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子路等人没有再去东‘门’那边以前落脚的地方找了,直接来到郑宫‘门’口,高兴地等待着。结果!一直到下午,子贡找过来了,还是不见孔子出来。
“先生呢?”子贡问道。
闵子骞探亲结束,也从宋国赶了过来,站在一边。
“先生昨天来郑宫了,可能还在里面。咳咳咳!”子路笑道:“怕是郑公留他说话,一时出不来。以先生的口才,还不是滔滔不绝,只顾说话把我们这些学生给忘了!”
“先生不知道我们被人赶走了,以为我们还住在原地。所以!不急!”颜回在一边解释道。
“先生还在里面?”子贡怀疑地问道。
“嗯!”子路哼道。
“以先生的为人和办事作风,不会这么不顾及我们的!”子贡怀疑地说着,往宫‘门’口走去。
护卫见子贡过来了,长戈往前一伸,拦住他的去路。
“我是孔子的学生!我先生孔子昨天来晋见郑公的,有没有走?”
“孔子?什么孔子?”一个护卫很不礼貌地喝道。
“鲁国的孔子!我先生是鲁国的孔子。”子贡解释道。
另外一个护卫朝着子贡看了看,又看向一边的子路等人。这才说道:“他昨天来给郑公递‘交’书,郑公不在宫内,没有见他,打发他走了。原来你们是找孔子的!赶快走吧!鲁国的孔子昨天走了。”
“啊?昨天走了?真的?”子贡不敢相信地问道。
“郑公不在宫内,怎么可能见他?”护卫说道。
“郑公不在宫内?”子贡怀疑地问道。
“你问那么多干吗?滚!”护卫发现子贡的话多了,把手的长戈摆了一下,用杆子推着子贡的腰。
“走走走!”另外一个护卫也摆了一下长戈,作势刺杀。
子贡无奈,只得退了回来。
得知先生昨天回去了,如果真的如护卫说的那样,那么!先生回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被人赶走的时候,双方走岔了。
“昨天天黑之前我去那边找了,没有看见先生!”子路等人把昨天寻找的事,说了一遍。
子贡一听,说道:“那大家赶紧分头去找吧!”
这样!大家分散开来,在郑国都城内到处找了起来。
“你们看见我先生没有?一个大个子!这么高!脸有皱折,五十多岁,腰有些勾……”子贡一路走一路问。
“没有看见!没有看见!”
也有人回答:“你先生是谁?这么高?哪里有这么高的人?”
“没有看见?我还没有见过这么高的人?”
“我先生是鲁国的孔子!”子贡自报家‘门’。
“孔子?哦?孔子?我是听说了!……”
“您听说什么了?”子贡着急地追问道。
“我听说鲁国的孔子是位圣贤之人!”
也有人说:“我听说鲁国的孔子是个大个子,长得很难看,跟阳虎差不多。”
“对对对!他是我的先生孔子!”子贡兴奋地答道。
遗憾地是!对方最后回答道:“我没有看见!”
寻问过好多人,子贡终于问到一个知情人那里。
那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意思是: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像一条丧家之狗。
“谢谢!谢谢!”
尽管对方如此评价先生,子贡还是很感‘激’,毕竟对方提供了有用信息——东‘门’!先生在东‘门’,正好对了符号。
根据子路他们讲:他们以前是住在东‘门’外的。肯定是子路等被人赶走后,孔子正好赶过去了,结果双方错过了见面机会。
第815章 道德沦丧
子贡跑步到东门,果然!见孔子蹲在城门口的一侧,眼睛不时地朝着面前走过的人看着。因为是蹲在那里,所以不是很引人注意。要是站在那里的话,以他的大个子,是很显眼的。
仔细一看,还别说,还真的那么回事:先生的那个狼狈样子,还真的有那种丧家之犬的感觉。
“先生!先生!呜呜呜!”看到先生那个狼狈地样子,子贡忍不住哭了起来。
“子贡!”孔子则完全相反,看见子贡来了,兴奋地蹦了起来,叫道。
“先生!你怎么还在这里啊?先生?”
“子贡?发生什么事了?你?这不是你一贯的作风啊?生意不顺?还是发生了什么事?”孔子前,下左右地看着子贡,不解地问道。
他以为!子贡可能是这趟生意做的不是顺利,所以看见他才哭的。他并不知道:子贡是看见他的那个狼狈相,还真的有丧家之犬的样子而难过。
一个圣贤之人落得这般下场,让子贡很难过。不仅仅是为先生难过,更是为人类的前途命运而难过。
“先生?你怎么在这里?你?”子贡着急地追问道。
“说来话长!唉!”孔子叹了一口气,说道:“昨天我去郑宫递交晋见书,被郑公拒绝了,我走回来了。结果!子路他们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也不等我,害得我从昨天等到现在。昨晚,我等到后半夜,差点都没有住客栈,人家客栈都准备打烊了……”
子贡不敢相信地打断道:“怎么可能呢?子路他们天黑的时候还来找过您,可您不在啊?他们又找到郑宫那边去了,也等在宫门外到半夜才回客栈的。”
“你与子路他们见面了?”
“见面了!我午来的都城,找到他们了。他们当时还在郑宫门口等着先生呢!”
“那他们人呢?他们怎么没有找过来?”孔子问道。
“他们昨天天黑找了一回,以为先生还在郑宫内吃宫廷宴席呢!我刚才打听了一个守宫的护卫,才知道您昨天走了。昨晚子路他们来东门没有找到您,所以刚才我们分开找了。走!先生!”
子贡说着,一把拉住孔子的衣袖,往城内走。
“他们怎么搬走了也不留下一个人等我?这个子路?”孔子报怨道。
“先生也不要报怨子路他们,先生您不知道!在郑国!开客栈的人与地痞合伙,专门在城内、城外赶人,不让别人露宿大街或者是郊外,更不容许别人住荒废的房子……”
“为什么?”孔子不解地问道。
“他们以治安为由,以各种理由不让你住,把你赶到城里去住客栈。然后!再从客栈那边拿提成。”
“还有这种人?”孔子又想道德大师一回,指责这些人不是人。想想还是算了,没有说下去。
在这个乱世,大多数人是没有道德底线的。生存是第一位,别人的死活不关自己的吊事。在这个乱世,只有自私的人,才能生活得滋润一些。你无私了,你把自己的肉割给别人吃了也拯救不了这个世界。相反!你还因为无私割肉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无私奉献并不代表你伟大,只能证明你是傻。
鼓吹无私奉献的人,往往都是希望别人无私奉献当傻,他自己却凌驾于之。你让他无私奉献、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为别人,他们当即露出原形,露出自私的本来面目。
所以!教导别人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生命的人,不是傻是把别人当傻的坏蛋。
生存是第一位,自私才是人性的本质。无私是手段,自私才是目的。无私是为了自私。老子曰:天地之所以长且久,是因为无私。正是因为无私,才成了天地的自私:长且久。
郑国都城的这种情况,跟现代社会省道或者县道那些无良补胎匠。他们没事的时候、没生意做的时候,把钢钉或者什么尖锐物撒在公路,等着过往的车辆爆胎。然后!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要是附近几十里没有补胎的同行,他们能狠狠地敲诈一笔。
孔子师生一行人根本不懂这个规矩,找了一家荒废的茅草屋住下了。结果!还没有住多久,遇“巡逻”的地痞,把他们赶进城内去住客栈。
因为发现是一家荒废的茅草房子,子路等人走后他们一把火把这间屋给烧了。
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这样:他们根本不管建一所房子有多么难,为了能拿住客栈的提成,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在这个乱世,什么样地人没有呢?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活得别人好,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别人的死活,关他们吊事?你活不下去、活得别人差,那你是你无能!你没有本事!活下去,是本事!活得滋润是本事。”
“这?这?这都什么人呢?”孔子怒责道。
“你说人家是什么人?人家还笑话你没有本事在这个乱世活下去!先生!在这个乱世,如何让自己活下去,那才是本事!”
“那也要有道德底线!”
“道德算个毛啊?”子贡说道。
“没有道德的人,谁跟你来往?没有人跟你好,跟你合伙,你不是单枪匹马?是不是?你一样活不下去!”
“他们可以不跟其他人讲道德,他们跟他们一伙的人讲道德。”
“那不也是要道德?”
“所以!有人说!先生的那一套,不仅正直的人能用,坏人也一样能用!……”
“这?”孔子一下子楞住了。
这样地话,在宋国的时候,客栈掌柜已经跟他讲过一次。客栈掌柜以鲁国的盗跖为例,详细地进行了解析。
“现实是很残酷的!不是我们想象地那么美好。我们只能保证自己不作恶,可无法保证别人也不作恶。有人为了生存下去而作恶,有人为了生活得别人好而去作恶,也有人为了不劳而获而去作恶!总之!都是为了活着!”
“子贡!你变了!”孔子叹道。
“我承认我变了!先生!自从那次死里逃生被方大伯救了,我变了。我才突然地发现:生命是那么地宝贵!活着是一件幸福而奢侈的事!……”
第816章 孔子的自嘲
两人回到客栈,子路等人都还没有回来。
天快要黑了,才陆续有人回来。见先生已经被子贡找回来了,一个个都兴奋地追问着。
“先生是个笨蛋啊?啊?你不等在原地,你到处瞎跑什么呢?真是!我刚才又去了一趟东门外,结果还是没有……”天黑了好一会儿,子路才骂骂咧咧地回来。
继子路之后,颜回和闵子骞也回来了。
闵子骞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他没有骂骂咧咧,只是忧心忡忡。众人见他的那个样子,都着急地上前向他汇报,说先生已经被子贡哥找回来了。
听说先生已经回来了,闵子骞的神色才好了起来。
“先生!你跑哪里去了?找得我们好苦!呜呜!”看见先生后,闵子骞激动得想哭。
“我哪里也没有去!我就守在东门口等着你们回来,结果!硬是没有等到!”孔子笑着解释道。
“我们昨天天黑之前还去了一趟,没有看见先生啊?”闵子骞问道。
子路他们回来的时候,也是这么问的。大家都在重复着问一样地话,孔子只得又重复地说一遍。
“我到郑宫后,递交了文书,结果郑公不在宫内,就没有见我。我就步行回去了。到了原来的地方,见房子已经烧了,吓了我一跳。我在那里找了,没有发现打斗的痕迹,才来到东门口。我想你们不会走远的,一定会回来等我。
这不?一直等到天黑都没有等到,我肚子饿了,就去买吃食,离开东门一会儿。你们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去找我的吧!结果我们就错过了。我昨晚一直等到后半夜,才去找客栈的。客栈都打烊了,差点没有住上。
今天早上,我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一口饭都没有吃。就害怕你们来找我的时候我又走开了。结果!你们硬是没有找过去!还是子贡先找到我的!……”
“先生!我们去东门没有找到您,就去郑宫门口等您!刚才!我又去了一趟东门,结果还是没有找到,我就回来了。我想?也许我没有找到,别人找到了呢?所以我就回来了!先生!”闵子骞说道。
众人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去吃饭。
吃了饭回来,大家又围坐在一起,说着话。借着这个机会,孔子又可以借题发挥,向学生讲解他的学说思想。
也不知是谁,又旧事重提,说起下午寻找的事,问子贡,是怎么找到先生的?不!是怎么第一个想到去东门寻找的?他们在都城内寻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后也都跟闵子骞一样,在回来之前去了一趟东门。
“子贡刚来都城,可能是按照你们说的,才去东门的,可能是想从那边找点线索吧!你们呢!你们昨天去了没有找到,所以就以为我离开东门了,就没有着急过去。”孔子解释道。
子贡本来不想说郑人说的原话,郑人的那些话是对先生大不敬的。作为学生,也不方便直接对先生讲。见先生也猜测起来,才忍耐不住,把郑人的原话说了出来。
“郑人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我很生气!可想想觉得?他应该没有说谎,可能是在东门见过先生。而且!对先生很熟习。不然?他是说不出这样地话的!……”
孔子听了,先是楞了楞,然后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意思是:说的还很形象,是那么回事,我孔丘就好像一条丧家之犬。鲁国回不去,才流落到郑国都城的街头。
子贡一听,想想当时孔子蹲在那里的形象,顿时变成一脸哭丧相。
“谁?谁这么说先生?”子路一听,当场火气就上来了。
“看来!这个郑人他认识我!只是我不认识他!而且!此人并非凡人,他不但认识我,还很熟习我。他把我跟尧、皋陶、子产、禹相比,抬举我了!呵呵呵!……”孔子自嘲地笑道。
他心里清楚,不是郑人抬举他,把他跟以圣贤相比,而是在嘲笑他。嘲笑他如今落魄地样子,跟一条失去家园的狗一样无家可归,没有主子依靠,没有食物来源,没有人喂养。
狗仗人势,有主子的狗是很忠诚和勇敢的。而丧家之犬不同,只能夹着尾巴做狗,做一条野狗。
子贡、颜回等人听了,难过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咽喉抽动,差点哭出声音。
“我孔丘何以能与尧、皋陶、子产、禹相比?他也是在激励我、鞭策我啊!
尧一统天下,制定律法,禅让帝位,让世人称颂,世代流传。也许是他在暗示我,或者是说我孔丘堕三都之举,是意在天下?我孔丘哪里有这种想法呢?
皋陶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相传他是鲁国曲阜人。上古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他生于尧帝统治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士,以正直闻名天下。他的主要功绩是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和大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子产就不用多说了,他是郑国人。把郑国治理得很好。那意思是:他们郑国有子产,或者!问我能有子产的能力么,能把郑国治理好?
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几过家门而不入。那意思是:我孔丘要想做实事,还不够格,还没有走够大禹所走的路……”
孔子借题发挥,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地德育课。
“他绝对是个道家隐士!”闵子骞说道。
“他是个高人!”孔子点头道。
“听说当年老子隐居在故国陈国,周边的智者都去拜访,跟随学道。此郑人应该也是其中之一吧?”子贡点头道。
“陈国!我是要去的!高人隐士,我是要拜访的!”孔子看着子贡,点头道。“以后!你们遇见高人,一定要虚心求教,不要错过机会。一定要回来告诉我,我孔丘亲自去拜访。”
手机站:
第817章 孔子学《易》
在都城休整了几天,在子贡的建议下离开郑国。手机端郑公不愿意见,再在郑国停留也没有面子。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停留。
离开郑国之后,孔子一行人原本打算去陈国的。可因为听说卫公死了,新君有意请他回去。孔子拿不定主意,在路徘徊起来。
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这年!孔子59岁。
前493年春,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灵公薨,灵公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之子姬辄即位。姬辄!也是后来的卫出公。
同年六月乙酉,赵简子派阳虎等人送太子蒯聩回卫国,想让太子蒯聩即位。卫国人听说后,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
这年!孔子回了一次卫国,但因害怕卷入卫国的权力争斗,处理完一些事后,又离开了。
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孔子在陈。这年!孔子六十岁。
这年秋,鲁国季桓子病,后悔过去未能用孔子而影响了鲁国的振兴。临死之前,嘱其子季康子要召回孔子以相鲁。后来由于公之鱼的阻拦,季康子改变了主意,派使改召孔子弟子冉求。
冉求将行,孔子说:“鲁人召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