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同盟国意奥两国的舰队,根本就出不了地中海!”
  斐迪南点了点头,正常情况下总参谋长的推论才是正确的,但是战场上谁说得准呢?
  只见斐迪南淡淡的说:“战场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德国人也不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放弃奥匈帝国真的很难么?
  只要德国人有把握在奥匈帝国完蛋前干掉法国人,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到时候被动的反而是我们,即便是加上俄国人我们仍然会处于下风!
  至于海军决战,大家都知道有时候运气比实力更重要,甚至大海上的一场海啸都可能帮德国人赢得战斗,我们不能有任何掉以轻心!”
  众人没有说话,显然斐迪南说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德国人集中兵力专攻一线,这种可能性还很大。
  假如在战争初起,德国人不要脸直接发动了突袭,法国人能不能挡得住?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

'318。五十章、储备战'
  不管怎么样,在斐迪南的督促下,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陆军部、海军部联合制定了一份本土防御草案!
  没错,这是一份纯粹的防御性方案,意图打造一个结实的乌龟壳,可以说是保守到了极点。
  主要是依托巴尔干地区的有利地形进行布防,从前线到索非亚,防线最少的地区都有六道,就算是面对上千万大军的进攻,这些防线也足以拖上个一年半载。
  哦,这个不是参谋部吹牛,受限于巴尔干山脉的地形,军队太多了根本就施展不开。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千万军队进攻和两三百万军队进攻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反正能够直接投入到战争中的军队很有限。
  历史上塞尔维亚和黑山之所以敢对奥匈帝国宣战,就是仗着他们占据着有利地形,可以和奥匈帝国慢慢耗,等协约国赢了他们也就赢了。
  当然,他们太高估了协约国,低估了同盟国,没有想到这次欧陆大战会是一场持久战!虽然他们成功的拖住了奥匈帝国一两年,最后也成为了战胜国,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十分惨痛的!
  斐迪南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保加利亚只要提前做好了准备,按照现在的情况估算,战争爆发后全国可以动员出三百万军队,进攻没有把握,但是防守还是绰绰有余的!
  好吧,斐迪南之所以部署这么多道防线,主要也是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
  受制于地形,在一道防线要放百八十万军队,怎么也摆不开啊;另外就是斐迪南受到了前世的影响,他担心同盟国会给他来一次闪电战。
  当然,巴尔干半岛不可能发生德国进攻法国的情况,山的后面还是山,总是能够争取到反应时间的!
  不过只要同盟国军队杀了进来,保加利亚必然就会损失惨重,战争发生的本土和发生在境外造成的破坏,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此,保加利亚第一道防线是最坚固的,后面几道都相当于备用防线,只有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后,才会启用。
  哦,这个第一道防线,并不是指就是一条战壕,或者说就是一排要塞的防线!这条防线沿最窄的地方也有一两公里宽,很多可能还要经过几个山头,想要一个冲锋就突破防线那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然学习二战法国人那样修建一条“马奇诺防线”,斐迪南还没有那么疯狂,除了特别重要的位置修筑了要塞外,其它地区大都还是战壕为主。
  斐迪南也清楚,战争爆发了过后,这套方案里面的大多数都是用不上的,按照之前的计划,第一步就是在战争初起攻占贝尔格莱德。
  只要完成了这一步,在战略上保加利亚就占据了上风,进可以虎视匈牙利平原,退则原地固守。
  ……
  除了军事部署外,斐迪南也没有忘记进行战略物资储备,毕竟近代战争,打得就是物资。谁准备的更充分,谁就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坚持的更久一些。
  “首相,我们现在的全国的储备粮有多少了?”内阁会议上斐迪南问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斐迪南最先问的就是粮食,只要粮食可以保障,保加利亚就不会在战争中崩溃!
  康斯坦丁想了想说:“现在全国的小麦储量约为300万吨;黑麦储量为480万吨;大豆储量约为50万吨;玉米储量约为80万吨;稻谷储量约为30万吨。”
  毫无疑问,保加利亚也是一个面试为主的国家,主食是面包和烤饼,粮食储备自然也是以黑麦和小麦为主了!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粮食储备数字,在正常年月已经基本上可以保证保加利亚全国民众一年的消耗了。(备注:20世纪由于生活水平的原因,人们的饭量都比较大)
  不过对即将开始的世界大战中,这个粮食数字恐怕就不够看了。一旦战争爆发,毫无疑问大家的精力都会投入到战争之中,粮食生产势必会受到影响。
  如果保加利亚一直防御的话,只要不被敌人攻进来,对主要粮食产地造成毁灭性打击,就算产能有所降低,基本上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显然,斐迪南的目标不只是一直防守,一旦主动进攻,势必要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进一步加大粮食的消耗,就只能靠储备粮支撑了。
  斐迪南想了想后,说:“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每年增加三百五万吨的粮食储备,以备战争之需!”
  不是斐迪南不想增加更多,主要是保加利亚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撑不起,否则要是可以无限制的储备,一战德国人也不会那么快投降了!
  即便是如此,财政大臣肯尼迪也苦笑着说:“陛下,这个恐怕做不到,现在的粮食储备已经是财政支出的极限了。
  目前的政府债务已经突破了四十列弗(约合16亿英镑),预计三五计划完成时,政府的债务将达到九十亿列弗(约合36亿英镑),实在是无力继续增加了!”
  斐迪南也有些为难了,这个增加的开支还不是一星半点儿,他也不知道该不该坚持己见。
  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都已经突破400列弗每吨了,就算保加利亚国内的粮食销售价格也在360列弗左右每吨,政府就算是直接从国有农业公司手中采购,价格也不可能低于300列弗每吨。
  那怕是按最低的数字计算,每年350万吨粮食储备,也需要105亿列弗(约合4200万英镑),这个数字几乎是现在保加利亚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了!
  并且一旦政府大肆采购,必将拉升国内的粮食价格,引起一系列的麻烦,要想平稳的度过,显然只能在国际市场上采购。
  要知道保加利亚这个储备粮,可不都是政府出钱买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军方的战利品。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可以先后占领了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的主要产粮地,并且都是秋收过后才撤军的,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回了。
  否则,保加利亚的粮食储备,估计能有现在的一半就算不错了。
  难怪这个年代,各国的储备粮都不是很多,完全是因为粮食贵啊!
  受限于生产力的关系,现在全世界还有一半人都吃不饱饭,粮食价格能降下来才怪!
  正在斐迪南头疼的时候,契科夫出了一个主意:“陛下,现在保加利亚每年出出口的粮食约在一百五十万吨左右,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完全可以禁止粮食出口,这样一来就算因为战争造成粮食减产,我们也基本上可以应付!
  并且,我们可以防备灾荒为由,号召民众们进行存粮,也可以减轻我们粮食的压力!”
  斐迪南点了点头,这勉强也是一个办法,战争时期禁止粮食出口是必然的!
  之前的战争中保加利亚没有实施,主要是因为战争持续时间太短了,短短几个月就结束了,就自然没有实施的必要了!
  反到是号召民众存粮以备灾年,斐迪南认为很有搞头,现在保加利亚的民众手中多于的钱没有,但是储存几个月的粮食,还是可以做到的。
  平常来说,这个还真不打紧,战争时期这个就很重要了。如果实在不够,斐迪南也只能向俄国人买了!
  不要看一战中,毛熊粮食似乎也供应不足,就以为他们是真的是缺粮了!实际上这主要是他们糟糕的运输条件,和混乱的后勤体系造成的,作为欧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至少在战争前中期他们的粮食都是很富裕的!
  哦,沙皇政府崩溃时,圣彼得堡的工人们连基本生存的粮食都无法保障,但是令人讽刺的是资本家们的粮仓仍然是堆得满满的,否则新生的苏联真的有可能就被饿死了!
  大不了到时候对俄贸易,让俄国人用粮食支付好了,反正贵族、资本家们有的是办法,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区区一点儿粮食是难不倒他们的。
  好吧,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斐迪南是不在乎是不是按他的意思办的,既然契科夫的办法有用,当然就要采用了!
  斐迪南想了想说:“嗯,那就先每年增加50万吨粮食储备,号召民众储粮先暂时保密,后面在实施!
  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扩充军工产能,除了满足我们自身所需外,还要考虑到俄国人的需求,以备不时之需!
  原则上,至少要保障我们极限动员状态下的武器装备,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盈余!”
  关于扩充军工产能的问题,大家都没有意见,可能是受日俄战争的影响,对于俄国人的军工生产能力,大家还真没有看在眼里!
  再说了,现在兵工厂这些设备保加利亚都可以自己生产,成本已经降了下去,想要扩建兵工厂,随时都可以进行。
  哦,现在保加利亚的兵工厂已经不只是原来的一家了,大大小小的军工企业已经增加到了十几家,各自之间还有竞争,属于他们旱涝保收的好日子早就结束了。
  不过具体需要增加多少产能,这个问题和增加粮食储备不一样,粮食斐迪南自己都可以根据人口数量估算出来,而军工产能的扩充就要实际调查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毕竟,军工涉及到的武器装备也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武器生产多少合适,这个没有谁比军方更有发言权。
  这个就需要政府和军队,双方进行配合了,斐迪南是不会瞎指挥的!
  不然,要是按照前世网络上的消息,他知道俄国人在一战中缺少步枪,就傻乎乎的储存几百万支步枪在哪里等着,结果缺发现由于蝴蝶效应俄国人早就准备好了,不缺步枪了,那不成傻逼了?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就连历史上的黑海舰队,不就在斐迪南的蝴蝶效应下烟消云散了?
  甚至原本参加协约国的罗马尼亚和黑山王国,现在不也是被斐迪南坑到了同盟国?
  要知道,这会儿沙皇政府正在忙着进行改革呢?谁知道这次会不会成功?反正斐迪南是不敢轻易下结论!
  康斯坦丁突然开口说:“陛下,扩充军工产能的问题,军方已经有他们自己的计划了,之前已经转交交给了内阁,不过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向你汇报!”
  斐迪南微微一愣,随及又反应了过来,这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
  前不久,他才要求军方制定了一套全国性的防御计划,要完成这项计划,自然也少不了武器装备了,军方向提交一个扩充军备的计划也是顺理成章的。
  虽然现在保加利亚的陆军军工产能在列强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了,但是只要英法德一爆发,人家几个月时间就可以轻松的完成超车。
  哦,如果不是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原因,保加利亚也不可能爆发这一波产能。
  既然实力比不上一流列强,那就只能笨鸟先飞了,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在战争爆发初起就吃了亏!
  斐迪南微微一笑,淡定的说:“那好,你们研究一下,如果没有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进行准备了!
  两大联盟之间的战争一旦爆发,就必定是旷日持久,没有个三五年是很难分出胜负的!
  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了,不过战争中也冲满了机遇,只要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说到了这里,斐迪南的话戛然而止,只留下众人暗自揣摩。

'319。五十一章、立场'
  巴黎,法国内阁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吵。时光匆匆而过,摩洛哥危机还是升级了,德法两国政府互不相让,逐渐演变成了两大联盟之间的对抗。
  好吧,法国自从大革命后政府就一直没有稳定过,从1906年到现在这已经是第六届政府了,按照这个规律约瑟夫…卡约政府也快要倒台了,尽管他今年六月底才当选的!
  虽然约瑟夫…卡约出身激进社会党,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政治观念也很激进。相反在这方面他反而显得很保守,他认为法德两国如果现在爆发战争,对法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为了化解摩洛哥危机,约瑟夫…卡约主张同德国人秘密谈判,在其他地区做出利益让步,换取德国人的谅解。
  显然,在法国政府中几乎就不存在立场一致的时候,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争吵一贯是这个国家的主题。
  ……
  哦,正在法国政府还在争吵的时候,德国人已经行动了,威廉二世决定用武力威胁迫使法国人屈服。
  1911年10月26日,德国政府向法国人发出了战争警告,受此影响两大同盟纷纷行动了起来。
  10月27日,法国政府也针锋相对的宣布扩军50万,以应对德国人的军事威胁。
  受此影响,斐迪南也宣布扩军30万,这个数字和奥匈帝国宣布的一样,算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法国人的行动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俄国人在这次事件中居然怂了,沙皇政府主张德法两国政府通过谈判手段解决这次争端。
  这就令法国人很受伤,关键时刻最重要的盟友,居然不打算玩了!
  好在英国人的表态解救了法国人,伦敦政府这次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法国人一边,大有不惜和德国人一战的意思。
  斐迪南知道这场战争打不起来了,双方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接下来就该进行扯皮了。
  俄国人的外交立场令法国人没底了,要是没有这个欧洲压路机加入,法国人可不认为自己能够和德国人单挑!
  在法国人看来英国人的海军是厉害,可惜军舰上不了岸;另一个盟友保加利亚,能够牵制住奥匈帝国就是超水平发挥了。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可能会同时面对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的两线进攻。
  法国人没底,德国人又何尝不是呢?英国人的突然插手,令威廉二世十分的吃惊,德国可从来都没有做好和英国人开战的准备。
  至少现在德国政府承担不起和英国人开战的后果!面对法国人他们可以用陆军说话,但是对于约翰牛他们还真的无能为力。
  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就会丢掉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就连海上物资运输都会被切断,没有做好准备的德国人现在的战争潜力,只有区区几个月时间。
  在这期间,一旦发生了变故,没有在第一时间击败法国人,那么德国人就麻烦大了!
  双方都是不想打了,斐迪南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很显然这场战争爆发的越早,持续的时间就会越短!
  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同盟之间的经济实力越接近。主要是现在德国的经济还在高速增长,而英、法、俄三国几乎已经在原地踏步了,光凭一个保加利亚可没有能力拉回双方的实力变化!
  最令斐迪南忧心忡忡的还是俄国人的态度,由于他的蝴蝶效应,现在俄国人和同盟国之间的矛盾要比历史上小的多。
  简单的说就是,俄国人没有发动战争的动力了!俄奥之间的矛盾被削弱了,俄土之间的矛盾又不足以令俄国人不顾一切的发动战争!
  ……
  “陛下,不用担心,俄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退出协约国的!”梅捷夫自信的说
  “为什么?对俄国人来说,他们现在和同盟国之间的矛盾,还不足以令他们冒险!如果同盟国肯付出一定的代价,让他们中立也未尝不可啊?”斐迪南纳闷的问
  “陛下,德国人太强大了!”梅捷夫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
  这个理由很强大,随及斐迪南就反应了过来,这就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事情的眼光也不一样!
  对保加利亚来说,如果德国人肯放弃黑山王国、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那么双方就可以真的可以妥协了。
  反正只要可以吞并罗马尼亚和小亚细亚半岛,就足以满足斐迪南的胃口了,至于谁统治欧洲大陆这一点并不重要!
  但是对俄国人来说又不一样了,这一点上他们和英国人的立场一致,不能让欧洲大陆发生统一!
  除非是他们自己去统一!
  双方确实没有足够大利益冲突,但是在战略上德俄已经是死敌了,只要英法许以重利,就不怕俄国人不上钩。
  斐迪南想了想说:“你说的不错,想必英法又要对俄国人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