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海军部工程总署的设计师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将航速增加到3节以上。

    搭载9门381毫米主炮是不可能改变了,为了得到32节航速,锅炉需要增加10个,这样装甲重量就得减小3000吨,于是重新设计后,隋级战列巡洋舰的水线带装甲只有240毫米,炮塔正面、司令塔正面、弹药库、轮机舱、燃油舱等重点部位全部330毫米。

    但在最终定型时,设计师们认为既然是对抗英国和美国的战巡,他们的战巡的装甲普遍薄得很,280毫米就足够了。

    于是重点部位的装甲厚度降至280毫米,这样可以多安装5台锅炉,使得航速提升至弘节,继续成为世界火力最猛、速度最快的战列巡洋舰。设计师们这样做,其实是海军部担心未来战列舰的航速越来越快,将来恐怕得逼着战列巡洋舰退出历史舞台,海军部的官员们不甘心这么快就让战巡推迟历史舞台,所以他们尽可能的要保住这个项目。

    不过,海军部很快就知道了,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在听取海军报告时,明确表示,下一级战列舰如果航速达到30节,那么战列巡洋舰计划…

    将取消。而海军部工程总署的设计师们心里都很清楚,因为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的关系,各种设备的研制速度极快,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下一级战列舰肯定会达到30节,于是他们暗地里已经将隋级战列巡洋舰看作是中华帝国最后一级战巡了。

    德国海军为了对抗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建造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与之对抗,但是德国的主炮口径进展太慢,更不是世界海军军备竞赛的建设步伐,因此不得不继续从中华帝国引进15英寸大口径主炮技术和设备,同时蒸汽轮机系统还得从中华帝国进口,这使得德国拨款5亿马克的造舰经费,其中3

    亿马克被用在从中华帝国进口主炮系统、蒸汽轮机系统、火控系统、无线电系统等昂贵设备。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设计排水量为30530吨,最大排水量:34200吨,成为德国海军第一级超过三万吨级的超神弓型战列舰。武备为8门双联装381毫米/45倍径主炮,4座双联装炮塔,16门单装152毫米副炮,10门单装88毫米炮,5座60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

    安装德国本土生产的旧台桑尼克罗夫特燃油锅炉,从中华帝国进口的3套帕森斯09式蒸汽轮机机组,主机功率48000马力,最大航速达到22

    节。

    原本可以达到24节的,但是德国强调装甲防护,要顶得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炮击,因此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装甲达到350毫米,炮塔(正面)380毫米:指挥塔380毫米,其他重要部位也都在350毫米以上。这样一来,装甲总重量大幅度提高,使得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航速还停留在22节水平上。

    当然,这是德国人的xing格所致,他们喜欢牺牲速度换取装甲,就向英国人喜欢牺牲装甲换取速度一样的执着,甚至是固执的要命,谁也改变不了他们。

    而德国的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作为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简化装甲版本,该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也参考中华帝国的隋级战列巡洋舰设计,但德国人的重视防御力量的思想使得该级舰还是装备了280毫米装甲防护,比英国的声望级多了82毫米。因此速度也下降至27节,可以说一旦面对英国的25节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那么将是一场噩梦。!。

正文 第364~365章 驱逐战列舰【两更】

    第364~365章驱逐战列舰两更

    中华帝国挑起的全球海军军备竞赛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欧美主要列强海军全部被牵扯进去,巨大的海军军备开支令欧美各国的财政连续五年保持巨额的财政赤字,军备开支最低占年度财政预算的40,最高已经达到了60以上。

    其中英国因为国家脸面问题,始终奉行德国每增加一艘主力舰,英国海军就增加两艘主力舰的政策,以至于英**费开支在1911年财年已经攀升到了1。2亿英镑,占年度财政预算的61。而德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军费开支也达到了32亿德国马克,占全年财政预算的59,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不光有大海军扩张计划,他的陆军也要保持世界第二陆军强国的地位,因此加起来的军费开支也不低于英国多少。

    欧洲两大经济强国陷入了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当中无法自拔,英国因为曾经遭到中华帝国的疯狂的掠夺,经济损失较大。加上八国联军的殖民地洗劫,英国为了夺回失去的殖民地又发动了几场战争,消耗也很大,因此英国最先受不了了,于1911年初,新登基的英王乔治五世以威廉二世的表弟身份访问德国柏林,要求英德之间停止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

    然而,德皇威廉二世对刚刚继位的表弟英王乔治五世的态度很是强硬,希望给这个年幼的表弟一个下马威,让英国率先服软。

    但是,威廉二世低估了他这个表弟的脾气,结果二人不欢而散,英德和解的最后一次机会失去,从此英德两国继续保持庞大的海军军备竞赛,哪怕财政吃紧,两国也都不停止。

    英德两国继续大规模进行海军军备竞赛,高兴的是法俄两国,因为这样英国就会放弃最后一丝和解的念头,跟协约国的合作更为紧密。

    不过,法俄意奥四国在军备竞赛当中显得吃不消,他们的国力比起德国和英国来说,差的太远。

    法国海军已经无力支撑庞大的海军军备竞赛了,1909年时,法国政fu批准建造四艘搭载14英寸主炮口径的里昂级战列舰和两艘搭载14英寸主炮的jemmapes级战列巡洋舰(jemmapes号和瓦尔密号valmy。1910年时,法国财力已经非常的紧张了。法国财政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预算来建造更多的15英寸主力舰了,最终咬牙批准建造了三艘黎歇留级richelieu战列舰和两艘布维涅级bouvines战列巡洋舰。这可以说是法国使出吃奶的劲好不容易批准的项目。而到了1911年财政已经不可能在批准建造更为强大的主力舰了,于是法国海军在战前的最后一级战列舰便是15英寸主炮的黎歇留级,最后一级战列巡洋舰则为布维涅级,此后法国财政再无力为海军新增主力舰了。

    同样,意大利海军在1909年还随着世界海军军备竞赛的洪流建造了搭载14英寸主炮的弗朗西斯科。卡拉斯里奥franseracciolo级战列舰四艘(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号franseracciolo、弗朗西斯科莫罗斯尼号francerosini、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号cristoforlombo、马卡提尼奥。卡罗那号marcantonil,无战列巡洋舰计划。到了1910年,中美英德四国陆续出台15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后,造价已经飙升至400万英镑(2000万元龙币),意大利财政预算面临严重挑战,最终意大利海军也为了要面子,咬牙开工建造了搭载15英寸主炮的维托里奥?维内托vittoriveo级战列舰四艘(维托里奥?维内托号vittoriveo、利托里奥号littori后改为意大利号italia、罗马号roma、因佩罗号impero),同样没有战列巡洋舰计划。而到了1911年时,意大利的财政赤字已经超过了警戒线,不可以再投入海军军备竞赛的造舰预算了,那样意大利的财政将崩溃。

    正巧,意大利发现法国1911年财政预算也没有追加海军造舰拨款预算,预算立即跟法国秘密协商两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停止扩张,双方都承认对方海军在地中海的存在和利益,意法两国同时停止在地中海进行军备竞赛。

    作为同盟国成员,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地位早就沦为三流海军的奥匈帝国,在建造了最早期的三艘神弓型战列舰后,从超神弓时代开始,奥匈帝国海军便拿不出钱来建造了。好在意大利和法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力量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奥匈帝国海军没有建造超神弓型战列舰,德国也没有对其强求。

    同样,在协约国成员当中,沙俄帝国本来海军力量就不行,中俄战争后,沙俄帝国的海军事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既没钱打造舰队,又没技术,面对世界主要海军强国日新月异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沙俄帝国海军只能望洋兴叹,只有羡慕的份。

    本来,沙俄海军从中华帝国购买了二手的登云级战列舰和建威级战列舰,一共九艘准神弓型战列舰曾经让俄国海军兴奋了好几个月,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九艘准神弓型战列舰已经过时了。土耳其海军从中华帝国进口的神弓型战列舰对俄国海军有着绝对优势,德国海军的神弓型战列舰和超神弓型战列舰更是让沙俄海军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更气人的是,小小的希腊海军竟然也能够获得两艘中华帝国为其建造的变态版超神弓战列舰,12门356毫米巨炮让俄国海军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实在太没面子了。

    当然,沙俄海军并没有放弃研制本国的神弓型战列舰,但可惜的是沙俄海军的技术实力太差,当沙俄海军开始开工建造神弓型战列舰甘古特级时,俄国海军将甘古特级战列舰搭载了4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认为完全可以打败中华帝国的神弓号战列舰和英国的无畏号,以及德国的拿骚级战列舰。

    不过,很快沙俄帝国海军就悲催的发现,俄国的甘古特级战列舰只有不到200毫米装甲和23节航速,介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不上不下的成为了鸡肋战舰。

    而且,等到沙俄帝国的甘古特级战列舰下水时,中华帝国、德国、英国、美国等主要海军强国的主炮口径已经达到了14英寸,进入了超神弓战舰时代,沙俄帝国海军一下子就落后了一大截,甘古特级战列舰还未完工就已经过时了。

    于是,沙俄海军立即开始设计14英寸主炮,计划装备给正在设计当中的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

    1910年1月,俄国驻伦敦和君士坦丁堡的海军武官同时向彼得堡递交了紧急情报,土耳其从中华帝国造船厂订购的两艘14英寸的超神弓型战列舰的消息被证实。土耳其海军的扩军前景让俄国海军忧心不已。

    尽管如此,海军部并没有立即打算加强黑海舰队的实力。海军部认为必须节省经费留给已经开工的“塞瓦斯托波尔”级,以便她们能迅速完工应付德国人的威胁。但是内阁却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官僚们把黑海当成自己的后院,要求黑海舰队在任何时期都必须保证对土耳其海军的绝对优势。

    这样,海军部不得不违反自己的心愿执行杜马会议的命令,准备为黑海舰队建造可以与土耳其新舰抗衡的超神弓战列舰。

    海军参谋部以塞瓦斯托波尔级战列舰为蓝本,制订了技战术标准。参谋部认为在黑海那样的完全封闭水域不需要23节的航速,能有最大航速20。5节和短时过载航速22节即可。这样可以把更多的重量分配给装甲防护和武器系统,来抗衡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性能的土耳其战列舰。炮塔装甲要从“塞瓦斯托波尔”级的203毫米增加到250毫米,火炮的最大仰角也要放大到35度。

    尽管最初出现了背负式炮塔的设计,但海军部最终还是选择了单一甲板平面布局。早期设想的102副炮也被更换为130毫米炮,以对付敌方排水量日益增大的驱逐舰。3月,杜马通过了黑海舰队扩军计划,5月份经尼古拉二世签署后成为正式法令。扩军法案计划到1913年为止,拨款一亿零两百二十二万卢布为黑海舰队建造3艘战列舰(每艘预算两千七百七十万卢布),其余的钱用来购买9艘新式驱逐舰和6艘潜艇。

    沙俄海军部提出了黑海战列舰的大部分基本技术指标。使用柴油动力,并安装12门356毫米炮或5座305毫米三联炮塔。很显然,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同年4月,沙俄间谍进一步证实了土耳其在中华帝国订购的超神弓型战列舰,装备的是356毫米主炮。以中华帝国造船厂的丰富经验和高效工作体制,土耳其人获得超神弓舰并压倒黑海舰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沙俄海军部立即出面制止了技术部门关于柴油动力和五六个炮塔之类的讨论,当前要紧的是尽快为黑海舰队提供可以投入使用的超神弓舰。海军参谋部提出新舰应装备356毫米炮以获得对土耳其军舰的火力优势。但是炮兵技术委员会却表示异议,他们在4月份的报告中明确警告到:“奥布霍夫斯基工厂不可能在参谋部规定的1913年1月1日最后期限前,生产出足够数量能够装备黑海战列舰的炮身(37门)。如果非要使用356炮的话,那么必须将建造周期再延长一年半”。

    沙俄海军试图以向外国公司订购火炮的方法解决问题。参谋部先后向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维克斯公司,中华帝国的上海船舶重工、皇家重工、大连船舶重工、北洋兵器重工,德国的克虏伯,奥匈帝国的斯科达以及法国的施奈德公司发出邀请,想让它们参与356毫米炮的设计竞争。

    但是最后海军的研究认为,12门305炮可以对付敌方的8门356炮。头2艘舰计划装备305炮,最后1艘换上356炮。3艘神弓舰再加上一个总队的前神弓舰,完全可以打败仅装备2艘新式超神弓战舰的土耳其人。

    然而,俄国海军并未意识到超神弓级和神弓级已经不是一个等级的概念了,搭载再多的神弓级主炮,也无法打得过搭载超神弓级主炮的战舰。

    由于情况紧急,海军部命令波罗的海船厂立即把“塞瓦斯托波尔”级修改为适合黑海作战的战列舰。海军部同时希望波罗的海船厂和海军船厂在完成“塞瓦斯托波尔”级后,会积累起足够的建造无畏舰的经验。这样把黑海战列舰也交由彼得堡的船厂建造,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建造周期。

    但是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出现了,土耳其人会开放海峡的自由航行权吗?由于土耳其武装力量在1910年的土意战争中表现极为低劣,再加上英法意等强国也对土耳其海峡的封闭心怀不满。海军部期待着土耳其人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修改土耳其海峡航行条约,允许各国尤其是俄**舰自由出入。不过没过几个月,俄国人就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他们已经得知土耳其帝国正式加入了同盟国。

    于是,俄国人只好在黑海建造。新战列舰的设计已经于1910年6月22日全面铺开,北洋兵器重工、克虏伯和维克斯应邀参加。不过俄国人已经没有在国外造战列舰的打算,他们此举不过是为了借机会吸收国外先进的造船思想而已。

    俄国国内企业除波罗的海厂和海军船厂外,还有位于尼古拉耶夫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工业联合体及俄罗斯造船股份公司参加竞争。设计中途,海军部已经取消了在彼得堡船厂造舰的意向。缺乏经验的尼古拉耶夫厂和俄罗斯厂各自找了技术靠山——维克斯公司和北洋兵器重工。9月2日,海军决定分别在俄罗斯厂和尼古拉耶夫厂开工3艘舰,俄罗斯厂获得大头,2艘舰的建造合同,其中大部分设备从中华帝国北洋兵器重工进口。

    11月中,双方的设计经过对比,俄罗斯厂获胜。尼古拉耶夫维克斯方案的排水量为25100吨,比海军技术委员会要求的大,而且三轴动力系统不能满足参谋部关于使用4台主机的规定。10月30日,3艘战列舰同时举行了开工典礼,在俄罗斯厂造的命名为“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尼古拉耶夫厂建造“叶卡捷琳娜大帝”号。

    其实到“玛利亚皇后”开工时,其最终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为了加快进度,波罗的海厂和海军船厂为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完整的“塞”级舰工程图纸和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1910年12月13日,海军和俄罗斯船厂的合同正式签署。合同特别强调“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应在1913年9月2日以前进行试航。同年7月、8月和11月2日,全部图纸和建造方案完成后,“玛利亚皇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号才真正进入了施工阶段。造舰师分别为科罗马季、в?п?科捷科和m?n?萨斯诺夫斯基。3艘舰的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然而,进入1911年初,沙俄帝国的情报部门再次获得国际情报,中、美、英、德等国的军备竞赛进步升级,主炮口径已经猛增至15英寸。当然,其他国家早在去年夏天就得知这个情报了,只是俄国的情报部门总是比其他国家晚半拍。

    玛利亚皇后级刚刚开工就落后了,这实在是太过打击俄国海军了。

    于是,沙俄帝国急忙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始设计建造搭载15英寸主炮的超神弓型战列舰,定级为尼古拉一世级。但是,俄国海军连14英寸主炮的超神弓战舰都没搞清楚,技术上还得从中英两国学习,设备还得从中英两国引进。就连建造14英寸主炮所需的37个203毫米滚珠和轴承系统,俄国海军工业都无法制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