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姜述篇第142章高柳之战1

许褚从草丛中爬出来,问道:“这是第几头?”

一位大汉答道:“今天猎了四头,共计二十七头。”

许褚笑道:“这群匈奴人,怎会养了那么多大鹰,发现情报了吗?”

大汉娴熟地从大鹰身上搜出一个小竹筒,打开取出一物,道:“发现一个纸卷。”

许褚道:“写些什么?”

大汉苦笑一声,道:“将军莫取笑我,我不识字。”

许褚笑了笑,拿过纸卷看了一遍,道:“云长倒是了得,又打了胜仗,还抓住了高览。”然后将纸卷塞入竹筒,对大汉道:“三儿,速送到主公处,路上小心,别被敌军斥候抓到。”

袁绍大营,一众文武正在议事,文有审配、许攸、郭图,武有鞠义、文丑、颜良、牵招。审配负责攻城事宜,请罪道:“匈奴人不善攻城,近日连番攻城,损伤甚众。”

许攸在王芬谋逆案时被通辑,得袁绍之助逃过大劫,一直在袁绍身边谋划,负责情报,参与机密。许攸道:“以现在的兵马势力,攻破高柳城甚难,我等主要目的是要牵制姜述主力。如今匈奴左贤王与高览设计歼灭关羽所部;长安已经同意出兵,李催统兵东进,威胁河东,牵制张济部;郭汜出兵潼关,威胁弘农,牵制黄忠部;陶谦出兵攻打广陵,牵制青徐兵马。刘岱出兵济阴,牵制冀兖兵马。诸路兵马皆动,姜述手中已无兵可调。等到韩遂、马腾援兵赶来,我军必胜。”

袁绍问道:“诸路兵马已动否?”

许攸答道:“尚无消息传来,按照约定日期,后日应当全部发动。”

袁绍又问:“高览进展如何,计成否?”

许攸摇头道:“尚无消息传来。”

袁绍微有怒意,道:“按照计划,此战应该早就结束。匈奴人以鹰传讯,最是快捷,为何未传来消息?”

许攸道:“匈奴驯鹰者亦感到奇怪,近日接到情报甚少。大鹰毕竟为禽类,近处可以传讯,远处效果不佳,亦是自然。”

正说话间,有亲兵来报:“城中守军出城,攻打匈奴军营,匈奴王派使紧急求援。”

袁绍大惊,道:“出兵多少?”

亲兵道:“不低于五万。”

袁绍道:“姜述部下精锐,当急救之。”

审配连忙止住,道:“主公万万不可,我军绕城与敌军主力野战,恐怕不利。其主力出城,城中兵力空虚,可以趁机攻城。”

袁绍略一思忖,道:“众将听令,尽起营中兵马,全力攻城。”

袁绍扎营于高柳城西南十五里,匈奴扎营高柳城以北十里,高柳城依官路而建,周边地势陡峻,两营互通信息需要绕路而行,甚为不便,袁绍得到消息之时,匈奴大营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姜述近日接连得到各方情报,闻知曹操、刘岱、陶谦等均有异动,正与郭嘉商议,定下各个击破、速战速决的战术,以张合统领步卒守城,尽起大军先攻匈奴大营。

匈奴王呼厨泉趁京城大乱逃回属地,因大汉内乱势弱,雄心遂起,此次袁绍厚赠金银财宝,又闻长安起兵响应,因此应袁绍所请,使左贤王统兵三万往援上党,自统五万骑兵来到代郡。与袁绍约期攻打数次,均无功而返,损失惨重。呼厨泉见高柳城难克,已有回兵之意,不料汉军突然出城攻打,连忙分派众将严防死守。

姜述亲自率军攻营,张飞为前锋,人马皆着甲,以火油烧开寨门,重骑兵长驱而入。匈奴兵不善防御,兵甲不齐,向以弓箭御敌为主,而弓箭力不能透铁甲,如何抵挡重骑兵?半个时辰不到,大营皆乱。呼厨泉见势不好,急令全军撤退,忽有部将报道:“乌恒人作乱,夺了马场,正在军营中乱杀。”

呼厨泉不由大惊失色,马匹若是有失,即便撤退亦不能行,急统亲军往内营夺马。正逢乌延统兵赶至,呼厨泉二话不说,挥兵杀上,乌延部兵马甚少,急促间尚不知详情,见匈奴兵不问青红皂白挥刀便杀,只得下令还击。乌延部兵少,很快被杀了大半,正在危急之时,苏仆延统兵赶来。乌恒三部同气连枝,苏仆延见乌延部危急,急忙统兵上前去救。

匈奴人扎寨,与汉卒不同,其兵丁居于外围,内围一圈为马场,最中心是草料存放之所。丘力居自得姜述密令投奔匈奴,本就是为了内应,今奉姜述军令,在汉军攻营之时,统领部下夺了马场,放火点燃草料。乌延、苏仆延事先并不知道实情,引兵前来探视,不想却做了替罪羊。

呼厨泉见草料场燃起大火,心中更怒,自知若不能夺回马场,逃无可逃,已至绝境,因此呼喝部下集兵攻打乌恒人,匈奴人多势众,很快杀光乌延、苏仆延两部。可怜乌延、苏仆延这两位部落首领,好容易引领族人来投匈奴,反倒死在匈奴人手中,至死也未弄清其中缘故,不明不白做了一双冤枉鬼。

此时张飞统兵已经杀透营盘,孙坚、公孙瓒等将各引部兵随之杀上前来,各按部署分头行动,张飞引部下救应丘力居,孙坚、公孙瓒引领骑兵开始追杀匈奴兵。

呼厨泉身边兵将骑马者不过十之二三,其余皆无马可骑,只能做为步卒使用。匈奴兵战斗力本就弱于大汉精锐,武器兵甲要低几个档次,没了战马战斗力又降下大半,不久便被杀得东跑西颠,鬼哭狼嚎。呼厨泉见不是路,急忙呼喝众军撤退,孙坚从远处望见,弃了匈奴余将,统领部下直奔呼厨泉而去。

孙坚手下四员部将程普、祖茂、黄盖、韩当,皆负勇力,如同五个箭头划了一道微妙弧线,都奔呼厨泉而去。呼厨泉身边兵马不足三千,见祖茂引兵近前,分出兵马阻挡,又见程普领军杀至,复又分兵阻拦,待孙坚杀至呼厨泉近前,呼厨泉身边只有五百余兵马。

孙坚一马当先,古绽刀起落之间,便是斑斑血花,呼厨泉见不是事,拨马就走。那边黄盖引兵过来,呼喝众兵一齐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呼厨泉等一干人多丧命于箭阵之下。

呼厨泉战死,匈奴人更是胆寒,伏地乞降者无数。入夜时,诸事已经停妥,诸将各自押着俘虏辎重马匹渐次回城。匈奴五万兵马只有五六千人得以逃脱,汉军损折不足两千。丘力居建了大功,族人损失惨重,只余两千余人。

袁绍知晓此战为关键之战,若是匈奴败灭,并州军独力难支,攻打代郡时不计伤亡,轮番发起猛攻。袁军与匈奴人不同,并州军除了冲车、楼车之外,还有少量投石车。

《三国演义》言投石车是刘晔在官渡之战时献于曹操的利器,其实不然,投石车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因为载重不高,又无准头,攻击距离近,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袁绍攻城之时,见识了城中投石车的威力,寻找随军工匠,仿制了十余台投石车。但是此车非彼车,高柳城上投石车得姜述指点,经过数次改进,射距长,载重多,坚固耐用,配置瞄准装置,威力很大。

袁绍听闻造好一批投石车时,大喜过望,攻城时却发现威力尚不如驽车,因为不知其中原因,迁怒于军中工匠,幸得审配劝说,众多工匠方才得了性命。

高柳为边城要塞,城墙又高又厚,城门内已被土石塞满,冲车、巨木皆用不上,投石车作用不大,对守军威慑最大的是楼车。楼车高于城墙,其上可以存兵百余,弓手躲于其中居高临下发射,守军吃亏不小。

张合在城墙上督战,命令巨驽手将火油罐捆在驽箭上,瞄准楼车发射。驽车发射准度很高,射距长,威力极大。油罐随巨驽箭击中楼车,罐体破碎,火油洒在楼车表面。十余架驽车同时发射,楼车表面顿时淋满火油,随即发射火箭引燃。不到半个时辰,十余架楼车逐一点燃,车内弓手死伤无数,楼车全部被毁。

攻城器具失效,只能采用蚁海战术,使用云梯攻城。城上准备充分,攻到城下的敌军人少,则用弓箭或擂木滚石,城下聚集的人多了,便用火油烧敌。

袁军从午时攻到入夜,不仅没有破城,反而损折万余士兵。此时匈奴大败消息传来,诸路汉军又渐自归城,袁绍见事已不谐,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停止攻城引兵回营。

高柳城内,汉将渐次回城,姜述命人设宴庆功,席间对丘力居大加赞扬,众将这才明白丘力居前期脱逃乃是奉了姜述密令,一改方才冷嘲热讽的态度,大家欢聚一堂。

第一卷姜述篇第143章高柳之战2

袁绍回到营中,愁眉不展,命人唤审配等人相商。匈奴兵大败,袁军已是孤军,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作用不大,众人提出几点建议,于战局走向均无太大作用。

众人议到午夜,也未曾想到太好的办法,最终袁绍决定明日退兵。众人刚出营帐,只听外面喧嚷起来,袁绍使人去问,不一会工夫,回报道:“有人向营中发射火箭,引燃数顶营帐,已经扑灭。”

袁绍冷笑一声,道:“此疲兵之计,传令诸军无令不得出营。”

大战过后,军营最怕营啸,士兵精神高度紧张,即便有些轻微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不正常的反应,从而做出过激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设想在黑暗中突然传来一声怪叫,士兵思想会高度集中,若是有人拿着武器出门探视,也是高度戒备,见到人后则会下意识动手,由此小事变成大事,最终爆发营啸,部分兵丁神经质似地乱砍乱杀,造成整体混乱,最终即使清醒之人为了自保,也会对同仁挥刀相向。袁绍方才军令,就是为了避免营啸。

袁绍脑中胡思乱想,刚刚睡着,外面又是一阵喧哗,袁绍披衣出帐,命令帐前亲兵,道:“你等分别带领一队兵丁,多带火把巡营,有乱言乱动者杀。”

亲兵走后,不少文武前来探视,正逢兵丁来报:又有火箭射入营中,引燃数顶营帐,火已扑灭,兵丁分至其余营帐安顿。袁绍叹道:“诸位回去安歇,明日一早撤军。”

审配道:“是否加派巡逻,防止敌兵劫营。”

袁绍笑道:“不必。敌兵大战一日,早已疲累不堪,若有气力劫营,难道是无敌神军不成?”

袁绍回到帐中躺下,想起当年与姜述、曹操把酒言欢之事,叹道:“当年相交融洽,不想如今兵戈相向。”又想起姜述、曹操现为两朝丞相,大权在握,而他却在为了自保挣扎,心中感谓良久,翻来覆去,一直没有安歇。

正在此时,外面又传来喧嚷之声,袁绍也不起身,躺在榻上想着心事。过了一刻钟时间,喧嚷声欲来欲大,有人闯入帐中,急呼道:“主公,敌兵劫营,已经冲近中军。”袁绍大惊,急令亲兵披甲,又使人通知各将御敌。

诸将白日累了一天,中间又被惊起数次,此次被惊醒以为还是疲兵之计,因此旋而睡下,不料这次真正出了大事。等到鞠义、文丑、颜良等接到军令出帐,营中早已乱了套。诸将列不得阵,只能招聚散兵,各自呼喝御敌。

汉军几乎全体出动,又是占了先机,大批袁军兵不及甲,纷纷四散奔逃。公孙瓒、典韦、孙坚杀近中军,帅帐周围兵马不多,精锐汉兵上前瞬间杀散袁军,直接冲击中军营帐。

整个营盘十分混乱,汉军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可在鞠义等将拼死抵抗之下,始终无法将优势转化为完胜之势。孙坚部彻底嵌入袁军大营,与公孙瓒部合力杀得袁军死伤狼藉,从左侧涌将上来的鞠义部上前阻住去路。双方混战成一团,汉军固然战果硕硕,但无法彻底击溃并州军,随着颜良、文丑等将整顿兵马上前,战况开始变得胶着。

很快,彻底摧毁袁军的战机出现,公孙瓒虽无吕布、典韦那般勇猛,但是具备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其独当一面的根本缘由就在于此。公孙瓒在激战中准确寻到空子,愣是率领数百亲卫从营盘空隙穿过,挥军直取正在指挥作战的袁绍。

“拦住他,上!”袁绍虽然通晓武艺,却非悍勇之将,见公孙瓒气势汹汹冲将过来,连忙指挥亲兵御敌。

“列阵,杀!”一见袁绍派出身边亲兵杀将过来,公孙瓒沉着下令,紧随其后的部下闻令而动,行进间摆出锥形突击阵形。

双方距离只有短短四十余步,彼此各不退让,猛烈撞击在一起,刀锋闪闪,人头滚滚落地,惨嚎声四起,血花四溅,残肢乱飞,没有摆起阵型的袁军吃了大亏,在严谨的阵型面前,有若纸糊般脆弱,顷刻间便被公孙瓒部下撕成碎片,原本站在后列的袁绍暴露在汉军兵阵前面。

没料到汉军攻击如此凶悍,袁绍见公孙瓒如地狱煞神般冲过来,胆气瞬间丧失精光,哪敢以一己之力强扛战阵之威?不由呼喝一声,向斜刺里逃去。

公孙瓒见袁绍溜得干脆,一枪捅死袁绍扛旗亲兵,命令部下持旗齐呼:“敌酋已死,降者不杀,敌酋已死,降者不杀!”

虽然没能斩杀袁绍,可是夺了帅旗,对于袁军士气是致命的打击。汉军附近将士见状,会意地跟着大声嚷嚷,最后几乎全部汉军放声狂吼,声如雷震,不明所以的袁军顿时一阵大乱。帅旗被敌军拿在手中,附近袁军皆能看到,本就不高的士气瞬间崩溃。

大获全胜的战机出现,众将毫不犹豫,各自呼喝厮杀,袁军彻底失去抵抗的勇气,乱纷纷四散逃去。袁绍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刚想收拢士卒以备再战,冷不丁听得马蹄声暴起,黑夜里虽然看不见来人,却能猜知应是敌军追杀过来,再一看全军散乱得不成样子,无心再战,再次下达撤军命令,紧随身侧的亲卫吹响撤军号角,无心作战的袁军更是溃不成军。

到了天亮,营盘全部被汉军夺下,袁将牵招、谋士郭图被俘,袁军死亡万余,降卒三万余。姜述命令张合统兵收拾战场,收编俘虏,命令诸将各自统兵追击残敌。

袁绍趁夜黑逃脱,身边只余骑兵十余,情景十分悲惨。到了天亮,逃兵慢慢聚集,鞠义、文丑统领残部陆续赶到。袁绍看到如此惨状,不由放心大哭,道:“我举兵讨贼,未想竟至如此大败,文武没于战事,兵丁亡于刀枪,实我无能之过。”

鞠义、文丑苦苦相劝,袁绍这才止住悲声。远方忽然来了一彪人马,袁绍如同惊弓之鸟,不由大惊失色,鞠义、文丑两将道:“主公先退,我等前去阻敌。”等到人马将近,瞧清却是袁军旗号,到了近前一看却是颜良护着审配、许攸等逃了过来。

众人大喜,合兵一处,约有六千余众,审配道:“如今天色大亮,必有骑兵来追,须火速撤往雁门。”

袁军急急往雁门撤退,后面汉军骑兵纵马狂追,一路上袁军丢盔卸甲,人马倒扑于地者不计其数。公孙瓒、孙坚等正追杀兴起之际,却听前方一阵号角声大作,一支兵马从远处地来,漫天烟尘滚滚。

“全军止步,就地列阵!”一见旗号,知晓前头来了并州援军,冲杀在前的公孙瓒不敢怠慢,勒住奔马,高呼下令。一阵号角声过后,狂奔不已的汉军官兵纷纷立住脚,急速聚集在大汉军旗之下,很快排成严整的攻击阵型。

冲来的兵马并非并州精锐,而是雁门太守苏由闻知前方兵败,召集辖下异族小部落头领,凑成两万余杂兵,全合郡兵前来接应。援兵人数虽然不少,装备却是极差,带甲者甚少,武器五花八门,喊声更是乌七八糟,各族语言混杂。

“杀啊,杀死敌军一人者,赏万钱。”

“拿赏钱啊!”

“休要走了敌军,儿郎们,杀啊!”

……

雁门位于北疆,汉人占据多数,也有不少异族部落,这些异族小部落受到大部落欺压,因为大汉朝廷仁义,来投者皆获优待,多安排北方诸郡。雁门郡辖地小部落林立,部众皆习弓骑,民风彪悍,听闻苏由重赏,不由凑起兵马纷纷响应。除了数千郡兵列出阵式,其余杂兵皆一拥而上,根本不懂行伍规矩。

公孙瓒看清援军是些杂兵,不由火冒三丈,见联军冲到两百步左右,下达攻击命令:“一群乌合之众,冲垮他们,杀!”

公孙瓒将令一出,其弟公孙越、部下校尉邹靖等,各自呼喝部下冲锋,数路汉骑开始加速,最后如利箭般迎上一涌而来的杂兵。一片刀枪闪烁之间,惨嚎声此起彼伏,敢于挡在前路的杂兵基本成了刀下亡魂,一次冲击便将散乱的杂兵生生撕裂,汉骑猛冲猛杀,杂兵转眼间成了四处逃窜的散兵游勇。

公孙瓒没有亲自上阵,率领数百亲卫策马立于阵后观战,见杂军一触即溃,面露轻蔑之色,道:“不堪一击!”

杂军虽然惨败,毕竟拖了一会,袁绍奔逃之间,忽见前面远远望见一座城郭,知道是阴馆城到了,不由如释重负,擦了一把汗珠,道:“雁门将到,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袁绍话音刚落,前方颜良忽然惶急地高呼一声,道:“主公,前方有变!”

第一卷姜述篇第144章恢复并州1

袁绍闻言,抬头远望前方城池,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前方数道烟柱冲天而起,浓浓的烟雾若亡灵般随风飘荡,显然前方城郭大火冲天。袁绍知晓起火地点正是雁门治所阴馆城,毫无疑问,阴馆肯定出了大事,袁绍的心登时沉到谷底,脸色瞬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