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光将楚国的消息紧急传递回国,王僚一听也不乐意了,至于吗?显你们人多啊?

王僚派公子掩余率领大军一万和三千罪犯紧急支援公子光。

是的,没看错,就是由罪犯组成的军队。

这说明王僚连老底都掏出来和楚平王斗了。

两边拉开阵势,看起来一场血战在所不免。

不过就在此时,传来一个噩耗,楚国令尹阳匄病故了。

而且阳匄是暴毙,这可真是要多不吉利,有多不吉利啊!

公子光对王僚进行了战前形势分析,首先指出阳匄暴毙绝对对楚军士气是有力打击。

你们楚国是得有多坏啊,老天爷都不容你们了!

其次,公子光认为,楚平王虽然召集了这么多国家,但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而且人心不齐。

这个分析是非常客观的,这些国家要么是惧怕楚国蛮横不讲道理,要不是想表现表现争得楚国的欢心,至于说到真心和楚国结盟,那是一个也没有。

打仗人多肯定占据优势,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劣势,那就是命令难以整齐划一的执行,这就造成对军队的难以控制。

公子光的建议是,先攻击胡、沈和陈国,这些小国家本来就不善战,摇旗呐喊做个拉拉队还行,要说打仗全完。到时候吴军精锐一出,一定会造成这些国家军队的混乱。一旦发生混乱,楚军就不好控制形势了,那时候我们胜券在握!

当然,首先应该是示弱,诱敌上当。

从这一番分析就可见,公子光的确不是等闲之辈,他临危不乱,而且头脑清楚,能够客观分析敌我形势,并且提出有效战术。

王僚觉得公子光说的非常对,他对吴军也进行了一些分配,王僚亲自率领中军,公子光在左军,公子掩余在右军。

吴军经过严密部署,一切准备就绪。

最先出征的,是三千罪人,他们的任务是突袭楚军右军。

谁都知道吴国和楚国切齿仇恨,没事就打。所以胡国这些来帮忙的国家也没觉得自己能出多大力,也就算是声援吧,要真打仗,那肯定还是他们楚军上。

谁知道吴军开始偷袭的不是楚军,反而是胡国、沈国和陈国,这三个国家一阵子手忙脚乱,怎么回事,怎么冲我们来了?

惊慌了几分钟,这几个国家发现不对啊,吴军也没有那么厉害么!无组织无纪律的乱窜!

可不乱窜吗,都是囚犯出来的!

吴军的表现给了联军信心,他们为了立功开始四处奔袭追捕吴军。

公子光的左军默默的出动了,不知不觉,公子光正遇到夏啮,公子光还真是不含糊,二话不说,一戟将夏啮刺死于马下!

这下子旁边的人都没电了,谁啊这是,这么厉害!

胡国和沈国的军队开始四散逃命,吴军厉害的来了!

的确,吴军厉害的来了,公子掩余率领的右军赶到,和公子光形成合围之势,吴军作战彪悍,的确名不虚传。

一场血战,胡国和沈国国君都当了俘虏,军士死伤无数,而光俘虏就抓了八百人。

公子光命令将胡国和沈国的国君当场斩首,而俘虏的士卒却释放了。

不是公子光有民主意识,而是他需要这些被吓破胆的士卒去执行吴国的战略任务。

果然,这些国家侥幸逃生的士卒到了楚军左军阵营,歇斯底里的宣扬吴军勇猛善战,噩梦一样的战场啊!

如果倾诉对象是楚军可能还好一些,因为楚军和吴军作战多次,双方都非常了解。就像巴西男足和意大利男足一样,战略战术都彼此熟悉了。

可是这些败军面对的是楚军的左军,也就是许国、蔡国和顿国军队,这三个国家何尝不是乌合之众?不过卖楚平王一个人情,充其量是来摇旗呐喊的,谁能想到真的要和吴军对阵啊!

这不就是让中国男足轮番对阵巴西、德国和意大利吗?

虐啊!

这三个国家一听吴军如此骁勇善战,而且杀人无数,腿肚子都转筋了,到这功夫还想讨好楚国吗?

保命要紧!

许国、蔡国和顿国军队,四散逃命去也!

当士气正高的王僚率领吴军杀向楚军的时候,薳越这边还没整理好阵型。

慌什么,我们还有左右二军呢!

是,恭喜您,左右二军打散了一支,逃跑了一支!

等到薳越感觉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哪儿有什么援军?

可是就楚军这慌张劲儿也根本不是吴军的对手,这一仗,让王僚杀的楚军血流成河!

薳越一看形势不对,撒丫子跑吧!

这一通好跑,直跑出去五十里地才摆脱吴军的紧逼。

公子光大鸣大放进入郧阳,将世子建的母亲接回了吴国。

薳越让吴军追的都有点懵了,后来明白过来了,这是在楚国,在我们的地盘上,他吴军再厉害,还能怎么地?

薳越点检剩下的楚军,可怜就剩下一般人数了。当听说公子光迎接世子建的母亲,薳越率领楚军星夜追击吴军。可是等到薳越赶到的时候,公子光已经胜利完成任务,离开郧阳两天了。

这对于薳越是太大的打击了,对于薳越而言,身为楚国大将,既没能奉命抓到伍子胥,还把楚平王的夫人给丢了,这说出去是多大的罪过啊!

薳越自缢身亡。

其实这和楚平王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不是楚平王信任费无极,做出霸占儿媳妇的丑事,怎么会有暗害世子建和伍参,追捕伍子胥呢?多行不义必自毙,楚平王已经种下了恶果,难道还想将好人斩尽杀绝吗?

再说楚平王可没想到这一次纠合这么多诸侯军队,居然还败得这么惨。

说实话,楚平王害怕了,从登基以来,第一次觉得楚国不是万能的。

这件事情就此翻过去不提了。

楚平王任命囊瓦为令尹,执掌楚国政务。

新令尹囊瓦上任第一件事情,不是为国家招揽人才,更不是修行德政,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工程。

囊瓦对楚平王献计,说是郢都太狭窄了,于是就在郢都的东面修筑了更加宏伟的城池,比旧的郢都高七尺,还光二十多里地。楚平王迁都于此,还是叫郢都,旧的郢都改名为纪南城,因为是在纪山南面。在旧的郢都西面囊瓦修筑了麦城,三座城池成“品”字排列,互相联络,气势恢宏。

楚国人都认为这是囊瓦的一大功绩。

第九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鸟

争夺世子建母亲一战,楚国以七比一的绝对优势胜利输给了吴国。

又一次的惨败。

怎么好像吴国就像楚国迈不过去的那道坎儿一样,永远没有胜利的时候呢?

总是对同一个对手失败,时间久了楚国上下都产生了畏惧心理,如同中国男足的恐韩症一样。

还没开赛,就明白自己命运如何。如果胜利,那完全是个意外。

所以楚国新令尹囊瓦一上任就进行了三百六十度转体,转为建设基本设施。“品”字型城池的修建,新的郢都,都令楚国民众上下欣喜不已。

士气有所提高,囊瓦又对水军进行了三个月的紧急操练。

当然不只是为了保卫国家,楚军历来是为了扩张而练兵的。囊瓦率领簇新的水军从水路进逼吴国边疆,耀武扬威一番。

吴军很快得到了消息,不过等到公子光率领吴军赶到的时候,楚军已经凯旋而归了。

弄了半天跑到吴国边疆大阅兵来了?

还没来得及和敌人见面怎么就回去了呢?

囊瓦同志的政绩工程还真是华而不实!

不过公子光可不会这些虚头巴脑的表演,既然你们楚军来了,那就算对我们吴国的侵犯!来而不往非礼也,公子光经过分析觉得楚军刚刚成功进行大阅兵,一定觉得信心满满,防备甚少,这倒是难得的偷袭机会。

公子光率领吴军趁机偷袭楚国,一举攻下钟离、巢,凯旋而归。

这个消息实在太过刺激,什么时候楚军这么不堪一击了?楚平王听到这个消息,一惊之下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而且病情每况愈下。在临终之际,楚平王将世子珍托付给公子申和囊瓦,撒手人寰。

别看囊瓦打仗稀松,但是还挺有想法,楚平王刚一去世,他就和郤宛商议更换楚王继承人的事情。

看来囊瓦是根本没把楚平王放在眼里,他认为楚平王喜爱的世子珍那是楚平王和儿媳妇乱爱的果实,根本拿不上台盘。放眼有资格的继承人,那必须是子西,子西年纪大而且还很善良,岂不是楚王最佳人选?

郤宛将囊瓦的意见告诉公子申,没想到公子申勃然大怒,什么,更换储君?那岂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楚平王的丑事了?再说你们到底长脑子没有,楚平王夫人那是秦候之妹,你们要废了世子珍,是觉得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关系了吗?

谁再提及此事,我非宰了他不可!

的确,说起来楚国和诸侯关系非常尴尬。几代楚王的进攻中原之梦除了让中原诸侯心生恐惧以及厌恶,根本没有真心服从的。随着楚国实力的衰落,秦国这个强力的外援实在很重要。

公子申这暴脾气一上来,囊瓦还真是有点害怕。

世子珍改名为轸即位,是为楚昭王。

楚昭王即位之后官员配置变化不大,囊瓦还是令尹,郤宛为左尹,鄢将师为右尹,而费无极由于曾经是世子太师的缘故,一同和这几位执掌楚国国政。

楚夫人被接到吴国之后,吴王在西门外赏赐宅第一所,派世子建之子公子胜奉养楚夫人。

经历了艰辛的逃亡之旅,楚夫人终于和亲孙子生活在了一起。而郑国也觉得没必要将事情做得太绝,为了缓和郑定公杀死世子建的恩怨,郑国特地派人送来许多珍宝首饰。

楚平王苦心孤诣没能害了得夫人和孙子反而在对头吴国这里安居,实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结果。

或许日子就应该这样平静的继续下去,在远离那些丧心病狂不可理喻的人之后。

可是,楚平王的死讯传到吴国,伍子胥哭得捶胸顿足,痛苦不已。

这下公子光可奇怪了,楚平王不是你伍子胥的仇人吗?他死了你应该高兴啊,怎么还哭上了?

伍子胥咬牙切齿的怨恨道,楚平王死了,我就不能手刃仇人,报仇雪恨了!

公子光听了感叹不已。

不过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伍子胥其实真是一个固执的人,报仇的方法千千万,他就认定了必须是手刃仇人。

可是,楚平王死了,这仇恨难道就这么算了?

楚平王的死讯如同十二级台风扫荡着伍子胥的心,他一连三天没休息没上网,必须想出另外一个复仇计划!

终于,随着各种演绎归纳头脑风暴的总结,伍子胥的心中逐渐出现了新的复仇蓝图:那就是将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此处可以参见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

伍子胥找到公子光,您日夜期盼的攻打楚国机会来了!就趁着楚平王去世,咱们正好动手!

公子光一边欢喜一边忧,那你说要是派我当大将可咋整啊?我倒不是害怕打仗,关键不是还惦记着国内要谋逆这档子事儿吗?

伍子胥神秘的一笑,对啊,只有和楚军展开全面战争,这才是您的机会啊!到时候您随便找个理由,告个病假,不能乘车乘马之类的,王僚必定不能让一个病人统领大军,正好您就推荐掩余和烛庸作将军,然后建议让公子庆忌联合郑国和卫国,共同攻打楚国,这不是之前担心的三个障碍都调出去了?那时候刺杀王僚,易如反掌啊!

要说公子光还是成熟了,他说那还有延龄季子在啊,他能眼看着我谋逆?不得和我拚命吗?

伍子胥说一样的道理,就建议王僚派季子出使晋国,王僚素来好大喜功,一定想趁机和晋国一较高下,会听从这个建议的。

所有的障碍都清除了,公子光双眼放光,伍子胥啊伍子胥,你真是老天爷派下来辅佐我的天使啊!公子光对着伍子胥深深拜倒,伍子胥默默地笑了。

是,这条计策首先帮助吴国打败楚国,其次帮助公子光谋逆夺权,最根本的就是伍子胥得以报仇雪恨!

伍子胥的一石三鸟之计,自己最想达到的目的根本没说出来。

第二天公子光就把这条计策献给了王僚,当然谋逆那轱辘掐了没说。

王僚听了在之后兴奋不已,这么说,我们吴国也有称霸的一天了?

关于这次任务的执行将军,公子光首先谦虚地表示,自己前几天由于骑马不慎,造成大腿不是粉碎性骨折但是骨裂是跑不了的,所以恐怕不能上阵杀敌了。

王僚对公子光同志的伤情表示了亲切慰问,同时希望公子光同志注意身体,早日康复,回到杀敌的战场上去!

公子光对王僚的问候表示感谢,同时提出执行任务的人选,他向王僚推荐了将军掩余、烛庸,并建议由公子庆忌出使,召集郑国和卫国的军队,由延龄季子出使晋国一探究竟。

公子光的建议得到王僚的肯定,当天工作计划就迅速布置了下去。

按照公子光的部署,所有吴国骁勇善战的将军为了吴国都在外奔波,不是上阵杀敌就是出使联络,吴国国内就剩下受伤的公子光。

建议者造成吴国如此兵力部署,仔细一看其实挺吓人的,公子光你这是要干吗?

掩余和烛庸率领两万吴军突袭潜邑,潜邑大夫一看,怎么着,来拚命来了?我们潜邑怎么招惹你们吴国了?平时没这么大动静啊!

一看难以抵抗,潜邑大夫命令,给我把大门关紧了,不许随便应对!赶紧派人回郢都告急!

消息传回郢都,所有的人一片哗然。

太可怕了,这吴国怎么这么不讲究,趁着我们国丧的时候攻打我们!

楚昭公刚上任也没经历过这么大的事情,而且带着一帮子奸臣加馋臣,说实话这时候要打也不知道谁能上阵啊!

多亏公子申建议,不能轻易放任吴军,必须给他们迎头痛击。不然给了吴军希望,说不定会大举进攻楚国!公子申建议派左司马沈尹戍率领一万楚军紧急救援潜邑,再派左尹郤宛率领一万水军,袭击吴军后队,造成他们的混乱。

再说吴军正在包围潜邑,忽然有报告楚军来援兵了!

要说楚军虽然霸道,但是和吴军历次作战还都是吃亏多,所以当下掩余命令分兵两队,一队包围潜邑,一对迎战。

谁知道这来的楚军非常奇怪,根本不与吴军作战,却用石头将樵汲之路堵塞了。

掩余和烛庸还在奇怪,来得神秘人马?工程兵?

又有消息传来,楚军将江口堵住了!

这下子吴军慌了,跑来侵略楚国,这不是让人家首尾夹击要被瓮中捉鳖了么!

掩余命令两队吴军分为犄角之势安营扎寨,不和楚军交战,派人赶紧前往吴国求救!

公子光闻言胸有成竹,这正是臣请郑国和卫国帮忙的关键所在啊!王僚一听,赶紧的,麻溜让公子庆忌率领郑国和卫国联军进兵!

吴国四位公子都走了,公子光笑了。

伍子胥说您现在可以寻找锋利的匕首武装专诸了。

公子光说何必寻觅呢?过去越王允常派欧冶子铸剑,将其中三把献给了吴国,也就是“湛卢”、“磐郢”、“鱼肠”,其中鱼肠就是锋利的匕首,削铁如泥,先君将鱼肠赐给了我,现在就在我床头藏着。这把鱼肠剑夜里最近经常放光,是不是到了用它的时候了呢?

第十章    谁与争锋

倚天一出,谁与争锋?

没有倚天剑的时候,鱼肠也是非常犀利的。

公子光请专诸和伍子胥一同观赏鱼肠剑。

一说到赏剑那一定是有故事的,高太尉说要赏剑,不就让禁军教头林冲落入人生最痛苦的陷阱了吗?

公子光请专诸赏剑,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时机到了!

专诸也是爽快人,一看鱼肠剑不同寻常,立马知道,这是要让自己出手刺杀王僚了,不过专诸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要禀告过母亲才能从命。

专诸的母亲就是那位能够一嗓子让专诸从致人于死命的状态迅速恢复平静的老妇人。

其实那并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因为爱。

因为对母亲的爱勇猛如专诸才能压抑心中怒火。

同样,今日专诸就要走上刺客之路,他必须要先和母亲说明白。

如果这世界上有人能够阻止专诸,那就是专诸的母亲。

专诸不怕死,但是他怕母亲为自己伤心。可是等见到母亲的时候,样貌粗鲁的专诸不由得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娘啊,娘,你就是我放不下的人啊!

专诸的母亲沉默良久,反而劝告专诸不必悲伤,凡人必有一死,如今你能够为公子光做成这件大事,也算是报答了公子光对我们的恩德。不要记挂娘。

怎么能不记挂呢?

可是公子光对他的知遇之恩又是不能不报答的。

专诸和他的母亲不懂得什么宏伟的道理,也不明白斗争险恶,只知道最朴素的知恩图报。

专诸不听犹可,一听之下,更加悲伤,咧开大嘴痛哭不已。

咱们母子就此要永别了吗?

这哭声撕心裂肺,让专诸的母亲也为之难过。

世上有哪个母亲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走向危险呢?

母亲总是最勇敢的,不是因为她勇敢,而是因为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母亲疲惫的说自己渴了,让专诸去河里打些水来。

专诸抹一把脸上的泪水,提着水桶出去了。

水声潺潺,但是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