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都被拉到了汴河边,负责疏通漕运。
  不久之前,范质亲自赶来督工,下了死命令,务必在汛期之前,把汴河疏通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民夫没日没夜地干,可几十年来,都没有彻底清理,河道都被泥沙淤平,哪是那么容易弄好的,朝廷催得又紧,很多民夫受不了累,纷纷逃跑。
  李青就负责带着人去追,追上了打一顿,回去干活,追不上,他们挨一顿板子。
  才几天的功夫,屁股就换了一层皮。
  敢情这官差也不好当,官饭不容易吃!
  李青真的哭了。
  他鼻涕一把泪一把,把事情说完,又问了问那几个年轻的民夫,他们一肚子苦水,朝廷都说了,每年只有20天徭役,结果都干了一个月,还不让回家。眼看着雨季到了,谁家的房舍不要修整,田里也要挖排水沟。
  结果朝廷不放人,狗官草菅人命,他们亲眼看见,有累垮的民夫被拖走,听说都给活埋了,他们能不跑吗?
  听完这两边的话,郭威头大了。
  他们说的是真的,那负责河工的官员真的该死了!
  可问题是,修河的人是范质啊!
  郭威最信任的首相贤臣,这是范相公能干出来的事情?
  或者是手下瞒着他胡作非为?
  郭威看了柴荣和叶华一眼,“走,你们随着朕去亲眼看看!”
  叶华的作坊在五丈河这边,往南跑就是汴水。
  等他们赶到了汴水,的确全都是民夫,点着灯笼火把,还在施工干活。叶华催马上前,看到有个当头的,正在指挥民夫,就大声问道:“你知道范相公在哪里吗?我要找范相公!”
  这话不要紧,对方抬头看到了叶华,几步就过来了。
  “老夫想起来了,你还是河渠副使呢,给老夫下来干活!”
  敢情这位就是范质!
  叶华实在是不敢把他和当朝首相联系在一起,他浑身泥水,衣服有好几处破损,还露着肉,嗓子也哑了,眼珠子也红了,满脸胡子,憔悴狼狈外加霸道。
  他拉着叶华不放手,这时候多个猴儿,还多三分力气呢!
  叶华哭笑不得,“先别忙,范相公,你随我过来。”
  到了郭威和柴荣的面前,这二位在树下等着,范质一见,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压低声音,“陛下,这里危险,赶快回宫吧!”
  郭威语带怒气道:“千军万马朕都不怕,会害怕一些民夫?范相公,你到底是在干什么,怎么这么狼狈?”
  范质无奈,只能说了实情。
  他从去年接下了疏通汴水的任务,原计划是今年完工,范质也是信誓旦旦,谁知道还是遇上了麻烦,河床淤积太厉害,已经平了,范质不得不重新开了一段河道,工程量增加了一半。偏巧今年春天,又因为授田令,鼓励农桑,征调不上来民夫,好容易等春耕结束,范质亲自督工,紧赶慢赶,眼看着距离雨季不远了。
  还差着不少没有完成。
  老范没法子,只有昼夜赶工,玩了老命!
  汴水漕运,关系京城的粮食安全,关系到金秋能不能顺利发兵征讨南唐,范质身为首相,如何敢怠慢国家大事。
  大家听完之后,也十分同情范质,他也是真不容易。
  “范相公,你逼死了民夫,又把人给活埋了,可有此事?”柴荣问道。
  范质立刻摇头,“晋王,此事绝对是误会,老夫只是让人把昏倒的民夫带去医馆治病调养,他们没有死,更没有活埋的事情。”
  范质的人品大家还是信得过的,多半是误会。
  可问题是汴水漕运怎么办?
  继续玩命干,累死了人,后果谁负责?
  不玩命,运河没有疏通,漕粮运不上来,兵没法南下,商贾不通,貌似更加严重。
  到底该怎么取舍,真是让人伤脑筋!
  范质把情况说完之后,深吸口气道:“是老臣无能,辜负圣恩,如今只有10天,必须疏通汴水,有多少罪孽,老臣愿意一力承当,只求陛下能宽恕老臣的家人,老臣感激不尽!”
  范质这是要把老命扔了啊!
  郭威眉头深锁,显得十分为难。河要疏通,范质也不能折损,还要保全民心……三者都要兼顾,可事情岂是那么容易的!
  郭威下意识看了看叶华,不知道这个小子还能不能帮他排忧解难?
  叶华认真听着,“范相公,我想请教,你们是如何疏通漕运的,用得着那么多人吗?”
  范质哼一声,“冠军侯要是好奇,只管看去就是了。难为你还是河渠副使,居然连如何疏通河道都不懂!”
  叶华翻了翻白眼,他的官职多了,对不起,还真没把河渠副使看在眼里。
  当即,让几个侍卫打着灯笼,叶华跟着上了河堤,去亲眼观看如何施工,转了一圈,等叶华回来,鼻子都气歪了。
  “范相公,你这么干,难怪民夫受不了呢!”
  范质强压着一肚子火气,咬着牙反问,“冠军侯有什么高见?”
  叶华呵呵两声,“高见谈不上,只是四个字而已!”
  “哪四个字?”
  “束水攻沙!”
  当叶华吐出这四个字的时候,范质一下子愣住了,他似乎开了一窍,但是又没有完全想通,只能眼巴眼望,等着叶华讲解了!


第131章 堤成
  当朝天子,晋王储君,首相范质,三个最有权势的人,围在树下,听着叶华讲解束水攻沙的方法。
  “汴水发端于黄河,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非极迅溜,必致停滞。”
  叶华不疾不徐,分析着汴水淤积的成因。
  郭威和柴荣并不精于此道,还只是听听而已,可范质毕竟主持修河一年多,心里有数,叶华所言,的确很有道理。
  “冠军侯,道理不错,容易淤积,不正应该疏浚河道吗?”
  “别忙!”
  叶华继续道:“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见其卑。”
  一句话,水势猛,泥沙被冲走,水势缓,泥沙才会淤积!
  此言一出,范质悚然吃惊,险些叫了出来。
  他为了疏通河道,光想着挖出河沙,让水流通畅。泥沙淤积越多,动员的民夫就越多,可人力总归有限,怎么和滔滔河水相提并论。
  “冠军侯的意思是借助河水之力,冲走淤积的泥沙?”
  “没错!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叶华讲得这番道理,不是他的首创,这是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观点,这位发明的束水攻沙之法,在几百年后,依旧是治理黄河的指导方针。后世经常进行的调水调沙,就是潘季驯束水攻沙法的升级版本。
  叶华看过有关潘季驯的文章,对这位少有的水利大家非常钦佩,他的治水方法,叶华都记了下来。
  如今讲给范质,让这位范相公是目瞪口呆,他抱着脑袋思量好久,这才苦着脸道:“冠军侯,你怎么不早点告诉老夫啊!”
  叶华无奈道:“我一直都忙活着,你也没问我!”
  “我,我怎么知道你会治水啊!”范质懊恼不已。
  这两位互相推诿起来。
  郭威咳嗽两声,“还是说正事吧,要怎么做?冠军侯的办法可不可行?”
  范质苦笑道:“冠军侯的办法应该可行,只是今年,怕是不成了?”
  “为什么?”郭威追问。
  “陛下,离着汛期的日子不远了,最多半个月,现在要筑堤束水根本来不及。”范质追悔莫及,若是早些日子去请教叶华,问问他的看法,没准就不用这么拼命了,悔之晚矣!
  老范顿足捶胸,郭威和柴荣同样唉声叹气。
  叶华眼珠转了转,低声道:“那个,范相公,此时筑堤,或许还不晚!”
  “不晚?”范质惊问:“怎么会不晚?”
  “是这样的,我手上有一样东西,名为水泥,用来修筑堤坝,能够抵御河水侵袭……从现在开始,发动工匠民夫,10天之内,修出60里河堤,应该没有问题!”
  “冠军侯,你没说假话吧!”范质眼神放光,立刻道:“陛下,老臣以为应该立刻筑堤!”
  郭威没意见,反正不管是修河,还是水泥,他都一窍不通,眼下郭威最感兴趣的是叶华这小子还会什么东西!
  他可真是自己的福星,惊喜不断!
  “范相公,急不得的。”
  “为什么?”范质瞪圆了眼睛。
  “水泥制作需要时间的,所以你现在最好赶快休息,还有民夫,让大家伙休息一天,恢复体力,然后全力赶工,每人每天发10个铜钱。”叶华建议道。
  郭威想了想,点头道:“就按照叶华的意思办,范相公,你也该注意身体,千万不能累垮了。”
  范质内疚道:“老臣无能,让陛下挂心了。”
  ……
  范质勉强睡了一个晚上,天刚亮,就到了叶华的作坊。
  叶华这边动作也不慢,车马准备妥当,用木桶装着水泥,桶口密封严实,往外面运。范质很好奇,“冠军侯,这是什么东西?真的有那么神?”
  叶华笑了,“范相公,这东西是我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方,炼制起来非常困难。据说当年女蜗娘娘补天用的就是这个,你说厉不厉害!”
  范质哼了一声,他才不会相信叶华的鬼话。
  “好不好,要用过才知道!”
  叶华说着,掏出一份使用说明书,塞给范质,随后一想,还是派几个工匠过去更放心。不过在离开之前,叶华反复叮嘱,千万别多嘴,谁要是问水泥的事情,只说不知道。
  等到没人的时候,陈石把叶华扯到了一边。
  “你说实话,是不是憋着坏,想要拿不值钱的水泥,狠狠捞一笔?”
  叶华正色道:“值不值钱要看用途,要是能疏通汴水,你敢说水泥不值钱?”
  “你就用点矿渣,石灰石,黏土,怎么可能值钱?”陈石老老实实,把老底儿交代了。
  “你啊,这辈子是别想发财了。”
  叶华咬牙切齿,真是块顽固的石头!只能让他替自己留在作坊,监督工人打造铠甲和陌刀,毕竟十天之后,还要向枢密院交差,这也是个大生意,不能出差错。
  叶华则是亲自赶到了汴水,监督河堤修筑。
  束水攻沙法虽然很好,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河堤要坚固。
  如果河堤出了问题,不但束不了水,反而会堤毁人亡,损失惨重。潘季驯在施工的时候,就要求“必真土而勿杂浮沙,高厚而勿惜居费”,“逐一锥探土堤”等等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能够禁得起大水的冲刷。
  时间真的太少了,叶华连日奔波,根据各段的地形,修筑不同的河堤,包括遥堤、缕堤、格堤、太行堤、土坝等等。
  以现在水泥的产量,只够用在关键的地方,没法建造一条真正的水泥堤坝。
  可即便如此,也让范质大开眼界。
  把水泥和砂石安置比例混合好,灌在堤坝上,过了三天左右,就能变得和石头一样结实,用锤子敲击,只有一个淡淡的白点。
  他甚至觉得叶华说的有道理,这东西能补天,绝对是神仙才有的宝贝!
  十天不到,工匠们玩了命,超额修好了近70里的河堤,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河水了。范质提前发放了工钱,遣散所有民夫,让他们赶快回家团聚。
  老头特意洗漱了一番,换上了干净的衣服,登上了大堤,眼下就是浑浊的汴水。他河堤边,还有用来清理泥沙的铁龙爪,扬泥车……看着那些东西,范质摇头苦笑,亏自己一把年纪了,居然光知道用人力,不知道借助自然之力,真是够丢人!
  他在感慨,叶华居然也来了。
  “范相公,你不会是想着,如果不成,就跳进浊流,自杀谢罪吧!”
  好好的情绪,被叶华这么一说,老头胡子都撅起来了。
  “老夫斋戒沐浴,向上天祈福……如果汴水能成功,此法就能用在黄河上,治理了黄河,就消除了千年水患。圣人出,黄河清!老夫是盼着重兴三代之治啊!”
  叶华才不信什么三代之治,他煞有介事道:“我提醒范相公,凡事都有第一次,我可不敢保证,能不能撑得住。”
  “那你还敢来?”
  “我是向陛下借了兵,提前过来守卫河堤的。”
  范质这才注意到,叶华果然是带着许多人来的。老范深吸口气,“同朝为官如同乘一船,老夫跟你同进退,要死死在一起!河堤就先交给你了。”这位说完,迈步就走,嘴里打着哈气,竟然休息去了,这就是他的同舟共济吗?
  叶华真是无语了……


第132章 汴河通
  叶华记得,有人说过,在超级电脑出现之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老农看天气差不多,所以他找来了几个老农,这几位背着手,盯着天上的云彩,看了好半天,然后煞有介事告诉叶华,暴雨要来了。
  叶华也学着他们看了看天空,一片片的白云,跟棉花糖似的,愣是没看出来什么端倪。
  姑且相信他们吧!
  到了傍晚的时候,闷热的气候,让人喘不上气,气压仿佛把人压扁,看起来是真的要来雨了,这回不用老农,叶华也明显感觉到。
  突然寒风来了,紧接着一声炸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了地上。
  干燥的泥土被砸起一阵灰土,很呛鼻子。
  但是没多大一会儿,雨滴越来越密,地面全都湿透了,紧接着来不及渗入地下的雨水,汇聚在一起,变成一条小河,向着低洼处流去。
  都说骤雨不终日,可这一次的暴雨,却整整下了一个晚上。
  每一条溪流都充满了雨水,黄色的浊流汇聚,形成一条条更茁壮的河,而这些河流汇聚的目标正是汴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范质已经爬起来,他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了河堤之上。
  伏身向下看去,水流滚滚,原本近乎干涸的水道已经被充满了,而且还在快速上涨之中。范质的心就是一阵忽闪。
  叶华昨天和自己开玩笑,说失败了就跳进去谢罪,其实范质还真这么想过,交通是一国的血脉,而运量最大的河运就是大动脉!
  必须疏通,堵不得的!
  都怪他太自负了,居然忘了问叶华!
  如果铸成大错,他真的该死了……不知不觉间,在河堤上已经站了有半个时辰,虽然有蓑衣斗笠,但也被湿透了。
  叶华带着几个人,纵马赶来。
  “范相公,回去歇着吧,还没到时候呢!”
  范质抹了抹脸上的水,茫然道:“什么时候?”
  “现在雨水向西北方向移动,过不了多久,黄河水涨起来,灌入汴水,那才是真正的考验!”叶华从战马上跳下来,对范质道:“你现在最好休息一下,别到了真正出力气的时候垮了。对了,我让人准备了姜汤,还加了红糖大枣,别浪费了!”
  范质笑骂道:“老夫又不是坐月子,要什么红糖!”
  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真有点甜意,叶华这小子其实对身边人还算不错,人又聪明,难怪冯道拼命想要收他当徒弟呢!
  当然了,是不是身边人,还要看叶华的认定。
  范质下了堤坝,休息去了,老头的确疲惫不堪,一觉从中午睡到了后半夜。他是被一阵牛吼似的声音吵醒的。
  “来水了!”
  “来水了!”
  ……
  听到外面的喊声,范质慌忙起身,冲了出来,此时堤坝上已经站了不少人,全都打着火把,严阵以待。
  包括叶华在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从黄河奔涌而来的洪水,快速填充汴水河道,就像是一头猛兽,横冲直撞,无所顾忌。水流撞击声,惊天动地,卷起无数杂物,在座浪中间,甚至有一头死猪顺流而下。
  在这种时候,就算是有死人,大家也无暇关心。
  真正要命的是河堤,能不能撑得住!
  叶华就站在堤坝上,脚下的水越来越高,距离他的脚只剩下不到二尺。
  风卷起水花,泼在脸上。
  满满的浊浪,似乎随时能吞噬堤坝。
  如果挡不住,别说汴水通畅,搞不好连农田都要被淹没。
  “告诉弟兄们,严防死守,遇到险情,立刻加固!”
  “明白!”
  士兵跨上战马,飞快去通知。
  此刻随着叶华驻守堤坝的士兵,有他的800骠骑卫,有杨家的3000精锐,还有赵匡胤部下的禁军。
  而且在人群当中,居然还有符昭信,王廷义和刘延钦几个公子哥。要知道他们在家里可是连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人,这次居然亲自上了堤坝。
  跟民夫在一起,冒着雨,扛起沙包,搬运石块,加固堤防。
  才跑了没有几趟,精致的鹿皮靴子就不成样子,地上的胶泥又厚又重,陷进去就拔不出来。王廷义红了眼睛,把靴子甩了,光着脚丫子,背着沙包猛跑。
  刘延钦挤眉弄眼,犹豫了好半天,却发现符昭信把靴子都脱了,他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