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9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低车牟慷恿耍挥盟刀酱俾涫岛斡η盏闹甘玖恕�
大官大官,就是大而化之的官。何应钦是中队的总参谋长,指示到、部署到就行了。至于具体的作战指挥是那些小官们的事,拼杀是士兵的事。
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亲临前线指挥都不一定能保证打胜仗,何况何应钦走了、卫立煌远在峨眉山呢?
5月7日黄昏,日军从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向中条山进犯。
对中条山守军了如指掌的日军,一上来就朝着守军各部队的结合部猛攻。天上是日军的飞机在狂轰滥炸,地上是日军的大炮在轰鸣。中条山,一下子就陷入了危急之中。
中条山守军生意做的最火的就是曾万钟司令官的第五集团军,日军对第五集团军的防线也最熟悉。
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司令部设在夏县泗交以南的马村。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的村子,临水的深沟叫柴家沟,也叫阎王峡,峡谷里有一条沿着溪流的碎石公路。峡谷一边的悬崖上,曾万钟修建了两座重机枪,封死了隘口,掩护司令部。
外围有第五集团军五个师的兵力,司令部又有两个连的警卫部队,马村的地势又如此险要,按理说,小鬼子想打到这里难如登天。
这个曾万钟是滇军老将,参加过北伐,平日里看上去笑呵呵的,马村的老百姓都觉得他和蔼可亲,不象集团军总司令,倒像个山西老倌。
也就是因为曾万钟脾气太好了,第五集团军的军纪是中条山守军中最差的。
让曾万钟想不到的是,他以为隐蔽安全的司令部,早已落入了日军的眼中。此刻,日军的一支小特战队,就空投到了马村后面的楼山上,已经隐蔽多日,就等着来端曾万钟的司令部呢!
战斗刚刚打响,日军的炸弹、炮弹就落到了马村。曾万钟一看司令部位置暴露,马上下令转移。结果,早已隐蔽在马村背后楼山上的日军空降小部队顺着山梁冲了下来,摧毁了掩护司令部的两个重机枪阵地,开始追杀第五集团军司令部。
就这样,战斗刚一开始,曾万钟总司令就和归他指挥的两个军五个师的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个连的警卫部队在日军的炮火和空降小部队的追杀中伤亡殆尽。堂堂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将军在短短时间内带着几个警卫躲到了距离马村不愿的一个叫狼虎峪的山沟里。隐蔽数日后,已经饿晕了的曾万钟被老百姓救下。当地的老百姓杀了一只羊,用羊皮扎了个筏子,把光杆司令曾万钟送过了黄河。
曾万钟在中条山会战中做的唯一一件有意义的事,是渡过黄河后下令免除了老百姓过河需要交的一块银元的过河税。
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司令部被连窝端掉只是中条山会战中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战斗打响仅仅一个小时,隐蔽在中条山的日伪军特务就跳了出来,给飞机、大炮指示轰炸目标,引爆军火库。日军先期空降的各小部队全部从隐蔽点杀了出来,扑向了守军的军部、师部。
短短一个小时,日军的特种攻击作战就见到了奇效,守军军火库相继爆炸,各军、师指挥部相继被断掉。中条山守军霎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票票太少了啊!无限期待啊!
第一一四八章大溃败(中)
第一一四八章大溃败(中)
感谢书友我杀杀我、西门秀贝才、aixshang、wuhairong001、我同意啊、白菜q萝卜、iopup投票支持!感谢书友恭喜发财88打赏100币!亲爱的朋友,谢谢你们!
1941年5月7日夜,对于中条山守军来说,是一个黑暗之夜、混乱之夜、耻辱之夜。
日军是有备而来,各部队之间协调一致,迂回、穿插、包围,打的一气呵成,经典得犹如教科书上精选的课件;方面,总指挥远在重庆,战区司令长官部在战斗打响后还不知道日军开始进攻了,战场上各集团军司令部、军、师指挥部大部被日军早起空投、潜伏部队端掉,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帅,乱成了一锅粥。
按理说,有中条山地利,又有夜色掩护,日军飞机在傍晚时完成一波轰炸后就已经飞回去趴窝了,这种条件适合中队夜战、反击,但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夜晚竟然成了日军的天堂,小鬼子在特务、汉奸的引导下,在先期渗透的小部队的策应下,高歌猛进,在守军各部队结合部撕开一道道血淋漓的口子,勇猛穿插、追击。而守军,事先没有防备,打击来的如此突然,而且日军的炮弹、炸弹象长了眼睛一样,一上来就打掉了前线部队的火力点,守军赖以却敌的重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全部在第一时间被日军摧毁。
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情还在后面。
前沿部队遭到打击后,急于向指挥部请示怎么办,结果身后的防区内爆炸声一声接一声响起,不用说那是军火库被日军引爆了。再一联系团部、师部、军部、集团军司令部,竟然统统联系不通。难道长官们已经抛弃部队逃跑了?
就在前沿部队犹豫不定的时候,日军特务、汉奸们开始喊话了,喊的都是守军各部队连长、营长们的名字,什么王连长、张营长、李参谋、陈副官,喊的是清清楚楚。汉奸们在喊话中告诉这些基层军官,司令、军长、师长、团长都被俘虏了,只有缴枪投降,才能获得大日本皇军的宽宥。否则,统统死啦死啦的!
面前是日军狂潮一样的攻击,身后是军火库不停爆炸的响声和火光,上司又联系不到,一线阵地的守军各部队在日军发起攻击的第一时间就垮了,阵地被突破,部队开始向后溃退。
溃败的军队还不如羊群。羊群有头羊带领,就是逃命,也会随着头羊朝一个方向奔逃。中条山守军现在没有头羊,有的只有被下破胆的军官和士兵。
混乱的不光是军队,中条山地区的各级政府机关、老百姓在日军打击下,都加入了逃亡行列。夜晚的山间公路上、大道上、小路上,挤满了急于逃命的官兵、地方政府人员、携儿带女的老百姓,时不时就有人被挤下道路,摔下山涧,哭喊声一片。
军官宁可把头送给日本人,也不愿抵抗!这是战后侥幸活下来的中条山老百姓对守军的评价!
幸亏日军的小罗圈腿太短,跑的不够快。否则的话,仅仅是这一个晚上,日军很可能就能把中条山守军全部赶进俘虏营。
到拂晓时分,西线的第五集团军垮了;东线的第九军也放弃济源、孟州向西撤退了;北线连接第五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的是高桂滋第17军和赵世铃第四十三军,其中第四十三军的十八坪阵地一被突破,军长赵世铃就下令撤向万仙庄一线,全然不顾左翼的第17军和右翼的第十四集团军的安危,导致第17军虽然进行了比较有效的抵抗,也不得不撤退。这样一来,日军很轻松地割裂了中条山守军主力第五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的联系,为日军分割歼灭两个集团军创造了条件。
中条山之战拉开序幕的5月7日晚间作战中,18万守军唯一的亮点是第十四集团军第九十八军武士敏将军指挥的王村之战。当日晚,日军向武士敏第98军发起进攻,总算是遇到了一块硬骨头。面临日军的突然进攻,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率领所部拼死抵抗,在董封东西线上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王村一战,将敌2000击溃,毙敌滨田大佐以下700余人。
一夜之间,日军两翼迂回、中间突破的战术取得极大成功。可笑天明后终于接到报告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还在白日做梦,严令各部“应力保现态势,粉碎敌蚀食中条山企图,诱敌于有利地带,转取攻势,而夹殄之”。
什么是官僚主义害死人?这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等蒋介石知道中条山之战爆发,已经是5月8日上午了。
这两天,日军对山东鲁中南地区发动三面围攻,蒋介石心里还在想着刘一民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日军明明是要打他的山东八路军主力,他却说是要打中条山。日军哪里有那么多的兵力么!
说实话,日军一开始进攻鲁中南,也不光是蒋介石,军委会的大佬们全都把目光转向了鲁中南。不管怎么说,鲁中南的刘一民部队吸引了日军的精锐部队,万一刘一民部被日军消灭,那接下来围困鲁中南的日军几个精锐师团就能腾出手来,无论这部分日军用于哪个方向,都将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因为有了日军重兵围攻鲁中南,让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等人产生了误判,认为日军不可能同时在两个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不说别的,单单是后勤保障这一项,日军都很难满足两场大规模会战的需要。即令是日军要打中条山,也得再结束鲁中南之战后才能进行。
在这一点上,蒋介石和他的这几个助手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那就是刘一民这个人是部队中最有全局观念的主要将领。几次大会战都得益于刘一民的出手击敌。以刘一民的性格和作风,如果日军发动中条山会战,不管八路军其它部队会不会配合作战,刘一民必然不会坐视,他一定会出兵重击日军,配合中条山守军作战。他之所以提前发表谈话、窥破日军心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此时,蒋介石才明白刘一民说的准、说的对,日军确实是要围歼中条山地区的18万守军。
蒋介石就想不通,中条山山高路险,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行动,利于守军凭险固守。怎么一夜之间许多部队失去联系、防线全部被突破呢?
急得额头上青筋直蹦的蒋介石,直接命令总算下了峨眉山、准备到重庆面见蒋委员长的卫立煌,立即返回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指挥作战。接着又命令中条山各部集中兵力,利用山地优势,将中路突进中条山的日军赶出去,稳定防线。
蒋委员长也是在说梦话呢,他以为现在的中条山守军还是半年前与日军死拼的杨虎城、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呢!
不等卫立煌赶回洛阳,战局在进一步恶化。中午的时候,日军出动大批运输机,向中线防御支点垣曲城空投伞兵,配合地面部队进攻垣曲城。
蒋介石此时已经彻底认清了中条山守军的危险状况,因为他联系不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很明显,西线的第五集团军已经被日军击溃了。
蒋介石慌忙召开党政军汇报会,研究对策。
刘斐提出,发动各党政机关、各社团吁请八路军出兵,援助中条山守军作战。
刘斐说,如果部队不策应作战,显然违反抗战立场背离民众意旨,结果必将引起共党内部分化。如其出兵抗战,则足以协力打击敌军,亦国之幸也。简言之,要么出兵配合政府击敌,要么即是放弃抗日立场。
刘斐其实是受蒋介石指示提这个建议的。
蒋介石能有今天的地位,绝对也是有过人之能的。接到日军大举进攻中条山报告后,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轻敌大意、上了日军的当了,马上就开始琢磨如何救援中条山守军了。很明显,刘一民部是指望不上了,日军用于鲁中南作战的兵力比攻击中条山的兵力要大,而且全部是精锐师团,刘一民和他的八路军能不能死里逃生还是另外一回事儿呢!动用自己的嫡系胡宗南部、蒋鼎文部、汤恩伯部前去增援,因为原来没有这种部署,山高路远的,来不及。只有逼迫山西的八路军、晋绥军从背后猛击日军,可能还能起到作用。但是,蒋介石又不想答应提出的停止、解决新四军问题、恢复对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军饷和弹药供应的条件,更不愿放下架子去恳求,就只能采取用民意来压迫山西的八路军出兵了。
蒋介石还在转动小脑筋的时候,中条山战场形势还在继续恶化。到8日黄昏,仅仅用了24小时,日军完成了对中条山守军中间突破、两翼包围的作战计划,对中条山守军形成了外围包围圈。
月票榜上已经看不到红星的名字了。本来这也很正常,但是书友们不知道的是,无线阅读基地没有推荐红星,导致红星的无线成绩巨扑,只有依靠网的成绩了。上分类月票榜,可以提高曝光率,等于是个小推荐。因此,请各位大大多多投票支持!
第一一四九章大溃败(下)
第一一四九章大溃败(下)
感谢巨龙嘛嘛、ed…ccie、azxz投票支持,感谢1999存在、hyming_101各打赏100币!
形成外侧包围后,日军从垣曲分兵,拐回头来,一路东进杀向邵源,与从济源西进攻占封门口的如君会师;一路西进,与从夏县南下攻占张店的日军会师。自此,日军对中条山守军形成了内外侧两个包围圈。
匆忙飞回洛阳、接手中条山战役的军事指挥的卫立煌,见从封门口撤退的第九军有可能被日军围歼,在北线的第十四集团军已陷入日军包围圈中,于5月10日果断命令第九军主力渡河,加强南岸防御;命令第十四集团军向沁翼公路以北分路转移,以旋回钻隙战法,打击敌人侧背。
刘一民发表谈话后,蒋介石召集何应钦、白崇禧等人研究时,何应钦就曾经提出过将中条山守军撤离,固守黄河南岸。当时,蒋介石考虑到中条山是国民政府在华北的最后一块阵地,守住中条山就等于保卫了黄河,还可以向民众证明国民政府仍然保卫着华北。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去考量,中条山都必须固守,因此,蒋介石才派何应钦到洛阳部署防御。
要是蒋介石能亲自到中条山防线上来看看,可能他早就下决心提前撤退了。
卫立煌下令第九军主力撤过黄河的决心很果断,可惜晚了。第九军三个师按照命令由官阳渡口渡河,一百来架日军飞机赶来狂轰滥炸,封锁官阳渡口。
炸弹在爆炸,日机的机载机枪在狂扫,滔滔黄河漂着血花、卷着中国士兵的尸体不停地流淌。
这么多的部队,面临日机轰炸,竟然没有人组织对空射击。相反,一群群溃兵到处乱窜,去抢随着部队转移的老百姓的衣服。河岸上竟然出现了一些全身衣服被扒光、哧溜溜光着身子的老百姓。
一个团长急疯了,抛下部队,策马扑向黄河,抓着战马的尾巴读过了黄河。
第九军只有第54师在遭受重大伤亡后渡至河南,其余各师团退至封门口至邵源以北山地。
第十四集团军10日突围战中,也只有武士敏的第九十八军残部成功突围,与赶来接应的八路军太岳军区部队会合,进入太岳山区。
建立了内外两个包围圈的日军,于11日开始掉过头来并排向北翻转,对包围圈中的中条山守军各部队开始梳篦子式的反复扫荡。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那就是中条山守军断粮了。
中条山守军忙着做生意,倒卖粮食、倒卖弹药、倒卖鸦片。倒腾来倒腾去,把粮食、弹药换成了钱和鸦片,结果大战仅仅开始三天,守军粮食告罄。
十八万的中条山守军,各部队竟然都是只有三天的储备粮!
没有粮食,本来就处于日军包围圈中的中条山守军更乱了。
情势万分危急,蒋介石不得不直接给卫立煌下令,命令中条山守军分路突围。
这个时候,为了救援中条山守军,重庆国民政府各机关、各社团纷纷给中央、八路军总部发报,要求八路军迅速行动,救援友军。一些民主人士,如黄炎培等都在报纸、电台上发表讲话,督促本着团结抗日的精神,迅速向日军发起攻击,救援中条山守军。
历史上,中条山守军陷入绝境后,黄河南岸的国民党军没有出动救援;坐拥数十万大军的胡宗南部睁着两眼忙着封锁陕甘宁边区,顾不上救援中条山守军;晋西南的阎锡山晋绥军不但没有有效救援,相反还对突围至晋西南的中条山守军零星小部队实施缴械;八路军配合作战了,但由于在百团大战后期反扫荡作战中损失过大,也没象发动百团大战那样全力救援。等于是各方势力眼睁睁地看着中条山守军溃败。
现在的局势和历史上没法比,不用蒋介石授意各机关、各社团催促八路军出战,守卫潼关、禹门渡的八路军陕西河防部队已经与攻占永济后杀向风陵渡的日军交火了,晋中根据地的八路军独立师和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129师都接到了中央和总部命令,向日军的补给线发起猛攻,救援中条山守军。
远在山东的刘一民,从电台上收听到中条山守军全线收缩的广播后,心里一声浩叹,眼前似乎出现了中条山守军那一张张绝望的脸,当即下令一直集结于鲁西南的刘建立第二纵队、张洪涛第六纵队、陈士渠第十纵队,以果敢决绝之态势,立即向陇海路之敌发起强攻,务必切断陇海路和徐州至鲁西南、豫北的交通线,迫使日军抽兵回援,并以伏击战术歼敌一部;命令胶东的赵山第八纵队、许世友第十纵队向盘踞在烟台、威海地区的日军二十八师团和伪军各部发起攻击;命令清河地区的李清第三纵队、胶莱的陈大勇第七纵队向胶济路发起攻击。
5月11日晚上,鲁西南的刘建立集团,集中两个炮兵团的火力、三个纵队二十七个步兵团、总计10万兵力,向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