,却也是礼法。”
幹道冲继续沉默,移讹没有话说,牵强附会不假,却也很有道理,等上一两天也是可以的。
“知道二位忠心,朕自然明白,国相先带人离开。”李仁孝见他们不言不语,也不再辩解什么,算是话尽于此。
待他回到内宫,全身乏力,发现罔氏正在等他,不由地愕然道:“怎么还不去休息?”
罔氏怜爱地望着李仁孝,柔声道:“陛下连日操劳、甚是疲倦,该回去歇息去了!”
李仁孝心中很累,有气无力地道:“朕想静一静。”
“陛下。。。。”罔氏深深地看了眼李仁孝,有着那深深地不舍,红唇煽动间却无法去说,只能默默地相望。
李仁孝轻轻地拉起罔氏的手,目光尤为柔和,温声道:“却要苦了你,经受风餐露宿。”
罔氏嫣然一笑,柔声道:“只要有陛下在,就好。”
李仁孝凝视着罔氏,第一次发觉,皇后就然是那么凄绝美丽,似乎,自己错过了什么。
“陛下是青天子,却不是平民家好儿郎。”罔氏轻展笑容,低低地偶语。
李仁孝没有在意,夫妻相互握着对方的手,彼此四目相对,无一言一语,进行着无语的交流。
1100。第1100章 劫持李仁孝的计划
北方,乌剌海城
金军投入兵力两万余人,由高升统一节制,监控北地的草原蛮族,稳固各个战略要点。
张启元在各要点巡视后,回到了乌剌海城,却对高升建议,要求高升率部酌情夺取摊粮城。
高升对摊粮城不感兴趣,更不想和宋军直接开展,随意地道:“那里是南朝的控制区,咱们贸然抢夺,恐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能有什么麻烦,我看王大郎没胆子再打。”张启元毫不在意,宋军再河西和金军作战,却不代表在灵夏作战,这不是打不打得问题,而是战略上的原则。
如果,宋军主力和金军对抗,很可能演化成大规模战争,把整个陕西卷进来,进而就是沿河五路,一发不可收拾,会和大宋行朝战略相违背。
高升有几分不满,沉声道:“打摊粮城做什么?那里太深入了,我们就是拿下来,也守不住的。”
张启元眉头一挑,玩味地道:“你认为嵬名仁孝会坐以待毙,或是住赵官家赐给他的宅子?”
高升摇了摇头,知道张启元有算计,这厮行军打仗是外行,搞阴谋诡计却是一等一的好手,冷笑道:“有话直说,不要磨磨蹭蹭。”
张启元看了眼高升,目光尤为复杂,叹道:“五哥,你我都是同乡,又效力大金天子,没有必要横眉竖眼,还是相互扶持为好。”
“我是军旅粗人,直来直去,不懂得花花肠子。”高升淡淡地道,直接拒绝张启元的套近乎。
张启元撇撇嘴,也不在磨叽,笑眯眯地道:“嵬名仁孝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夺取摊粮城,向北越过贺兰山通道,沿着草原和隔壁去沙州,只要他不甘心,肯定会这样做。”
高升瞳孔微缩,脸色变的严肃,他对张启元不太感冒,却不能不承认这厮阴险,既然李仁孝可能北上夺路西去,可能造成一系列后果,他不能不慎重对待。
毕竟,活女正在河西和邵兴酣战,要是加入李仁孝的话,恐怕会让形势更加复杂,不能不认真地问道:“你认为该如何是好?”
“当然是奇货可居。”张启元眉头一挑,悠悠地来了句。
“不过会落了毛的凤凰,要他何用?”高升对李仁孝不感冒,只要党项人敢进他的控制区,那就消灭算了,在宋军控制区域,他没有必要去冒险。
“五哥,我不是说你,你和大郎相比,真是差的太远,想不丧命他的刀下,你还得把目光放远点。”张启元呵呵地笑了,丝毫不客气点到高升痛处。
高升眉头紧蹙,目光不善地瞪着张启元,厉声道:“张二哥,你说话小心点,不要你是学士,被郎君所看重,我就不敢动你,这里是军中,任何事情都能发生。”
**裸的威胁,杀机毫不掩饰,张启元却并不在意,自己又不是吓大的,不在意地讥笑道:“真话永远没人想听,我却不得不说,也是为了五哥你。”
“哼哼。”高升冷冷一笑,并不以为意。
张启元没有在意高升态度,似乎是自言自语道:“嵬名仁孝是颗好棋子,要能把他控制在手中,或许能有大用。”
高升一怔,他作为领军大将,也是经验丰富,不难听出张启元的意思,无外乎拿李仁孝作为筹码,图谋更大的利益,最起码能搅乱王秀的战略,延缓南北决裂的时间。
南北必将有一战,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事情,关键在于何事以何种战略姿态决战,里面的猫腻可就大了。
如果,大宋行朝拖延太久,锐气尽丧,或是北伐失败,那南北分治的格局将真正形成,让大宋行朝得到有利的战略发展空间,就算金军屡屡南下也无济于事。
“五哥,你要好生准备,我有六成把握,定要把嵬名仁孝留下。”张启元目光闪烁,语气隐有几分激动。
高升瞥了眼张启元,淡淡地道:“需要郎君应允才行。”
“相信郎君会同意,连撒离喝郎君也会同意,没有比把嵬名仁孝抓在手中,更具有**的事情。现在,最大的阻碍就是那些草原部族,恐怕他们会插手。”张启元毫不担心他的主张不被采纳,对于女真人而言,绝对是要挟大宋行朝的好机会,他们绝不会拒绝**。
同样,高升也有点心动,这可是俘获大夏君主良机,能为自己再建功勋。不得不说他发觉危机,还是自己的生存危机,作为一名汉人,他成为了猛安谋克军的统帅,引起很多女真贵族的不满,就算兀术对他依旧信任,却放不了冷箭。
一旦有事,恐怕连兀术也救不了他,不能不给自己蒙上功勋光环,保护好自己,他心动了。
“五哥,要不愿夺取摊粮城,恐怕南朝不知你我决心,可能会生出是非。”张启元耐心地诱导,他不认为高升是他对手,却要用到对方手中兵力,才保持温和的低调。
“万一徐徽言反击,又该如何是好?”高升反问道,这不是没有可能,宋军在省嵬城可是有一个行营,对金军占有优势。
张启元嘴角上翘,他的目的成功一半,只要高升意动,比兀术、撒离喝强令还要管用,县官不如现管啊!慢慢地笑道:“无妨,就算徐徽言反击,那也是有限的,绝不可能和你全面开战,这是王大郎决不能容忍的。”
高升看了眼张启元,尽是真挚的笑容,他又陷入了犹豫,前景引诱他不断倾向张启元。
“不能再考虑了,时不我待,战机稍纵即逝,我们要马上集结兵马南下。”张启元见高升意动,不失时机地催促。
“我掌握的兵马不过两万,精锐万人而已,徐徽言却有七八万大军,嵬名仁孝一动,追兵也会有数万众,就算撒离喝郎君支援,也超不过五千人,恐怕很难虎口夺食。”
高升对韩常掌握精确,好道出你能料到,大宋将帅岂能看不到的意思。
“无妨,兵贵精不在多,我们可以去支援嵬名仁孝。”张启元不在意地道。
“哦,好办法。”高升眼前一亮,继而是深深地鄙夷。
1101。第1101章 要回行在了
开封府
钟离睿的到来,让王秀非常高兴,要不是枢密院需要能人把持庶务,他就要把钟离睿调到身边,好在战争进入尾声,也算是差强人意。
此行,钟离睿是带着圣谕来的,应该说是朱琏的意思,让他再次西行,很明白地让他享受战争的荣誉。
“大人,大军围困兴庆,西北局势到了最关键时刻,还需大人坐镇节制。”钟离睿的话很委婉,王秀的意思很明确,不想参合这趟浑水,谁愿意风光就去,反正他不想去。
宗良也是目光殷切,非常希望王秀西行,就算灭夏奇功是先生促成,不在西北总觉得是遗憾。
“真的没有必要抢人风头,不合适,实在是不合适。”王秀坚持主张,他是权势滔天不假,没有人不承认。
但是,权力越是达到了顶峰,就要看到危机四伏,他不可能行禅让古礼,甚至要包容儿子所为,才不得不低调行事,放弃很多本该属于他的光环。
“哦,五路是该推行两银法了,你们看谁来合适?”
钟离睿果断地闭口不语,宗良却是目光闪烁,隐隐有跃跃欲试的光芒。
王秀看了眼钟离睿,风淡云轻地笑道:“这可是个挑战,搞不好会麻烦缠身,尤其是河南府,可是汇聚土财主之所。”
宗良并不以为然,淡淡地道:“先生,有大娘子在,早就把那些商贾士人稳住,翻不起大浪的。”
王秀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淡然道:“哪有那么顺利的,明面上的松口罢了,实际牵扯方方面面利益好处,推行起来难上加难,不是那么轻易成就的。”
钟离睿点了点头,看了眼宗良,轻声道:“大人说的是,主持五路两银法,实在是苦差事。”
宗良嘴角一抽,眼神晃动间,似乎看出钟离睿心思,却有一丝不甘心,道:“迎头而上,我就不信不能成功,欧阳德明做的就很好。”
“嗯,德明做的很好,成都府路大治,两府对他也是赞誉有加。”王秀提到了欧阳澈,不吝褒奖言辞。
“不过,只是一路而已,五路并非那么容易。。。。。。”宗良脸色很不好看,却在一瞬间变化平淡,话刹住了,暗骂自己多嘴。
钟离睿莞尔一笑,宗老大想出政绩想疯了,这醋味可真浓,他也不当面挑破,却知道这位王门老大,没有推行五路两银法的本钱,只能让欧阳澈来。
王秀看了眼宗良,古怪地一笑,又道:“的确不容易,对欧阳德明而言,也算是一次挑战。”
钟离睿眉头一挑,嘴角抹过会意地微笑,宗良却有几分惊讶,旋即又有一些释然,当然还有些许苦涩,大好的功绩就在眼前晃过,不甘心又能怎样?你也得有本事才行,他还算有自知之明,不会狂妄到毛遂自荐。
“总归是有经验,比别人强多了。”钟离睿轻轻咳了声,再看眼宗良。
王秀很赞同也对欧阳澈有期望,目光闪烁地道:“他的任期也满了,成都府路应该持重行事,把他调到五路比较合适,应该再设置两银法推行衙门。”
这是大用欧阳澈的前兆啊!不要说宗良了,连钟离睿也眼皮子一跳,五路、专设衙门是什么概念?肯定是挂名尚省兼差大路都转运使,欧阳澈这厮这是走路都能踩到热翔,运气不是一般地好。
“神宗大行曾设置条例司,恐怕士人会有所想。”宗良撇撇嘴道。
王秀眉头微蹙,神色渐渐严肃起来。条例司全称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神宗皇帝变法采纳王安石奏请,专门设置的临时衙门。
不能不说,大宋自开国的政治体制,就存在先天的缺憾,这也是赵家兄弟引五季霍乱之鉴,实行政、军、财彻底分离,这就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