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清(皇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儿,不论怎么样,杨家的杨士勤都该给朝廷发个折子,即使这事儿扎手,也该悄悄的发道密折,不请不问就擅自做了决定,这个可不是忠臣良将该做的事情。

因为杨家牵着滇铜复起的重责,道光帝这次只是小惩了一下,在看到今年解京的滇铜之前,杨家还是不能大肆打压的,但以后该怎么做,道光帝的心里,也多少有些章程了。

杨士勤终不是正途上位的官员,性子有些张狂了,而且杨士勤的器量不怎么样,属于有仇必报的,对旁人有仇必抱,对朝廷呢?

在这次的官场大戏之中,杨家不出头、不做事、不表态,也让道光帝,在心里给杨家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摄滇铜之巨利,还在云南大肆圈地,虽说挂着赈灾的名头。但还不是为了私利?私利重过朝廷。杨家不可大用啊!

而事情的另一个参与者。广州的潘仕成则是被各大势力,故意的忽略了过去。

李星沅扣押的那六十船洋货,不可能凭空出来,货主是杨家,那牙商是谁?东南沿海的徽潮商帮?还是西北之地的晋陕商号?这个事情不论是道光帝还是满朝的文武,但都不会去提的,这些商帮,看着不怎么起眼。可朝廷纳捐的官员,有多少是他们的人,这个谁也不清楚,清算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样的事情,谁也不会去做的,风险太大!

而在广州城建船厂的潘仕成也是一样,这货本就出身潮州商帮,虽说在清流们眼中,潘仕成属于汉奸之流。但对付他、定他的罪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潘仕成这样的官商,只有不触及一些棘手的问题。只要还有钱,那他的地位就不会改变,他结交的文武官员,虽说不是什么铁杆的关系,但发一发力,也足够震动朝野上下。

林则徐提出了轮船一事,也是在变相的支持潘仕成,两广新督徐广缙,本身就与潘仕成不清不楚,两江的李星沅,近在咫尺也是不闻不问,有了疆臣的支持和放纵,这潘仕成也不是个好对付的。

要打就打落水狗,呲牙咧嘴的恶狗,清流们也不会轻易招惹的。

还有就是轮船这个物件,以前道光帝是支持的,林则徐单独把轮船挑出来,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诟病皇帝,那可是大罪,仅这一条,林则徐就能保证清流们的败局。

而皇帝金口玉言,以前说的话,他也不会轻易的坐回去,这也是林则徐的底气所在。

这场疆臣暗战,除了被动参与的清流和京官,发起者李星沅和应战者林则徐,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而统摄大局的道光帝,也算是赚了一笔横财。

李星沅扣押的六十船机械到了云南,并不代表这场暗战已经结束了,摆在杨家面前的还有一道难关,那就是朝廷。

先是广和一案,后是李星沅扣船,杨家虽然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但空穴来风必有起因,这事儿不言不语的杨家,还欠朝廷一个交代。

“魏先生,这事儿接下来该怎么做?”

见识了一场大清官场高层的争斗,杨猛也是受益匪浅,上层的脚力,看着烟火不兴、云淡风轻,可里面的弯弯绕,却是纷繁复杂,看不清局势,说错话、办错事儿,那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对于林则徐、李星沅、魏五,在官场上的手段与眼力,杨猛也确实佩服。

一句话,一个暗示,大家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些官场中人,在这些方面耗费了太多的心机,要是把这些心思用到做正事儿上,大清何至于此?

虽说不怎么看得上官场征伐,但杨家现在也是棋盘之中的一枚棋子,想要不断的壮大,就要依着路子来,有些事儿还是要做的。

“圣上必然在质疑杨家,现在咱们要做些事情,应对以下了,上策三爷和二爷,解铜进京;中策老爷子上书,表一表忠心;下策该怎做就怎么做,不闻不问。”

李林一场暗斗,魏五也找回了当年的感觉,虽说离开中枢已经十几年了,但道光帝的手段、心机,还是跟以前一样,没多大的长进,揣摩圣意,魏五并不次于林则徐和李星沅,道光帝对杨家的看法,他也猜了个**不离十。

“解铜进京的时候,咱们要是弄个铜铸的万里山河大摆件,你说效果如何呢?”

媚上,这事儿后世的人,也学到了极致,溜须拍马,也是杨猛比较拿手的,没这些手段,有些地方的关节是打不通的。

“圣眷昌盛,那是肯定的,林老虎已经给杨家安排好了路子,他不让杨家说话,也是有考校的。

含冤忍辱忠心做事儿,这就是他给咱们安排的路子,圣上老了,老人最重感情,林则徐对圣意的把握,也是炉火纯青的。

三爷这段时间还是准备进京吧!即使咱们不去,林老虎也会逼着咱们去的。

他那里八成会让三爷解铜进京,三爷不妨把二爷也一起带上,这不仅是对朝廷表忠心,也是蒙蔽林老虎的手段。

现在看来,林老虎已经决定支持咱们了,打消他的疑虑,咱们的合作才会亲密无间。”

李林之争,看着是场共赢的大戏,但最终道光帝、林则徐、李星沅,还是成了杨家手里的一件工具,只要杨家把收尾的活计做好,那以后杨家朝廷就有了最为雄厚的支持。

办好了滇铜之事,总督、巡抚、提督,杨士勤、杨毅、杨猛,杨家一门三疆臣的盛况,指日可期。有了这些官职,杨家蚕食云贵川三省,谋夺藏边,进军甘陕,在官场上的阻力,就会小上很多的。

第二百三十四章三度赴粤(上)

双督暗战,草草了事儿,对目的达成的林则徐和李星沅来说,是好事,对杨家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儿了,秋后算总账,这账算起来,就不是什么好路数,卸磨杀驴是朝廷惯用的伎俩,,现在确实到了杨家做事的时候了。

听了魏五的三策,杨猛揉了揉有些发紧的眉头,眉头揉开了,杨猛打定了进京的主意。这趟差事儿,不仅仅是为了给杨家争取些时间,也是为了能让二哥杨毅,与杨家融为一体。

兄弟阋墙,对杨家的危害太大,二哥杨毅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但兄弟相争的影响太坏,自己的亲兄弟都用不了,还谈什么囊括四海?

“魏先生,你给我筹备一下进京的事情吧!需要注意什么,要向那些人卖好儿,你给我弄个章程出来。还有我二哥那里,你掂量着给他谋划个前程,这个要先一步弄出来,我好让京师的人手提前铺路。”

说这些话时候,杨猛直勾勾的盯着魏五,而魏五却耷拉着眼皮,老神在在的开了口:

“卖好儿?这个倒是没必要,现在京师的官员,多半不是与我们一路的,有事的时候,给他们些好处就是了。

注意的东西,也不多,只要三爷到了京师,遇到下边的人表现的张狂一些,见了圣上,表现的局促一些也就是了。除了圣上,就是遇到宗室也是一样,该让的也不能让,不该抢的也要上去抢,说白了表现得唯利是图就好。

至于二爷的差事。理藩院就不错。让他看看大清的器量。几个月的时间,保管二爷对朝廷灰心。”

说完了这些,魏五才睁开了眼睛,稍微与杨猛对视了一会儿,又耷拉下了眼皮,脸上微微的笑意,好像在讥笑着杨猛的疑心。

“嗯……进京的事情,就这么着吧!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要提前说。

滇西那边的事情大抵上平顺了,过些日子,你带着明湖书院的一批人,去滇西办学吧!滇西各族的适龄儿童,都要入学,这是件大事,你要办好了。

各族头脑精明年轻人,你也可以选一批回来,现在云南人事上的空缺不小,在这些人之中。选一些合适的,填充到滇西各处。

先前在滇西办的女子学堂。你也留意一下,有些时候男女之别,也可以忽略,就想芷晴一样,有她在我身边,我就少了许多的麻烦。

之前江树先在明湖书院教的那批学生,也要带过去,让他们勘探滇西的地形,霁虹桥那样的通道,不能仅有一处。”

魏五刚刚的表情,算是正常,但杨猛心里还是对他有些提防,解铜进京,人手肯定不能多带,把自己置于险地,杨猛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昆明和宜良人多眼杂,并不是监控魏五的好地方,而滇西路途艰难,把魏五支到滇西,能更好的监视他。

“知道了。译书馆的那批洋人,被困得时间太久,纷纷要求离开,这事儿三爷怎么看?”

便宜女婿杨老三对自己的提防,虽说在情理之内,但自家的小囡都交给他了,至于这么不信任自己吗?

心里有气,魏五说话的语气也有些冷淡,明湖译书馆的那批洋人,被杨老三耍了一年多,也耐不住寂寞,频频表示,要离开云南。

“由得他们,这几天要是有机会,就把他们送回广州,云南的大局已经有了雏形,愿意留下的就让他们留下,不愿意留下的,老子也不强留,无非他们接触的东西不多,现在老子也不怕他们泄密。”

有了壬雷斯和柯尔特这两个米利坚盟友,明湖译书馆的传教士们,也显得有些鸡肋了,这些人有的被威胁过,有的还吃过同类,也是时候让他们回去,模模糊糊的给列强各国,描述一下云南了。

打发走了魏五等人,杨猛沉思了一会儿,才吩咐魏芷晴,把潘仕成以前的信件整理了一下,看来自己第三次赴广州,也是势在必行了。

“爷,我父亲年纪大了,此去滇西鞍马劳顿,就不能体恤他一下啊?”

将整理好的信件递给了杨猛,一身男装的魏芷晴,也是大发娇嗔。

“你老子只是累些而已,爷去京师,可是把脑瓜子别在裤腰带上,你说是累累你家老爷子好啊?还是继续守寡好?”

云南知道杨家的谋划,而又心存反意的只有魏五一人,这个威胁太大,杨猛可不能置之不理,原本他的意思是想囚禁魏五的,等自己安全回来再放了他,若不是体恤魏芷晴,魏五哪会有赴滇西做事儿的机会?

“这么严重啊!芷晴多嘴了。”

一听危及性命,魏芷晴直接就把胳膊肘拐出去了,望着她满心忧愁的样子,杨猛也微微的点了点头,魏五虽说奸猾,但生的女儿确实不坏!

“人之常情嘛!随我去总督府走一趟。”

林则徐把路子铺好了,剩下的就该杨家使劲了,这次弄出了轮船,自己的岳父潘仕成那边也该顶一下,若是能把他顶到广州巡抚的位子上,那就最好不过了。

林则徐这几天也是心情大好,心里有了希望,满身的病痛也烟消云散了,被李星沅扣下的那批西洋机械,已经在盐津下船了,真正的洋人机械什么样,林则徐也没见过,这次也不知能不能开开眼界。

听到差役的禀报,林则徐脸上又是一喜,杨老三现在就是他与杨家之间的桥梁,杨老三来总督府,八成是轮船的事情有着落了。

“带他去翠湖边上的亭子等候。”

理了理身上的便装,满脸红光的林则徐,走出了总督府后堂。云南的事情已经眉目清晰了。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标下。参见总督大人。”

等在亭子里的杨猛,见林老虎来了,拍了拍袖子,装模作样的就要参拜,却被林老虎挥手止住了。

“行了吧!既然没那个心思,就别玩虚的,惹人厌烦就不好了,该跪的时候跪一下。私底下抱拳就是了。

过些日子找个熟识礼仪的人教教你,以后用得着。”

果然如魏五所料,这林老虎真在谋算着,让他进京呢!林老虎说话做事极为谨慎,不会说些没用的废话,看来进京也是势在必行了。

“大人,广州的潘大人那边已经来了消息,轮船还真有几艘,但现在还不是咱们的,现在那些船还在米利坚洋商的手里。那边给的价格不低。这事儿,究竟该由谁来做呢?”

轮船解铜之事。是林则徐一手搞定的,该怎么做,都得听这位大人的。杨猛把话说完之后,就将潘仕成的信件递了上去。

“嗯……十五万两一艘火轮,这价格可是不低,潘仕成这买卖做的倒是简单,倒到手一艘火轮他得赚两三万吧?

这事儿就由你杨家接下吧!潘仕成那边我给他封书信,有些事儿,大家伙合力才能做成,现在这个时候,就别赚什么便宜了。

还有一事,你们与洋人交易,用的都是现银吗?”

十五万两一艘的天价,也就在大清能有,因为之前购置过西洋战船,林则徐对于船舶的价格还是有些底儿的。

杨家是商家,潘仕成也是商家,杨家的状况,林则徐清楚,滇铜、赈灾、买地,杨家的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若不是为了滇铜,潘仕成那样的人,还真入不了林老虎的法眼。

一艘船十几万两,要想凑够运输滇铜的船队,也得百十万两上下,朝廷正值银荒时节,这大量的金银外流,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谢大人体恤,这事儿我们杨家接下了。购置洋货,我们这边多不用现银,云贵川藏的土产,足够置换洋货了,如果赶上时机合适,在江南等地购置茶叶,还能小赚上一笔。”

大清的银荒,主要是因为鸦片,自打十五家商盟建立之后,大清的白银外流,已经大体上被遏制住了,而杨家每年还能从云烟的贸易之中,弄上几百万的金银,这些事情都在悄悄的发生,过不了多久,也将变成麻烦。

“嗯……那这现金现银外流之事,源自哪里,你能说的上来吗?”

有些事儿,林则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杨家老三,做别的事情有些莽撞,但在经商的事情上,说起话来有礼有节,思虑非常之缜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奇事,看来老天也想让行善积德的杨家,过上大富的日子啊!

虽说林则徐有时也指责清流们,以破坏风水之说抵制洋务,但他也是个迷信的人,不然仅凭一句山向不利不能遽葬,林老虎也不会把郑夫人的灵柩一停就是大半年。

大清的白银外流,弊病出在哪里,林则徐很清楚,鸦片二字摧心肝啊!

“这事儿啊!当然说的上来,贩烟土呗!这事儿按我的意思来,就是动用大军抓着就杀,杀完之后抄家灭族,这里面可是很有油水的。”

说起鸦片,杨猛也有些无奈,东印度公司大半的鸦片都被他截了下来,可大清各地的鸦片生意,还是如火如荼的在做着。

云南的鸦片种植,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了,可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却成了种植鸦片的大省,鞭长莫及、望洋兴叹,就是杨猛的无奈。

“你啊!这话也是随随便便能说得?这些话,以后谁问起来,都要装糊涂,该怎么说?

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不擅长、嗯嗯啊啊就是回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潘仕成那边有了轮船,你就带上二百督标去广州公干吧!这事儿一定要办的稳妥,沿途不可另生枝节。”

这次滇铜解京,林则徐真是打算让杨老三带队,这次让他去广州购船,也是为了让他熟悉一下轮船的性能。

“标下遵命,不知什么时候动身?”

果不其然啊!林老虎里里外外都在指点着自己,看来解铜进京,就是自己想推脱也推脱不掉了。

“越快越好。记住!购船的时候,一定要问明白吃水的深度,长江还好些,大运河这些年有些地方淤塞,吃水太深的船舶无法通行,你选购的船舶,一定要能行进京师的码头,不然一切都是白费。

时间上也不能耽搁的太久,这次解铜事关重大,一定要小心谨慎,莫要洋人蒙骗了。”

对于轮船,林则徐也有一定的了解,火轮行进内河水道,说说很简单,可里面的学问可是不少,这次用轮船解铜,无非是个幌子,让朝廷看看轮船之利,才是最根本的。

至于能装载多少滇铜,那就属于无所谓的事情了,只要轮船开到京师,那这事儿算大功告成。

第二百三十五章三度赴粤(下)

从林老虎那里拿了公文和兵票,杨猛出了总督府,直奔西山而去,赴粤、解铜,自己可能几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呆在云南了,西山是云南发展的中枢,必须要安顿好。

到了西山杨猛跟着葛仕扬转了一圈,现在的西山,除了铁厂和墨厂还算是工厂之外,其他的地方,就跟实验室差不多少,一间间房子里全是在研究各种技术的小团队,金发碧眼的洋人,也多了十几个。

“葛师傅,那些可是传教士?”

对于传教士,杨猛打心里不喜欢,他们这不是在传教,而是在搞文化侵略,培植汉奸。大清的地形地貌、资源矿产,是他们最关注的的东西,友好?糊弄傻子还差不多。

“有几个是,有几个不是,化学不是我所擅长的,请他们过来,也是没有办法。”

清国,这个远在东方的大帝国,也让葛仕扬感到深深的震撼,随着西山书院慢慢的步入正轨,葛仕扬对这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也越来越敬畏,时隔几百年,在一些技术上,清国依旧占有优势。

但化学在清国却是一片荒土,西山书院在发掘的许多技术,都需要化学的支持,而在化学方面,葛仕扬也不是很擅长,只能求助于这些传教士了。

“注意保密,我会派人来教你一些保密方法,有些东西是不能泄露的,一旦泄露我就会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