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登堡政府傻眼了,连忙调集远在圣彼得堡的德军回国,可惜这一切都晚了,一旦慕尼黑和纽伦堡沦陷南德意志就完蛋了。
  到时候就算他们能够击败英法联军,占领巴黎也于事无补,仅剩下半个德意志帝国,是不可能让英法屈服,人家就算是用天魔解体大法,也要将他们打趴下啊!
  ……
  小尼古拉继任沙皇后,俄罗斯帝国就开始热闹了,三家政府都四处派代表拉拢地方实力派,企图增加自己的实力。
  俄罗斯民众就傻眼了,三个政府到底该向哪一个政府效忠啊?当然,这个选择题也不需要他们来做!
  几乎大一点的工业城市,资本家实力强的地区,都倾向于支持莫斯科政府,但是因为莫斯科政府的武力太弱,他们不敢直接站队,怕日后被清算!
  因此,在第一轮拉人pk战中,莫斯科政府就处于了下风,尼古拉二世凭借着正统的影响力,暂居第一!
  小尼古拉一世也凭借着地理位置,拉拢周边一大批的城市,从乌克兰地区到高加索地区,沿着伏尔加河两岸,一直到叶卡捷琳堡,亚洲地区他们的影响力也扩张到了下瓦尔托夫斯克。
  他们掌握了俄罗斯帝国欧洲地区近乎四分之一的领土,亚洲地区六分之一的领土,成为了仅次于尼古拉二世的存在。
  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俄国内战爆发只是早晚的事情,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打起来,主要是尼古拉二世还在集中兵力。
  德国人放弃圣彼得堡后,他自然要第一时间收复失地了,但是收复失地容易,想要善后就难了。
  为了解决圣彼得堡民众吃饭的问题,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向支持他们贵族们求救,从他们手中购买粮食应急。
  短期内是没有能力出兵平叛了,而另外两个政府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都在拼命的扩军备战,短时间内也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
  让无数的期待俄国内战的吃瓜群众们大失所望,当然大战还没有爆发,小的战争还是少不了的,三方已经人脑子打出了狗脑子了。
  甚至一座城市中的势力,还分成了三波,互相进行pk,恍若是黑社会在抢地盘,他们打架不要紧,可苦了普通的俄国民众。
  本来在世界大战中,他们的负担就大大的增加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来了一个更狠的内战,朝不保夕的日子可不好过!
  尤其是莫斯科政府的统治区域,由于内部派系太多,各大武装实力混杂,内斗不断,自然是顾不上普通民众的死活了,这种背景下就给……

'424。一百五十五章、世界大战结束'
  1917年8月18日,协约国联军包围了慕尼黑,8月20日,保俄联军又包围了纽伦堡。
  无兵可用的兴登堡政府,只能够任由协约国联军在南德意志纵横,不过但丁…克里斯托夫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主力部队继续北进。
  8月21日,兴登堡政府强令公海舰队出战,以便为和谈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承受不了压力的海军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港口。
  8月25日,协约国联军和纽伦堡的保俄联军胜利会师,危机时刻德国人也顾不得再进攻巴黎了,兴登堡政府一面从前线抽调兵力积极防御,一面重起了和协约国的密谈。
  8月28日,柏林工人因为肚皮太饿发动了起义,被兴登堡政府扑灭。
  9月份,兵变开始向全国蔓延,德国政府开始对地方失去控制。
  9月6日,慕尼黑沦陷,巴伐利亚王国投降,至此南德意志全部沦陷。
  此时,德国总参谋部对战争已经绝望,9月10日兴登堡政府被迫宣布停止战争,双方实现停火。
  当晚,威廉二世一家逃往荷兰,进行政治避难。
  9月11日,在巴黎的一节车厢内,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
  至此,从1915年月日爆发的世界大战,持续了两年半后,终于落下了帷幕,世界历史又进入了新的篇章。
  外交大臣梅捷夫激动的说:“陛下,世界大战结束了,就在刚才德国人已经在巴黎和英、法、俄,还有我们的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
  听到了这个消息,斐迪南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反而是松了一口气,恐怖的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同时也有一股自豪感,他终于改变了这个世界,历史上持续了四年多的世界大战,被缩水成了两年半!
  和历史上相比,这次世界大战波及到的范围,影响到的人口,参战国数量都比历史上要少了很多。
  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也无法和历史上相比,最明显的就是英法的实力,没有被削弱的那么狠,美国人也没有抖起来。
  这么一想,斐迪南发现貌似自己还是一个和平天使?折腾了一圈下来,至少有数百万人因为他的蝴蝶效应活了下来!
  见斐迪南久久没有反应,梅捷夫提醒道:“陛下,该准备善后了!”
  斐迪南回过了神来,没错德国人投降了,但事情还没有完,现在是时候开始切蛋糕了。
  斐迪南有些激动的说:“马上召集内阁过来开会,我们要派出代表团去巴黎切蛋糕了!”
  “是!”梅捷夫回答道,话音刚落梅捷夫就跑了出去。
  斐迪南看梅捷夫跑了出去,他真的很想叫他回来,通知人来开会,也不需要外交大臣亲自去啊!
  不过,看他那么兴奋斐迪南又忍住了。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他也才刚刚继位不久,带着大家打赢了第二次保塞战争,当时梅捷夫也是这副表情。
  此后,随着保加利亚取得的胜利越来越多,对于胜利大家依然会很高兴,但是再也没有当时那种感觉了。
  岁月无情,一晃大家都已经老了!这个老是相对而言的,从年龄上来说,现在保加利亚政府的领导层的年龄,才刚刚达到了各国领导人年龄的平均水平。
  五六十岁的年龄,在政治上还是黄金阶段,当初那种平均年龄二三十岁的内阁,才是不正常的表现。
  ……
  “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现在叫你们过来,主要是两件事:
  1、马上组建一个谈判代表团,准备前往巴黎谈判;
  2、战后对同盟国的处理问题。
  这两个问题,也可以充当一个问题来处理,先说说代表团的人选吧,首相有什么建议?”
  被点名的康斯坦丁,有些犹豫的说:“陛下,这次大战持续了这么久,各国政府都需要用胜利振奋人心,谈判的规格恐怕很高,英国人很有可能会是首相亲自去,所以我觉得我亲自去可能比较合适。”
  斐迪南知道,法国人作为东道主,不用关注,人家总统肯定会亲自出马的,被德国人压制了那么久,怎么也该他们风光一次了,根本就不用提。
  俄国人现在已经没有人关注他们了,给他们战胜国的待遇,已经是大家在照顾他们的情绪了。
  礼节性的待遇可以给,但是实际利益上,大家可不会客气,四分五裂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可能会分得一小部分战争赔款,算是安慰奖。
  因此,真正需要考虑的还是英国人,如果派出去的代表不对等,那么谈判中很容易处于弱势地位,至于重新派代表,这种丢人的事,还是不要干的好。
  斐迪南继续问道:“其他成员呢?”
  康斯坦丁想了想说:“这次谈判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外交部、财政部、海军部、陆军部、工业部、科技部、教育部、殖民部,最好都要派出专业人士参加。”
  斐迪南想了想说:“那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首相亲自带队,各大部委都派出专业人士参加。
  契科夫你也准备一下,战后德国肯定会混乱一段时间,你们留意一下,看能不能顺便挖一些人才过来,也不光是德国,其他国家如果方便的话,也可以下手。
  接下来,大家还是商议一下怎么处理德国、奥匈、意大利三国吧,主要还是各国的赔款问题,如果可以拿到一些殖民地就更好了!
  奥匈帝国虽然已经倒戈了,但是战争赔款还是要有的,还有就是多瑙河中部平原,如果奥匈帝国想要收回的话,就必须要支付赎金!”
  财政大臣率先开口说:“陛下,为了这次世界大战,我们共支出了4065亿列弗(约合1626亿英镑),给我们国内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1200亿列弗(约合48亿英镑)。
  作为战胜国,这笔开销我们必须要转嫁给敌人,我建议向意大利索赔525亿列弗(约合21亿英镑),向奥匈帝国索赔750亿列弗(约合0亿英镑),向德国人索赔280亿列弗(16亿英镑),总金额为1675亿列弗(约合67亿英镑)。
  这个是把我们的战后开支,士兵伤亡抚恤金、裁军开支等等全部计算了进去,然后抹去了零头!”
  斐迪南揉了揉额头,这简直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叫战争开支?财政部这是直接把1915年到现在,所有的政府开支都加了上去,全部算是军费开支了。
  后面的经济损失,见鬼保加利亚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经济损失了?他怎么不知道?难道他把新占领土地上的经济损失也加了上去,那么勉强可以凑够了!
  斐迪南想了想说:“那个,这里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这么慎重,大家商议一下我们的底线就可以了,这个数字你们还是在谈判桌上慢慢扯吧!”
  开什么玩笑,光保加利亚就索要高达67英镑的巨额赔款,就算是在和会上通过了,他们也赔不起啊!
  按照斐迪南的估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意大利人的赔款,保加利亚可以拿到四层五左右;德国人的赔款最多也就拿个百分之十左右;奥匈帝国的赔款大概可以拿到一多半。
  这个都是根据战场上大家的贡献来算的,保加利亚主要的功绩就是打趴下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对德国人基本上只是最后去踩了一脚,英法打得那么幸苦,自然是他们拿大头了。
  而奥匈帝国后期又倒戈了,这个战争赔款肯定是大打折扣了,关键是保加利亚已经占了人家那么地了,只要一抵扣还有个屁的赔款!
  最多只是索要一笔土地赎金,而这部分的钱,还要拿去还法国人的贷款,当时为了早点儿干掉德国人,法国人同意了由奥匈帝国接国保加利亚债务。
  这部分相当于已经没有了,剩下的也就是意大利人的赔款可能多一点,但是架不住意大利穷啊,人家还款能力有限!
  被斐迪南一打断,财政大臣马上反应了过来,然后慎重其事的说:“陛下,我们财政部的要求不高,只要这次的战争赔款,能够在还清我们所有债务的同时,可以支付我们后期的善后开支就可以了。”
  斐迪南暗自盘算了一下,现在保加利亚也是债台高筑了,都欠下了:约翰牛64亿英镑、法国4亿英镑、美国人21亿英镑,还有其它国家合计约1亿英镑,总计141亿英镑。
  这么大一笔巨款,都需要战败国来偿还,这还只是保加利亚一家,要是加上其他协约国成员,天知道他们猴年马月才能够还清,看来还是债权转移才是王道!
  不过想想,历史上光德国一家就要赔偿2690亿金马克,(1金马克=058克黄金)这相当于9602吨黄金,或者是1154亿英镑!
  财政部提出的这个赔款数字,也就不算什么了,至少在和会上通过没有问题。
  斐迪南想了想说:“那好我们的底线就是奥匈帝国替我们支付法国人的债务,意大利人支付我们00亿列弗(约合12亿英镑),德国支付我们200亿列弗(约合8亿英镑)!
  接受殖民地抵债,也可以接受其它我们需要的实物抵债!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你们尽量把我们的债务转移出去,比如我们欠美国人21亿英镑,如果他们可以接受德国人帮我们支付的话,他们可以转移亿英镑的德国债权给他们!
  如果有欧美财团愿意接手的话,我们也可以出售这些债权,理由就是我们需要尽快回笼资金,用于国家建设!”
  财政大臣肯尼迪惊讶的说:“陛下,这样我们也太吃亏了吧,这些财团肯定会趁火打劫的!”
  斐迪南不容置疑的说:“那就让他们趁火打劫好了,不要忘了德意两国的还款能力不是无限的,短期内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还清巨额的战争赔款!
  与其花费数十年时间去收这笔赔款,还不如提前表现一部分,拿来建设我们这个国家。
  从投资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自然就增加了,并且还是永久性的增加,实际上我们还更加合算!”
  好吧,这是斐迪南又在忽悠人了,主要是历史上德国人一直赔到198年,才还清这笔赔款,他等得起么?
  殖民地的问题?抱歉保加利亚现在没有太大的需求了,吞并了奥斯曼帝国后,对德国人的殖民地已经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了,反正英法看不上的,最后都是保加利亚的。
  这一点上,斐迪南是非常有自信的,意大利人的殖民地就剩下一个索马里了,德国人的殖民地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英法是不会全部吞下的,对他们来说,这里面的很多地方经营起来都是要亏本的,完全就是一个负担!
  ……
  法国巴黎,世界大战一结束,这个消息接被政客们扩散了开来,人们都陷入了疯狂的庆祝活动中,假如现在德国发动一场偷袭,没准还真的可以一战而下。
  这种可能性自然是不存在的,英法联军在为了战争胜利而庆祝,对面的德国人也没有闲着啊,他们也在开始庆祝,尽管他们输了!
  现在才刚刚停战,谁能知道未来会那么惨呢?摆脱了这场残酷的战争,相当于从战场上捡回来了一条小命,怎么能不庆祝一番呢?
  ……
  无线电报的诞生,将这个世界串连在了一起,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这则消息就已经摆在了各国政要们的案头,或许再过上几个小时,就会出现在街头的报纸上。
  该怎么样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这又是政客新的难题,现在不光是各参战国再思考该怎么处理德国人,就连中立国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美国华盛顿白宫,威尔逊总统收到了消息后,就急忙召开了幕僚会议,商议对策。
  在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可没有少侵吞英法的利益,甚至国内还有不少激进团体,还主张把欧洲人的势力全部赶出美洲大陆,还好他们的目标没有达成,不然现在麻烦就更大了。
  不要看后世的美国很牛逼,这个年代他们还在装孙子。在经济上,他们是世界第一,在军事上他们依然是个软脚虾。
  陆军不用考虑,反正那几万大兵可以忽略不计;海军虽然在吨位上现在仅此于约翰牛,但是战斗力上却差之甚远,单单是造船技术双方的差距还有十年以上!
  现在世界大战结束了,英法的力量必定会再次回到美洲大陆,作为土霸王他们必定是首当其冲。
  ……

'425。一百五十六章、军功贵族的崛起'
  “世界大战结束了!”
  这个惊人的消息一传开,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有无数人在为之庆祝,也有无数人气得跳脚。
  外界的纷纷扰扰,斐迪南毫不关心,无非是利益问题!
  现在他正忙着处理善后问题,世界大战打了两年半,作为主要的参战国保加利亚的伤亡人数,自然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截止到目前为止,保加利亚的军队总伤亡人数高达48684万,(伤亡人数=负伤人数阵亡人数)其中阵亡12752万人,负伤  35932万人,(包括了因伤残的8854万人)本土平民伤亡216人,殖民地平民伤亡186万人,毫无疑问这是奥斯曼帝国的杰作。
  这个军队伤亡人数,仅此于世界大战中的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人相当!
  按照保加利亚参谋部的估计,各国伤亡如下
  大英帝国阵亡约100万人,负伤约210万人,平民伤亡3~4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殖民地部队,英军本土部队可能还不到五分之一。
  法兰西共和国阵亡约130万人,负伤约400万人,平民伤亡约60余万人,伤亡和历史上差不多,不过殖民地部队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本土部队伤亡比历史上少了近三分之一。
  俄罗斯帝国阵亡约200万人,负伤约500万人,平民伤亡260~300万人,另外被俘约440万。
  比利时阵亡约56万人,负伤约43万人,平民伤亡15~20万人。
  日本阵亡约13万人,负伤约3000人。
  葡萄牙阵亡约7000人,负伤约13万人。
  意大利阵亡约130万人,负伤约260余万人,平民伤亡200万人,大部分都是缺粮造成的。
  德意志帝国阵亡210万人,负伤约430万人,平民伤亡约10万人。
  奥匈帝国阵亡约125万人,负伤约387万人,平民伤亡80余万人。
  另外已经亡国黑山王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自然就被斐迪南忽略了,不然他们的伤亡人数,才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了,这个数字是拿来给外界看的,除了在谈判桌上可以用一下外,其他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