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廉二世还好,他还有儿子上,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斐迪南就麻烦了,他的儿子不省心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卡罗尔二世”,现在已经是声名狼藉了。
  “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大名,可是超过了风流国王爱德华八世,那怕在罗马尼亚灭亡前的时刻,这位王储也忙着谈情说爱。
  当然了,谈情说爱也就罢了,如果是从一而终,或许还可以成就一段风流故事,以当时欧洲的开放性也不是不能够接受。
  比如学习一下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的斐迪南陛下,人家不照样打破了世俗的限制,江山美人兼收了。
  可惜卡罗尔二世这个花花公子就不行了,由于爱的太多,喜新厌旧,自然不会有什么支持者了!
  这样的国王,估计东普鲁士人民是不会喜欢了,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也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要是再出现一个败家子,他们在德国积累了几百年的余德,就要被挥霍光了。
  然后大家就开始犯愁了,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斐迪南又不想王位落到其他的支系手中,而儿子又不成器,让他成为东普鲁士的国王,没准要不了几年就被驱逐了。
  保加利亚只是承诺将他们推上王位,可没有答应帮他们保住王位,一旦再次失位,他们这一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不光是如此,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内部对东普鲁士王位虎视眈眈的人还不少,这里可是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的根基之地。
  已经被经营了上百年时间,只要继位就可以在保王派的支持下,迅速掌控权利,这里面的利益可不小!
  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斐迪南为难的问:“尔萨管家,你觉得我现在该怎么办?
  小卡罗尔少不知事,家族内部许多人都对东普鲁士的王位表示了兴趣,我的那些侄子们,最近都要踩破我的大门了!”
  尔萨管家眉头一皱,这个问题是他该考虑的么?本来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斐迪南是有很多亲信的,但是随着罗马尼亚被并入了保加利亚,这些支持者们看不到希望,一个个也就离他而去了。
  当然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然要养这么人,对已经流亡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斐迪南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陛下,或许你亲自担任东普鲁士国王会更好些,小卡罗尔不成器,你还可以等孙子啊?”尔萨建议道
  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斐迪南苦笑着说:“那群私生子么?你觉得他们会有希望?我可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主,没有能力将他们扶上位!”
  说完,他将目光投降了罗马尼亚的方向,似乎在怀念昔日的生活。当年还是罗马尼亚皇储的时候,在父亲的羽翼下,是那么的快乐,可是自从他继位后这一切都变了!
  父亲突如其来的去世,还来不及梳理国内的他,就被迫卷入了世界大战,然后就一路战败,开始了流亡生涯。
  犹豫了一下,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斐迪南又改变了主意,家族的根基不能丢,由于世界大战的关系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已经遭到了重创。
  这种重创不光只是他们丢掉了王冠,还有大量的财富、人脉,也在战火之中毁于一旦,想要恢复过来,没有百八十年的经营是不可能做到的了。
  东普鲁士的国王到底是谁来继承,远在索非亚的斐迪南不关心,反正只要是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的,那怕是一个蠢货、白痴继位,都不关他的事!
  反正他只要完成了约定,在欧洲王室中树立了威信就可以了,维多利亚女王欧洲外祖母的威势,斐迪南是不可能再重现了,他也没有女儿可以嫁!
  但爱德华七世那种欧洲大伯父的声望,斐迪南还是有可能达到的,实际上他在王室中威望距离爱德华七世并不远。
  要建立在欧洲王室中的威望,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简单的来说,只要你是王权的维护者,并且还曾出手帮人保住王位,就足以获得大多数人的尊重了!
  说白了,这是一个亲戚与利益的结合体,只是比普通的亲戚关系更加复杂,但本质上依然是利益联盟,血脉只是一种纽带。
  保加利亚要不被欧洲主流社会排斥,他们就必须要一个好名声,但名声这个东西又是虚的,说直接点儿就是吹出来的,和后世的商业互吹,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斐迪南的努力经营,估计现在保加利亚的名声,不会比毛熊好上多少,搞不好还被人摸黑成了奥斯曼帝国!
  随心所欲固然是舒服了,甚至还不会少块肉,不过在外交上就不要混了,具体可以参考一下毛熊的坎坷欧洲霸主路,德国人的单挑全世界!
  宫相小卡尔拿着两封请柬,到斐迪南的身前说:“陛下,这是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派人送来的邀请函,一共是两封分别是东普鲁士和莱茵王国的国王加冕仪式,时间分别是1920年6月28日,和1920年7月28日!”
  斐迪南看都没有看,就做出了决定:“让通知小斐迪南,让带队去参加吧!”
  欧洲王室之间平常也是难得一见的,除了婚丧嫁娶,就只有登基大典大家才有机会聚在一起,斐迪南自然要让小斐迪南出去见识一下了,顺便还可以结交一些朋友。
  战场上打的你死我活,在私底下大家依然还是亲戚朋友,真正结成了死仇的还是少数!
  王室的圈子就只有这么大,翻开历史基本上各大家族都是干过仗的,如果要是记仇的话,皇室联姻也不用进行了,全他妈都曾经是过敌人!
  时间匆匆而过,1920年协约国约定的三大王国先后建立了,即东普鲁士王国、莱茵河王国、波兰王国。
  如果再加上已经存在的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符腾堡王国、普鲁士王国,就是七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国、7个亲王国、3个汉萨自由城市(汉堡、不来梅、吕贝克),其中普鲁士王国已经变成了中央直割的共和国了,其他地区依然是国王、贵族、议会共存的组合。
  魏玛共和国就是在这种极端糟糕的政治条件下建立的,属于中央可以直接统治的领土,仅仅只占全国领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不到!
  由于斐迪南的蝴蝶效应,协约国放弃了对贵族的清算,为了分化德国,法国人果断的出手帮这些邦国稳定住局势。
  然后就造成了现在这种28个邦国共存的特殊局面,如果只是多国共存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是德国人现在缺少一个可以统筹全局的皇帝啊?
  总统那是什么鬼?能够比国王大么?各大邦国的民众可对这个帝国的总统没有什么感觉,反正又管不到他们!
  更悲催的是,这些王国、公国的权利居然再次大增,比如:拥有了独立组建军队的权利,拥有和外国缔结条约的权利,财政上也是独立核算
  可以说法国人这次干得相当漂亮,只要局势一直稳定下去,数十年后,德国就再次成为了一盘散沙!
  不要指望英国人会再次出手帮德国人,他们只是需要德国可以制衡法国人的扩张而已,而不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德国!
  四分五裂的德国,国力依然强大,至少牵制法国人他们是可以做到了,平常自己闹自己的,一旦有敌人入侵他们依然是一个整体,这恰恰是伦敦、索非亚最希望出现的一幕。
  历史再次掀开了新的一页,但魏玛共和国还是来了,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首相马克斯冯巴登将权力交给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可是,巴登的行为并未能满足利益集团的需要。故此,翌日一个叫人民代表议会的革命政府成立,由社民党与独立社民党各三位代表组成,分别由艾伯特与胡戈哈斯领导。
  虽然新政府获得柏林的工人及士兵议会承认,却为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斯巴达克同盟所反对。
  在艾伯特于12月16日至18日为议会召开的国民会议中,他属于的社民党夺得大多数议席。于是,艾伯特能够马上召开国民议会,以期拟定宪法,建立完善的议会制度,于是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势力减弱。
  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德国实际上由人民代表议会独裁地统治。在这六个月之内,新政府出奇地表现积极,发布了大量政令。
  其活动多数限于几个范畴,包括八小时工作天、家居劳工改革、农业劳工改革、公务员工会之权利、地方社会福利(分为国家与联邦州层面)、国民健康保险、令被遣散工人复工、打击强行遣散并加入上诉制度、薪金协议的管制,以及在地方和国家层面上实行一切阶级的20岁以上人士之普选。
  好吧,这些不切实际的政令,只是拿来看看就好,实际上在战后经济面临崩溃的德国,是不具备任何实施这些条件的可能性的!
  艾伯特为了令自己刚刚成立的政府能控制大局,便与原为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现在由威廉格勒纳领导的最高陆军指挥协议。
  艾伯特…格勒纳协定规定,只要军队承诺保护政府,政府就不会尝试改革军队。一方面,协定象征了军队正式承认了新政府,令中产阶级安心;但是,左派的政府就被认为出卖了工人的权益。
  很奇葩的一幕出现了,德国人的革命居然让军队再次掌握了权利,议会、政党则沦为了军方的打手。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军队对于地方邦国的控制力下降了,比如南德意志地区,最初是保加利亚军队在控制,撤军过后直接将防务交给南部的几大邦国。
  并且按照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军队也被切割了开来,比如巴伐利亚王国就拥有组建1万军队的权利,人家自然不会让德国军方插手了。
  现在的局面是各大邦国掌握全国一半的军队,而中央政府又掌握了另一半的军队,双方的势力平衡在协约国的操纵下被建立了。
  大量的战争损失和赔款,摧毁了德国的经济,而社民党又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常常出台一些看上去很美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可能实现的政策。
  在左派与右派极端分子的威胁下,共和国甫一开国就危机四伏:左派指责社民党因阻止共产革命而出卖工人利益;右派则反对民主制度,坚持要令德国返回昔日之帝制。
  而且,尤其包括军方势力的右派为了破坏共和,更声称它出卖了德国,令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这些还只是一个开始,德国的社会治安正在急剧恶化,无论是邦国还是中央政府,他们都被日益恶化的经济所困扰,却又无力解决!
  走上历史的魏玛共和国,主张再次统一德国的想法,遭到了各大邦国的抵制,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又被国内的利益集团抵制,他们悲剧之路正在上演。
  不过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美国人身上,英法保三国都没有参与德国内部事务的打算,否则现在德国的局势还会更加混乱!
  看着收集而来的德国情报,斐迪南的脸色非常的难看,混乱的德国局势对保加利亚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方便了招揽人才。
  与此同时,在混乱中又蕴含了新生,不破不立的情况,在全世界都是适用的,一旦德国民众厌烦了这种内斗,那么再次统一就会成为必然,世界局势又将走向何方,斐迪南也迷茫了!

'456。第二十章、大家都在行动'
  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内,劳合…乔治正在召开秘密会议,内容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要不要落尽下石,一举干掉美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主战派和主和派已经吵了一年多了,上至国王首相,下至普通市民,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和美国人恨英国人一样,英国人也对美国人没有任何好感,本来反战的普通民众,这次破天荒的没有跳出来。
  或许在他们的印象中美国还只是一个美洲小国不值一提,根本没有可能挡住欧洲各国联合的,再加上这次流感给英国人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世界大战还要多,无数死者家属成为了坚定的主战派!
  不管怎么说,流感是美国人带来的,找美国人算账没有错,还有这么多国家一起上,修理一顿爆发户,大家是乐见其成的。
  普通人可以这样想,但是政客们不能这么想,真以为美国人就没有准备了?
  看看美国最近24小时赶工的船台就知道了,他们正忙着下饺子,各地政府也在进行加强民兵训练,军工企业再次满载负荷的运转!
  威尔逊政府一面在装孙子,扮可怜博取同情,一面也在加紧备战,准备武力抵抗来自各国的打击!
  斐迪南向英国人摊牌也正是因为如此,时间拖的越长美国人的准备就越充分,这场战争也就越难打!
  或许现在美国还很虚弱,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战争潜力绝对不低,如果第一波不能打到美国本土,后面的仗就难打了。
  英国政府内部争议的主要原因,还是利益问题,大英帝国现在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巅峰,即便是干掉了美国也吃不下去!
  同样的问题,法国和保加利亚也存在,大家都忙着消化世界大战的收益,恢复国内的经济。
  劳合…乔治开口说:“我们之前的判断发生了错误,保加利亚人的胃口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他们对美国人的敌意,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大!
  刚刚保加利亚外交部,向我们表明了态度,如果要对美国人动手,就马上行动,否则他们就不参加了!
  他们的理由大家都或许都清楚,如果拖延下去,等美国人准备好了战争,又是一场持久战。
  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答复他们呢?
  要知道我们之前的计划之中,如果对美国人动手主力就是我们和日本人,其他国家都是凑数的,我们担心损失太大,迟迟下定不了决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又有一个大国肯全力出手。
  在保加利亚加入后,我们甚至可以把法国人也拉进来,四大列强同时对美国出手,军事上我们将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大家可以发表各自的意见吧?”
  国务大臣冷冷的问道:“军费怎么办?先是世界大战,又是大流感泛滥,大英帝国的经济已经被折腾的半死不活了,如果还要继续战争,恐怕后果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海军大臣丘吉尔反驳道:“如果是对美国人动手,军费的问题好解决,有的财团愿意向我们提供贷款,并且民间的反美情绪强烈,发行一笔战争债卷也容易!
  并且只要打败了美国人,这些开支都可以让他们负责承担,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各国联合行动,只要打败了美国人的海军,华盛顿就不得不向我们屈服!”
  要不要对美作战,英国的资本家们也分成了两派,主张对美国人落尽下石的毫无疑问就是银行家们了。
  美国人利用世界大战的机会,不但摆脱了他们的金融控制,还反水吞并他们在美国的大量利益,作为失败者,他们自然想要夺回曾经失去的利益了!
  而反正开战的资本家,则是从事海外贸易的资本家们,英美很长时间都是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双方的冷战就令他们损失惨重,要是真打起来了还得了?
  当然资本家们通常没有明显的界限,同时从事多个行业,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现在主战派的实力实际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劳合…乔治也是主战派的一员,原因非常的现实,他需要国内财团的支持,以便尽快带着大英帝国走出经济低谷!
  内阁的意见无法统一,劳合…乔治打断了争吵,说:“好了,如果大家的意见无法统一的话,我们就将这个问题抛给国会吧,让我们的议员替我们做决定好了!”
  众人选择了沉默,让议员来决定,那么战争已经在所难免了,光伦敦就有数十万死难者的家属,他们无疑是坚定的复仇派!
  威尔逊政府的苦肉计怎么可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呢?欧洲媒体也不是瞎子,为了凑齐三百八十万的死亡人数,美国政府可是几乎把全国的这两年的死亡人数,都叠加了上去。
  并且还有被死亡的情况,简单的说就是人还活着,在户籍上你已经死了,大量的造假事件接二连三的被曝光,威尔逊政府的信誉也被败光了。
  这里面自然是少不了斐迪南的功劳,就算是要搞苦肉计,美国政府也不可能真的拿三百多万青壮去凑数啊?
  历史上他们才死了几十万人,这个时空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没有鬼才怪?
  当然威尔逊政府也是没有办法,他们就算想要制造一场大伤亡,时间上也不允许,在第二波死亡高峰期,你的死亡人数才那么点儿,最后一波突然增长了十倍,想不穿帮都难啊?
  甚至为了稳定人心,美国政府最初公布的伤亡人数还比实际人数更少些,毕竟第二波流感爆发过后,美国政府才被针对的,他们又不可能未卜先知提前准备造假!
  苦肉计刚刚发酵就被拆穿,被欺骗过同情心的人,自然不会再对他们有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