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清(皇朝)-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在世界上的殖民地太多,孤注一掷,英吉利的顾虑太多,他们怕是没有这样的豪气!

三爷,您这是关心则乱,如今的战事。对咱们来说关键不假,但对英吉利来说。更为关键,无论是参战与否,他们现在都需要喘息的机会,撤退是必然的,即使咱们的条件苛刻一些,他们也是会接受的。

就如三爷所说,英吉利是个国家,远东的战事,对英吉利来说消耗太大,他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争,即使有遍及世界的殖民地他们也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争!

消耗太大,英吉利的国内必然出现纷争,英吉利与大清的政体不同,国家不是那个所谓的女王说了算的,而大清的事情,三爷一言可决。

所以此次和谈,三爷只管提条件就好,越苛刻越好,轻来轻去的,只怕英吉利那边疑虑也多呐!”

内政,只是徐子渭的任务之一,作为幕僚长,为杨猛分析国际局势,也是他的任务之一,如今这时候,大事可期,三爷那边,难免有些小心谨慎,而此次和谈,最不需要的恰恰是小心谨慎。

“如此说来,倒是老子过于苛求了?”

对于局势,杨猛也很了解,徐子渭说的不错,他这是关心则乱,与大清在海上大战,若是印度在手,英吉利或许有这样的底气,现在么!就是那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今杨猛是光棍,而英吉利拖家带口的还真不敢孤注一掷。

“就是如此,三爷,关心则乱!”

左右杨猛的想法,徐子渭还没有这样的本事,他所能做的,只是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醒、劝诫,想左右杨三爷的想法,那就是嫌死的慢了。

“如此说来,老子要津口拦江沙之内的英吉利战船,他们会答应,五国船厂所需的海外采矿优先权,他们也会答应喽?”

这些想法,杨猛之前透露过一些,海外采矿的优先权,倒是第一次提及,对于这些徐子渭点头认可之后,又再次开了口。

“三爷,不妨加上十万万的赔款,这样一来,这两条,英吉利是肯定会答应的。”

“若是加上收复港岛呢?”

对于领土,杨猛一向看的很重,若是不重,他也不会在西北开战,西北战事,可是会坑杀数百万人的,这些还不是为了收回东三省之前割出去的土地,同时加些利息吗?

“三爷,这个倒是有些苛刻了,咱们要预防英吉利狗急跳墙呐!

条件太薄,英吉利会疑心,同样,条件太过苛刻,英吉利也会反扑的,留下港岛,英吉利就有了翻盘的念想,一次全要回来,只怕英吉利那边,即使不参与战争,也会直接倒向沙俄。”

国际局势,就跟官场差不许多,无非是载体不同而已,官场争斗,正是徐子渭所擅长的,把握人心,杨三爷厉害不假,但分析局势,还得是他徐子渭呐!

“嗯!这个说法是不错的,对于局势的分析,我这边倒是弱了一些,你那边着重吧!”

控制人心、把握人心,是杨猛的强项,但到了具体分析局势的时候,徐子渭这活猴儿军师,还是极为厉害的。

“呵呵……没有三爷的部署,计长这边也是无处发力呐!”

杨三爷赞赏人的时候不多,听了杨猛的话,徐子渭也有些薰薰然了。

“不错就是不错,你不必自谦的!以后将国内之事,转给颜卿与秀成一部分,你着重国际局势,这是你的长处,说不得以后,老子还要仰仗你的!”

如今的国内,不需要什么大才,许多东西,都是杨猛制定好了的,执行就是了,国内人才的培养,需要靠后一些,如今内忧事小外患事大,内部问题是长久的问题,而外患,是可以在近期之内解决的。

若是不论品质的话。徐子渭绝对是个人才。这人杨猛不敢放任他。但他培养出来的弟子,总不能都是败类吧?出息一批,就足以应付以后外面的局势了,大清的官场文化,培养的最多的就是徐子渭这样的人,若是急用,招一些读书人或是官员,也未尝不可的。

有了徐子渭的提醒。对于谈判,杨猛也就有了底气,英吉利想安然退出,不脱层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将国内的政务交给了徐子渭、岑毓英、李秀成三人,杨猛再次踏上了去津口的火车,若是英吉利能答应自己的条件,事情算是小成了。

英吉利与大清的会晤,是瞒着沙俄人马的,如今这时节。英吉利自顾不暇,自然不会把额外的心思花在沙俄身上。沙俄可不是法兰西,英吉利这次与沙俄合作,也属于无奈之举。

会晤的地点,依旧是北塘附近的海神庙,这次义律等人的态度,就没有之前那么嚣张了,而为了稳妥起见,杨猛也没有再提上次所说的跪求之事,若是把英吉利逼急了,对杨猛可是没有一丝好处的。

“怎么,诸位,这次知道放低姿态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虽说没有让义律等人跪求和谈,杨猛嘴上的奚落还是少不了的,不然怎么在气势上,压住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呢?

“公爵大人,我们这次是带着诚心来的,英吉利与法兰西的决定一样,想要退出这场战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清国的这句谚语,让义律等人很是无奈,可局势如此,大英帝国已经无力支撑远东的战事了,战争再持续下去,恐怕内阁就要倒台了。

“简单!废约、赔款、杀毛子!这是事前就说好的,废除一切条约,赔款二十亿两白银,屠杀北塘的沙俄佣兵,咱们以后依然是好朋友嘛!”

这时候,义律一方不吐口,杨猛也不会摆出什么条件来的,废约赔款杀毛子,就是上次的条件,这些条件,废约还是可以的,但赔款怕是不可能了,七亿英镑的赔款,对英吉利来说也是不可承受的。

听了杨猛的条件,义律的脸色,当即也变了,二十亿两白银,意味着什么义律清楚的很,若是有这么多的银子,大英帝国也不会低三下四的来请降了,这是在开玩笑吗?

“公爵大人,我们是很有诚意的,若是我们倒向沙俄一方,恐怕对贵国也是极为不利的,咱们可否揭过此次战争,贵方让我们安然离去,我们不参与贵方与沙俄之间的战争!”

这样的条件,对义律来说,也是莫大的让步了,清国不过一个没落的大帝国而已,他有什么资格与大英帝国平起平坐的谈条件?

“放你们安然离去?我们这边有句话叫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呐!不给出合适的条件,你们与沙俄一个也跑不掉的!

待老子的军队灭了沙俄,从北冰洋出发,就可以直接攻击英吉利本土了,到时候,焚毁五大园林的仇恨,老子要在你们本土上用所有英吉利百姓的血来洗刷!

你们参与战争,正是老子求之不得的,这样吧!你们回去,老子给你们三天的时间筹备战争,三天之后,老子的军队,将从陆地与海洋之上,对你们发起总攻!

不要想着投降,对于战败之人,我们是没有一丝怜悯的,大清的粮食,是给人吃的,不是给畜生吃的,至于你们,做来年的肥料吧!”

国际公约什么的,大清从来也没有签署过,即使后世拿着屠杀说事儿,杨猛也自有说辞,欧美国家不将大清纳入公约体系,就发动战争,这是他们自己的失误,至于屠杀军队和百姓,这是满清的习惯而已,等新国建立之后,这种陋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摒弃的,至于摒弃到什么程度,没有战争自然是完全摒弃的,有了战争,习惯成自然嘛!

“你……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希望贵方不要拒绝我们递出的橄榄枝,不然后果是你们无法承受的!”

“什么后果?之前你们就说后果无法承受,究竟是你们无法承受还是我们无法承受呢?

开战就说开战的事情,将战书递上来,老子以后会杀绝你们英吉利人的!

哼……”

义律迟迟不开条件,就是心存幻想,如果英吉利真敢参战的话,杨猛也不介意将印度拖入战争的泥潭之中,到时候,几千万大军,对欧洲用兵,杨猛一方也不是全无胜算的,到时候,英吉利的本土受到威胁,恐怕远东的舰队,英吉利也会全部调派回去吧?

时间,只要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杨猛就有能力封锁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航道,十年之后再战,杨猛会屠掉整个欧洲的,无非是争夺生存空间而已,全面开战之后,留下的种族自然越少越好!

“公爵大人,我们要商量一下!”

“好!老子给你们时间!”

第八百四十六章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本土的命令,是尽最大的可能脱离这场战争,本土是不会给义律这边任何东西的,有些事儿,只能由义律等人自己想办法了。

谈判的基调受制于本土,继续战争是不可能的,如今想要安然退出远东的战场,义律这边只能割让一部分利益了。

商谈,根本没有什么结果,废约,义律是可以答应的,但清国的着重点放在赔款之上,七亿英镑的赔款,是帝国无法接受的数额,看来还得继续试探清国的底线啊!

没有让杨猛等待很长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的商量之后,义律再次出现在了谈判桌上。

“公爵大人,帝国本土已经传来了命令,命令英军必须撤出战场,本土是不会赔款的,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之下,答应你们的一些要求!”

实话实说,是需要一定压力的,安然退兵,义律手里根本没有任何的筹码,本土的命令不能拒绝,现在只能任由清国一方开条件了。

“早这么说多好!英吉利的整个舰队留下,赔款十亿,老子放你们安然离开!”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连带战船,二百艘的数量,足以让杨猛胃口大开了,有了这些船只,杨猛就能在短时间之内建造一批铁甲舰,即使如今的铁甲舰有很多缺陷,但吓唬人,还是勉强可以的!

“这不可能!赔款是没有可能的!战船我们可以留下三十艘,其余的还需要运送大军返回本土!这之外的条件,我们就很难答复了!”

留下一部分战船。义律倒是可以接受。但赔款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儿。清国有了十亿两白银的赔款,恐怕沙俄距离战败也就不远了,这是本土不可能答应的条件。

“这样吧!咱们再各让一步,一百艘战舰,五亿赔款,英吉利殖民地的采矿优先权!这样的条件,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若是不答应。咱们也没有谈下去的必必要了,直接开战就好!”

局势果然如徐子渭猜测的一样,英吉利想要撤兵的愿望是极为殷切的,这样一来,津口拦江沙里的舰船,与海外的采矿优先权,就可以轻易到手了。

“采矿优先权,这怎么说?”

义律也有些疑惑了,海外采矿,费用不小。除了金银钻石这样的贵重矿产,其他的矿藏是不值得开发的。用海船长途运输煤铁这些东西,得不偿失呐!

“主要是煤铁铜的采矿优先权,毕竟,广州的五国船厂需要这些,这样的条件,已经极为宽松了,你们再不答应,咱们真的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压力还是要给的,五国船厂的幌子一出,义律那边也有些茅塞顿开的意思,只要英吉利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废约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与其给出实质性的东西,不如签署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条约。

“这个条件我们要回去商量一下,半个月的时间怎么样?”

“可以!去吧!”

对于义律的请求,杨猛也点头应允了,上杆子不是买卖,这买卖虽说是在家门口,也要讲究一个你情我愿的,义律也算是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大清朝的第一份合约出自他手,让他在合约之中煎熬一下,也属于报复的一种不是?

“多谢公爵大人的体谅!”

“这不是体谅不体谅的问题,遥想当年,江宁条约签订之时,你义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如今呢?在大清这块土地上,你跪地与否需要老子点头,当年大清丧权辱国,以后就是你们大英帝国丧权辱国了。

对于你们大英帝国,老子心里有的是仇恨,别给老子展开灭国大战的机会,不屠杀平民,那是你们欧洲的问题。

你们一直忧心的鞑靼铁骑,当年杀人不过车轮,老子杀人无分男女老少,只要是人是敌人,无人不可杀!

或许这次大清与沙俄的战争,就是一记警钟吧?再与老子有利益瓜葛,当心被抄家灭门!

回去吧!”

轻轻的挥了挥手,义律躬身退去,这种感觉很好,大清之外无人,就是杨猛的真实想法,杨猛从一开始就没把欧美的人口,当做人来看,杀多少死多少,与他无关。

儒教怀柔?真是如此吗?罢黜百家、程朱理学,当儒教对外扩张的时候,天知道这儒教有多么的排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可是出自儒教读书人之口啊!

有些事儿,杨猛要做的只是一个推动而已,大清王朝最后的疯狂,或许就是儒教狰狞的昙花一现吧?过了这几年,儒教依旧是谦谦君子的形象。

义律走了,杨猛可不会闲着,海上的战舰,英吉利是不可能放手的,如今能图谋的只有大沽口拦江沙之中的那百余艘战船与商船,舍此之外英吉利是不会拿出任何利益的。

“让韦驼子来见老子!”

和谈的护卫由韦驼子亲自率领,阻截英吉利船队的任务,杨猛顺手也就交给他了。

“三爷!”

“嗯!这段时间,新军上下的士气如何?”

“不错!不差于云南的人马?”

“你倒是敢说!汰选一批人下来,在京津一带修筑码头与铁路,四大民团的精锐,三个月后,开赴蒙古与东三省,在当地募兵扩营,有什么需求,直接报上来!”

“三爷,这仗就打完了?北塘的英俄联军,是杀是放?”

联系上今天与英吉利的和谈,韦驼子心里也多少有些不甘,九十九拜都有了,怎么就差这最后一哆嗦呢?

“放英军离去,杀绝老毛子!给你五天的时间,在大沽口建好炮阵,拦江沙之中的英吉利战舰。一艘也不许放出去!

仗在北方。那边可是血肉屠场。求战心切之类的话,你就不要说了,到了北方,以后四五年的时间,总有你打够的一天!”

放英军离去,杨猛也有些心有不甘,大清之败、华夏之衰,根源一在大清一在英吉利一方。但是,时局如此不得不放啊!

相对与英吉利,沙俄却是幸运的一个,沙俄的衰败只在战争之上,而杨猛对于英吉利的报复,早在十年之前就开始了,云烟这东西,起码会毒害英吉利、法兰西、米利坚几十上百年的时间,由此引发的恶果,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的。

近期。杨猛就要把云烟的配方送出去,当世界各国都知道云烟的原料是什么的时候。想必那个年月想要大肆的贩卖云烟,也是不可能的。

仅仅云烟一项,能带来多大的伤亡,杨猛也不清楚,但他知道,这事儿以后是要挨骂的,无论罪责由谁来背,这大清是云烟的原产地是不容辩驳的。

想到了这些,杨猛心中的压抑也轻了许多,见不得人好,或许是器量的问题,但英吉利这样的仇敌,让他好?就是杨猛傻了!

韦驼子的动作,也引起了英吉利一方的关注,如今以米哈伊尔为首的沙俄佣兵,都被弄到了北塘的陆地之上,这个时候,英吉利也要防着沙俄使坏的。

看着大沽口匆匆建立的炮台,义律等人也知道,这百余艘舰船是要不回来了,撤掉舰船上留守的人员,英吉利也摆出了一副放弃这百余艘舰船的姿态。

这次在远东作战,不说人手的损失,单单舰船,英吉利就损失了二百多艘,这样的损失,即使是世界第一的海军大国也是很难承受的,虽说这些舰船,大半都是商船,但商船也是船呐!

带着满心的不甘,看着清军困死了大沽口的舰队,英军上下也是一片愁云惨雾。北塘的沙俄人马,也隐隐感觉到了不妙之处,但这次行动,沙俄的战舰没有几艘参与其中,想要撤出清国这片是非之地,沙俄佣兵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

陆路撤军,或许是个选择,但如今的沙俄佣兵,已经属于穷途末路了,即使没有阻拦,这几万沙俄佣兵,没有补给的情况之下又能坚持几天呢?

与英俄联军的愁云惨雾不同,杨猛这边却是莺歌燕舞,这段时间他的成绩也不错,四十多蒙女,半数都有了身孕,对此杨猛也有些佩服自己了,十五年之后,即使蒙古诸王在沙俄的土地上建了国,他们的后嗣,也是杨家的血脉。

以血脉侵略属国,这法子,杨猛是跟欧洲学的,所谓一衣带水,所谓血浓于水,欧洲国家即使死战,也没有灭国灭族一说,但亚洲就不同了,有了这层关系,即使将来有人策动,华夏与属国的关系,也不会过于紧张的。

金钱势力也是可以传承的东西,只要华夏的本支不灭,无论是东南半岛、中亚、北方还是朝鲜小日本,都将被牢牢的拴在朝贡体系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就是未来的战争缓冲地带。

有了自己的大变革,世界的格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杨猛也说不好了,一战、二战亦或是三战、四战未尝不会发生的,保护好自己才是最根本的。

再次和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与徐子渭之前的预测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