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王互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轲比龙笑道:“既然如此,正逢步度根、胡薄在此,我等就在今日盟约。”

崔琰随即回去准备。三王聊了数句,有左右来报,道:“丁零王使者求见。”

丁零族居住在鲜卑领地以北的广大领域,占地极广,人数却不多,合族人口不足三十万。丁零族虽然人少,但是族人凶猛异常,个体战斗力极强,鲜卑轻易也不愿招惹他们。丁零王儿禅与轲比龙年纪相仿,年轻时曾与轲比龙相伴游历洛阳长安等地,两人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络。

丁零使者进帐,先奉上书信,轲比龙阅完,笑谓两王道:“这次长安真是动了真格,丁零王也被说服出兵。”

姜述夺下豫州以后,让庞统改任豫州刺史,乐进兼任豫州兵曹,起用田豫为青州兵曹,任命尚未大婚的周瑜担任兖州刺史。朝中众臣虽然多是姜述心腹,但是周瑜的任命仍然引起许多异议,最后皇室王侯也派代表入宫,向两后提出姜述任人唯亲之事。两后召姜述入宫,谈起此事,姜述道:“所谓举贤不避亲,周瑜虽然年轻,但其才足可以出任此职,一年后若再有人提出异议,我甘愿领失察之罪。”次日,姜述当着合朝文武,再次叙述此语,这才压住了这次舆论风波。

地盘渐大,军队数量渐多,许多军队属于临时建制,与地方兵曹职责不清。姜述朝堂之上提议:每州驻军编制五万,最高首长是州兵曹,由丞相府直管。边境根据形势,另行驻军,驻军将领由大将军府直管。确定各军军名,军下设营,中军营编制两万,骑兵营编制五千,马步营编制六千,步兵营编制八千。

公文一经下达,职责顿时清晰。司隶校尉由贾诩兼任,编制五万马步军,由羽林中郎姜丁为副将,兼领中军两万兵马,下辖董衡、袁虎、朱灵、路招、马休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青州兵曹田豫,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兵马,下辖何兵、徐和、司马俱、姜刚、孙礼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冀州兵曹张牛角,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兵马,下辖成宜、扶却、马玩、李堪、张嶷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幽州兵曹张合,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骑兵,下辖公孙续、孙轻、皇甫伸、姜泸、曹豹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并州兵曹魏延,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骑兵,下辖王政、蒋石、曲胜、夏侯兰、华飞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凉州兵曹张飞,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骑兵,下辖王欣、徐质、马铁、成宜、马玩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兖州兵曹起用降将李通,以冀州兵马为将校,收编南阳降兵,编制五万马步军,中军两万兵马,下辖吴敦、孙康、孙观、公孙范、姜封五营,每营六千兵马。豫州兵曹乐进,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马步军,下辖冯南、姜安、淳于安、安掀、邢道荣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丞相府管辖兵马,共计四十万。

大将军府直辖兵马:南军五万马步兵驻守洛阳,主将由程立兼任,副将姜乙兼任中军将,部下两万骑兵,部将徐荣、华雄、乔宣、樊稠、姜仁,每营六千马步军。北军五万马步兵驻守洛阳,主将由郭嘉兼任,副将王越兼任中军将,部下两万骑兵,部将张济、阎行、臧霸、吴懿、朱恒,每营六千马步军。虎卫军主将典韦,副将文丑,编制五千特种兵,负责内宫护卫。亲卫军主将许褚,副将颜良,编制五千特种兵,护卫大将军及文武重臣。刀锋军主将高顺,编制七千特种兵,中军二千人,廖化、裴元绍、赵弘、韩忠、何仪为部将,每营一千人。铁骑军主将吕布驻司隶,编制五万骑兵,中军两万兵马,部将报罕、贺齐、曹性、宋宪、魏续、侯成,每营五千骑兵。没羽军主将黄忠驻司隶,编制五万马步兵,中军两万兵马,部将杨奉、韩暹、曲演、吴霸、契合,每营六千兵马。护北胡军徐晃驻守幽州,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铁塔、会也齐、张绣、商曜、韩当、丘力居,每营五千骑兵。护鲜卑军张辽驻守并州,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皇甫健、尹礼、张兰、葛乐欠、马岱、雷述,每营五千骑兵。护西域军孙坚驻守凉州,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程普、宋建、刘雄、韦康、尹奉、纪册,每营五千骑兵。调虎贲中郎将张燕赴豫州驻扎,收编豫州降兵,部下皆为马步军,兵力增至五万,称中原军,中军两万兵马,部将姜丙、姜辰、糜芳、公孙越、齐周,每营六千兵马。追风军赵云部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祖茂、宋建、摩利、孙羌、严刚、田锋,每营六千兵马。征虏军关羽驻守兖州,马步军五万,中军两万兵马,部将周仓、龚都、刘辟、邓茂、董袭,每营六千马步军。安西将军官亥部驻守司隶,定编马步军五万,称平寇军,中军二万兵马,部将公孙度、淳于琼、吕旷、杨柞、卢比,每营六千马步军。水军太史慈部驻守青州,编制五万,中军二万水军,副将甘宁统领四营一万二千水军,部将应力、付纪、蒋钦、周泰、敬江各自统领三千水军,姜阳部下船厂三千守军。又编重骑兵六营,每营一万编制,以何苗为总统领,不设中军,六营将领分别为一营主将公孙瓒、副将田畴,二营主将姜福、副将高览,三营主将程远志、副将庞德,四营主将马超、副将潘凤,五营主将孙策、副将黄盖,六营主将鞠义、副将张百阳。共计六十七万七千兵马。

张燕原为黄巾中路军副将,后来又任关羽副将,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提拔张燕为冀州兵曹,众人皆无异议。李通的任命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是前有周瑜这种特例,提拔李通也没有生出多大波折。

李通此人智勇双全,的确是独挡一面的大才,姜述提拔此人不仅借助历史的记忆先知先觉,而是认真考察以后做出的决定。实际上任命李通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借此可以安抚豫州、南阳降兵,迅速平稳豫州局势。

南阳是天下第一大郡,从行政区划上属于荆州,一郡人口比凉州人口还高,又正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姜述在用人上十分谨慎,任命刘晔为南阳太守,关羽兼管南阳军事,坐镇南阳。

有袁遗、杨大将配合,又从青冀两州调来大批官员,豫州、南阳迅速安定下来。关羽、李通等收编降兵完毕,在换装的同时,紧锣密鼓地操练士兵,磨合兵将。

诸侯异动的消息不断汇总,情报司和神鸟机构陆续接到密报,姜述已经嗅到了危险的信号,当鲜卑、羌族与长安盟约的情报传来之后,姜述认为长安联合诸侯和异族,将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洛阳朝廷外松内紧,开始紧张行动起来,青、冀、并、凉、幽、司隶六州民兵开始集结训练,民兵司支取大批兵甲武器,紧急发到各郡县。五大巨商开始大批购买粮草诸物,储备战略物资。

第一卷姜述篇第231章速下兖徐1

长安朝廷尚未协调好出兵时间,洛阳兵马突然出动,张燕统领一万精骑夜袭山阳郡治所昌邑,杀死太守于泽,守兵三千余皆降。继而,冀州步兵一万兵分四路,十余日接连夺下巨野、金乡、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等十县。同时,李通统领两万兵马攻打泰山郡,十余日连下任城、亢父、樊县、无盐、寿张、须昌、富城、章县、东于陆、宁阳。田豫统领两万青州兵马,连下卢县、茌平、蛇丘、刚县、成县。三路大军从三个方面直扑泰山郡治所奉高。

泰山虽是大郡,但合郡兵马只有万余,属县失陷又损失三千余兵马,奉高附近兵力不足六千。刘岱此时慌里慌张,大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模样,但是四周皆是姜述部下,距离最近的盟友陶谦还隔着鲁郡一地。真正到了战必不胜,守不能守,逃无可逃的窘态。

刘岱正妻张氏美且贤,劝道:“目前举地而降,还有献土之功,后半生可保富贵。若是继续反抗,待到城破之时,只会家破人亡。”

刘岱道:“前期与长安联盟,一直与姜述敌对,其如何能饶过我?”

张氏笑道:“齐侯胸怀天下,又要收天下人之心,岂能为往事加罪?夫君请急决断,否则悔之晚矣。”

话音未落,左右急报:“敌军连下博县、梁甫、巨平、茌县、嬴县、牟县、莱芜、盖县,目前只余南武阳、费国、南城三县尚在抵抗。”

刘岱长叹一口气,道:“准备笔墨,我写降书。”

刘岱投降,兖州全境恢复。未等交接官员赶到,张燕接到军令,当夜开拔,兵马直指彭城。东莱水军此时全军出动,三万水军主力抵达东海、广陵,准备偷袭下邳。

再说徐州刺史陶谦,名为掌管一州,实则地盘只有彭城、下邳、东莞三郡,听说姜述起兵攻打刘岱,正在坐卧不宁,意不自安,忽有左右来报,道:“泰山太守应劭求见。”

陶谦急起出门迎之,应劭为陶谦妻弟,两人进屋落座,陶谦急问情况,应劭叹气道:“刘兖州已降,数路大军正欲攻打徐州,我连夜前来报信,请姐夫做好准备。”

陶谦闻言大惊失色,急问道:“兵马多少?共分几路?”

应劭道:“诸路大军五万以上,张燕部下兵力最多,不下两万。”

陶谦紧皱眉头,在室内来回踱了几步,喃喃低语道:“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左右来报,道:“刘玄德求见。”

陶谦正在忧愁之时,猛然听到此人名字,顿觉有了主心骨,道:“快请进来叙话。”

姜述穿越以来,受影响最大的便是刘备,原本义结金兰、同甘共苦的两位义弟关羽、张飞,已被姜述收为麾下大将,未来为其破家募兵的糜竺,如今是姜述心腹之一。最悲惨的是史上四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孙尚香、吴皇后,皆成了姜述的妻子。

不能不说刘备此人很有能力,他虽然错过了关羽、张飞两人,也没能在黄巾之乱中崭露头角,但还是有人愿意为其效劳。涿郡人简雍简宪和,与刘备有旧,随其左右周旋奔波。

黄巾起事之时,刘备正好在琊游学,听说幽州纷乱,道路隔绝,索性在琅琊友人处客居。后来友人生计艰难,委婉说出之后,刘备无奈之下只得告辞,但是世间艰难,竟没有一处可以投奔,听说东莱接纳流民,当下就往东莱赶到。

刘备若是去了东莱,说不定会被姜述遇上,委任他一官半职,怎奈刘备路上正好遇到同乡简雍,说有一位下邳友人可以投奔。简雍这位友人名叫张岂,原是打家劫舍的匪首,简雍不经意间救过此人一命,因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张岂后来招安归正,跟随陶谦立下不少战功,被陶谦提拔为尉官,因功拔为下邳兵曹。

张岂听说简雍来到,亲自带着部兵出城迎接,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款待数日。刘备一向以大汉宗亲自我标榜,又能说善道,张岂以为此人大才,向陶谦写了一份荐书。恰好陶谦去下邳公干,听闻张岂述说刘备本事,召其来见。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所谓天生异相。其不乐读书,喜欢美服,即使落魄之时,亦穿着整洁,一身贵族气息。陶谦一见其面,数语便被刘备折服,惊为天佐之才,用其为幕僚。刘备结交不论贫富贵贱,对下人温和厚待,数月时间陶府上下皆称赞刘备,陶谦因此倚刘备为臂膀。

刘备入府之时,听说敌军大兵压境,并未惊惶失措,神态与平昔并无两样,谓陶谦道:“主公,俗话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敌军虽然势大,但彭城城墙坚固,粮草富足,只是固守不战,敌军未必攻得进来。此我等无奈之法,以数千弱旅应战数万虎郎之士,久必有失,因此我等还需有外援,才可能转危为安。如今曹孟德正在联络各路诸侯,发动大战理应就在近期,因此我等固守一段时间,待各路诸侯同时发动,姜述首尾难顾之时,便是我等脱困之日。”

陶谦心中略安,道:“如何固守,玄德可以谋算一下。”

刘备道:“彭城兵马五千余,下邳兵马三千余,东莞兵马不足两千,但因分守各县,力量分散。东莞屡遭战乱,城池残存,可以弃之,兵马皆赴彭城。再令各县急募壮丁成军守城,每县只留三二老卒负责训练,余兵皆赴郡城防守。另外,可速将家小送去扬州地面,以防万一。”

陶谦与刘备议事之时,张燕已领兵杀入彭城境内。张燕此次担任主帅,行文让部下士兵分别送去彭城各县,文书称:各县若是不降,城池攻破之时,城中百姓,尽行屠戮。

各县守兵皆被调回郡城,守兵皆是壮丁拼凑而成,听说文书内容,壮丁立时四散。各县文武官员害怕屠城,又无兵可用,趁大军未到之时,皆派人带上降书请降。

唯有留县县令边让不降,边让文武双修,自谓武功不俗,打算死守县城。边让先通知百姓屠城文书,后开门放百姓出城逃难,两日间城中百姓十去**,留在城中的百姓皆是无处可逃的老弱病残。

边让巡视一圈,城内多是人去宅空,城外百姓凄惨奔走,回视左右壮丁不足百人,不由长叹一口气,道:“原想陶徐州谦谦君子,对百姓仁爱有加,屠城乃残暴之举,定会引发百姓血性,齐心协力守城,稍微缓解彭城窘境。怎奈事与愿违,不仅于事无补,反徒增百姓苦难。”

说完,边让书写降书一封,使属吏送往张燕军中,又让左右壮丁分头追回百姓。诸事安排完毕,边让领三五从人,快马赶往彭城。

姜述听说张燕行屠城文书,连忙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飞鸽传书急送给张燕。文曰:“今闻汝大兵临彭城,公告百姓,若有不降者屠城。降与不降乃官员决断,与寻常百姓何干?百姓无罪,若其城官员不降,破城后杀否?若是不杀,军威何在?若杀,仁慈之心何在?”

张燕连忙上书请罪,道:“燕急于建功,乃下屠城文书,图军功而不顾百姓,实不仁之举。所幸各县皆以请降,勿须屠城,亦无关军威之事。彭城之战在即,容燕战后亲自赴京请罪。”

姜述部下大军军纪森严,所到之处,不敢杀戮人民,徐州百姓见状,方才放下心来。陶谦在彭城,先是听闻张燕发各县檄文,欲行屠城之举,不由暗骂张燕残暴;后闻诸县皆降,仰天长叹曰:“屠城之事,获罪于天,诸县不战而降,实乃徐州百姓之福,然为官者皆贪生怕死,节操何在?”

姜述大军逼近,张燕统领骑兵将临彭城城下。陶谦急聚众官商议。张岂曰:“敌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今张燕前锋孤军先来,我等不若整军迎击,一挫敌军锐气。”

陶谦让刘备、张岂引兵迎敌,远望张燕骑兵军阵整齐,将旗鲜明,正是张燕统领铁骑三千先至。军马列成阵势,张燕纵马出阵,道:“今奉齐侯之令,来取彭城,若是不想性命涂炭,从速出降。齐侯仁爱,知人善用,可保你等荣华富贵。”

张岂大怒,也不与刘备商议,匹马出阵,喝道:“我乃九江张岂,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燕身后一名小将请命,却是部将齐周。张岂策马赶来,齐周挥刀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不下十余合,张岂气力不加,回马边走。刘备在外掠阵,见张岂危急,策马上前截下齐周。

刘备学文名声不显,武艺却是不俗,手持双股剑与齐周杀在一起,四五十合不分胜负。齐周勇力不俗,虽比不上张燕,但在军中鲜有对手。张燕在后掠阵,问左右道:“此为何人?”左右道:“此涿郡人刘备,字玄德,自称为汉室宗亲,曾师从卢植,与公孙瓒将军同学,目前为徐州门下吏。”

第一卷姜述篇第232章速下兖徐2

陶谦在城上观战,担心刘备有失,下令鸣金收兵。待刘备、张岂统兵入城,陶谦重赏刘备,随即与众计议,道:“玄德武艺为彭城诸将之首,只与敌方一名骑将手段相仿。敌军势大,张燕当世名将,兵力相差悬殊,甚是难敌。我当自缚往敌营,任其剖割,以免百姓战乱之苦。”

言未绝,一人近前进言曰:“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敌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管教张燕退军!”

却说献计之人,正是留县县令边让,此人出身大户,广舍家财,济贫拔苦,威望甚高。边让弃了留县逃归彭城,陶谦听说其故事,并未加罪,反而令为别驾从事。边让献计曰:“某愿亲往阴陵城,求刘瑶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长安丞相处求救:若两路出兵,敌或会退兵。”

陶谦苦笑道:“齐侯兵马众多,诸侯畏其势力皆不敢与其争执,即使齐心与其为敌,诸侯之间信息互通艰难,即使出兵,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说完,陶谦出示长安书信数封,众人方知众诸侯早有联盟对抗姜述之意。

忽有信使急报,道:“广陵兵马趁夜袭击下邳,又有内应,下邳城已失。”众人大惊,正在商议之时,下邳太守陶和跌跌撞撞进来,道:“太史慈、甘宁引领大军偷袭,兵曹昌霸为内应,我得左右护卫拼死相护,方逃出城来。路上得知,如今东莞合郡,良成、司吾、下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