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整个重锤营五千五百七十二人,齐齐单膝跪地。
“愿随将军出生入死,绝不后退,吾愿往。”
这里发生的动静引起了许多城中士兵的注意力。
正在领着人手登记死者姓名的郭嘉也接到了士兵的报告。
当郭嘉听到曹德要亲身进入天水处理尸体的时候,郭嘉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然后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
约莫三五个呼吸之后,郭嘉扔下了手中的竹简和笔,快速的往曹德那里跑去。
曹德正要挑选士兵的时候,郭嘉慌张的跑来了,口中大呼:“安邦不可。安邦不可如此轻浮。”
曹德和五千余重锤副营士兵一万多只眼睛齐刷刷盯在了郭嘉的身上。
郭嘉喘了几几口粗气,气喘吁吁的说道:“安邦身为我大汉朝廷命官,肩负重担,怎么轻易以身犯险。实属糊涂啊。”
曹德跳下房顶,看着郭嘉的眼睛,说道:“奉孝此言差矣。吾为百姓父母官,今灾难临头,吾怎可唯唯诺诺。若是吾退缩了,有何脸面去面对我大汉百万百姓。”
郭嘉还想说些什么,但是被曹德打断了,“奉孝不要劝了,吾心意已决。”
曹德的声音不大,但是曹德那坚定的语气,却几乎让所有在场的士兵都听见了。
“将军大义,将军威武!”
“将军大义,将军威武!”
……
郭嘉的眼睛湿润了。
曹德拉住郭嘉的手,沉重的说道:“若是吾不幸染疾,奉孝代吾带军返回汉中。紧闭各关关卡,清理汉中杂物。还有替吾转告文和,要好生教导繁儿,让他日后要明做人之理。让秒才、子孝、翼德与子龙护我妻子十八载。十八载之后,让他们母子自生自灭吧!”
郭嘉听后,两行灼泪情不自禁留了下来。“主公如此大义之人,定会安然归来。”
曹德也没有注意到郭嘉对自己的称呼已经变了。曹德呵呵一笑,“奉孝不必如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若吾安然归来,方才吾之所言就当笑话吧!”
曹德哈哈一笑,转身继续挑选士兵了。
郭嘉对着曹德的背影,恭身一拜。嘴中喃喃道:“主公,天下大仁。愿苍天护佑主公安然无恙!”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两千报以死志的重锤营士兵早已列阵完毕。只等曹德。
在他们的周围已经围满了得到消息前来想送的士兵。
一刻钟之后,曹德身穿紫红色战铠出现了。紧接着,四周的士兵齐刷刷的单膝跪地。
曹德一看这副情景,抱拳说道:“吾曹德何德何能,今日之行居然能有万人相送。诸位兄弟请起。”
在曹德一边的朱隽一挥手,早已等候多时的士兵鱼贯而入,他们的手中均端着一碗酒。
一个士兵端着酒碗来到了曹德和朱隽的面前。朱隽接过士兵手中的酒,对着曹德说道:“安邦心存大仁,某自愧不如。安邦以身犯险,吾等却无能为力。今送上一碗酒,为安邦和诸位将士壮行。愿诸位平安归来。”
呈上酒来的士兵齐声喊到:“平安归来!”
曹德接过酒碗,“谢过诸位兄弟!”
“谢过诸位兄弟!”即将犯险的重锤副营的士兵齐声喊到!
紧接着,噼里啪啦摔碎酒碗的声音是那么的坚定,清脆!
“出发!”
曹德大手一会,两千义士迎着朝阳走向天水城。
上邦距离天水并不远也就百多里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估计曹德到达天水城的时候,正好是曹德信中与韩遂约好的正午十分。
曹德向着天水城出发的时候。现在待在天水城的韩遂已经开始准备跑路了。
其实天水城中的士兵并不是很多了。十五万叛军,攻打天水城的时候折了近两万,马腾带出去了五万,梁兴带出去了三万,韩遂只有五万。后来韩遂又派出去可两万支援梁兴。
如今天水城中只有三万人马。而城中的居民因为屠杀和战争也从五万余人锐减到了不足一万。
如今天水城已经笼罩在了瘟疫的恐怖之下。韩遂军中许多受过伤的和体质弱的士兵也已经开始发兵了。
韩遂下令把得病的士兵都杀了,他还会去管城中的百姓么。
在昨天晚上,城中的大部分尸体都已经聚集在了一起。并做好了手段。然后趁着夜色,凡是已经得病了的士兵和接触过尸体的士兵都遭到了屠杀。
他们不知道自己死在了谁的箭下。当他们发着牢骚搬完最后一批尸体之后,从街口的拐角处,民居的房顶上出现了无数的弓箭手。
他们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
然后,第二天天色大酱之后,韩遂军就整好了队形,赶着拉运城中财宝的马车出城了。
半个多时辰之后,韩遂就带着两万五千多人离开了天水城。
韩遂在接到曹德送来的信的时候就已经肯定了曹德的信中所说。
城中却是臭味冲天。而且读过不少书的韩遂自然知道城中会发生什么。可是由于城外的官军,韩遂没有功夫和人手去处理那些腐烂的尸体。
到了昨天,韩遂收到了曹德的来信之后的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士兵来报告说城外的官军退了。
于是,韩遂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但是韩遂还是害怕曹德会在信中所说的天水城交接的时间里趁机攻打自己。于是,韩遂提前走了。我提前走了你曹德还怎么打我啊。而且并不是我走了,天水城你也休想得到。即使是一座死亡之城的天水城。
韩遂走了,等曹德赶到先前大军驻扎地的之前就看到了远方高高飘起的黑烟。很快就有前方的哨兵前来报告。
“启禀将军,天水城不复存在了!”
曹德一把拉住哨兵的衣服,“什么?”
“将军,天水城已经被大火吞噬了!”
曹德松开哨兵的衣服,带上十余个士兵飞快的赶到了天水城外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
只见外浓浓黑烟的下方,天水城除了还能看得见城池的轮廓外,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曹德自嘲的一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曹德身后的士兵惊讶的看着燃烧着的天水城。呆了半响之后,士兵问道:“将军,不救火么?”
曹德摇了摇头,“不用了,只怕现在城中已经没了活口,咱们不用进去了。这样也罢,咱们不用送死了!”最后一句曹德是哭着说出来的。
曹德的眼泪也许是为自己的大命,也许是为城中被烟气呛死的百姓。
其实,曹德对天水城中百姓的担忧是多余的。韩遂能不怕城中百姓把瘟疫带出来么。所以,韩遂在临走前,城中已经没有了一个活着的生命。
曹德和两千士兵不用冒险了,他们士气高昂的走出上邦,灰头土脸的又回去了。
只可惜了曹德先前的豪情壮志。
曹德在临进上邦城的时候,心中暗自说道:“玛德,让我怎么去面对朱隽和郭嘉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强敌来临
曹德回来了!
曹德从上邦领着两千慷慨赴义的士兵雄赳赳的出发了。然后在第二天的下午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上水城已经被大火吞没了。即将可能会发生的瘟疫也被熊熊的大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郭嘉在看到曹德平安归来的时候,就差点抱住曹德了。先前曹德走的时候是那么的大义凛然。也正是曹德的无心之举,终于俘获了郭嘉的‘芳心’!
当朱隽得知天水城的消息之后,也是感慨道:“天水城,经此一役只怕就要消失了。”
随后,朱隽问起了叛军的动向。曹德如实的回答了并没有见到韩遂的人马。可是曹德没有告诉自己与马腾的密谋。
当日,曹德带着十几个侍卫到达天水城边的后。曹德还在感慨天水城的大火的时候,从远处奔来了五六个骑兵。
那几个骑兵身穿白色的叛军服侍,而为首的一个则是穿着一身魁梧的明光铠。
曹德身后的侍卫虽然不是曹德的亲卫,可是他们也是重锤副营出身。自然有些眼光。
他们看到这个身穿明光铠的叛军就知道此人一定是叛军的高级将领。正当他们拔出腰间的环手大刀准备防御的时候,曹德制止了他们,而且还让他们拿出了两囊酒。
士兵虽然诧异可是这毕竟是将领的命令,他们虽然按照曹德所说的做了,可是他们的精神始终紧绷着。
直到那个叛军的将领到了近前跳下马背之后,给了曹德一个热情的拥抱之后,他们才真正松开了握着环手大刀刀把的手。
“哈哈,安邦,几年没见,你还是一个小白脸啊!”
“哈哈,兄长几年未见,风采依旧啊!”
两人拥抱之后,曹德伸手向身后的士兵要过酒囊,顺手递给了马腾一个。
没错,来人正是马腾。
现在战局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两人先前的想象。谁都没有想到天水会被屠城,谁都没想到天水会被一把大火吞噬。
曹德和马腾席地而坐,看着冒着黑烟的天水城。
曹德喝了一口酒,躺在了草地上,张嘴问道:“今日接二连三发生这些大事,兄长可有打算。”
马腾也灌了一口酒,叹气说道:“唉,会发生这样的事,吾完全没有想到。不过既然发生了那就这样吧。也许这是与安邦最后一次喝酒了。”
曹德闻言向后摆了摆手,意思是让侍卫们走远点。可是侍卫们哪能放心让曹德一个人待在这里。
“将军!?”
“没事,你们都去歇息歇息。”
马腾也随即让与自己同来的侍卫往远处走了走。
曹德的侍卫见马腾的人后退了,他们没在说话,而是留下了一把刀。然后他们也走远了。
曹德回头看了一下眼侍卫们留下的刀,然后看了一眼马腾腰间挂着的精致弯刀。
曹德右手一把抽出了锋利的环手大刀;左手也抓住了马腾的弯刀,并拔了出来。
听见动静的两方侍卫一个转身正要往回跑的时候,曹德和马腾同时制止了他们。
然后曹德右手拿着自己的刀,左手拿着马腾的刀。做了下对砍的动作,说道:“打仗,有如此锋利的武器哪有不死人的。若是你我这两把刀真的想撞了,兄长可曾考虑过超儿的未来。”
马腾见曹德提起了自己的儿子,嘴角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超儿虽年幼,可他懂。他知道该怎么做。”
曹德冷笑一声,“懂什么?难道要超儿背负认贼作父的名头十几年,然后杀掉我这个杀父仇人再自杀谢罪么!”
马腾一愣,曹德不等马腾反驳,继续说道:“超儿是一个固执的人,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父亲是一个盖世英雄。若是你倒了,超儿也就奔溃了。”
马腾低下了头,说道:“大丈夫哪有这么矫情。”
曹德摇了摇头,看来这对父子都是固执的人啊。
随后,曹德岔开了这个话题,“韩遂往哪去了?”
马腾没想到曹德转移话题会这么快,愣了一下后说道:“韩遂与我约好在陇西汇合。”
曹德听后,神秘一笑,“韩遂身边有多少人?”
“韩遂从天水带出来了两万余人,又从我处调走了两万骑兵。”
“哼,哼,哈哈,哈哈,韩遂这老匹夫活不长了。”
马腾诧异的问道:“安邦何意?”
“董大胖子带着他的骑兵现在离着陇西应该不远了吧。”
“董卓?他不是在渭水的北岸么?”
曹德白了马腾一眼,“皇甫嵩渡河的时候,董胖子就带着他的人往西去了。估计他会在陇西一带渡河吧。韩遂这次很可能会与董胖子迎头相遇吧!”
马腾得到这个消息后,眉头一皱。
曹德继续说道:“吾估计韩遂死不了,他败了还会跑。他还会来找你。到时候……”
马腾是个很重情意的人,咋一听曹德的提议,他就有点抵触,皱眉说道:“这样不好吧。”
曹德举起手中的环手大刀,遥指冒着浓烟的天水城说道:“总得有人给它负责,总得有人为惨死的百姓和战死的士兵负责。总得有人给你,背锅!”
马腾听后有一丝的犹豫,曹德继续说道:“他死了,我们活着的人才能活的更好。不是么?还有,在吾临出征之前,超儿对吾说,即使你死在了吾的刀下,他也要见到你的尸体。”
曹德说完就扔下了手中的两把刀,往回走去。
曹德走了十余步,马腾喊住了曹德,“安邦,据可靠的线报,北边的鲜卑人有动作了!”
曹德一听,忽的转过身来,“什么?鲜卑人?”
马腾点了点头,“是鲜卑人,这次鲜卑人聚集了可能得超过十五万骑。”
“既然鲜卑人来了,”曹德又走了回来继续说到,“那我们的计划就得变一变了。”
曹德看着朱隽听到天水城被大火吞噬的消息后阴沉的脸庞,又告诉了在场的人一个更坏的消息。
鲜卑人要来了!
这个消息对于众人以及大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鲜卑人需要从遥远的北方赶来起码还得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经过在场诸人的商议之后,决定先与皇甫嵩汇合,然后再做打算。
于是,曹德向已经退出去四十里的徐庶所部发出命令。
曹德和朱隽又在上邦城中休整了一天之后,大军启程赶往渭水河边。
四天之后,所有在凉州的大汉官军,除了董卓和他的四万骑兵已经全部汇合在了一起。
在七万余官军的中军大帐中。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坐在主位上,右车骑将军朱隽次之,然后是安西将军曹德,最后是徐庶和郭嘉。
就在他们商量着应对鲜卑人的方法的时候,忽然有士兵前来报告,“护羌中郎将董卓,董将军有战报送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董卓
天水城的大火还在猛烈的燃烧着,从天水城冒起的浓烟一直飘荡在天际久久不散。
曹德和朱隽带着大战过后,取得惨胜的军队绕过了天水城渡过了渭水与皇甫嵩汇合了。曹德先前留在天水城的军队在接到曹德的命令后先是后退了四十里,而后徐庶又接到了曹德让他们渡河与皇甫嵩汇合的命令。
徐庶带着三营人马抵达皇甫嵩的大营之后,徐庶就去了皇甫嵩的中军大帐。
徐庶走进大帐的时候,曹德、朱隽正在与皇甫嵩讨论天水城和上邦城的战事。
而且就在徐庶进来之后,一封董卓送来的战报打断了大帐中的谈话。
韩遂从天水城撤走了,带着不到三万人撤走了。临走前的韩遂还一把火让整个天水城送进了火海之中。
有点凄凉味道的韩遂带着不到三万人背着浓烟滚滚的天水城样与马腾商定的地点赶去了。
此时,马腾带着五万骑兵早已在哪里列好了阵势。
韩遂见到马腾之后,咧嘴一笑,“后面的官军就交于义兄了,吾去陇西等候义兄的到来。”
马腾看着从天水城飘起的烟柱,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韩遂自嘲的一笑,“吾也是无奈之举啊,若是让城中携带瘟疫者跑了出来,那整个西凉也就完了。不过,小弟还有个不情之请。”
马腾撇了韩遂一眼,“说吧!”
“小弟这些人马攻打防守陇西有点捉襟见肘,不如义兄支援小弟一批人手如何?”
“马玩,汝带两万人随文约走一趟。”
“诺!”
韩遂看着马玩去调兵的背影,咧嘴一笑,抱了一圈,“义兄,若是不可为,可速来追吾!”
马腾随意抱了下拳,“文约不必担忧,快些上路吧!”
随后,韩遂就带着近五万人马绝尘而去。
且说,受皇甫嵩之命另寻渡河地点的董卓大军。现在终于找到了一处水势比较平坦的河道,正准备渡河。
骑兵渡河并不比步兵渡河来的容易,首先就是控制战马。万一马匹在渡船走到一半的时候受了惊吓,那遭殃的可是整条船上的士兵。
董卓的大军可是有四万骑,四万大军渡河也是用去了足足两天的时间。
等四万大军渡过渭水之后,董卓麾下的第一谋士李儒就建议董卓,大军在这里歇息歇息吧。一来可以恢复士兵的体力,二来也可以让皇甫嵩和那个曹德与叛军斗个你死我活,然后咱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董卓一听,有道理!
于是四万大军在渭水河边,该吃的吃,还睡得睡,好不惬意。
董卓早在四天前就与皇甫嵩兵分两路,因此董卓并不知道在上邦城、天水城和渭水南岸发生的战斗。董卓也更不知道此刻天水城马上就要成为灰烬了。
董卓的大军在河边休整的地方距离陇西城并不远。一些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而后有听闻官军已经开到了天水城又返回来的陇西城居民也看到了董卓的大军。
当他们看到这支庞大的官军打着的旗号的时候,更是满心欢喜。因为他们认识董卓。
董卓的老家就是凉州的陇西郡。
自幼董卓的大名就在陇西非常的响亮。尤其是在董卓及冠之后镇压羌人的叛乱上,董卓的大名在整个凉州大地上也是很有分量的。
而那个被皇甫嵩宰掉的凉州刺史狄鄙就是看董卓搞羌人还真有一套,正好北边的南匈奴人也有点不老实。就让董卓去了北地。
董卓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带着千余个跟随自己的羌人就去了南匈奴人的地盘。
然后董卓用拉一批打一批的方法也在南匈奴人的心中建立了很深的名望。
随后,董卓开始在南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