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背景下,政治家自然想要尽快结束战争了,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速战速决。
2月16日,筹备已久的协约国联军从意大利地区向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地区发起了进攻,继西线、东线、南线之后,双方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
毫无疑问,同盟国面临的军事压力已经更大,尤其是奥匈帝国他们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从1916年冬季会战结束开始,游行示威已经成为了维也纳的一部分了,在东线会战获胜后曾一度中止,不过随着南线战局的不乐观,这一活动再次被发扬光大了。
维也纳市长在给内阁的报告中写道:“民众正在被愤怒和绝望的情绪所支配,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忍耐多久。我感觉我们现在发生在匈牙利的惨剧,即将要在奥地利上演!”
(备注:这里是指1848年匈牙利大革命)
接到这份报告的奥匈帝国首相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因为他也无能为力,提起奥匈帝国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民族问题,实际这个老牌帝国的腐败问题,比民族问题更加尖锐。
如果是老皇帝约瑟夫一世还在的话,凭借着他的威望,还可以让资本家们忌惮三分,可惜换了斐迪南二世就不行了。
谁叫这个家伙做了一个大死,娶了一个平民出身的王后,成为了贵族中的另类,即便是斐迪南二世的政治手腕也不错,但是他已经失去贵族们的效忠!
没有了贵族阶层的支持,斐迪南二世还能够向资本家们下手么?至少在奥匈帝国是不行的,大部分军队都掌握在贵族手中。
放开了限制的资本家们是恐怖的,幸好尼古拉二世帮了他一个大帮,他直接干掉了俄国大半的资本家,杀的圣彼得堡血流成河,也震慑住了全世界的资本家。
俄国军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皇帝不好惹、军队也不好惹,当有一天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军队之后,那么末日也就要来了。
所以,这些资本家们还知道在军事物资上收敛了几分,前线的奥匈军队才没有饿肚子。
不对,应该是说还没有到饿死人的地步,自从保加利亚轰炸奥匈帝国的铁路后,本来就很坑的奥匈军队后勤体系,就变得更坑了。
比如本来该运来的是面粉,结果搞错了运来了一批土豆,前线的士兵们也不挑剔,那大家就吃土豆好了。
不是他们真的不挑食,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敢让后勤处拉回去,重新发面粉过来,那样估计他们真的饿死,这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反正只要是你食物,运错了地方都是将错就错,没有人敢再来一次,万一换货下一次后勤部把土豆换成了手雷,估计他们就真的抓瞎了,这也是有先例的!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次后勤部错把粮食全部搞成了弹药的乌龙部队,最后饿得不行了,人家直接去敌人的战俘营混饭吃了,然后就被广而告之了。
后来康拉德实一看,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啊,没有饭吃人家才投降的,这是符合欧洲人的道德准则的,根本就没有办法指责呀?
就算是带头投降的那个倒霉蛋上校,战后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不要说上军事法庭,就连批评教育都不行,人家用自己的机智头脑成功的保住了小伙子们的生命,这是值得称赞的!
要不是他机智选择向保加利亚军队投降,要是投降了隔壁的俄国人,那估计还等不到战后他们就全饿死了!
迫不得已,康拉德才下狠手整顿了奥匈帝国的运输体系,将食品和其它物资给分开进行运输了,才避免了这种致命的乌龙出现。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历史上,东线的俄国军队和奥匈军队,双方一度不是比谁的战斗力更强,而是再比谁更抗冻、谁更能够挨饿,最终毛熊凭借惊人的体质,获得了胜利!
这里面还发生过一则搞笑的趣闻,一支俄国军队和一支奥匈军队在前线对持,由于冬天路滑,大家的补给都没有按时送达。
饿急了之后,俄国军队就决定向对面的奥匈军队投降,正在他们开会商议做出决定后,一个侦察兵就带回来了一个消息,让他们瞬间打消了投降的念头——敌人断粮了!
而奥匈军队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不过他们派过去和俄国人商议投降的军官到达俄军营地后,以午餐时间到了为由向俄军所要符合他身份的食物,结果只获得了一块面包,于是他就判断俄国人也断粮了,就忽悠住了俄国人返回了营地将这个“好消息”汇报了上去,然后双方也不打了,就开始比赛看谁更能饿肚子!
趣闻归趣闻,反正奥匈帝国的军队如果有得选,他们是很少向俄国人投降的,因为他们知道俄国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就不要去和俄军士兵们抢口粮了。
好吧,没有最坑只有更坑,其实毛熊的后勤补给体系之坑,才是欧洲之冠,可以说一战毛熊就是被后勤给坑死的!
如果德国人的铁路运输是100的话,那么法国人的铁路运输至少也是95了,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人就洗心革面,大力发展了铁路运输;
英国人怎么也有85了,不过人家可是岛国,可以用海运弥补足以满足运输需求了;保加利亚的铁路运输也有93了,加上海运和公路系统的弥补也能够满足需求了;
这方面奥匈帝国就丢了欧洲列强的脸了,仅仅只有61,这个铁路水平仅仅略高于意大利,不过意大利是半岛国家,有海运可以弥补,这方面奥匈帝国还不如意大利;
至于俄罗斯帝国,这就是一个笑话了,那怕扣除了远东和西伯利亚,他们也是一个列强中的笑话。
不要看他们也有七万多公里的铁路,比保加利亚的铁路总里程还要高出百分之七十,但是他们的领土面积也是保加利亚的四十多倍呀?
这个均分仅仅是保加利亚的百分之四点几,也就是说俄国人的铁路运输得分是还不到5的渣渣,仅仅只有42!
虽然铁路运输,不是交通运输的全部,但是这个年代铁路运输所占的比重,至少也可以占百分之七八十了,俄国出现运力不足也就不奇怪了。
就连一个遍布全国的铁路交通网,都没有能够建立,所以在战争潜力的转化上毛熊一直都是列强中垫底的。
因为毛熊不光是铁路坑,他们的后勤管理更加的坑,物资不按时到达前线是常态,很多时候前线的部队等啊等,等到了最后拿到手中一看,根本就不是他们急缺的物资,或者说是资本家们以次充好根本就不能用!
比如说:运来的面粉变成了发霉的面团;运来的步枪变成了零件,需要自己进行组装;运来的帐篷需要自己动手缝;运来的药品是面粉加工出来的;运来的弹药是哑炮……
后勤对物资的保管不上心,对物资的质量也是完全不负责,或者说是已经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沦为了资本家们的应声虫!
这也是为什么尼古拉二世能够一呼百应的原因了,前线的官兵对资本家们的怨念已经达到了极点!
……
'398。一百三十章、黑幕初现'
南线,特兰西瓦尼亚战役结束后同盟国就转攻为守,那群丢掉了武器装备的溃兵们也被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重新武装了起来,德械装备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在前面的东线会战中还是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的,从中挑选一部分出来,先凑合着用还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但丁…克里斯托夫做出的判断并不准确,现在的同盟国已经是五十三万大军了,而不是他们事先估计的四十万大军。
不过,即便是估计错误,这依然改变不了双方的实力对比,无论是四十万军队对上九十万军队,还是五十三万军队对上九十万军队,同盟国都是处于绝对的兵力劣势。
最关键的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战斗、磨合后,战斗力最低的印度师已经消耗殆尽了,而新编的“雇佣兵”师已经由新兵变成了老兵!
总体来说,保加利亚军队的战斗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略微有所上升了,这对元气大伤的德奥联军来说就不怎么美妙了。
至于罗马尼亚复国军,先忽略掉他们吧,要不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的编制早就没了,即便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的军队也大都是从奥匈帝国招募的罗马尼亚人组成的,总兵力还不足一万,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
军事会议上,奥古斯特·冯·马肯森语气低沉的说:“现在敌人来势汹汹,而我军又刚刚遭到了重创,短期内我们没有和敌人进行决战的实力!
现在敌人拥有制空权,德布勒森一线我们是注定守不住了,我决定全军进行战略撤退,在蒂萨河沿岸重新构建防线。
现在我们还需要为修筑防线拖住时间,因此我决定各部队进行节节抵抗,交替掩护撤退,并且我们还必须要把南岸的船只全部弄走或者是毁掉,断绝敌人在短期内渡河的可能!”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奥匈帝国一方的反对,奥匈帝国第十六军军长安德拉希尔伯爵语气十分坚定的说:“不行,我们不同意!”
停顿了一下,安德拉希尔伯爵解释道:“就算是德布勒森失守,我们也可以在皮什珀克洛达尼继续构筑防线,继续和敌人战斗,而不是一味的避战不出!
如果退守到蒂萨河,这就相当于放弃了多瑙河中部平原,那么匈牙利王国三分之一的产粮区就沦陷了,并且贝尔格莱德的侧翼也危险了,这样的后果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承担的!”
安德拉希尔的反对,并没有出乎众人的意料,作为一名出身匈牙利王国的军官,他要是不反对才有问题。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的计划确实很不错,可以说是保守到了极点,按照他的战略,几乎找不到任何失败的可能。
但是这也严重损害了匈牙利王国的利益,特兰西瓦尼亚高原早就沦陷了,现在要是再放弃了多瑙河中部平原,匈牙利王国的领土就沦陷了近四层。
军事上的最佳选择,在政治上却是最糟糕的选择,可以想象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匈牙利王国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冷冷的说:“够了,不要再无理取闹了!从军事上来说,这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如果你们不是军事白痴的话,都应该知道现在我们正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至于政治上,就让该死的政治去见鬼吧!作为一个军人,我希望你们都能够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是集团利益,就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现在的局势对同盟国已经十分的危险了,对德奥两国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赢得这场战争,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眼下这一场战争而服务的!
至于损害了某些个人或者是团体的利益,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顾全大局,不要让某些人将个人或者是团体利益凌驾在国家利益至上!”
显然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已经爆发了,他对于匈牙利人托后腿的行为非常的不满了,这是非常明显的指桑骂槐。
在他看来想要守住德布勒森没有问题,只要匈牙利人肯派出援兵拿出战略物资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在一旁指指点点,又不采取实际行动!难道匈牙利人认为他们靠嘴炮就能够挡住敌人么?
又或者是匈牙利王国现在连十几二十万的援兵都拿不出来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奥匈帝国的二当家,混得再怎么差,十几个师的部队还是拿得出来的!就算是没有,匈牙利王国临时动员也可以凑出来!
至于前线所需的战略物资,又不是让他们全额承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只是需要他们提供一批物资应急。
匈牙利王国好歹也是一个人口超过两千多万的中等王国了,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从资本家们手中扣出一部分出来,供应前线两三个月的物资总还是有吧?
毕竟现在是在保卫匈牙利王国的本土啊?没有道理光让友军出钱出力,他们自己就在旁边打酱油我、摇旗呐喊吧?
显然匈牙利人的立场和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匈牙利人看来这场战争是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战争,和匈牙利王国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当初匈牙利王国支持奥匈帝国参加这场战争的事情,早就被他们抛到了九宵云外去了。
既然这场战争和匈牙利王国没有关系,他们之前都出钱出力帮忙打仗了,现在损失惨重战争打到了他们的本土上,要求德奥进行补偿不过分吧?
至于继续为这场战争出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之前他们不是已经出过力了么?付出的损失那么大,到了现在都没有获得任何的补偿,那他们干嘛还要继续战争呢?
毕竟约翰牛只是承诺了不追究之前匈牙利王国的战争责任,并不意味着他们今后的战争,协约国也不会追究责任!
双方的立场不一样,想法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不过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依然以他南线德奥联军总司令官的身份下达了命令。
至于匈牙利人如果有胆子抗命的话,完全可以不执行啊!反正退守蒂萨河后,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手中的军队也不需要那么多了,匈牙利这三四万军队他还真不在乎了!
前提条件是这些匈牙利军队留在这里别回去了,否则违抗军令,回去依然是要吃枪子的。
好吧,维也纳政府敢继续战争的主要原因就是到目前为止,战火主要都是集中在匈牙利王国,还没有打到奥地利,现在能够借助这场战争削弱一下这个不听话的王国,也是有助于奥匈帝国长治久安的!
面对强势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匈牙利人果断的选择了认怂,当然作为代价,就是当部队撤退到蒂萨河对岸的时候,匈牙利人组成的部队中又增加了几千逃兵!
毫无疑问,逃跑的都是些本地人,直接趁乱跑回家去了,反正这场战争和他们又没关系了,谁爱打就让谁去打吧!
这也是匈牙利王国现在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如果说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是严重的话,那么匈牙利王国的民族问题就是“火药桶”了!
即便是匈牙利人占了王国总人口的一半,但是他们那糟糕的民族政策,把国内搞得一团糟。
在这方面他们比奥匈帝国差的远了,至少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大家还是认可这个国家的!
到了匈牙利王国就不行了,国内被压制武力强势住的少数民族积累的怨气都快爆发了,士兵逃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
蒂萨首相现在非常的糟心,德奥联军的战略性撤退,虽然在军事上避免了被敌人围歼的命运,但是在政治上对匈牙利王国来说,就非常的糟糕了。
大片的国土沦陷,国内的民族主义已经开始爆棚了,他们主张退出这场战争,收复失地,建立新的大匈牙利王国。
很奇葩吧?匈牙利人要脱离奥匈帝国独立建立新的大匈牙利王国,也就是说斐迪南二世的匈牙利王位他们依然是认可的!
这就是欧洲独特的政治体系了,在法理上斐迪南二世是匈牙利王国的国王,是受到了全世界承认的,他们也以臣民的身份向斐迪南二世宣誓效忠了,自然就不能够轻易的“背叛”了!
即便是他们实质上已经是背叛了,但是在他们看来,他们反对的是奥匈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而不是反对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备注:匈牙利王国建立的时间还很短,是在约瑟夫一世手中建立的,他还是弗兰兹家族第一个的叫斐迪南的,故他也是斐迪南一世。)
就连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废除了皇位的卡尔大公,还是差点儿再次成为了匈牙利王国的国王,只不过这货太作死,政治手段又太差了,还没来得及掌握权利,就被人给玩趴下了,直接给废除了王位!
虽然现在匈牙利民族主义盛行,各大政治派别已经达成了协议,决定要退出奥匈帝国,建立独立的匈牙利王国,但是他依然不反对斐迪南一世继续做国王。
好吧,所谓的政治派别,其实也就是匈牙利王国内部的大贵族和大资本家们在立场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他们决定不和奥匈帝国继续玩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认为这次战争同盟国失败已经成为了定局,如果要是继续留在奥匈帝国内部,也就相当于是同盟国的一员了,战后必定会遭到协约国集团的清算!
人都是趋于利害的,为了逃避战争惩罚,他们自然要想跳槽了。在这方面资本家们表现的尤为积极,和大贵族们相比他们的底蕴实在是太差了,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而传统的大贵族反而不是那么的担心,简单的说就是人家亲戚遍布欧洲,最多也就是被抢劫点儿钱,基本上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还可以通过家族关系保住一些财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