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乡村的悠闲生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瑞感觉到它马上会发飙,它若一发飙,自己的这一番轻柔努力就白废了。在这关键时刻,方瑞没有犹豫,双手再次骤然发劲,死力了地握住了巨鳝往上一提,因为鳝身部分出了泥面,是以方瑞这次成功地把巨鳝经提出了泥面。

烈日下这巨鳝火得透亮,红得刺眼,整个一米多长的鳝身就像长长一截烧得通红的大铁棒!

大家伙一看,傻了眼,这是蛇还是什么?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方瑞就疾速地把巨鳝往杨志成手中的桶里一丢,然后一把夺过发着呆的老扁手中的桶子,怦地盖在了杨志成手中的桶子上。巨鳝在桶子里啪啪啪地撞击着,力道大得惊人,略有些小小得意的方瑞忙是用力地把两个桶牢牢地摁住了。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建房子的地'

方瑞就这样捂着桶子。

叫了众人带上竹搂子回到家中。

把火红的巨鳝放入院中的水泥缸子里。

显然这巨鳝的性子比上次那条巨鳝要火烈得多,在水泥缸子中的它瞪着黄豆大的眼睛,鼻孔中发着扑哧扑哧愤怒的声音,这声音跟眼镜蛇要暴走时的声音很是相似……巨鳝在缸子里从这个角落窜到那个角落,试图窜出这缸,好几次它都差点窜了出来,结果被方瑞一巴掌就扇了回去。

方瑞仔细地打量着这巨鳝,发现它形体与普通黄鳝还是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它的肤色,跟上次那条巨鳝一样的是火红色,而且这条明显比上次那条要红得愈发透亮两分……再看这条巨鳝,体长达到恐怖的一米,身子最粗处倒是跟上次那条差不多,方瑞大略地估计了下,这条巨鳝的体重至少有三斤。

“瑞子老弟,这是什么黄鳝啊?”大家伙都围在缸子边上又惊又诧地看着,辩认了半天也没辩认出个什么来的杨志成疑惑地问道。

“我也不清楚。”方瑞摇了摇头道。

“瑞子上次你不是抓了一条养在池塘里吗,这条你又打算怎么处理?”老扁道。

“你们看啊,鳝鱼有青色,黑色,黄色,像这种红鳝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而且我所抓的这两条的块头都是那么大,我想它们应该是鳝类,但与黄鳝不是同一品种……所以,还是先养着吧。”方瑞琢磨着道,管它去呢,养着看看吧,或许笼子那里条是还没下卵的母鳝,这条正好是公鳝呢?没看到这条巨鳝比笼子里那条巨鳝形体长出近一半,体径却是差不多吗?这不正是母肥短公细长的表现吗?

“都这么大了,养着还有什么意义,不如今晚上……”老扁揩了揩嘴角,嘿笑道,不过后面的话没说出来,方瑞正瞪着他呢。

“我觉得还是按照瑞子老弟的意思,先养着吧,这般稀有的红鳝吃了可惜了。”杨志成附和着道。

其他人亦是赞同养着,林芳芳更是剜了老扁一眼,老扁就讪讪地笑道,“我开玩笑的呢,这红鳝比大熊猫还稀少,吃了真的太可惜了,就算养不出个名堂来,到时也可以拿去弄个展馆,收个门票啥的吗……”

方瑞懒得听这厮扯,到屋里寻了个蛇皮袋子来,拿了根捧子颇费了些劲把红鳝给弄进去袋子里,然后把这红鳝给放到了池塘的竹笼子里,放完后站在池边美美地想着:或许这两巨鳝真的是一公一母,搞到一起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

适才老扁他们三支钓钩一共钓了四斤多黄鳝。

而方瑞的竹篓子里一称竟有十三斤多。

杨志成他们对方瑞这抓鳝的功夫是敬佩不已,刚刚钓得兴致大起的几人问方瑞还要不要去抓鳝。方瑞一边分着大鳝小鳝一边摇了摇头说不去了,几人见方瑞真不想去,就自个又操了家伙祸害田里的黄鳝去了。

杨志成他们真的是钓鳝钓到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

这中午吃完饭才午休了片刻,又顶着草帽提着酱油瓶出去了。

方瑞看得直苦笑,被他们这些家伙这么一折腾,自己接下来的黄鳝就没那么好抓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钓黄鳝的把黄鳝钓出来后,黄鳝洞不是还在吗,然后这抓鳝之人找到这洞,手理进去一通,空的……

正想着,忽听到卧室里传来小怪喊饿了的叫声。

方瑞就去把它给抱了出来,然后去厨房拿了中午剐下来的鳝鱼内脏跟骨头喂它,这些东西血腥味极浓,小怪喜欢着呢。

看小怪吃得欢喜,趴在竹床上看电视丫丫妮妮就扔下喜羊羊灰狼狼,过来逗弄神鸟。

以前神鸟除了方瑞跟余英红外,对任何人的逗弄都是暴力相向的,记得第一次丫丫妮妮逗它时,它就毫不留情地给了两丫头一人一下,都把两人给啄哭了,方瑞当场就把神鸟给狠狠地教训并教育了一顿……

小怪受了教训跟教育,对丫丫妮妮的逗弄再也不加理睬。

丫丫妮妮一人用筷子夹了段鳝鱼骨头,在小怪的嘴边晃悠了半天,见小怪无视之,也没了劲,又重新看电视去了。

小怪吃饱了,方瑞逗着它玩了会,把它给哄睡了,就去屋外桑树上搞了些桑叶。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喂养,十几条蚕宝宝已经不再是那白胖胖的模样,它们现在清一色的通体淡淡黄色,估计再吃几顿桑叶,它们也就要吐丝结茧了。方瑞把小盒子里的蚕便便跟残留桑叶茎干清理掉,换上新鲜的桑叶。

到下午五点多的样子,老扁杨志成他们回来了,三个桶子,老扁跟林芳芳的最多,有两三斤,杨志成排第二,最少是是郑志清夫妇,只有一斤多一点点。

等众人洗了把脸后,方瑞杀开了剩下不多的两个西瓜,大家伙围着桌子边吃边聊。

这段时间的聊天建房子是主题,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杨志成用纸巾摸了把嘴上的西瓜汁,问方瑞能不能整十亩地出来,弄一个小农庄加花园。

大家伙的意思也都是要弄一大块地,几位包括丫头俩在内的女流都已经规划好了,说要正中心建一栋漂亮的大房子,然后在地的四周围上高高的墙院,再在墙院根下种上爬山虎什么的攀爬植物,将墙院变成一堵绿墙……然后在院里把池塘、花园、果园、菜园子整出来,再在园子里养殖些鸡啊鸭啊神马的……总之要把园子整得自然又美观,而且一年四季吃的菜啊肉啊跟水果啊些东西园子就能满足……

方瑞笑道,“咱小台儿村虽然地广人稀,但是每家每户也就只有那几亩责任田地,其余像山丘啊山林子啊等等都是村共有的……如果建房子占到公家的地,需要村里批,这要是个几分一两亩的应该不是问题,但这十亩地吗,太夸张了。”

郑志清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夸张的,人家修处陵园都几十亩地的整呢。”

方瑞道,“那是极个别变态的行不。”

大家笑了笑。

杨志成就道,“以老弟你在村里的威望,批个五六亩地应该没问题吧。”

方瑞淡淡笑道,“一下要村里五六亩地,这不好,就算村里批复了,村民们也有想法不是……到时他们也要这样搞,村里批还是不批?”

杨志成挠了挠头道,“是不能搞特殊化,会带坏风气,可没有几亩地,也就弄个小院子,那太单调了点……老弟你的意思呢?”

方瑞呵呵笑道,“五六亩地批是肯定批不来的,但咱们可以花钱买吗。”

'正文 第九十九章 谈地'

傍晚时分,把晒在坪里的谷子给收了起来,挑回屋子里。

这些谷子都晒了好几个太阳,已经晒得很干了,到时只要再过两遍风车,把那些空壳谷跟不甚饱满的谷子筛选出来,就可以辗米出来食用了。

收完谷子后,方瑞挑选了两斤多黄鳝,又到后林子里捉了只两斤左右的鸡,跟老妈打了声招呼,去了村支刘富民家。

屋前一处晒谷坪,这是平阳乡村的特点。来到刘富民家里,刘富民跟他婆娘窦桂花还有她女儿刘兰正在屋前晒谷坪里收谷子,晒谷坪的边上是一个木制的摇蓝,摇篮里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正睡得香甜。

方瑞微笑着跟三人打着招呼。

“支书老伯,桂花伯娘,吔,这不是兰姐吗,嘿,兰姐,啥时候回来的?”

“小瑞,哈哈,你小子总算舍得来老伯家了……你来了是给老伯面子,是看得起老伯,还提什么东西啊,这太生分了不是……”

刘富民正在用皮箕把谷子盛往箩筐中,看到方瑞忙是放下手中的家伙,乐呵呵地过来,一看方瑞手上的东西,皱了皱眉,旋即又绽开朵花来……他婆娘看到方瑞也很是高兴,忙请方瑞到屋里去坐……他女儿刘兰则是疑惑地看着方瑞。

“兰丫头你不会连小瑞都不认识吧?”窦桂花用手在刘兰面前一晃笑道。

刘兰还是面带不信地看着方瑞,方瑞见她仍然这神态,就笑着打趣道,“兰姐你不认识我了吗,当年我可是你的头号跟屁虫啊。”

这刘兰比方瑞大五六岁,当年她可没少带着方瑞他们这一帮小字号去捣鼓事儿,像上树掏鸟蛋啊,下河摸虾蟹啊,掘人家地头的红薯烤着吃啊,还有偷人家的香瓜、西瓜、桔子、梅子、李子神马的那更是家常便饭了。不过这丫头实在是鬼精,从来她都是总指挥来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疆场之外,她就动动嘴皮子、出出鬼主意,战后给大家分配一下战利品,顺便把最多的一份装她兜囊中,说穿了她就一盗贼头子……

只是后来她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后,就去了外面读书,再有方瑞南漂五年,掐指一算,方瑞怕是有那么些年没见过她了。

“你是小瑞?方瑞?”刘兰打量了方瑞半天,总算开口了。

“你这丫头,他不就是小瑞吗。”窦桂花瞪了女儿一眼道。

“呃迈嘎的,当年穿着开裆裤的小家伙居然长这么大一帅哥了,还成了网上被网民奉为孤胆英雄的神人哥。”刘兰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透着淡淡知识分子的气息,可说话的她却不改当年那假小子的性子。

“兰丫头你说啥网上,啥孤胆英雄,啥神人哥?”刘富民好奇地问道,他只知道现在整个小古镇都在传方瑞英勇救人的事,而且镇里的人都很是敬佩他。

“爸,网上你不知道啊,互联网啊,用电脑上用手机上的那个。”刘兰向刘富民解释道。

“这个,爸没见过,但听说过,好像镇书记跟镇长办公室就有吧,不太确定……你说小瑞在网上成孤胆英雄,成神人哥是啥回事?”刘富民急切地问道,小瑞在网上受到那么高的赞誉,拥有那么大的名气,这不正是小台儿村的骄傲吗!

刘兰看她爸这急样,颇是好笑,当下把网上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事情很简单,就是上次塌桥时方瑞为勇救丫丫妮妮而坠落河中的视频传到网上后,被疯狂转载,他的事迹一时成为网上最热的话题,网友纷纷称赞方瑞的英勇无畏行径,论着论着方瑞就上升到了孤胆英雄跟神人哥这一高度了,不过可惜的是,大家都知道孤胆英雄、神人哥的存在,却不知道方瑞是何许人也。

听得女儿这么说,刘富民就一拍巴掌,连叹可息了,这出名的机会白白糟蹋了啊。

方瑞却是淡然地笑了笑,这不把自己的名字给泄露出去,不正是自己和当天现场拍摄了视频的人的外地游客要求的吗。至于其它参与到搜救【文!】行动的村民,他们交不【人!】交代都没所谓,就像村支书【书!】刘富民一样,他们大部分【屋!】人连网络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

刘富民让方瑞去屋里坐。

方瑞摆摆手,反而帮着收起了谷子。

刘富民连赞这娃好样的,不愧是咱小台儿村的。

刘兰就笑她爸往自己脸上贴金,

窦桂花笑道,“你爸就这个德性。”

刘富民就嘿笑着道,“贴金就贴金,小瑞都成网上的孤胆英雄神人哥了,咱做支书得总得跟着沾点光不是……好了,桂花你别收谷子了,快去把小瑞提过来的鸡跟黄鳝给拾掇了,另外那过年的腊肉你给好好地整一盘,今晚咱得跟小瑞好好地干几杯,好好地沾沾他这孤胆英雄的光……”

窦桂花应了声,放下手中的家伙就要往堂屋里去,方瑞忙是喊住,“桂花伯娘别,我家饭都做好了,等着我回去吃呢。”

刘富民就眼珠子一瞪道,“小瑞你是不想把光让老伯给沾了吧。”

见刘富民都这样说了,方瑞也没法再拒绝,再拒绝就是看不起人、不尊重人家了,只好道,“好,待会咱好好敬你老伯几杯。”

“这就对了吗。”刘富民露着几颗被烟薰黄的板牙就乐了,眼珠子一转,似想到什么,“小瑞提着个东西来老伯家,是有啥事吧?”

方瑞也不拐弯抹角,把想建房子的事说了。

“小子不错吗,都要建房子了……是不是想让村里给批块儿?”刘富民一听就知道方瑞的意思。

“本来是想在老屋子上建,可老屋子拆了暂时没地方住,而且这老屋子住了这么多年,都有感情了,也舍不得拆……所以,想让村里批块地儿。”

“怎么,自家地头小了?”刘富民微笑着道。

“嗯,我打算把新屋子建到老屋子后面偏西的那处山坳下,那里环境不错,而且我们自家有一亩多竹子,还有六分地……”

“不是吧,你自家一亩多竹子六分地还不够你建栋房子啊,小瑞你这不是要建房子,而是要建座花园吧。”刘富民听得咋舌不已,一般来说建个六间房加一堂屋,再加上杂屋茅房,顶天了也就亩来地,这一亩六分地还不够用,这不是要建花园是要建啥?

“我倒是想建座花园,可腰包不同意啊……咱其实就是想把场面搞大些,在屋子的前后附近弄些池塘、菜园子啥的,这样也方便栽种……”

“那你说说,要村里批多少地?”刘富民捏着下巴道。

“除去我自家那一亩六分地,批个**亩就差不多了吧。”方瑞风轻云淡地道。

“什么,批**亩地就差不多了?你小子还真不是建花园,你这是要建庄园啊!”刘富民一听差点下巴都没掉下来,完了就凝然地沉吟起来,半晌后才道,“**亩地有些过了,村里人怕是要有意见,小瑞你也知道,按照村里的老规矩,一户人家最多就一亩两亩地……你小瑞给咱村争这么大的光,可以做个特例考虑,不过顶天了也就三四亩吧,而且这事我个人说了还不算,得村委会上通过。”

方瑞笑了笑道,“还是算了吧老伯,咱小瑞不能占村里的便宜不是……你们就研究一下多少钱一亩吧。”

刘富民一听松了口气道,“你小子逗我呢,早说吗……成,多少钱一亩明儿我们讨论一下,总之贵不了你小子……不过即使你花钱,**亩地也给不了你,最多六亩……咱村里马上就要搞旅游开发了,不准到时像那啥SHBJ一样,寸土寸金呢,这**亩地一下全给了你,村里不是亏大发了吗。”

“老爸你还有这眼光,不错啊,村里的前景都让你给看透了,这村支书当得行啊。”刘兰一听她爸这话,夸赞道。方瑞附和着笑,不是奉承,这刘富民的村支书确实当得称职。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下午上首页强推,呵呵,这推荐老九一直想都没敢想啊,不想今天竟上了……呵呵,谢谢兄弟们的一路来的支持啊,当然期待大家更加给力的支持了,收藏,推荐票票……)

'正文 第一百章 梅子酒'

刘富民家的格局跟方瑞家大同小异。

方瑞在灯光比较昏暗的堂屋里坐定,左边厢房中刘富民就嘿乐着走了出来,他的怀中宝贝般地抱着一个小坛子。

刘富民来到桌边,颇费了些功夫把层层封住的坛口子打开,再小心翼翼地向方瑞面前的酒杯中注酒。酒满七分,止住,完了刘富民还用酒坛口子蹭了蹭杯沿,似乎一滴都舍不得浪费似的。

酒一出来,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扑鼻而来,深深吸一口,仔细辨别,其间竟还夹杂着淡淡的梅子香。方瑞本见刘富民那庄重谨慎的神态就很好奇,现在一闻之下顿时更是来了精神,看着搪瓷杯略带红色的酒,忍不住欣喜地道,“老伯这是你那传说中的梅子酒?”

刘富民笑而不语,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上。

方瑞见刘富民那神色,顿时明白这酒不就是梅子酒吗。

梅子酒其实很普遍,在小古镇爱喝酒的老一辈们,每年总会泡个一桶。这酒泡起来很简单,把洗净的平阳本地梅子往装酒的塑料桶里一放,再把口子严严实实地封起来,过几个月就OK了。

刘富民的梅子酒泡法也差不多,但刘富民泡出来的梅子酒在整个小台儿村周边很有名气。其实刘富民也没什么秘诀,用村里尝过他酒的老人们的话来说,就是他的酒除了用瓷坛子,用最好的酒,用最好的梅子外,就是用最细的心酿出来的……

事实上,刘富民每年在梅子收获的季节都会烤一缸烧刀子,别人一缸酒要煮个二三十斤米酒,但刘富民会把这缸酒的出酒量控制在五六斤左右,这样酒的浓度才能更高、酒中更富大米的精华,如此酒才能更加厚重醇香……然后刘富民会从自家梅林中挑出最好的几斤梅子,反复洗净,把水滤干,再一颗颗地把梅子放入坛中,然后将酒坛子层层封死,再把酒窖藏起来……

正是因为每一个步骤都花费了足够多的心思,所以刘富民制出来的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