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所周知,大才子苏轼很喜欢跟佛印和尚凑在一起,他在佛印的手里,还经常吃亏……这只能说明,经过柴荣的整顿,佛门的水平提高了太多,连天下第一的大才子都占不到便宜。
  上下一心,工作效率简直爆表。
  几位相公论起处理庶政的能力,比叶华要熟练多了。
  他们把所有事情接过去,叶华就没什么事情了,可柴荣却不想放过叶华,“叶卿,你陪着朕去一趟大相国寺。”
  “遵旨。”
  君臣来到了空荡荡的大雄宝殿,柴荣转了一大圈,突然到了佛像的前面。
  真是好一尊大佛!
  一丈二尺高,用铜铸成,外面刷着厚厚的一层金粉,庄严肃穆,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柴荣看在眼睛里,却是一阵迷离,红着眼睛问道:“这是多少钱啊?”


第354章 被诅咒的柴荣
  一尊金灿灿,硕大无朋的佛像摆在面前。善男信女想到的是顶礼膜拜,祈求保佑赐福,可是在柴荣的眼里,这就是一座金山。
  没错,就是真金白银!
  自从郭威登基之后,均田,鼓励商业,对外用兵,恢复元气……短短五年时间,中原的经济高速发展,开封商贾云集,贸易繁荣。
  可与此同时,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浮现了,商业越是繁荣,交换的货物越多,就越是需要海量的货币,偏偏呢,中原金银产量不丰富也就罢了,就连铜矿也不多。
  一面是商业需求旺盛,一面是货币供应严重不足。
  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比如众所周知的谷贱伤农现象,在大周就非常非常严重……老百姓分到田地之后,努力耕种,把仓库堆满。可接下来,他们要盖房子,要娶媳妇,要送孩子上学……每一样事情都需要钱,就要拿着粮食去交换。
  在几年前,一石粮食,秋收的时候,能卖到七百文以上,而青黄不接的时候,能超过一贯钱。
  才五年的功夫,一石粮食,最便宜已经跌破了三百文。
  这还是因为大周对外作战,要采购军粮,撑住了粮价,不然跌破二百文,甚至一百文都是有可能的。
  历代统一天下之后,都会出现粮价快速下跌的情况,许多文人描述的盛世图景当中,物价低廉往往被拿出来说事。
  比如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大乱,河北一带斗米大概几百钱,到唐高祖武德元年,战乱甫平,民生凋敝,洛阳一带斗米飙至八、九千钱。
  也就是说,一石粮食,能价值八十贯到九十贯铜钱。
  几乎相当于四斤铜钱,换一斤粮食,这个数字是非常非常骇人听闻的!
  在战乱的年月,什么都可能发生。
  而经过大唐君臣的努力,在《新唐书·魏征传》中记载:于是帝即位四年,米斗三钱。
  没错,是三钱。
  《食货志》中重复了这个数字:贞观初,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
  《资治通鉴·唐纪》中也强调: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岁天下大稔,米斗不过三四钱。
  贞观四年是个分界线,这一年,经过李二的休养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风调雨顺,米价降至最低点。不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米价最低的时候。从贞观元年的米价千钱到贞观四年的三五钱,不过三四年时间。
  与刚刚结束战乱时期相比,米价跌了三千倍!
  整整三千倍!
  当然了,米价低,是因为老百姓努力耕田,亩产高,丰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固然值得高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米价过低,甚至会摧毁一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封建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如果经营不善,或者遇到天灾人祸,往往就会破产。
  打个比方,如果粮价一石是五百文,一家人卖十石粮食,能换回来五贯钱,而粮价下降到五十文,十石粮食只能换五百文。
  假如遇到了需要花钱的大事情,哪个对农民有利?结果显而易见!
  粮价低,老百姓收入少,就没法抵御风险,遇到了事情,就要出售土地,甚至卖身为奴,从自耕农变成佃农,所谓土地兼并,就是这么来的。
  当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程度,天下必定动乱不已。
  这一点从唐代的历史,就能得到最好的结论,何以府兵制几十年就崩溃了,何以李二之后,大唐对外战争的结果往往不理想,何以门阀和皇权争斗越来越激烈……等等历史现象的背后,都是一个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均,说穿了就是土地兼并。
  而要想阻止土地兼并,除了要定下规矩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保证基本的粮价,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叶华和柴荣曾经一起北上,与契丹皇帝会猎。
  一路上,他们聊了很多事情,叶华就提到过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这事柴荣听进去了,也打算这么干。
  但是,对不起,根本做不来!
  朝廷的岁入就那么多,能动用的货币只占了三成不到,其余全是实物。
  这些钱要养兵,养官吏,修建城池,维护河道……几项开支瓜分之后,就所剩无几。朝廷能做的就是让各地常平仓适当征收粮食,调节物价。
  说实话,作用依旧不大。
  柴荣是个想钱想疯了的皇帝。
  故此卢多逊提出清丈寺庙名下田亩,他立刻就答应了,能增加税源,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当他置身庙宇之中,柴荣发现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
  土地算什么,相比之下,这些硕大的佛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就拿眼前这一尊来说,熔了铸钱,至少能铸一万贯!
  寺庙里还有多少铜器?
  盆、镜、钟、磐、钹、相轮、铃铎、宝塔、香炉、经幢、佛像,还有许许多多的柜子,神龛,全都使用大量的金银铜作为装饰,富丽堂皇到了极点……
  如此多的贵金属,集中在庙里,除了让人顶礼膜拜之外,没有起到任何实际的作用。
  但是,如果铸成了货币,放到市面上流行,就能促进十倍,百倍的商品交流,带来丰厚的税收,富国裕民,整军经武……能做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
  不用想别的,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证明,寺庙必须整顿!
  三武一宗的灭佛,那是再正确不过了!
  “统统拿去铸钱!”
  柴荣果断降旨,叶华也不得不佩服皇帝陛下的雷厉风行,哪怕换成他,也未必有柴荣那么大的魄力。
  毕竟整个大周,寺庙几万座,僧人二十几万,依附寺庙生存的人,比如送粮食,送柴火,修寺庙,刻佛像……这些人算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家人,总数会超过百万。
  这么大的规模。会产生什么后果,谁也不敢说。
  “陛下,臣以为,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不可以!”
  柴荣微微一笑,“叶卿,朕告诉你,这世上的事情最不能拖,朕要是拖一刻,下面的人就能拖一天。连皇帝都犹豫不决,下面的人就更会纵容包庇。朕就是要快刀斩乱麻,先把天下的寺庙都给清理了,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说!”
  叶华也不得不承认,柴荣的想法是对的。
  毕竟现在政事堂难得和皇帝一心,老实卖力干活,如果拖延下去,谁知道又会出什么幺蛾子……只是急于求成,难免会造成疏漏。
  试问,这几十万的僧尼之中,就没有好人吗?几万座庙宇,都应该拆掉吗?
  显然不是!
  可问题是有时间一一甄别,慢工出细活吗?
  对不起,没有!
  时间不等人,这世上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臣明白了,绣衣使者会立刻出动,监察所有府军州县,落实陛下旨意,谁敢包庇怠惰,绝不姑息!”
  当天,朝廷就降下旨意,限于五十日之内毁废所有寺庙铜器,送交当地官府铸钱。如有隐藏逾期不交者,按照斤两多少判刑,五斤以上者处以死刑。
  而且柴荣也同时告诫下面经手的官员,谁敢私自藏匿铜器,大发利市,有私匿五斤以上者,剥皮萱草,绝不姑息!
  这道旨意下去,总计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座,大量的佛像及钟、磬等法器被铸成通钱……柴荣一口气增加了八个钱监,日夜不停铸钱,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把这些铜器消耗一空,所得的财富,充实到了国库当中,大周的财政状况,立刻得到了改善。
  不过事情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就在京城之外的陈桥驿,有一座观音堂,那里有一尊观音大士的铜像,非常灵验。
  受命去重铸佛像的官吏,在途中坠马暴毙,又派去第二个人,面对佛像,突然发狂,直接冲出去,投河而死。
  连着死了两个官吏,再也没人敢动这一尊佛像。
  消息传到了柴荣耳朵里,皇帝陛下立刻带着绣衣使者出了京城,直奔陈桥驿而来。
  等到了观音堂之后,柴荣提着一柄斧子就走了进来。
  “真是好大的一尊菩萨!”
  他举斧要劈,寺庙里的老尼姑突然大叫起来。
  “不行,不行啊!毁损菩萨神像,要遭天谴的!”
  随着老尼,还有很多人一起跪倒。
  “陛下开恩,留下这一尊菩萨吧!”
  “陛下,不可把事情做绝啊!”
  ……
  面对哀求,柴荣冷笑了一声,“朝廷旨意,万万没有侥幸之理!朕倒要看看,这菩萨有多大的法力!”
  说完,柴荣猛挥一斧,正好劈在佛像的前胸,铜像发出咚的一声巨响,传出好远!
  柴荣哈哈大笑,“不过如此,有什么了不起,运走,铸钱!”
  士兵应声而动。
  突然,那个老尼猛地蹿起,厉声狂吼,咒骂道:“昏君,有朝一日,你会遭到报应的,这江山你坐不长的!早晚被人抢走!”
  她大吼之后,突然直挺挺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死了过去。
  面对突变,柴荣不由得吸了口冷气,侍卫们也吓到了……这时候叶华毅然拾起了斧子,照着佛像的头就狠狠劈了下去!
  “敢诅咒大周江山,先问问绣衣士答不答应!”
  叶华三下两下,把神像劈成了一堆碎片……


第355章 人人如龙
  叶华陪着柴荣,返回京城,他们走出一段距离,突然有绣衣士跑过来,对着叶华低语了一番,然后退到一旁。
  “是从陈桥驿回来的?”柴荣问。
  “嗯,臣让他们盯着百姓的作为。”
  “你说说,百姓都干了什么?”
  “神像毁了,铜器收缴了,百姓就把庙里的桌椅板凳,还有砖瓦瓢盆抱回了家中。”
  柴荣蹙着眉头,“怎么,莫非百姓贪图便宜,拿回去自用了?”
  叶华无奈摇头,“是拿到家里供奉起来,很多人痛哭流涕,冲着庙宇的废墟不停磕头,脑门都肿了!”
  “嗯!”柴荣的声音很沉闷,他紧闭着嘴巴,不说话了。
  君臣就这样向前走着,有形的佛像容易砸碎,而无形的佛像却难以铲除。纵然一时压下去佛门的势力,难保什么时候,不会卷土重来!
  身为天子,当然不允许任何人挑衅自己的权威。
  这段时间,柴荣受到的震撼够大了,有人燃指供佛,有人诅咒君父,有人视僧侣为神明……在他们的心中,父母、师长、子女、亲人,只怕都要排在后面,更遑论朝廷。
  绝不能让寺庙卷土重来!
  柴荣咬紧了牙关,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有那么虔诚的人?连命都不要了,真是百思不解!
  “叶卿,你相信有轮回报应吗?”
  叶华摇了摇头,“臣不知道,但臣知道天竺的一些事情。”
  “哦?想不到叶卿学识还挺广泛,你给朕讲一讲,天竺究竟如何?”
  叶华道:“臣听闻天竺建国之早,不在中原之下,天竺上下,所有人普遍信奉轮回报应,而且认为这种轮回是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他们又把人分成若干种姓,层次分明,不同种姓的人,甚至不能通婚,不能接触……”
  柴荣皱着眉头,“叶卿,这些说法倒是和释教有些相似之处,可也有差别。”
  “陛下睿智,释教也要适应水土,不然如何能够传播兴旺?但万变不离其宗,根子还是一样的。他们认为要靠着克制情绪,苦心修行,达到梵我如一,超脱轮回的目的。”
  柴荣微微点头,所谓苦行,当然包括燃指,断臂,伤残肢体一类的方式……类似情况,在一千多年以后,三哥的世界还普遍存在,比如举着胳膊几十年,弄得手臂都变形的苦行僧。
  至于梵我如一,摆脱轮回,不就是成佛做祖,登临极乐吗?
  叶华讲得还真不错,双方相通之处还真是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叶卿,你以为他们所思所想,是对是错?”
  叶华依旧摇头,“陛下,臣真的是没那么大的本事,能说得清楚。不过臣知道,天竺人因为秉承这种想法,他们不重视当下,哪怕饿着肚子,哪怕被人打了嘴巴,都当成是磨炼修行……你这一世打我,下一辈子我苦修之后,就能报复回来!所以天竺人不断期盼着轮回转世,所以他们的国家也就永远在原地打转转儿……每当有敌国入侵,他们也不思反抗,而是屈膝投降,指望着神明,指望着来世,指望着报应……”
  听到这里,柴荣忍不住笑了,“世间事有可以忍者,有万不可忍者!天竺人怎么可以那么没出息!简直是一群任人宰割的废物!”
  叶华笑道:“废物也有废物的好处,征服他们变得非常容易,只要攻破北方的几个山口,面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杀进去之后,当地的天竺人就会跪迎王师,统治起来,非常容易,还不用担心反叛!”
  柴荣冷笑道:“这算什么?我汉家儿郎,炎黄后裔,讲究恩怨分明,讲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讲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若都像天竺人这样,不在乎今生,不在乎当下,那成了什么样子?”
  叶华抚掌道:“陛下所言极是,我们的文明根基是易经,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要的是那一股子向上的劲头儿。我们不会满足当下,普通小民要努力赚钱,读书人要考科举,天下四分五裂,就要有英雄豪杰,一统天下。统一了天下还不够,要长治久安,流芳百世……相比之下,天竺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他们四分五裂,安于现状,简直就是一群猪狗,任人宰割!”
  叶华可不是胡说,三哥要等到英国人入侵,才完成了统一。而且空有几亿人口,英国只要九千名公务员,就把他们管得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甘心充当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
  所以不要嘲笑义和团,反抗是一种勇气,哪怕有些愚昧,因为在大多数地方,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叶华跟柴荣一直聊着……柴荣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比较天竺和大周,就很容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不要问自己信什么,而要问自己,利益所在!
  释教流传有没有用处?
  当然有了,释教能弱化人心,劝人向善,百姓老实了也就容易控制,这也是某种长治久安的手段,假如没有外敌,或许人们就会一直幸福下去……奈何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道,把自己变得人畜无害,也就会被别人予取予求,甚至连反抗的意愿都没有。
  大周立国之初,北有契丹北汉,南有江南诸国,强敌环视,内忧外患。
  必须积极进取,锐意改革!
  假如陷入到轮回的圈子里,像天竺人一样,哪还有什么好说的,契丹人杀进来,跪地投降,把中原的大好世界献给异族就是了,还谈什么光复燕云!
  柴荣的心里,难免还有鬼神之念,可是相比起江山社稷,那些都不算什么了。
  去他娘的轮回报应,就算神佛要灭朕,朕也要挥军灭尽神佛!
  像天竺那样,靠着因循苟且,求一时安宁,对不起,做不到!
  柴荣想到这里,猛地纵马迎风驰骋,胸襟舒畅,眼明心亮,豪情奔涌,千万丈高!
  他朗声道:“朕情愿这大周天下,人人如龙,自强不息!叶卿,你以为朕的志向如何?”
  叶华为难道:“陛下是真龙天子,其他人如何是龙?”
  “哈哈哈,叶卿,天下臣民皆是龙,朕就是统御万千条龙的龙王!”柴荣朗声宣告,豪情万丈。
  “朕不灭释教道统,非是不敢,而是不屑!以我汉家儿郎,炎黄后裔,尊贵无双,岂能受释教之蛊惑,不为龙,却甘心做虫……朕不信,朕不信!”
  叶华紧紧跟在柴荣身后,他不得不承认,在这一刻皇帝陛下简直帅呆了,或许这就是人格魅力吧!
  哪怕身为穿越者,熟知历史,也会被不自觉感染,愿意为了皇帝陛下效劳……龙蛇起陆,天下归一,如此大时代,却畏畏缩缩,实在是枉为男儿大丈夫!
  回宫之后,柴荣立刻下令,所有僧尼,一律还俗,只留七十以上的,看守寺庙……从今往后,想要增加僧人,必须经过朝廷的严格考核,宁缺毋滥。
  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