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既然你这么推崇他,那我就见见吧!”斐迪南笑着说
  契科夫用肯定的语气说:“放心吧,大公阁下,他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斐迪南点了点头说:“嗯!对了,临时内阁马上就要组建了。当中我给你留了一个位置,你要做好准备!”
  契科夫心中一喜,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这么快获得了回报。欣喜中带着激动的说:“大公阁下请放心,我一定回努力做好的!”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在保加利亚经营的时间太短了,手中其实也没有几个合适的人选。
  契科夫是最早投靠他的政府高官,能力虽然一般般,但是胜在听话,执行力不错。而且已经教育部长了,提拔他入内阁,也不是太突兀。
  ……
  时光匆匆而过,经过两天时间发酵,消息已经传遍了保加利亚,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刚刚放松管制媒体,现在像被憋疯了,死死咬住自由党和反对党进行大肆抨击。逃过一劫的知识分子,教育界人士群起响应。
  得益于斯塔姆政府的恐怖统治,很多普通民众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是减轻了斐迪南的压力。
  斯塔姆内阁虽然以精神病的名义被送走了,但是要求判他们死刑的呼声还是很高。
  幸好斐迪南处置果断,推出了平反委员会,用翻案转移了公众视线,才没有造成混乱。
  1889年5月15日,斐迪南低调的组建了临时内阁,首相占时空缺
  ,现在成员只有三人,教育部长契科夫,农业部长詹姆斯…裴迪诺夫,还有亲俄派士克立门特大主教。
  新政府成立后,立即取消实物征收什一税,同时还废除了斯塔姆政府时期加征的苛捐杂税。
  随后斐迪南又受命士克立门特大主教,组建代表团出访圣彼得堡,安抚了国内亲俄派。
  做完了这些,斐迪南才深深的松了一口气。保加利亚纷乱的局势,短期内被稳住了。
  现在斐迪南才有精力来处理斯塔姆内阁留下的烂摊子。进行中的五年计划,不能停下;混乱的政府体系需要梳理;最麻烦的是秘密被处决和还在监狱的嫌犯,需要从新认定。
  康斯坦丁…依托洛夫通过了斐迪南的考验,被任命为内政部长,负责主持政府日常工作。
  契科夫亲自挂帅翻案委员会,开始罪名认定,当然参与或者牵涉到刺杀案的人,直接被忽略了。倒霉蛋直接被灭了门的,也往后靠了。
  即便是如此,上万人的平反工作,也快不起来。这是斐迪南的主意,一切按照法律程序办理。
  斐迪南又请出了保加利亚司法界,有名的老顽固——鲍里斯克里斯托夫,组建了反贪局。
  开始清洗政府中的蛀虫,包括前任内阁也属于被调查范围,大批的官员面临被撤换。
  首当其冲的就是警察部门,作为屠杀事件直接参与者,外界喊打喊杀声一片。借此机会,斐迪南悄然完成了对警察系统的掌控。
  斐迪南和临时内阁一连忙碌了大半年,政府才走上正轨。

'37。三十七章、内政'
  临时内阁成立后,斐迪南以反贪的名义清除异己,大力培植亲信,努力淡化自由党的影响力,这其中鲍里斯克里斯托夫居功甚伟!
  作为大功臣的反贪局长鲍里斯克里斯托夫,现在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快乐并痛苦着。他的理想实现了,可是优闲的生活却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他是民众眼中的青天,官员眼中的屠夫。斐迪南给予了鲍里斯克里斯托夫充分的信任,只要被他盯上了,就没有几个能够脱身的。
  他铁面无私,无论谁求情都不卖面子,斐迪南也不例外。就连弗胡手下的情报人员,也被殃及了池鱼,有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倒霉蛋,锒铛入狱。
  弗胡干脆顺水推舟,让他们去监狱潜伏监视罪犯,戴罪立功。现在保加利亚正在大搞基建,这些罪犯多半会被送去当苦力。
  鲍里斯领导的反贪局,现在是隔三差五就送人上法院,效率堪称惊人。搞得保加利亚法院,不得不单独组织一个临时法庭,专门审判贪污官员。
  媒体还给他送上了“官屠”的美称,鲍里斯克里斯托夫成了保加利亚民间最受欢迎的人。
  鲍里斯克里斯托夫的努力没有白废,除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落网外,民众也再次恢复了对政府的信任。
  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斐迪南将内政部和经济部进行了合并,地方官员的提拔,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重要指标。
  斐迪南结合了保加利亚实际情况,成立了医疗卫生部门和教育部合并。将原本属于内政部下属的水利部门,划归了农业部。
  得益于斯塔姆内阁留下的巨额遗产,保加利亚长期的财政危机得到解决。让斐迪南有了充足的底气,加速推进保加利亚工业化。
  农业上,由于“迷糊大屠杀”的影响,大量的无主之地被收归了国有。同时还查抄了一部分藏匿土地,也被政府强制没收,地主阶级自此一蹶不振。政府现在已经直接掌握了保加利亚三分之一的土地。
  为了缓解阶级矛盾,斐迪南规定土地最高租税,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且土地主人负责缴纳农业税。
  斐迪南决定在平原地区,逐步建立农场,采用机械化作业,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升级。
  ……
  1889年终部长级会议上,康斯坦丁…依托洛夫红光满面的说:“大公阁下,现在国内经济发展一片大好,半年内新增投资高达五千万列弗!”
  斐迪南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暗自心想:“大好个屁,其中有一大半都是自己的投资或者是政府投资,真正的民间资本微乎其微!”
  康斯坦丁继续说:“从六月份开始,到现在为止,全国新增大小工厂一千零三十五家。其中资本超过一百万,雇佣人数超过一千人的大型工厂,共有十二家!”
  “政府投资共计一千两百八十五万列弗,主要用于大铁路计划,和配套的公路建设,还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来说,总体进展顺利!”
  “明年,我们将继续推动工业化发展,同时还准备继续加大政府基础工程投资。主要项目是继续完成铁路计划,还有城市配套建设,为工商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斐迪南知道,他是为争夺来年的预算做铺垫,笑了笑说:“好,政府都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
  斐迪南说完,将目光投向了国防部长萨瓦…穆特库罗夫。为了掌控军权,斐迪南对军队进行了大调整,原来的军中高级将领,大都提拔进入了国国防部。
  萨瓦…穆特库罗夫凭着老资历加投靠的早,当上了国防部长。在斐迪南看来,军队出出身国防部官员,怎么也文职出身的要专业,算是废物利用吧!
  萨瓦…穆特库罗夫对斐迪南还是很感激的,不要看他也是自由党人,但是国防部长位置一直都是文官充任,根本就没有他的份。
  明白了斐迪南的意思,萨瓦…穆特库罗夫立刻开口说:“大公阁下,我们军队刚刚进行了大整编,目前的问题是武器装备大都已经落后了。不提欧洲列强,就算和希腊、塞尔维亚相比,火力上也有些距离!”
  “目前我们军工业还是拖了后腿,兵工厂机器设备已经落后了,急需更新换代,而且只能生产枪支弹药,和小口径火炮。”
  斐迪南想了想慎重的说:“兵工厂的问题确实急需解决,在明年的财政预算中,可以优先考虑。但是军队训练问题,你们必须要抓紧,早日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
  “放心吧,大公阁下!训练训练问题,我们会做好的!”萨瓦…穆特库罗夫保证道
  詹姆斯…裴迪诺夫知道轮到他发言了,开口说:“大公阁下,由于上半年的波动,今农业生产受到了一些影响,耕种面积较之往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不过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亩产量有所提高,部分地区甚至产量增加了8%以上!总体来说,与去年持平。”
  斐迪南笑着说:“不错!继续努力,争取今年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站起来发言的是契科夫,虽然教育部长职权最低,不过内阁排名确恰恰相反。
  这是斐迪南的权谋之术,以小制大,实权最大康斯坦丁,连内阁都进不去,实权最小的契科夫反而在内阁中排名最高。
  契科夫清了清嗓子,说:“大公阁下,今年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第二届大学生也顺利入学了。另外国内新增高职院校五所,已经开始招生了,包括两所师范学院,一所医疗学院,剩下的两所都是综合技术学院!基本上可以满足保加利亚的教育需求了。”
  “向社会推广的扫盲教育,进展也十分不错,文盲总人数下降了十个百分点。预计十年之内,可以基本上消灭文盲!”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契科夫的自主能力有所欠缺,可是执行力确实是没得说。

'38。三十八章、外交'
  1887年夏秋之际,卑斯麦和索尔兹伯里把《地中海协定》扩大到了巴尔干地区。
  12月英、意、奥三国互换了照会,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签订,一个针对俄国近东问题的同盟建立。
  这是卑斯麦对同盟体系做出的调整,促成了英、意、奥和法、俄在近东地区相互牵制的格局,又不使法俄结盟,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三皇同盟逐步了崩溃,但是德国还是和俄、奥建立了结盟关系,这一时期是卑斯麦“王球不落”外交的巅峰。
  1890年3月,卑斯麦下台后,继任者对外交政策发生了改变,结盟体系走向了尽头。
  德国的新路线外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德俄再保险条约》不在延长。
  德国撕毁《德俄再保险条约》后,俄国的外交局面日益严峻。被迫向法国靠拢,从1891年开始两国就开起了结盟谈判,由于法俄双方互不信任,一直到1894年法俄同盟才正式建立。
  德国在“新路线”的主导之下,1890年7月,英德两国《赫尔果兰——桑给巴尔条约》,两国殖民地问题上的争端解决。
  在当时被认为是德国方面的重大让步,目的是将英国拉入三国同盟。
  1890年到1894年,德国多次促使英国扩大在《地中海协定》中的义务。在地中海采取示威性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
  在这种背景下,斐迪南派士克立门特大主教访俄,主要目的:一来可以安抚主流亲俄派;二来可以改善俄保关系,不用付出来多少代价,就可以抱大腿。
  时间已经不多了,再过几个月卑斯麦就要下台了,德国就会撕毁《德俄再保险条约》。俄国要打破外交僵局,拉拢保加利亚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三皇同盟》建立以来,就是矛盾重重,尤其俄奥之间都矛盾难以调和。
  1885年,东鲁米利亚发生了起义,民众驱逐了奥斯曼土耳其的行政官员,宣布和保加利亚公国合并,亚力山大大公被拥立为合并后国家的君主。
  本来只是保加利亚民族独立的举动,在欧洲列强的干预下,为了取得保加利亚的控制权,造成了持续两年的保加利亚危机。
  保加利亚公国是1878年俄土战争后,在巴尔干保留下来主要阵地。1881年《三皇同盟》中就有保加利亚一统的约定,可是由于俄保关系的变化,俄国无法继续控制保加利亚傀儡政权。
  亚历山大大公,德国小邦的贵族后裔,是俄国皇后的侄子,1879年在沙皇的扶持下,成为保加利亚公国的君主。
  亚历山大大公执政后,逐渐对俄国驻保加利亚官员的骄横表示不满,双方交涉多次无果。亚历山大大公为了摆脱俄国的控制,反俄举动日益明显。
  奥匈帝国虽然和俄国是同盟,可是也不愿意看到俄国对保加利亚的垄断,于是就和亚力山大两厢情愿之下,开始相互靠拢。
  俄保关系破裂后,俄国见无法继续控制保加利亚政府,开始阻碍保加利亚的一统,并且以撤走军官,瓦解保加利亚军事力量做要挟。
  同时要求其它大国,共同向保加利亚施压,逼迫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加利亚。
  列强会议上,在德国的调和下奥匈站在俄国一方,可是遭到了英国人的抵制,由于德奥两国立场不坚定。
  最后双方达成了妥协,由亚历山大大公出任东鲁米利亚总督,保加利亚完成实际上的统一,土耳其保住了名义上的主权。
  这还没完,保加利亚的合并引起了希腊、塞尔维亚等小国的窥视,希望得到领土补偿。
  塞尔维亚米兰国王9月出访维也纳,希望领土得到奥匈的支持。当看到在列强会议上,不能获得支持后。
  11月塞尔维亚出兵入侵保加利亚,不过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占据绝对优势的塞军,被保加利亚打得大败,保军趁机占领了塞尔维亚一些重镇,兵锋直逼其首都。
  奥匈帝国为了维护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出面干预保塞战争。迫使保加利亚撤军,却又把俄国排斥在外。同时塞尔维亚的战败,也导致了亲俄派的上台,为俄奥矛盾埋下了隐患。
  不甘心失败的俄国,策划了政变,推翻了亚历山大大公的统治。不过后面由于英奥的干预,局面超出了俄国的控制,斐迪南被拥立为新的大公,俄奥关系恶化。
  德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双方就贸易问题就爆发了冲突。廉价的俄国农产品进入德国市场,影响了容克贵族们的利益,在他们干预下,对俄农产品征收重税;俄国也报复性的对德国工业产品征收重税,德俄贸易矛盾爆发了。
  1887年11月,德国禁止国内银行俄国的有价证卷,德国资本市场向俄国封闭了,促使俄国将目标投向了法国,德俄同盟开始走向了尽头。
  1889年11月底,保加利亚外交使团到达圣彼得堡。次月,士克立门特大主教获得了亚力山大三世的接见,持续了四年的保俄外交僵局,开始出现了曙光。
  同时,熟知列强嘴脸的斐迪南,被迫承认了斯塔姆政府时期,与英国、奥匈签订密约。
  英奥两国取得了对保加利亚外贸优惠权,双方只需要付出极低的关税,考虑到双方之间的工业差距,对保加利亚来说是及不公平的。
  同时由于关税被抵押,英奥两国的力量,开始了对保加利亚的新一轮渗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斐迪南政府获得了英奥两国的支持,双方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长期来看,英奥两国凭借工业上的优势,对保加利亚贸易占据了优势,打击了保加利亚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幸好斐迪南一开始就是准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凭借政策上的倾斜,和资源上的统筹和列强竞争。没有打算靠资产阶级强国,不然保加利亚想要发展起来难如登天。

'39。三十九章、对俄关系'
  1891年3月,士克立门特大主教从圣彼得堡归来后,就变得神采飞扬。看得出来,这次俄国之行很顺利,他的心情很不错。
  三天两头的向人推销联俄的优越性,现在内阁成员见了他都要绕路走。在没有斐迪南的点头前,他们可没有胆子做决定。
  见政府路线走不通,士克立门特现在盯上了斐迪南。他已经不在满足仅仅和俄国缓和关系,希望让俄保关系更进一步,最好是建立牢固的同盟。
  “大公阁下,俄国是保加利亚的天然盟友,从独立战争开始,我们就一直受到了俄国的帮助。虽然其中发生了些误会,但那都是斯塔姆内阁时期的问题了,为了保加利亚更好的发展,和俄国结盟势在必行!相信我,我可以用上帝的名义发誓!”士克立门特讲得很有激情,企图用语言感染斐迪南
  看得出来,士克立门特不懂政治,不然也不会在部长级会议上,这样大大咧咧的提出来。
  斯塔姆时期保加利亚和俄国的冲突,造就了斐迪南上位,稍微有点儿政治头脑的人,都会选择避开,以免令斐迪南尴尬。
  虽然他讲得很激动,不过众人确没什么反应。太过空洞了,具体内容一点儿也没有。对俄保很重要,可是对保加利亚具体的好处呢?看不到这点,怎么获得众人的支持!
  斐迪南接过话,说:“主教先生,你说的不错,对俄关系确实很重要!问题是俄保关系,涉及我们和俄国双方,而不是由我们单方面决定的!”
  “同时,我们必须要全面考虑国际关系,还有其它列强的态度!至少英国和奥匈帝国的态度,就必须要考虑到!”
  事实证明,士克立门特确实不懂政治,只是一个单纯的亲俄派,对于国际关系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他内阁的位置,无非是斐迪南为了缓和俄国的关系,出访需要彰显保加利亚的诚意才给的,具体权利几乎没有。
  这时敲门声“咚咚咚……咚咚”的响起。
  “进来!”斐迪南说,他知道除非有大事发生,不然是不会有人打扰内阁会议的。
  宫相卡尔匆匆的走了进来,到斐迪南跟前说:“大公阁下,国际局势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