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货居奇,谋取暴利。我认为还是官营、民营结合,择清廉才干管理官营,制定相关奖励政策,类似商家聘请掌柜。鼓励民间经商,以免资源被少数人占据,形成垄断经营。”

第一卷姜述篇第184章考察东莱2

国渊笑道:“所言有理。方才所言垄断经营,确实值得深思。丞相家财,不是垄断经营谋利所得吗?”

姜述为人宽厚仁爱,对待属下如和风细雨,众人也不怕失言。程秉道:“不错,例如竹纸,为丞相与糜家控制,数年时间天下造纸商基本全部倒闭。丞相曾言,日后国内商业发达,朝廷要出台反垄断法案,避免国家经济命脉为少数人控制。”

国渊道:“丞相奇思妙想,思想深远,非我等所能想象。当初任职东莱之时,丞相曾言,要将东莱打造成一个经济特区。”

众人心生好奇,问道:“经济特区?”

国渊道:“经济特区,用中庸之道处理政务,用格物知识创造财富,使它成为一个样板,供各地官吏参考。如今样板已趋成熟,将是各郡县治政的最好参考。重视农桑水利,使百姓不再忍饥挨饿,此为无农不稳;以格物推进作坊,增加用品产量,物资丰裕,百姓借此赚取工钱,官府借此增加税收,此为无工不富;各地所产物资不同,彼此流通交换,借商业进行平衡,可以繁荣不少产业,养活失地农民,官府又可收取商锐,此为无商不活;做好这三点,经济定会腾飞,彼时国富民强,这就是丞相的大思路。”

众官在东莱转了十余天,水库工程、种子基地、港口码头,商埠工坊,沥青马路……十分震憾。水库工程可以改造出无数良田,种肥农具研发可以提高农业产量,新型工坊批量产出大量物资,交通发达可以迅速输入生产原料,输出各类产品。诸位官员感受到东莱百姓的自豪,见识了许多从未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不由感慨万千,大有启发。尤其东莱上下官员亲民敬业的精神,更加值得所有朝廷官员学习。

最让官员感兴趣的是养殖厂,目前东莱人工养鸡规模不小,受制于冷冻技术,不敢大力发展肉食鸡,重点发展蛋鸡。官员参观养殖场,场地内规矩很严格,只让参观人员沿外围观察。最让官员感兴趣的是人工孵化,不需母鸡抱窝,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传统认识。鸡蛋产量之高,也让他们瞠目结舌,养殖场的利润更让他们两眼放光。

港口、交通、商埠需用钱粮太多,不好复制,这养殖场投资不大,各地均有市场,非常容易复制。各群太守在此停了一天,详细询问细节,又央请国渊同意入内参观。

第一批官员离开东莱,带走赞叹与震憾,同时还有沉甸甸的责任。回到京城,姜述召集众官,问道:“诸位此行可好。”

“不错。”

“受益非浅。”

大家纷纷表态。

官宁道:“变化实在不小,三四年时间,想不到东莱竟能发展到这般地步。”

孔融说道:“百姓传说东莱是神迹之域,此次认真转了一圈,我相信了。”

姜述道:“现在一切草创,还未到大成之时,称为神迹之域过矣。东莱发展有其特殊的际遇,水利工程改造投入不大,但是效果明显,这些奠定了农业基础;率先发展海贸,占了商业先机,又因战乱吸引大量商家前去安置,使东莱工坊商业发展不缺银钱;战乱造成大量流民,使东莱人口剧增,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用工问题。各州郡县情况不一样,东莱具体施政方法只能参考,不能复制。譬如司隶各郡县水利设施完备,只须重视种肥,农业产量就会大幅提升。商贸发展需要一个基础,如黄县、威海这般规模的商埠,未来很难白地拔起,也不便复制。至于工坊之类,各地可以根据郡县特点,因地制宜鼓励大户商家发展。诸位只需领悟东莱发展的道理,农工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重视农桑、水利、工商等,必然可使辖区走向良性发展。切忌不要冒进,凡事循序渐进。”

诸官告辞离去,国渊留下汇报棉花工作。棉花目前正式代替木绵花,百姓三四月种上棉花,夏秋季节开始采摘,积攒到一定数量,以铁铤碾去其核,取其中棉花,以竹为小弓,长尺四五寸,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

此时棉花颜色多为黄白,是品种最次的粗绒棉花。下子种之,也就是散种,象种小麦一样,在地里打一个个洼宕,往里面撒上四五粒种子,上面盖上草木灰与猪粪,任其生长。

小铁铤子,也就是一个小铁棍子往棉花上敲打,将棉籽打挤出来。史上黄道婆改革工艺,也用这种方法脱籽,因为脱籽累得要命,逼着人发挥灵巧及智慧,发明了脱籽机械。

竹弓也是小弓,一尺来长的小弓弹棉花效果同样很差。汉朝人很有智慧,棉纤维很短,于是混纺些桑麻进去,舒适的棉布便生产出来。

不过因为姜述的指点,这些原始工艺已经成为历史。姜述穿越以来,借助最多的是工匠,无论是造纸、造酒、陶瓷等等,他只是提供思路,由工匠进行研究改进,定型后姜述将其用于商业牟利。农具之类关乎民生,姜述也没有计划借机牟利,因此将诸般农具研发皆无偿交给国渊。

国渊是位实干家,从姜述这边问明原理,两人研究定下草图,回去后国渊召集工匠研究琢磨。许多农具提前出现,得益于姜述清楚诸般农具原理,实则古代农具非常简单,似是一层窗户纸,只需将原理和草图画出,汉代工匠很快就会琢磨出来。

国渊说完基本情况,让从人拿来一床棉被与棉袄。洛阳朝廷所占之地,皆处北方,御寒是民生重点。前番棉花主要用于纺织棉布,后来棉花种植多了,甄氏工坊试制成棉被与棉袄,受棉花产量限制,成品数量不多。

古时保暖被子主要是绒被、毛毡,普通百姓使用麻被与葛被。前期东莱用鸡鸭绒毛做成的绒被,受养殖规模限制,产量很少,仅够内宫使用。木棉树也产棉,可谁舍得用木棉花塞被子?

姜述用手捏了捏棉被,提起来试了试重量,问道:“一床被子用多少皮棉?”

棉被好处很多,但受棉花产量限制很大,使用皮棉过多,产量跟不上去,棉制品普及十分困难。

国渊道:“六斤多点。”

姜述道:“一亩棉田只能制成六件被子,棉田还需要想办法提高产量。”

国渊道:“属下前年派人去西域、岭南寻了不少种子回来,种植方法也在调整,产量将会稳步提升。因为种子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采取移栽法之后,目前黄海试验田最高能达到百斤,普及到农户,亩产应该能达到八十斤。”

成本还是不低,但已有普及的价值。姜述抚摸着棉被,道:“北方诸州天寒,棉被非易损之物,百姓若是最终都有棉被、棉袄,冬天就好过了。”

国渊道:“三州皆适合种棉,但因新下不久,官员刚刚到位,推广种棉需要时间。如今钱粮不足,青冀两州不宜鼓励种植棉花。”

姜述:“今年北方三州就会逐渐规范,明年就能实现自给,若想钱粮丰裕,还得过两年苦日子。这些成品都送到吏部,奖励给政绩优良的官吏。”

洛阳织坊原属皇家,如今被姜家买下,大部分改为纺织棉制品。如今有先进织机,工艺变得很简单,成本降低不少,棉布价格渐低,随着百姓收入增加,很快就会进入千家万户。

这里汇聚了手艺最高超的织女,她们将一个个棉纱变成精美的纺织品。受棉花品种限制,采用混纺工艺,不过混得是丝,可是织品精美,丝毫不亚于丝稠。棉布手感很好,丝棉有机结合,柔软又不失光滑。

姜述与国渊从织坊出来,国渊道:“自来水已经试验成功,主公可要过去看看。”

姜述一怔,继而心花怒放,道:“看看去,何时研究成功的?”

国渊道:“工匠们先是使用铁管,后来发现成本很高,而且铁锈是个问题,后来改用竹管,用沥青封住接口,效果不错,而且成本很低。”

乐安练油厂制作的火油,目前产量稳步提升,除了供给军用,还制成灯油推向民间。沥青产量越来越多,除了修路之外,开始广泛使用于其他用途,用作密封材料是其中一项。国渊安排一个小班子,研究继续分离沥青,从中提炼一种稠性物质,高温时涂在竹管接口处,密封效果极好。

第一卷姜述篇第185章格物进展

自来水原理简单,只须有密封管道,利用压差就可将高处水引往低处。姜述过来观看,重点不是自来水,而是密封材料。姜述仔细观察过后,认为这种材料已经接近现代塑料,这个发现令他欣喜若狂。塑料用途十分广泛,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若是利用得当,许多超时代物品将会提前面世。

研究沥青的小吏年约二十**,正在鼎炉上方观测,神情专注。分离沥青利用的加热法,姜述对此不是很懂,指点不上,饶有兴趣地围着研究场所看了一圈,对管理者十分感兴趣。

国渊将小吏叫过来,姜述道:“你叫什么名字?”

工匠头道:“在下名叫马强,是国学副教育长马钧的族弟,也是马教育长的学生。”

马钧可以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前年投奔东莱,一直在长山岛从事研究工作,姜述巡视长山岛时发现此人,因为马钧是历史名人,此后十分重用。马钧也不负重托,数项科技攻关皆与他有关,又读书识字,头脑反应很快,经过姜述重点培养,对格物已有独特见解,姜述成立国学之初,让马钧兼任副教育长。

姜述问马强道:“有何心得?”

马强道:“加热可使沥青分解成数层,功能各不一样,可惜炉火温度所限,不能再作详细分解。”

姜述上前仔细观察,见炉底烧得石炭,用风囊助燃,记得小时用的风箱。让人送上纸笔,划出草图,道:“可用硬木制成风箱,如此风力可以控制,或许能使炉火温度提升。再还有一个办法升温,使用高烟道。沥青附属物皆易燃,研究时千万小心。”

马强闻言,连忙仔细请教,问明原理,高兴得抓耳挠腮。姜述谓国渊道:“此处研发诸物,已与农具相差甚远,让马强这伙人归丞相府辖下,我拨专款让他们研究。”

刚刚回府,将作大匠虞翻前来求见。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原属少府,后来从少府分离出来,专管宫室。姜述主政之后,将朝廷治铁、铸币、制器皆合并过来,使亲随虞翻掌控。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为姜述十六亲随之一,此人博学好问,好为实务,性格耿直。姜述因其所学甚杂,通达匠事,使其任将作大匠之职。后来见虞翻做事认真,律下严谨,又善于钻研,就将治铁、铸币、制器等事务皆合于将作大匠辖下。

虞翻接手之后,根据姜述要求,按照长山岛基地工序,改变武器、盔甲生产工艺;又遵照姜述指点,将工产工艺全部改为工序制,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在生产走上正规后,按照姜述要求,建起两座高炉,领着工匠研究铁板与铁管的生产工艺。

将铁矿石炼成生铁简单,只要温度达到,将生铁练成钢铁也不复杂。但将铁锭炼成铁管、铁板,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时期的工匠想象。自虞翻接手治铁以来,数十名工匠开始琢磨办法,攻克一道道难关,生产出了粗糙的铁管和铁板。

虞翻过来就是报喜,姜述闻言大喜,铁管若能批量生产,采用压井原理,可以大量开发石油,直接促生化工时代提前来临。铁板批量生产,将大幅度降低兵甲成本。姜述拿着铁管、铁板的样块,道:“铁管生产工艺确定了?”

虞翻道:“分为管坯准备、加热、穿孔、轧管四步。”

姜述沉思一会,道:“在其后工艺加上再加热、定径、热处理、矫直、精整、检验。”

虞翻用笔记下,道:“喏。”

姜述道:“目前铁管成品多长?”

虞翻道:“成品最多者两尺。”

姜述道:“不错。无须定量生产,先稳定工艺,然后寻找生产长管的办法,若能达到丈余,铁管就有大用了。”

虞翻道:“铁板工艺是否补充?”

姜述道:“铁板生产工艺与铁管仿佛,按照铁管工艺改进一下即可。铁板目前厚度能控制吗?”

虞翻道:“厚薄不均,正在想法改进。”

姜述道:“很好,近期辛苦了,回去重赏工匠。铁板厚薄能控制个大概,甲衣成本就会大幅降低。”

说完,姜述又画出几个图形,仔细与虞翻讲解。虞翻一边听一边点头,惊奇主公为何懂得如此多,不由深为佩服。若照姜述所言工艺,一年之后,全军皆可披上铁甲,那时便真正无敌于天下了。虞翻临行前,道:“主公之才,自古未有。”

虞翻走后,郑玄又派人来请,说新生入校,请姜述前去讲话。姜述在民间有英雄之名,文名也是最盛,又兼任国学名誉教育长,新生入校不能不去。

给新生讲了一堂激励人心的励志课,又被高年级请去参加讨论会。国学的教育方式已与传统教育相背,教育氛围很好,儒家虽然还占主要地位,但是其余学科的地位已经上来,法家、道家等言论也不禁止。

姜述听着学生们辩论,很有意思,除了引用儒家教义,还引用法家、道家、阴阳家的名言,如此发展下去,数年之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对于学生和国家都是一件好事。

姜述刚回府第,许褚迎上前来,道:“元俭回来了,正在外院等候。”

姜述问道:“元俭一人来的?”

许褚道:“人员不少,还有二十余名女子。”

姜述心中暗喜,道:“让廖化到书房说话。”

廖化奉召前来,道:“主公,此行不辱使命,已将祝融公主请来。”

姜述道:“南疆偏远,气候不同中原,元俭辛苦了。此行可有风险?兵丁有无损伤?”

廖化道:“路途确实难行,所幸路上遇到一人,姓张名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张嶷熟知南蛮地理,又通晓蛮族语言,顺利打探到祝融族驻地。南疆气候虽然与中原不同,随行军医备有药物,兄弟们有过伤病,所幸没有损伤。去见祝融族长之时,又得张嶷通译,言及丞相欲娶其女至京,族长虽处蛮夷,向闻丞相大名,当下并未为难,反而以礼相待。护送祝融公主返回时,却逢蛮王孟获统兵来劫,被我部击败。此后孟获率部追击,与我军连战十余,皆被我军击退,进入益州境内,孟获方才引兵返回。蛮兵虽众,但是甲衣不整,武器简陋,对我军士兵有威胁者,唯有毒箭,伤了兵丁二十余。所幸祝融公主颇知医理,识得其毒,指点军医用草药解毒,此行得以全员而归。”

廖化述说简单,姜述却明白此行危机四伏,所幸前有张嶷向导,后有祝融公主相助,这才得以平安返回。姜述道:“孟获为何追杀不舍?”

廖化道:“开始我也不能理解,后来祝融公主说,孟获数次求婚皆被所拒,想必担心公主进京……”

姜述听廖化说到这里,已知其中因果,道:“你唤张嶷进来。”

张嶷膀大腰圆,通晓武艺,史上也是名人,曾任蜀国荡寇将军。史上评价张嶷:识断明果,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姜述与其对答数句,见此人识文能武,又知西川地理,道:“你此次立下大功,让你随我左右,可愿否?”

张嶷初为县吏,因为得罪上官去职,此次随同廖化南行,本有投奔姜述之意,闻言大喜,行下大礼,道:“属下叩见主公。”

姜述收了张嶷,又使人召祝融公主赴客厅见面。南疆服饰与汉民大不相同,祝融身穿赤红外袍,头戴羽雕巾,年约十六七岁,生得极其妖媚,浑身装束犹如火焰在烧,如同妖蛇般的躯体,让人感觉口干舌燥。

姜述即使妻妾如云,也被她的媚态诱得差点失神,祝融近前施礼毕,姜述道:“公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且请坐下,有事细聊。”

祝融虽处蛮地,却通晓汉语,南疆与洛阳口音虽有差异,但是一路行来逐渐适应,却能听得明白,闻言坐在客位,道:“久闻丞相威名,不想如此年轻英武。”

姜述知道南疆女子率直,微笑不语,继而问道:“南疆形势如何?”

祝融道:“南疆区域甚广,各部落分别联盟,分成南、北、西三大势力。北边以孟家为首,势力最强,称为北洞王,合族壮丁二十余万。孟家因为势大,自称为南疆之王。我族处于西边,我父为诸族之长,称为西洞王,壮丁十万余众。南边部落以掸族领袖木鹿大王为首,称为南洞王,有兵丁近三十万,因为信仰不同,与我族甚不相融。”

第一卷姜述篇第186章祝融抵京

姜述道:“掸族占地多大,部众多少?”

祝融道:“占地极大,南至大海,东接交州,西邻贵霜。部落不知其数,木鹿大王管辖百姓上百万之众,其部民不习耕作,皆以渔猎为生,又不习北方之地,若不犯其领地,其族向不北侵。”

姜述闻言,心中大约有了轮廓,掸族现今应是部落联盟,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