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仁浦迟疑了一阵子,“陛下,马铎虽然有心谋反,但是反情未明,如果冒然派兵,反而会逼反了他,而且眼下京城也派不出那么多人马,臣以为还是要以智取。”
  的确,给了柴荣三万人,给了王峻五万,王殷又带走一万多,加起来有十万人了,还留在京城的仅仅四五万人而已,还不少老弱残兵,实在是派不出力量。
  “魏先生,你以为该如何智取?”
  魏仁浦露出了为难之色,他一时也没有主意。
  就在此时,又有太监前来,告诉郭威,说冯道求见。
  “快请!”
  冯道见过郭威之后,就主动道:“老臣听闻刘崇发兵攻打晋州,以他的性格,多半会联络内应,共同发难,圣人不可不防!”
  郭威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这老头神了!
  “冯相公,的确有密报,是马铎那个贼子,他要叛变朝廷!”
  冯道眯缝着眼睛,盘算了一下,缓缓道:“马铎是护国军节度使,驻扎河内之地,如果他叛乱,长安和洛阳危矣!老臣以为,应当智取马铎。”
  魏仁浦忙躬身道:“老太师,下官也是这个看法,只是如何拿下马铎,却没有主意。”
  冯道笑了笑,“要对付马铎不难,只需请出一个人!”
  “谁?”
  “符彦卿!”
  三个字出口,顿时郭威豁然开朗,猛地一拍脑门,懊恼道:“朕怎么把他给忘了!”
  说起来冯道伺候了四朝,堪称老不要脸,而那个符彦卿同样伺候了四朝,所不同的是符彦卿是领兵大将。
  他成名甚至在冯道之前,当初唐庄宗李存勖被杀,仅有符彦卿和王全斌两个人率领一些侍卫救援,兴教门之变以后,符彦卿名扬天下,辗转为官,越来位置越高。
  去年的时候,刘承祐残杀老臣,也急召符彦卿入朝,符彦卿推说身体有病,留在洛阳养伤,还没等养好,皇帝已经换了人。好在符彦卿已经换皇帝换习惯了,他蛰伏在洛阳,静等时机。
  “让符彦卿去对付马铎绰绰有余,冯太师,你可真是慧眼识人啊!”郭威由衷赞道。
  冯道笑了笑,“陛下,老臣斗胆猜测,刘崇没准也会拉拢符彦卿。”
  “哦?这么说符彦卿也可能跟着叛乱?”
  “不!”冯道摇头,“他还没有那么傻,不过老臣担心他耍滑头,不愿意出力。”
  郭威沉着脸道:“对付马铎,非符彦卿不可!冯太师,你有什么妙策,只管说来就是!”
  冯道一笑,“谈不上妙策,只要请一个人出马就行。”
  “谁?”
  “叶华!”
  柴荣在旁边听不下去了,“老太师,叶华不过是一个少年郎,纵然聪慧机警,又如何说得动符彦卿啊?”
  “哈哈哈,使君有所不知,符彦卿早年的时候,曾经蒙受过叶刺史的恩惠,四年前,契丹入寇,霸占京城,符彦卿归顺了耶律德光,而叶华之父拒不降敌,惨遭杀害,符彦卿听闻之后,曾经哀痛欲绝,跑到坟前痛哭,此事只有老夫知晓。假如让叶华前去,符彦卿不能不出力!”
  ……
  “情形就是如此,你小子赶快动身去洛阳吧,老夫也要随军北上了。”冯道很轻松道。
  叶华瞪大了眼睛,努力消化着冯道所讲。
  “我爷爷真的帮过符彦卿?”
  冯道点头,“确有此事。”
  “我爹死后,符彦卿真的去哭了?”
  “也有,他去过坟前,当时老夫去面见辽主耶律德光,碰巧遇上了。”
  叶华想了想,然后疑惑道:“仅凭这两件事,符彦卿就会听我的?”
  “哈哈,当然不可能了!”冯道笑眯眯的。
  叶华顿时炸了,怪叫道:“我说冯太师,既然不能,你干嘛推荐我去?兵荒马乱,危机重重,你想害死我啊?”
  冯道寿眉高挑,责备道:“无知的小子,老夫是给你立功的机会!”
  “立功虽好,可也要有命享受啊!”叶华无赖道。
  老冯道气得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送给了叶华。
  接过来,叶华抽出信纸,从头看了一遍,信是符彦卿写过冯道的,通篇都是问候啊,闲谈啊,一点有营养的东西都没有。
  可叶华从这封信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原来符彦卿不甘寂寞,想要投靠新朝,这才给冯道写信。
  老冯道笑了,“这回懂了吧,你去一定能说服符彦卿的。”
  叶华恍然大悟,可他又迷糊了,既然有这封信,换成任何人去,都能把符彦卿请出来,何必非自己莫属?老冯这是打得什么鬼主意,别是挖坑害人吧?
  “冯太师,我需要一个理由!”
  “理由?”冯道笑了,“理由就是老夫觉得你资质不错,想要收你为徒,愿不愿意磕头拜师?”


第54章 四朝元老
  “你想收徒弟?”
  叶华夸张道:“老太师,信不信,只要放出口风,拜你为师的人,从宣德门能排到朱雀门之外,排8个来回,还都是青年才俊,名门之后,任你挑选,什么样的找不到,为什么要选我?”
  叶华还真不是撒谎,这个年头,虽然很多人不齿冯道的为人,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朝堂之上,有几个不是贰臣贼子!
  不愿意投降的,就像叶华他爹那样,早就死了,剩下的这帮货儿,大哥别笑话二哥,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干净的没几个。
  正因为如此,普通人对冯道的观感还算不错,甚至觉得满朝之中,唯有冯相公最为贤明爱民,是难得的好官,拜在他门下,祖坟都要冒烟。
  冯道要是开口,真不缺徒弟,可是他老人家一个都不想要,只能叹道:“那些人不成的,老夫要是收了他们,只会更加名声败坏,遗臭万年。”
  “那你收我就能青史流芳?”叶华不屑道:“你就不怕名声更臭?”
  冯道笑了,“老夫这把年纪,所顾忌的无非是身后名而已,本想着辅佐圣人,一统天下,可刘赟惨死,老夫的算盘是落空了。指着老夫自己洗刷恶名是不可能了,唯有靠着弟子!”冯道很认真道:“想拜我为师的那帮人,全都是想借着老夫的权势,混个荣华富贵,他们的成就绝然不会超过老夫,唯独你叶长史,小小年纪,就心思机敏,善于经营之道,久后你必为一代名臣!天下由乱入治,正是英雄大有可为的时候!”
  冯道不由自主握紧了拳头,“只恨老夫年迈体衰,行将就木,若是早20年,老夫也要一展所学,与历代贤臣争一个高下!奈何,老夫老了,只能寄希望弟子了,你若是干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年给你修史的时候,少不了提到老夫,能看在你的面子上,给老夫少写几笔,我就心满意足了。”
  真别说,冯太师看得就是远。
  叶华却没有这个自信,让他帮你洗白,没准人家说咱俩狼狈为奸,一丘之貉呢!
  “冯太师,我觉得你活得太累了。”
  “怎么讲?”
  “自古以来,做大事的,哪个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秦皇汉武,雄才大略,冠绝古今,他们挨得骂还少了?所以啊,你不用纠结的,放心吧!”
  说完,叶华一溜烟儿就跑了。
  冯道低头沉吟了一会儿,也有道理,可他毕竟不是皇帝,而且已经古稀之年,还能做出什么功绩掩盖以往的丑事?
  他要是有那个本事掩盖丑名,何必要找个有本事的徒弟呢?
  “臭小子!你还没说答不答应呢?”
  老冯气得跺脚,想去把叶华揪出来算账,可是郭崇已经派人过来,大军要出征了。冯道没法子,只能跟着一起动身。
  白白丢了一封信,还没收到徒弟,叶小子,你等着老夫的!
  ……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蜿蜒北上,望不到尽头,何等威风!
  而另一面,只有50个人,凄凄凉凉,叶华坐在马背上,瘦削的身体和高头大马很不相称,仿佛盆里冒出来一颗豆芽菜。尤其是在一群军汉中间,更加可怜。看起来要抽点时间,好好练练功夫了。
  叶华感叹着,催动战马,向着洛阳前进。
  赵匡胤纵马驰骋,紧紧跟在叶华的身边,护卫他的安全。
  坦白讲,叶华是不愿意和赵匡胤有太多交集,更不想欠他的情。
  奈何叶氏喜欢赵匡胤啊,觉得他老实,能干,功夫好,非要让赵匡胤保护孙子。事实上,叶家上下,除了叶华之外,基本上都被赵大收编了。
  临走的时候,叶氏还拉着赵匡胤的手,百般叮嘱,又跟赵匡胤说,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就把叶家的一层院子空出来,还让赵匡胤的媳妇带着孩子住在她身边,正好给郭幸哥找个伴儿。
  赵匡胤哪能不答应啊,能和皇子攀上关系,他家小子的未来不用愁了。
  赵大对叶华非常照顾,甚至有点谄媚了。
  一路上,给他的马背垫上三层垫子,防止大腿磨破,每逢休息的时候,就去打猎,不是弄只兔子,就是抓两条鱼,给叶华加菜,生怕他吃不好。
  未来的皇帝陛下如此伺候自己,很能满足叶华的野心,貌似也不错啊!
  叶华没有那么别扭了,笑容更多了。
  “这一路上,你注意到什么没有?”叶华啃着兔子大腿,随口问道。
  赵匡胤眨了眨眼睛,“注意到了一些人,往京城跑。”
  “那京城的?”
  “这个……好像京城也有人往外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迷糊了,如果觉得战祸临头,大家都应该跑才是,如果觉得京城安全,那就应该去京城躲避,为什么即有人逃跑,也有人进京,也太矛盾了!
  “没什么奇怪的!”
  叶华笑了笑,“是进京的人多,还是出逃的人多?”
  “似乎是出逃的人多一些。”赵匡胤惊道:“难道说情势很危急了,人心垮了?”
  叶华摇头,“恰恰相反,这世上聪明人永远都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人云亦云,盲目跟从。要打仗了不假,可试问,哪里还能比京城更安全?陛下和朝廷重臣都在京城,商人百姓的命还能比天子的命更金贵?”
  “这倒是,跑出京城,真是傻透了。”赵匡胤挠了挠头,“叶长史,你果然见识不凡,厉害,真厉害!”
  叶华背着手,呵呵道:“还有更厉害的,等回京的时候,没准庄园已经买好了,没有这么多傻子,我们怎么捡便宜!”
  “啊!”
  赵匡胤张大了嘴巴,他上次和叶华提了一下,没想到叶华就记在了心里,够朋友,真是够意思!
  小小的叶华瞬间高大了。
  赵大更加用心照顾,半点不敢怠慢,就算是为了房子,也要把小祖宗服侍好了。
  他们走了4天半,终于赶到了洛阳。
  这里的情形比起开封糟糕不少,连年征战,城池破败,都来不及整修,人们行色匆匆,满是担忧。
  刚过午时,就把城门关了,不许百姓随便进出。
  叶华亮出了左长史的腰牌和兵部的勘核,才成功进入城中。
  进城之后,他们直奔符彦卿的府邸。
  四朝老将,符家还是非常气派的,只是他们到了门外,却发现府门外挑着一沓白纸,看门的家丁都有泪痕,低声啜泣。
  叶华和赵匡胤互相看了看,心说这是谁死了啊?
  他们上前去询问,一个老家丁擦着眼泪,“我家老爷昨天夜里,旧疾复发,突然死了……”边说边抹眼泪,其他人也跟着哭。
  赵匡胤傻了,什么符彦卿死了?他们岂不是白来一趟?
  赵大瞪圆了眼珠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懊丧样儿!
  倒是叶华,他一个字都不信,符彦卿那老家伙活了七八十岁,三个女儿全都是皇后,谁死了他都不会死!
  叶华眼珠转了转,立刻道:“我等是奉了皇命前来,哪怕老国公死了,也要让我们见一面,拜托了!”


第55章 两个卖力表演的人
  “颜如蕣华晔有晖。体如飘风行如飞。娈彼孺子相追随。终朝出游薄暮归。六情逸豫心无违。清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稚嫩的声音,清唱着《百年歌》,婉转动听,似莺歌啼鸣,似清泉叮咚,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歌声!
  一个身形高大的老者,闭着眼睛,陶醉其中,不自觉伸手拍着节奏,喜滋滋道:“金定,若是早三十年,光凭着你的歌声,就能让庄宗倾倒,六宫之主非你莫属啊!”
  李存勖喜欢俳优,尤其这篇《百年歌》更是他的最爱,每逢大宴,必定请人唱和,符彦卿也听过几次,只是他觉得没人能比得上自己的小女儿,简直云泥之别。
  符彦卿煞有介事道:“几年前,陈抟跟我说过,咱们家会出皇后,为父觉得,没准会应在你的身上!”
  在符彦卿的对面,站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穿着葱绿的小袄,粉色的长裙,下面露着一双白净净的小脚丫,踩着一双精致的木屐,显得俏皮可爱。
  她正是符彦卿的三女儿符金定,还差几个月十岁。
  小妮子歪着头,听父亲说完,立刻鼓起小腮帮。
  “女儿才不要当皇后,更不要给没出息的皇帝的当皇后!”
  符彦卿哈哈大笑,“你说庄宗皇帝李存勖没出息?”
  “可不是,爹不是说,大丈夫不能沉溺曲辞歌舞之中吗?姓李的喜欢俳优,就是没出息!”
  符彦卿被自己女儿强大的逻辑打败了,他不但不气,还笑呵呵道:“金定说的都对,来,继续给爹唱。”
  小妮子撅起嘴,猛地摇头,“不唱,就是不唱,爹喜欢听,也会没出息的!”
  符彦卿算是体会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又有一个女子快步走了进来。
  符彦卿抬头见是长女,忙问道:“前面有事情?”
  “嗯。”符大小姐道:“朝廷派人来了,要见爹爹。”
  符彦卿皱着眉头,“你没说爹爹已经——那什么了?”
  “说了。”
  “他没信?”符彦卿惊问道。
  “信了。”
  “哦!”符彦卿忍不住颔首,既然信了,哪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是不是怕钦差回头告诉郭威,说符彦卿死了,结果没些日子,符彦卿又跳出来了,会惹怒皇帝?
  不用怕的,既然选择装死,符彦卿就有法子再活过来。
  总而言之,火烧眉毛,先顾眼前。
  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当口出山的。
  “你去告诉管家,从账房支一百两银子,送给钦差,打发他们走了就是了。”符彦卿说完,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要是没事就出去吧,为父睡一会儿。”
  符大小姐一动没动,苦笑了两声。
  “爹,你知道钦差是谁不?”
  “谁啊?郭威能派谁过来?”
  “是个年轻人,叫叶华。”
  符彦卿道:“没听说过,无名之辈,不必在意的。”
  “爹,他管你叫世伯,说符家和叶家有交情,他本来是传旨的,没想到伯父突然仙去,他要留在府中,替伯父守孝,他还说了,如果伯父的儿子没有赶到,他愿意替你打幡出殡,风风光光,把你安葬了!”
  “荒唐!”
  符彦卿气得跳了起来,这是遇上无赖了,什么世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管我叫世伯,老子哪来那么多的侄子?
  这时候符金定眼珠转了转,突然道:“爹,我记得你说过,是有一家姓叶的朋友,当初叶老爷爷还帮过你呢!”
  符大小姐附和道:“爹,我也记得,这事是真是假啊?”
  符彦卿猛地皱起眉头,烦躁道:“事情是真的,可几年前,我那个叶兄弟已经死在了契丹人手里,叶家没人了!”
  符大小姐颔首,“爹,看起来人家没撒谎,那个叶华就是叶叔叔的儿子,他跟着叶老夫人逃到了姑父家避难,现在他给圣人做事,已经被封为左长史,河渠副使,年纪不大,可挺得宠的!”
  “啊!”
  符彦卿一听,喜出望外,搓着手道:“没想到叶家还有后人在,老夫这就去!”迈步走到门口,风一吹,符彦卿突然醒悟过来,连忙停住了脚步,尴尬笑了。
  这时候他出去,只怕会被当成诈尸吧!
  好歹符彦卿也是见惯了风浪,他稍微思索就明白了,一定是怕自己不听话,这才把叶华派过来。一定是冯道,一定是这老货!
  该死!
  都怪自己没管住嘴巴,让老冯知道了秘密。
  符彦卿是越发烦躁,其实以他的地位,想要出山,大可以直接找郭威,不愁没有好位置,之所以走冯道的路子,是因为符彦卿有心结。
  前面提到过,郭威能成为后汉军中第一人,那是因为郭威平定了李守贞叛乱。
  李守贞可不是简单的角色,成名还在郭威之前,占据河中富庶之地,粮草充足,人马众多,与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一起反叛,据潼关被推为秦王。
  当时刘承祐刚刚登基,就面临严峻挑战,他前后派出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人讨伐李守贞,结果全部失败。
  最后不得不请出德高望重的老帅郭威。
  郭威也的确不负众望,他花了一年多时间,不停修寨子围墙,消耗李守贞的实力,最后一举平叛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