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姜述篇第40章书童孙仁

“小姐,明日还是启行吧,时间拖得久了,家主定会生气。”一个粗心粗气的声音焦急地说道。

“我不回去,整天闷在家里,都快憋死了,这次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怎能现在回去?”蛮横的语气说明这位小姐在家中十分娇惯。

“这可如何是好?家主让我来荀家办些事务,如今事务已妥,不可能停留太长时间。”粗声粗气的声音又说道。

“黄叔叔,看您急成这样……”微停一下,这位小姐又说道:“这样吧,我听说颍川书院天下闻名,不若你想法让我混进去呆上几天,我们再回去成不成?”

“那怎么成?颍川学院天下闻名,从不收女弟子,这事万万不成。”那粗声粗气的声音想必就是黄叔,此时越说越急。

“黄叔,知道你最疼我了,你知道我的脾气,若我偷着跑了,看你如何回去交待?”看来这小姐确实不好对付,一个劲地胡搅蛮缠。

“好,好,我想法送你进学院,不过只能待三天时间,时间长了可不行。”黄叔最终还是妥协下来。

听到这里,姜述知道犯了偷听机密之嫌,急忙向旁边岔道走去,还没走出几步,只见南边路上蹦蹦跳跳出来一位少年,年约十来岁,眉目清秀,眼睛灵动,细看一下却是女孩,不用猜便知道此人就是方才那位刁蛮小姐。

后面一位短须猛汉在后面追着,一边喊道:“慢点,别摔着。”

这女扮男装的少年跑了几步,见前面不远处有位年纪相仿的少年,便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她见姜述扭头看了一眼,继而往前慢慢走去,不由生出一种被无视的感觉,两道淡淡的眉毛慢慢竖起,俊俏的鼻子也皱了起来,喝道:“哎,那个少年,叫你呢!”

姜述听她喊了几句,慢慢转过身来,道:“这位姑……公子好,也出来透气吗?暑气刚消,夜风清凉,树下漫步,真是一件乐事。”

少女嘴角翘了起来,讥诮道:“想不到是位小书呆子,你是颍川学院的弟子吗?”

姜述笑道:“今天还不是,明天说不定就是了。”

少女眼珠子转了几圈,忽然上前拉住姜述的胳膊,道:“这位小哥哥,有件事情我想请你帮忙。”

姜述何等样人?一猜便知她的问意,道:“我只是一个学生,又能帮你什么忙?”

少女道:“你明天去颍川学院,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姜述笑道:“去颍川书院读书需要人推荐,我好不容易拿到荐书,怎能带着你一起进去?”

少女说道:“不如我扮成你的侍女,一道进去可好?”

姜述不由大笑不已,见少女变了脸色,不敢再逗她,道:“你明明是位少年,又如何扮成侍女?”

少女见姜述方才大笑,本来已是怒上心头,到了爆发的边缘,听姜述这么一说,知道方才不经意间露了破绽,神态立时恢复常态,连忙改口道:“扮成你的书童如何?”

姜述道:“你是何人?我为什么要帮你?”

少女道:“我是长沙孙仁……仁义的仁。”

姜述不由恍然大悟,心道原来是那位主儿,怪不得如此刁蛮,黄叔应是孙坚四大家将之一的黄盖。姜述转了一个念头,道:“带你去也不是不可,可是你会干活吗?”

此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孙坚幼女孙仁,又名尚香,孙家男丁甚多,嫡出只有这一个女娃,从小被惯得不成人样,一向天不怕地不怕,此次黄盖来荀家送一封书信,她听说后偷偷在路上等候,黄盖硬是送不回去,只得派一名从人回去报信,带着她一同赶来颍川。不料这位小祖宗玩疯了,黄盖百般央求,只是不走,黄盖差点让她逼疯,但又无可奈何。

孙仁想去颍川学院,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学院大大有名,进去大闹一番,定然妙不可言。待看到姜述年纪与自己相若,谈吐彬彬有礼,又认为去学院学习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听到姜述这般问她,不由答道:“会干,不就是磨墨铺纸吗?”

姜述有心逗她,道:“打扫房屋、浆洗衣物,还有许多杂活,可会吗?”

“会,会,当然会了。”孙仁忙不迭地回答。

“你家大人同意吗?”姜述又问。

“怎么会不同意?黄叔,你同意吗?”孙仁向不远处的黄盖喊道。

黄盖见孙仁与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年搭话,倍觉清静,也没理会他们谈些什么,见典韦身材魁伟,是一条好汉,上前攀谈起来。不过此行姜述隐瞒身份,典韦只说是青州姜家人,至于姜述的身份,也统一说是姜家族人姜艺。

黄盖听到小姐呼喊,道:“同意什么?”

孙仁人小鬼大,抓小放大,道:“我要与这位小公子,一同去颍川学院见识一下,你同意吗?”

黄盖刚才攀谈,听闻是青州姜家人,晓得是大族人家,也被这个小祖宗烦怕了,随口答道:“只要小公子同意就行。”

孙仁达成心愿,自是欢天喜地,与姜述约好时间,先行回房准备去了。孙仁年纪还小,姜述又没有诱骗幼女的想法,心中只是为了名人效应,旅途忧闷,正好有了一个开心果。

次日一早天色尚黑,姜述起身练了套剑法。天色刚亮,护卫们起来准备,大家草草吃些茶点,准备动身出城。姜述一行刚到门外,忽听后面有人喊道:“姜家哥哥,不是说好一起走吗?”

于是两拨人合成一拨,可巧城门刚开,齐往城外学院驰去。驶出阳翟城门,眼前一片开阔,远远看去,晴天碧树,洋洋大观,晨风微拂,一汪碧湖如美玉嵌于远处。

沿湖边拐过弯去,眼前一道大门横亘面前,门口有人守着。姜述上前说明一下,递上郑玄写的荐书,一行人在外等候。不一会工夫,终于被允许进入,一行人过了一道青石拱桥,正式进入学院内,一旁有人拦下车驾,告知随从人员不得前行,学子只能带一名书童入院。典韦、黄盖等只得停下车驾,望着姜述带着孙仁步行进去。典韦在外面临时租个院子,权当歇脚之处,邀请黄盖一起安顿好车马静候。

行不多时,带路人走到一所精舍前面,让姜述两人在外稍候,自入内禀报去了。姜述整理衣衫,扶正方巾,向孙仁叮嘱数句,此时带路人来请,姜述两人随其入内。

精舍内简单整洁,外屋竹简整整齐齐,里面案几处坐着一位长相清俊的儒衫老者,此人便是荀家八子之一的荀爽,官至三公,致仕后便接手主持学院事务,见两位少年进来,招呼两人近前坐下。

姜述施礼毕,道:“小子自小深慕颍川学院名声,此次赖郑先生推荐,有缘来此,请先生收留。”

老者见姜述少年老成,印象颇佳,道:“读过何书?”

姜述道:“经书已读完,还读过些史书。”

老者道:“可入中班,读史有何心得?”

姜述道:“有史为鉴,可以知过失。”

老者异道:“青州姜述识否?”

姜述道:“正是族兄。”

老者闻言挺直腰杆,正色道:“闻汝兄天资聪慧,少年老成,汝如何视之?”

姜述答道:“兄之才乃天生,小子自不能相比。然兄曾言,天才常有,但若不苦读,天才便变为庸才。即使天份不佳,若是努力上进,亦可以后天成才。小子非天才,因此须努力上进,又得族兄指点,近年学业长进不少。但是欲是如此,越觉得学海无涯,自己所学渺茫得很,故而来此处求学。”

老者微笑道:“儒子可教也。听汝之识见,可入大班。不过大班之人,没有如你这般年少者,这……”

姜述心想如郭嘉、荀之流,必然都在大班,当下言道:“若要学业长进快些,名师是一方面,还须有益友相辅,传言书院如荀、郭嘉、陈群等皆有名在外,虽是学子,但其才不下乃师,小子若能有缘与此等人才接触,必然会受益非浅。”

荀爽捻须沉吟半晌,道:“所言有理,如此,老夫使人送你去大班。既然想与郭嘉、陈群等人结识,就分你去大丙班。”

原来,颍川学院底蕴深厚,分为大、中、小班,各班又按人数分为甲乙丙丁诸班,郭嘉、陈群皆在大丙班。荀虽与郭嘉、陈****好,但此时已非学院学子,已经结业,现在学院担任助教。

下人引领姜述在宿舍放好行李,又来到后数第三排教舍,此时还未授课,学子们安静有序地坐在蒲团上,等待老师前来。下人引领姜述从后门进来,寻找一处让两人坐下,瞧了孙仁一眼,要开口说话,又咽了回去,施礼后退了下去,去寻授课老师交代去了。

第一卷姜述篇第41章颖川之行1

时间快到辰时三刻,阳光开始炽热起来,室内虽然尚算阴凉,但是学子们也都热得发慌,都用汗巾擦脸抹汗,但是场面十分安静。便在此时,一名面容黑瘦,长着两撇山羊胡须的老者走了进来,双目精光一闪,冲着台下学子一拱手,朗声道:“诸位学子,今日有新生入学,且听为师与其相辩,众学子保持肃静,有何异议待为师辩完再议。”

此人眼光扫往角落里的姜述,道:“这位新学子,请走近前来。”众人方才低头肃坐,大都没留心从后门进来一个新生,扭头看时,却是十岁左右的少年,大家面面相觑,皆面露惊奇之色。

姜述沉稳地走向前去,先行一个大礼,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请先生受学生一拜。”施完礼后在老师指定的蒲团上坐下,静等老师示下。

“姜艺,听院长说你读过史?”老师问道。

“是。”姜述答道。

“读史书何用?”老师又问。

“以史为鉴,可以知过失。”姜述答道。

“听说你学习刻苦,目标是什么?”老师又问道。

“家兄曾言,开太平,继绝学,寻大道。学生深以为然,故此九字即学生目标。”姜述答道。

“家兄何人?”老师又发问道。

“青州姜述。”姜述答道。

室内顿时惊呼一片,姜述虽然端正坐着,面无异色,心中却是得意洋洋,看来自己在英才云集、大名鼎鼎的颍川学院,也是大大有名。

“肃静。”老师也怔然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向学子们喝了一句,接着说道:“这九字何解?”

“开太平,即为万民开太平也。所谓民为社稷之根本,万民太平,社稷之福也。继绝学,即为寻找古圣之原意,结合社会进步变化,寻找阐述古圣原意的新方法,使万民受教。寻大道。道,目标也。目标可大可小,即大道小道,所谓小道为自身修身之道,所谓大道,就是寻找万民教化的大目标。”

室内众人顿时目瞪口呆,这位少年的读书目标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寻找万民太平之道、教化之道、道中之道。

老师怔住了,学生震住了,这就是姜述想要的结果,他的时间非常紧张,不可能在书院呆太长时间,既然老师给了这个机会,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得到诸位学子重视,为以后结交郭嘉等人埋好伏笔。

老师寻思半天,道:“目标虽是深远,志向也很远大,但若目标过大不易实现则为空话,志向虽大实现不了也是空话。何解?”

姜述答道:“做事成功需要几个要素,一为远景目标,即大道,或解为奋斗的方向。人无远景目标,在人生旅途上很难成功,整日昏噩度日,长命百岁又能给万民做多少事情?二为近期目标,要实现远景目标,则需要将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可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小目标累积多了,距离大目标实现就会越来越近。三是志向,要实现一个目标,会很累很苦,其中也会遇到挫折,有志之人遇到挫折不灰心,过于顺利不骄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四是合理计划,即便实现短期目标也要计划合理,若是计划盲目,万般努力也达不到,或者拔苗助长,目标实现不了,反而会丧失志向。计划肤浅,做是做到了,但是与自己的能力不符,也算是虚度光阴;人生即便能活百年,要实现一个大目标,也十分艰难,若不充分利用时间,就是变相浪费时间,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很重要。五是同人,因为人是完成目标的介体,若是人经常生病,或者周围环境吵杂,或者俗务太多,都是影响人做事的因素。再者,一人为单,两人为从,三人为众,大道不仅一人二人所能为,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不断努力,如此即便其中有人半路夭折,亦有人接替其衣钵,大道有后继者也。因此欲行大道,则要将大道分解成小道,励志奋发,合理计划,珍惜自己,团结同志,锲而不舍,才可能成就大道。”

全体目瞪口呆。场面一片寂静,这哪是空谈?人家有目标,有措施,连遇到挫折怎么办都想到了,连同人的因素都考虑到了,这还是空谈吗?

“实则如此还是空谈,为什么呢?读书万卷,不知时务世务,则为书呆子。要完成大道,还须做到学以致用,将学到的一切用在手头要干的事上,然后在做事中总结规律,此规律可称之为小道,小道累积多了,再从小道中思索其中的共性规律,即便不是大道,也相去不远了。小子年少识浅,只能考虑到这里,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教。”

阐述了道,又阐述如何达成道,如何认识道,都说明白了,还自谦年少识浅!至少室内没有比这少年理解更深的,众人彻底傻了,都在静静思索回味,场面一下子寂静下来。

“说得好!”如此环境之中,这个声音显得非常突兀,众人回头看时,只见荀爽从教室后面走近前来,也不知他何时进的教室。

众人皆一齐施礼,道:“院长大人好。”

荀爽走到姜述面前,对姜述施礼道:“不知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穿帮了,姜述意识到肯定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当下也不隐瞒,谢罪道:“院长见谅,确非小子诚心隐瞒,实因深慕书院大名,虚心前来求教,又为虚名所累,不得不瞒之,请院长大人见谅。”

荀爽哈哈大笑道:“大人方才所讲,老朽已是受益非浅,怎敢见怪?”

姜述苦笑一声,道:“只不过想来学习的愿望全砸了。”

荀爽笑道:“大人之才令人惊叹,方才在寒舍对语之时便生疑心,以大人展现之才,在青州早已闻名,而有才而名声未显,十之**是大人冒名亲至。故而使方存老师相询,一听对答,更加确定是姜大人无疑。既然如此,姜大人也不要当学生了,估计学院老师一闻大人之名,亦无敢为师者,老朽即刻召集合院师生,一同讲经论道,此我院之大盛事也。”

姜述施礼道:“院长不怪就好,敢不从命。”心中却是暗骂,没想到不到半日便被这老狐狸抓住,看来想要挖到郭嘉、荀等人还得另想办法才行。

荀爽招呼数人前去通知诸班师生,指着前排一位身材瘦弱、眼睛明亮的书生,道:“此为郭嘉。”

郭嘉立起施礼道:“见过大人。”

“见过奉孝。”姜述还礼道。

荀爽又指着中排一位面如冠玉、相貌端庄的书生,道:“此为陈群。”

陈群亦立起施礼道:“见过大人。”

“见过长文。”姜述还礼道。

“此老朽之孙荀,已经结业,现为学院助教。”荀爽又指着身后一位身材修长,一脸正色的青年文士道。

荀趋前数步,行礼道:“见过大人。”

“见过文若。”姜述也还了一礼。

荀爽介绍到这里,对郭嘉三人道:“你等三人从即刻起随于姜大人身侧,记录相关问答,多向姜大人请教学问。”

郭嘉等人以前听闻姜述事迹,又读过他的诗文,对姜述的才学深为折服,方才见姜述知晓自己之字,心中已是欣喜。三人才华虽有,仅名显学院而已,被一位名扬天下的大才子记住名号,是一件让人倍觉振奋之事,此时又闻可随于姜述身侧,自然大喜过望,上前谢了荀爽,一起站到姜述身后,活像三个保镖,只是略显文弱而已。

荀爽安排完毕,对姜述道:“姜大人且宽坐,老朽出去安排一下,稍候便至。”

荀爽走后,众学子七嘴八舌,皆上前来见礼,将姜述吵得头都大了。陈群见状,道:“诸位安静,不若请姜大人讲点心得如何?”

众人皆大声称好,姜述也想安静一会,道:“时间紧张,不如请大家共同商议一下,提三个问题,在下来回答可好?”

此时众人分头商议之际,孙仁从后面怯怯走近,悄声问道:“你是青州编《三字经》的姜家子?”

姜述点点头,道:“是。”

孙仁眉头一竖,娇喝道:“你不是个好人,光知道骗人。”

姜述苦笑道:“声名太盛,不得不为之,尚香妹妹见谅。”

这下不好,说漏了嘴,只见孙仁皱起鼻子就要发作,正在姜述暗自叫苦不迭之时,正好学子们讨论出问题,写在纸上交给陈群。陈群回过身来,道:“大人,三个问题已经拟好。”

第一卷姜述篇第42章颖川之行2

在这公众场合,孙仁还是给姜述留了面子,走到教室后面立定,却在狠狠地盯着姜述,看来姜述不给个交待万万不行。

姜述定了定神,道:“请讲。”

陈群看了一下纸条,道:“第一个问题:当世弊端已现,可有解决方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