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年代的混凝土浇筑速度,就有些坑爹了,基本上都是现场拌料施工,缺乏相应的机械设备,只能靠人工慢慢进行。
文化领域,1925年保加利亚对外输出了三十六部电影、十五部小说、还有一些舞台剧、广播节目等等。
成果很显著,可惜账面上没法看,总亏损额高达一千万列弗。毫无疑问,这些文化产品虽然输出去了,但是盗版的流通量,远比正版要高得多。
本来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力,斐迪南自然不可能去打击盗版了。反正也没有计划在这上面赚钱,只要将影响力扩散了出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是盗版传播,还是正版传播,这就不重要了。
未来全世界最大的影视基地已经出现了,就在保加利亚的玫瑰产业园,现在保加利亚的导演都喜欢去哪里取景。
还有就是神秘的安卡拉,现在已经变成了鬼城,当年龟缩在安卡拉的奥斯曼人都已经慢慢的离开了。
然后斐迪南大手一挥,安卡拉就成为了全世界的恐怖之都,成为了拍摄恐怖片的首选之地。
断壁残痕、荒草丛生,都不用进行装饰,就是天然的恐怖之地,成为了恐怖片导演的最爱。
可以说这个年代保加利亚民众是幸福的,露天电影只需要一个先令就可以看一个晚上,白天的话当然只能去电影院了,否则录像带可投影不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免费广播节目。
没错这个年代的广播节目很多都是收费的,由于传播的问题,听众通常都很有限,只能靠收费支撑。
自从斐迪南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后,这一情况就得到了改变,听众多了广告费自然也就高了。
或者说是被他给炒起来的,最初建立电台,可没有多少广告费。毕竟保加利亚的广告,禁止夸大其词,要对广告上的内容付全部责任。
所以很多厂商并不是很重视广告,尤其是没有见到广播的效果之前。
直到斐迪南哄抬广告费之后,才引起了轰动,最初的广告位都被他自己给垄断了。
目前的广告位招标还是按年计算的,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直接被斐迪南自己哄抬到了每秒1500万列弗,然后保加利亚汽车集团成为了标王。
从此之后,大家才开始重视广播电台的广告,毕竟人都是盲从的,有这么多大企业在参与围标,就足以证明广告的价值了。
广播电台有钱了,自然要精心制作节目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竞争对手,但是收视率越高,广告的效果就越好,广告费也就越高。
这么简单的道理,斐迪南还是非常清楚的,甚至为了培养大家的竞争意识,斐迪南一次性的搞出了七个广播频道。
进行内部评比,节目收视率高的工资待遇自然也就高了;节目收视率一直垫底的存在,就要考虑会不会失业了。
……
'513。八十五章、家电'
“陛下,这是我们新一代的收录机,重量已经压制在了克之间,只有上一代收录机的三分之一,尺寸:长*宽*高分别是28。5公分*18。5公分*9。5公分,比上一代收录机体积要小上一大半。
这是收录机行业,跨时代的科技进步,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款同类产品,可以与之相比。
现在我们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轻松拿起,方便了大家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够收听广播和播放音乐。
生产成本大约在78列弗左右,大规模生产后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我们计划在2月份推向市场,附赠五盒录像带,设置了普通版、精装版、豪华版三个版本,预计售价分别为199列弗、299列弗、999列弗……”舒伯特解说道
斐迪南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做出任何评价,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了不得的科技进步了。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收录机,通常都是十几斤重的大块头,三斤多重的已经是上一代的豪华版了。
受限于科技水平,能够在生产成本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将体积给压缩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自从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全世界的科技创新就从西欧转移到了巴尔干半岛,斐迪南可以自豪的说,现在是保加利亚在引领人类的科技进步。
没有了美国和德国的竞争,英法又热衷于金融产业,现在还跳进了房地产的巨坑中,保加利亚想不成为时代的主角都难。
如果进行一次科学技术创新排名,最近几年一直都是保加利亚独占鳌头,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专利技术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紧随其后的就是奥匈帝国,金融业太高端了他们玩不过英法,加上和保加利亚离得太近,深受其影响。
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内部也发生了思想革命,掀起了改革风潮,向保加利亚学习成为了奥匈帝国的热门话题。
从1918年到现在,奥匈帝国先后向保加利亚派遣了1万名留学生,如果加上民间的自费留学生,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6万人。
虽然能够进入保加利亚大学的是凤毛麟角,但是进入了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也将务实的思想带了回去。
新的奥匈帝国政府,很多时候都是照抄或者是改编保加利亚的政策,作为他们的施政纲领。
虽然因为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他们没有能够全盘的保加利亚化,不过这不包括重视科研投入,这种不影响大家利益的行业。
不光是奥匈帝国,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受到了保加利亚的影响,尤其是小国,他们更加渴望能够学习保加利亚,成为新的世界列强。
斐迪南的蝴蝶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可惜学习的人很多,却很少有成功的。
斐迪南也没有向全世界输出保加利亚体制,他知道这不现实,现在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能够逆势崛起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比如:巴西、阿根廷和智利,没有了美国人的压制,欧洲各国现在也放松了对南美洲的压制,他们的黄金时代来了。
不过斐迪南并不看好他们,主要是内部矛盾,如果他们中哪个国家能够率先解决内部问题,那么一个南美帝国就即将崛起。
不光是他们,现在任何一个美洲国家,都有崛起的机会,只不过他们三家的机会更加大一些。
不过他们就算是崛起,也只能成为世界上的二流强国,毕竟人口和资源是硬伤,没人、没资源自然也就没有了发展潜力。
“陛下,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空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给它加装消音器,成本又太高了。
成本大约在3000列弗左右,就算是进行大规模生产,最多也只能够降低到2600列弗,这都和汽车的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了。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出售的空调,大部分都是用在了工厂里,只要少数富豪家庭才能够承受售价上万列弗的空调!”舒伯特说道
“为什么一定要将声音消除呢?你们只要将声音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不影响大家的休息就可以了。
还可以将空调放置在室外,通过管道将风传递到室内,我想这应该不难做到?”斐迪南反问道
和历史上一样,空调最初发明后,也是先在工厂中使用。在民用普及上,受限于它的噪音污染,必须要加装消音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高档货。
对斐迪南来说,空调早一天普及和晚一天普及,都没有关系,又不会影响到国家实力,如果不是正好赶上了,他都懒得过问。
这个年代的高科技产品,是很难入他眼的,就连皇家科学院搞的计算机,他都没有参与。
好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压根儿就不懂计算机制造,况且只要想想初代计算机的体积。除了当计算器用外,他都不知道还能够干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他的蝴蝶效应下,计算机时代可能会提前降临,不过在他的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互联网,依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停顿了片刻功夫,舒伯特才反应了过来说:“陛下,你真是一个天才,如果你要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话,一定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科学家!”
“停,舒伯特先生,不要忘了我们今天的工作!”斐迪南提醒道
这么劣质的马屁,他早就听腻了。如果科学家有这么廉价的话,现在保加利亚也不是在地球上折腾了,星辰大海才是他们的征途!
“好的,陛下!接下来你看到是我们新发明的洗衣机。”舒伯特很快就调整了心态
“洗衣机不是早就被发明了么?”斐迪南疑惑的问
“陛下,那是蒸汽式洗衣机,都是大块头的,我们现在发明的是滚筒式洗衣机,这将会把我们很多的洗衣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舒伯特解释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后世最常用的就是滚筒式洗衣机了。说起来也尴尬,在穿越前洗衣机、空调,这些遍地都是家用电器,他都没有能够用上。反倒是在这个年代,就给提前用上了!
……
作为一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国家,电气化工业一直都是保加利亚的核心产业。
汽车、内燃机、收录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话,都是保加利亚在国际市场上的拳头产品。
如果只看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球的家用电器,超过百分之六十都是保加利亚生产出来的。
当然,这个年代谈市场占有率,非常的扯淡,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全民普及。
比如汽车,现在全世界的汽车总量大约在万辆左右,而保加利亚自身就占据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备注:这个是指正在使用的)
而汽车年产量,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在美国分裂后,全球的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就变成了保加利亚。
而大名鼎鼎的福特和通用,在没有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后,已经沦为了小众产品,除了在北美的市场外,欧洲根本就卖不动。
一方面是这个年代他们的技术,并不占据优势,欧洲各国的汽车生产技术都不比他们差,甚至很多技术还在他们之上。
另一方面是美国分裂过后,很多原材料都需要进口,他们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本土市场急剧萎缩。
独立后的美国各州,都增加一种叫关税的生物,商业流通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同时,民众的购买力也发生了下降,市场出现了萎缩。
还有就是观念问题,美国商品一直都是山寨货的代言词,历史上他们凭借一战的关系,成功的打入了国际市场,逐渐摘去了山寨王国的帽子。
这个时空,显然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世界大战根本就没有他们的事,全球市场他们从来都没有进入过。
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性能,正常人都会优先选择欧洲产品,即便是在美国本土都一样。
这就是山寨的后遗症,大家都被无良奸商的劣质产品坑坏了,即便是性能一样,大家也认为进口产品的质量更好。
不过在这个年代,那怕是未来也是如此。不管怎么说,进口商品在质量上确实要靠谱些。
几乎没有企业会把特别劣质的产品推销到国际市场,除了会砸掉品牌外,在同类商品的竞争下,还很难赚到钱!
……
'514。七十八章、德国版卧薪尝胆'
德国
古诺政府在全盘接受英国人的条件,解决了鲁尔危机后,迎接他不是鲜花、也不是掌声,而是无情的罢免。
不得不说,他们这一届政府的政治手段太稚嫩了。经济上搞得一团糟,政治上也是一团乱麻。
在鲁尔危机爆发的时候,德国内部的各大政治势力,虽然对政府不满,却没有人倒阁,主要是没人想当接盘侠,现在局势一稳定,他们立即发动干翻了失去民众基础的古诺政府。
1925年9月6日,德国中央党首先发难,抨击古诺政府对内昏庸无能,对外投敌卖国,随后人民党、社会党、民主党等政治势力也加入了进去。
9月12日,德国中部发生罢工,要求古诺政府下台,随后的一个星期内,罢工运动波及到了全国。
柏林工会组织还打出了,推翻古诺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旗号,无产阶级政治力量在德国迅速壮大。
被吓到了的德国社会各界,也要求古诺政府辞职,以避免局势继续恶化,被支持者抛弃后,10月3日古诺政府宣布辞职。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位近代德国最伟大的外交家,一上台就就改变了德国以往的政策,扭转了德国的危局。
首先他推出地产抵押马克,用以减轻恶性通货膨胀对德国社会与经济的祸害。由于他坚持拒绝发行更多的钞票,所以令通货膨胀的问题迎刃而解。
他为了振兴经济,主动减少政府行政开支、简化官僚阶级,还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将名存实亡的社会福利政策直接给撤销了,并对银行通过集团加税,扭转了财政困境。
历史再次走向了拐点,历史上他在1923年担任了百日总理,然后就是六年外交部长。
现在到了1925年,他才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他的上台也标志着魏玛政府黄金时代的开起。
在古诺政府时期,由于政府负责资助罢工工人,故此它需要印制更多钞票来支付庞大的开销,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1925年3月,马克兑列弗由06元跌至三十五点六万元;在10月11日,价值更跌至1万亿元。
11月6日,魏玛政府推出地产抵押马克,以每1新马克兑换1万亿旧马克。最后,德国成功继续支付赔款,而鲁尔区则重归德国。
斐迪南捣鼓出来的房地产经济,在欧洲全面开花,英国、法国、德国三个欧洲主要国家,都先后入坑了。
只不过英法是在利益的刺激下,主动跳下去的,而德国则是被迫加入的,在地产经济利好的大背景下。
施特雷泽曼政府以地产担保,发行的马克很快受到了资本家们的认可,马克的币值得以稳定,德国的经济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作为外交上的天才,施特雷泽曼除了进行内部改革外,也在改善德国被动的外交局面。
在他的要求下,1925年12月16日,英、法、德、俄、比、奥、保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洛迦诺公约。
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德国政府以承认现在的实际分界线为代价,和各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法国组织的反德同盟被成功拆分了。
英保两国充当了欧洲各国安全的担保国,以条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国的边界线,禁止任何国家使用武力发动侵略战争。
“陛下,这是洛迦诺公约上我们取得的成果,欧洲大陆的局势已经稳定了,未来任何国家想要打破这个均势,都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
其中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就是保奥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我们两国之间的边界线划分,被明确了下去。
德国人已经屈服了,他们现在全盘承认了凡尔赛条约,并且在边界线问题上,还对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做出了让步,付出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得了各国对他们的谅解!”梅捷夫兴奋的说道
洛迦诺公约是斐迪南乐见其成的,一个稳定的欧洲,在短期内是符合保加利亚利益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对各国的国防安全进行担保。
“这是一个好消息,英法居然傻乎乎的给德国人松绑了,以德国人的底蕴,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再次恢复元气。
未来的欧洲大陆,注定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以施特雷泽曼的外交手段,恐怕德国内部的矛盾,也会被压制到最低。
不知道德国人这次会如何选择,是继续挑战世界秩序,还是和我们一样,慢慢的发展呢?”斐迪南感叹道
“陛下,德国人想要再次崛起,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法国人不会看着他们壮大的。
况且他们的底蕴又被我们挖掉了一部分,现在德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降低到了近百年来的最低点。
在科研技术上,德国基本上已经处于了停步状态,巨额的战争赔款已经压得德国政府喘不过气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在科研事业上进行投入。
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他们的军事力量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各大王国和中央政府早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就连德国现在的工业也是病态的,经济上无法做到自主,现在是英法资本家们想让他们生产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
以重工业为例,德国的钢铁产量仅仅只保留了战前的四分之一,船舶制造业仅为战前的百分之十六。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的工业还会继续发生退化,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他们在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已经逐渐丧失了。
现在德国的支柱产业,已经变成了人工密集的纺织业、服装生产业,其次才是建筑业。
真正高科技领域产品,正在和德国告别,无论是化工,还是冶金,乃至医疗行业,他们都在全面萎缩。
如果持续下去,我不认为德国人还有继续挑战世界的实力,光一个法国,就是他们难以于跃的高山!”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