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秀明白这是关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刚才说的再好对方还是有疑虑的,史进的乱捣鼓倒也有了效果,让宋江下了最后决心,他语气坚决地道“战场叵测、生死勿论,他能活下来,我既往不咎。”言下之意非常明白,史进能在一战不死,你们兄弟害怕个鸟

    “你”卢俊义有些气结,王秀的话很明白,生死有命啊试问几百步拔子在马队的打压下,又能生存几人

    王秀翻个白眼,不咸不淡地道“既然选择,那得有承担的觉悟。”

    “难道大人孤身前来,没想到死”卢俊义不是莽撞之人,但史进是跟随晁盖的原从,他不能不维系一二。

    王秀嘿嘿一笑,诙谐地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头领,还是留着有用身,干一番事业的好,别辜负了大好的年华,老来空自悲叹。”说着话,他对徐挥了挥手,淡淡地道“收起兵刃,押司不是无信之人。”

    徐有感王秀的胆略,越加的佩服,他收齐了直刀紧紧护卫在王秀身侧,早打定主意,哪怕是战死也好保护王秀。

    “你是。”卢俊义目视徐,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下徐,原从头领麾下。”徐不亢不卑地回应,目光却没有半点迟疑。

    “原来是你,你怎么。”卢俊义大惊,他对这个武艺高强的头目印象深刻,哪想到对方竟然投靠王秀,目光闪烁,隐隐有羞愤的杀机。

    “良禽择木而息,徐是我的卫士,还望见谅。”王秀目光不善,语气颇为调侃。

    不待卢俊义发怒,宋江笑道“大人虚怀若谷,在下佩服。”又看着徐,笑眯眯地道“跟随大人要竭力维护,但不可有半点马虎。”

    卢俊义诧异地看了看宋江,似乎明白其寓意,再看一脸笑容的王秀,忽然有种气馁的感觉。

    “押司,些许小事不要误了大事,要是没有疑议,明日我报朝廷,双方整顿兵马。”王秀不愿再节外生枝,再次单刀直入。

    宋江默然不语,吴用双目闪烁,卢俊义欲言又止。的确,前景很诱人,史进这点小事又能算什么,王秀已经做出做大的诚意,他们犹豫了

    东京

    赵佶已经发了第三道诏旨,严令各处守臣立即解利国之围,连王黼也不敢再做小动作。为何内宫里有几股子力量,也在为王秀的是奔走,

    无论是王妃还是刚刚晋封贵妃的刘妃,一直到林月姐这样的内宫婉仪,一群娇滴滴地美人,都在无时无刻,有意无意地为王秀说话,催促赵官家发兵。

    正如林月姐对赵佶说“利国陷落,恐怕王词成了绝唱,还望陛下救读书人的种子,为东京留下一曲清雅。”

    刘贵妃更是利用宠信,几次为王秀的事说话,甚至亲自看着赵佶草拟诏旨,这才喜笑颜开,给赵官家个大大地媚眼。

    这一切都是王秀赠词的善缘,他也没有想到,当年不情不愿给后妃写下那些诗词,竟然得到了回报。

    三道诏令啊能让大宋赵官家连下三道诏令,足以见这群内命妇的能量,王黼是得宠的小受不假,但也不能和庞大的内宫抗衡,毕竟赵官家的取向还是正常的。

    再说了,不仅仅是内宫,醉杏楼的大娘子,还有泼辣的王卿苧,赵官家也得给几分面子。这形成了一道风景,大臣们几乎闭口不言利国,说的也是那些御史谏官,还多是王秀手段残暴的破事,整个阴盛阳衰啊

    此时,已经是宣和二年十二月,方腊的起兵造反,斩杀江浙兵马都监蔡遵、颜坦二人,占据清溪县。

    更可悲的是,蔡老太师痛失爱子,蔡家老九在杭州州衙正门,刚刚下马被提辖武松刺杀,算是倒霉啊蔡老相公惊愕了半柱香,闭门在家三天。

    当月初,方腊又攻占了睦州,拿下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东南第三将正将郭师率兵讨伐,在歙州和方腊部决战,这伙计骄狂自大,压根看不起一群泥腿子,结果被打的大败,这位号称病关索的朝廷大将,稀里糊涂地战死,第三将三千余禁军将士全军覆没,东南大震。

    自此,方腊势不可当,举兵连下五郡,对江浙心杭州形成包围。

    不仅是方腊的大军席卷江浙,深受苏杭应奉局和湖石迫害的百姓,在一些不甘现状的人唆使下,纷纷拿起武器击杀守臣。

    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的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的吴邦,永康县方岩山的陈十四,处州缙云县的霍成富等人,纷纷斩杀地方官吏,夺取城池财帛相响应方腊。

    这些人多半和方腊没有联系,也防备着方腊的吞并,他们趁着两浙路宋军主力遭到覆灭,趁乱而起占地盘,说的不好听他们是浑水摸鱼。

    真正有威胁,对方腊起到有力支援的是,台州仙居县的吕师囊、越州剡县的仇道人、衢州的郑魔王,这些人都是摩尼教骨干分子,他们起兵夺取县城,造成江浙一片糜烂,甚至威胁江南东路。

    最可怕的是,自熙宁以来东南各路成为朝廷经济命脉,无论是市舶司还是商户税收,都举足轻重,以江浙为心的两浙路是朝廷财政重要来源,方腊的连锁反应,造成对朝廷财政的重大打击,鱼米之乡一片狼藉。

    赵佶实在没办法,朝野下要求撤除苏杭应奉局和苏、杭造作局,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呼声很高,连王黼也噤若寒蝉。也是,风头浪尖,被那群疯狗一样的御史咬住,不死也得掉层皮。

    赵鼎算是命大,钟离秋在江宁,命赵鼎督促杭州的海事司和银行人员撤离,并传赵鼎来江宁述职,让他在围城之前名声言顺地得脱生天,宗良也跟着幸免于难。方腊如日天,公然提出划江而治、轻徭薄赋,极具煽动性的政治口号,让东南各路震动,一些不甘寂寞的人蠢蠢欲动,是江宁也动荡不安,一天内百余名持反叛言论的人被处斩,满城血雨腥风。赵佶再次拿起王秀的无字奏章,想到封元传王秀的话,他后悔自己并没当回事,果然被王秀说,方腊一发不可收拾,京东增援利国似乎不并顺利。

    

    。。。

 第二四九章 漂亮的一记耳光

    第二四九章 漂亮的一记耳光

    朝堂争论不休,杭州不断传来告急书,赵佶焦头烂额,实在不堪重负。真是流年不利啊京东的那群盗匪还没折腾完,两浙路又闹腾起来,规模还京东要大数倍,几乎有吞噬两浙路,席卷江右的势头,这还了得,还让不让人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却哪想到来自徐州的奏章,让这一切变的似乎有点美好,应该是看到安生日子的希望。

    拿着奏折过来,他本来心里烦闷,想和众位妃嫔散心,顺便看王黼、蔡攸、李邦彦三人的表演,不想再看神马牢骚,尽是些贼寇贡献某县的烦心事。

    梁师成却一脸神秘兮兮,笑眯眯地道“官家,这本奏章官家非得要看。”

    赵佶一挑眉头,笑道“难道还有喜事”

    王黼、蔡攸、李邦彦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倒是想劝赵佶别看当着梁师成的面不好说话。再说了,天下事你能瞒得住恐怕明天能传遍整开封,何必枉做小人。

    “徐州来到哦,是利国监来的官塘,官家看看知道。”梁师成恭恭敬敬地奉奏章。

    “利国监”赵佶一怔,似乎有些不太开心,接过奏折自言自语道“利国监多日没有消息,难不成。”说着话目光触及字,顿时被吸引住了,脸色一阵变化,旋即呵呵大笑。

    最吃味的要数王黼,利国监的奏章还能有谁王秀呗,他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的赵佶还多,大半个月了,利国监一直在坚持,连那些守臣在书信也流出赞叹,王秀所表现出来的能耐,让他有种深深地恐惧,甚至有些悔意。

    人言莫欺少年穷,这种有潜力的年轻人,交好还来不及,自己竟然无缘无故地得罪,实在不明智啊

    “诸位卿家看看。”赵佶喜不自禁,急忙把奏章传阅。

    蔡攸的脸当即绿了,但他咂咂嘴不置可否,李邦彦淡然一笑,轻佻地扬了扬眉头。他们只是知道利国大捷,并不知道详情,看奏折一句话臣孤身诏安,尽显王秀的胆色,怎能不让他们有所思。

    王黼也是扫了一眼,一脸的苦涩,这巴掌太响亮了,大家谁也没说什么,但那嘴角的味道无疑暴露心思,谁都明白他暗授意援兵不前,借口盗匪进攻彭城观望。

    这下可好了,人家直接来个绝的,把宋江的大军给招安了,让各地援兵陷入尴尬境地,三道天子催促进兵诏令,那些守臣在天子心目,是多么的不堪,这事玩的他威信何在以后再有任何安排,谁还会俯首听命。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没想到王秀竟然招安了宋江,正如奏章说的,正是官家赫赫天威,才让盗匪俯首。”李邦彦是一直搞不过王黼,急不可耐地巴结赵佶。

    蔡攸看了眼李邦彦,也不得不承认道“王秀戍守利国,能诏安贼寇,也是难得。”

    赵佶大喜,兴奋地道“一万八千余人,看来王秀杀敌过万,利国防御惨烈不可思议,王卿家能孤身诏安盗匪,也是功一件。”

    李邦彦眼前一亮,抚掌笑道“王秀在奏说的好,用悔悟盗匪效力,征讨逆贼方腊,妙啊”

    “不可。”王黼很吃味,他吃了个鳖,捏着鼻子人了,也不愿让王秀再出风头,辩解道“盗匪虽说是归附,却有万余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归顺,不如让各地兵马进驻利国,把那群盗匪打乱编入军妥当。”

    无论怎么看,把宋江的万余人打乱改编,都是必须的,没有人反对这条。但问题有了,你那些所谓的援兵都躲在彭城观望不前,这会下山分果果吃,让王秀情何以堪搞不好会把大好局面搞砸了。

    梁师成有些郁闷,王黼为何要处处针对王秀支持郓王赵楷人家王秀是标准的立派,并没有介入太子之争;一个是两府重臣当朝宰相,一个是新近俊杰为天子牧守一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过,他欣赏王秀不假,但政治利益高于一些,他可以对王秀维护一二,但真正牵扯到利益,他只能偏袒成了气候的王黼。

    “盗匪心性不定,是要打乱编组,那些匪首人物也要分散各地,让他们不能联系。”蔡攸同意王黼主张,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完全附和王黼留点余地。

    “嗯,好,按卿家说的办,蔡耕道主持盗匪并入军,王秀协助。”赵佶心情不错,稍加沉吟又道“王秀既然想南下剿贼,忠心可嘉,看看也随了他心愿。”

    “王秀有功当加官,应该速速整编盗匪,再率一部火速南下,必然能为官家再立功。”王黼一脸大义凌然。

    这厮太毒了,杀人前还要捧一把,方腊多劲的风头,两浙路都成一盘稀泥了,贸然进入恐怕连骨头也剩不下,李邦彦隐晦地看了眼王黼,但他没有说话。

    “好,几位卿家看着办吧”赵佶兴致很高,想也没有想交办下去了。

    蔡京在家修养,得知王秀诏安宋江,幽幽地一笑,自言自语道“王将明好算计,一招不成又出一招,能不能走出困局,看王秀自己的能耐了。”

    东宫,赵桓背手站在鱼缸旁,观赏着又懂得鱼儿,漫不经心地道“王秀倒是好运道,他竟然说动盗匪归顺,官家又让他领兵南下,要是再建功勋,恐怕要被招进朝廷了。”

    张启元站在赵桓身边,一副气定神闲地模样,他越发被赵桓重视,隐隐有第一智囊的味道,也逐渐了解太子的秉性,把谨小慎微放在心底,面是从容淡定,一副彬彬有礼的士子模样,让赵桓越发的欣赏。他听了赵佶地话颇有同感,悠悠地道“臣和王秀同乡同窗,知道他这个人极富隐忍,做事谋定而后动。他既然敢在奏章里请命南下,我敢说他有几分把握。”赵桓转首挑眉,颇有兴趣地看了眼张启元,笑眯眯地道“卿家那么肯定王秀有后手”

    

    。。。

 第二五零章 兵权的算计

    第二五零章 兵权的算计

    张启元脸色郑重,正色道“王秀在逆境连战连胜,轻兵奔袭兰陵,简直是绝妙的一笔,意义是绝对重大的,前汉曹孟德火烧乌巢也不过如此,宋寇败败在兰陵的那把火,王秀也正因为放了把火,才留了一条性命。匕匕你没有了粮草,还打什么仗”

    “呵呵,王黼算计的不错,可惜没料到竟会是这结局,王秀坐的很不错。”赵桓幸灾乐祸地笑了,让王黼吃瘪他挺高兴,尽管他不欣赏王秀,人家毕竟为国出力。

    张启元撇撇嘴,他并不看重王黼,在他眼里无论是王黼还是李邦彦、蔡攸等人,都是些不学无术的浪子,无非靠媚获得权力,他也是资历浅地位低,若放在哪怕他们稍低的位置,也能完爆这帮能臣。

    王秀真的有真才实学,这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让他更加认清王秀,果断、狠辣,兵行险招,是个极度危险的对手。

    心有所想,不由地看了眼赵桓,暗暗坚定信心,一定要牢牢靠在太子这颗大树下,终有一天他会把王秀踩在脚下,你再有本事,不受帝王的宠信也是白搭,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官家让蔡耕道主持盗匪改编,又给王秀加官进爵,让他率兵南下,都是出自王黼主张,卿家说王秀有把握,这个。我倒是不太看好,方贼势力太大了。”赵桓并不认为王秀能行,方腊不宋江,昨天的金字牌官塘,江浙各地的反贼达到十余万众,官军望者披靡。

    张启元不好违逆赵桓,但他却不认同,只好委婉地道“王秀奸猾无,从徐州战事来看,他深蕴兵法。不过,殿下说的不错,有王相公在两府,恐怕他也施展不开。”

    “卿家语气聊聊,似乎有些许不忍”赵桓听出张启元语气犹豫,不由地生出好。

    “王秀和臣同窗,他机缘巧合施展才华,我不希望他早早陨落,少了一位知音。”张启元也赌了一把,赌赵桓对他的欣赏,也暗为构陷王秀打下伏笔。

    “你们是对冤家”赵桓脸色沉下来,目光颇为锐利,他不喜欢两面三刀的人物。

    张启元毫不在意,决然道“臣虽不敢自诩瑜亮,但与王秀始终相得,两两相得以致分道扬镳。”

    “呵呵”赵桓古怪地看着张启元,发觉那张脸尽是真诚,不由地笑道“卿家是老实人。”

    做老实人,至少在决定自己命运人面前,做个老实人最好,张启元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在赵桓心目,形象更加厚实,笑道“臣不过以事论事,无论怎么说,臣非常敬佩王秀经邦治国的才能,要那些只知媚主求财的人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好一个人生知己,卿家也不要妄自菲薄,王秀不过先行一步,我看卿家才能绝不下他。”赵桓笑眯眯地,目光又转到鱼缸里,似乎是自言自语道“待到锦鲤化龙时,才是一展抱负的大好时候,还需要忍耐啊”

    张启元心一动,赵桓当着他的面说出心隐秘,足以说明此刻他已经彻底融入赵桓阵营,不能再有任何的想法,否则将遭受雷霆般地打击。不过,他的心情也是激动的,赵桓给了他承诺,作为一名士子,他再也不是商水县的张启元了,几年的阅历让他不断认识到,当年犹如井底之蛙,整天的做意气之争,回头想想可笑至极。

    再想,王秀一幕幕事迹,他头皮顿时发麻,似乎王秀的每一步都精心算计,一步步都为后来铺路,在他沉浸在学而优则仕的意淫,人家早动手将来谋划了。

    王秀走在他的前面,正在建功立业也让他羡慕,但有了赵桓的承诺,他急切地心思淡了下来。反倒生出帮帮王秀的心思,让这厮积累资历重返朝廷,免得被王黼彻底打压,不然他还真没有人玩。

    “殿下,既然王秀让王相公无话可说,殿下何不顺水推舟。”张启元坏坏地笑了。

    “这话有怎么说”赵桓微笑着道,他懂张启元的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张启元没有明说,相信赵桓能体悟。

    赵桓稍加沉吟,嘿嘿笑了,玩味地道“卿家还不厚道。”

    “既然人不仁,别怪我不义,殿下斟酌。”张启元一脸的正气。

    朝廷的诏旨姗姗来迟,已经是十二月旬,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整个徐州笼罩在白茫茫的天地。

    县衙大堂烧着十几个石炭铜盆,暖意盎然,王秀和宋江等人都坐在大堂内,人们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诏旨令蔡耕道为诏安使臣,并分封宋江等人官职,无非都是巡检之类的低等武官,要不是都监累的虚职,现如今都禁军系将,总管、都监几乎都是虚职。让他们脸色不予的是,赏赐官职日立即赴任,这是说把整个大军交出来,成为了孤家寡人。

    最可恨的是他们的兵马要被打乱,由各军州的援军收编,这不是逼人再造反吗

    王秀心知肚明,人人一肚子鸟气,搞不好要出乱子,他不得已请宋江等人商议,先稳住人心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