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枫还能说啥?感动的只剩下眼泪,那叫一个哗哗滴流啊。而小玉更是满腔感激,从此之后,拴住张枫天天吹着枕边风让他矢志效忠王辰浩。

    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够让张枫屈服,这就是所谓的文人傲骨,但有女人从中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又另当别论,从此这张枫就为王辰浩马是瞻,究其一生忠于王辰浩,为王辰浩立下汗马功劳自是不在话下。

    每个文人身边都有一个圈子,这张枫倒向王辰浩,他身边的好友们自然也会王辰浩办事,久而久之就都归拢到王辰浩帐下了。

    除了张枫,王辰浩在杨士骧和王士珍等谋士的指点帮助下,很快又收拢了阮忠枢和严修二人。严修好古书,尤其是宋朝的书籍最为喜欢。

    王辰浩得知他的爱好,伙同李幼仪连哄带骗的从张佩纶的夫人里李菊藕那里把一套宋朝的雕刻版资治通鉴弄来送给了严修。这个宋代雕刻版资治通鉴对于文人来说可谓无价之宝,王辰浩投其所好送给了严修,自是得到严修的好感,旋即将他聘请为幕僚,协助张枫打理新军的宣传工作。

    而这个阮忠枢也是举人出身,文采和张佩纶有的一拼,才华横溢。但他什么都清高强势,王辰浩是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拉拢他。后来得知他天生怕老婆,妻管严,于是王辰浩寄出李幼仪这个杀手锏,跟阮忠枢的夫人阮张氏套了姐妹关系,结果阮忠枢在阮张氏的命令下,不得不跑到王辰浩那里报到效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辰浩的幕府小集团展迅。文有张佩纶、杨士骧、王士珍、张枫、阮忠枢、严修等士相之才相佐;武有姜桂题、龚元友、梁华殿、段祺瑞、王英楷、杨荣泰、吴长纯、徐邦杰、任永清、冯国璋等将领们辅助,以直隶新建6军为基础很快打造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由于李鸿章还是北洋的老大,淮军系统依然掌控着北洋机器。尽管李鸿章默许王辰浩的展壮大,但是一个新集团代替旧集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李鸿章已老,很多事情和人并不是完全听命于他的。因此王辰浩想要取代北洋,还有相当的阻力。

    不过王辰浩并不急于一时,在他的幕僚团策划下,第一步是掌控新式6军,这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便是和旧淮军系统夺权,这就要靠新建6军在秋操中获胜,只有新军战胜旧军,有了实力,这样才有能力跟淮军系统叫板。

    新军的训练工作进展很顺利,王辰浩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参加训练,和将士们打成一片,这感情自是直线上升。

    而王辰浩除了工作上的胜利外,他个人在这段时间也得到了锻炼。肤色深了,身体强壮了,严格艰苦的训练加上娇妻的悉心呵护,这浑身也长出了肌肉块,给将士们的感觉不再是细皮嫩肉的书生,有些军人的气质了。

    在体能上面,王辰浩在全军依然是垫底儿的。

    不过技能上面,因为王辰浩有知识底子又聪明,很快便学会了一些格斗要领和射击技巧,应付街头流氓地痞已经没有问题了。

    对于王辰浩来说,事业、婚姻、个人都很充实,无疑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正文 第71章 拨款造舰

        1895年,甲午战争后的第一个年头,注定是一个整军经武的年份。

    纵观历史,这清帝国每一次挨打之后总会有一两年的热血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清帝国对于抵御外辱平息国内愤怒这方面还是比较积极的。

    一月份光绪皇帝批准了南北洋试炼新式6军的请求,全国各省不同程度的开练新军,北洋王辰浩的直隶新军和南洋张之洞的自强军走在了全国各省的行列之前。

    到了三月中旬,自强军在外国教员的训练下进度飞快,已经开始了营一级的合成演练,而直隶新军却还在新兵队列、体能训练期,就进度而言,南洋已经领先了一大截了。

    李鸿章虽然对王辰浩有信心,但是这朝堂上下可都瞅着他老李这个直隶总督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呢,这逢人就有问他:“你们北洋新军进度这么慢输定了!”

    这老李做了二十多年直隶总督了,高高在上受人夸耀惯了,哪能受得了这种眼光和询问?

    淮军内部也有人不满意,王辰浩一来就骑到了他们头上,他们忍了,怎么都是老上司的女婿,给个面子。可这王辰浩有些太不靠谱啊,整个新军启用的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将领,这官儿总得有先来后到的吧?他们这些熬了几十年的老将们都没排上号,硬是给晒鱼干了,他们不服气呀!

    宋庆部和聂士成部可以说是淮军系统的精锐了,宋庆和聂士成二人倒是没说啥,毕竟一大把年纪了,给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管着总不是个事儿。不过他们帐下的淮军将领们就不服了,人家张之洞都用老人练兵,这王辰浩凭啥只用新人呢?

    不满的声音一天天变大,宋庆和聂士成也觉得王辰浩有些瞧不起他们的兵,因此也不加以控制,任由他们牢骚。

    很快,不满的声音传到了李鸿章的耳朵里。李鸿章做事都是从大局着想,晚年的进取心已经不足了,和慈禧一个心态,维持原状。

    同时,李鸿章也有些担心,张之洞的自强军进度太快,而王辰浩训练的毕竟是新兵,他心里开始没底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跟宋庆和聂士成交换了一下意见,两位老将军于是提出也让他们按照新式操典进行训练,以确保秋操北洋获胜万无一失。

    李鸿章觉得有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给王辰浩一些压力,因此决定让聂士成和宋庆两部淮军也开始改编训练。

    王辰浩对此持支持态度,有竞争才有动力,他更是准备在秋燥中一举打垮南洋自强军和旧淮军,这样才能奠定他的北洋新军的强大战斗力,达到威慑效果。

    6军竞争开始变得激烈了,海军方面也慢慢拉开序幕。

    李鸿章为了巩固他直隶总督的位置,必须手握军队、财力才行。甲午一战,老李深知水6军都不如列强,因此若要保住政治资本,必须扩充。

    此时,6军有王辰浩的北洋新军正在开练,但海军八年未填船炮了,北洋水师各舰已经落后世界海军六七个念头了。

    李鸿章不敢保证王辰浩能够在秋操中胜出,因此他要做双保险,扩充海军以保全他的位置不动摇。

    三月二十日,李鸿章上书朝廷,称日本海军在英国订造了两艘富士级战列舰、俄国远东海军新增了两艘纳西莫夫海军上将级八千吨大型装甲巡洋舰,两国海军对北洋水师的威胁太大,请求拨款订造一批新式战舰。

    乙未财年,由于慈禧太后的颐和园工程完工,因此财年预算后结余大笔经费。之前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的事情已经引起很多国内有识之士的不满了,北洋水师和民间有一定的情绪。

    当李鸿章上书要求订造新式战舰时,慈禧太后考虑到老李三十年来一直忠于大清值得信任,因此索性做个老好人,决定送李鸿章一个人情,同意造舰拨款作为平复这些年挪用他的水师经费的回报。

    李鸿章高兴,朝廷肯拨款造舰,不但补充了北洋水师的实力,而且造舰费高昂,一旦拨款这朝廷财力就握在李鸿章的手里了,可谓一箭双雕。

    李鸿章七八年没捞着买军舰了,对于欧美列强海军的情况掌握和认识已经落后,于是找来王辰浩商议对策。

    王辰浩得知朝廷松口答应添置新式战舰后很高兴,加上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北洋水师总兵级以上将领们也都抵达天津参与新舰研讨会,王辰浩同他们阔别两个多月后再次相聚十分欢喜。

    而王辰浩担心他的蛟龙号安全,生怕长时间不在水师看着会被洋鬼子们窃取机密,因此以例行维护为由在获得李鸿章点头后,丁汝昌将蛟龙号秘密运抵天津,由王辰浩单独派亲信士兵保护。王辰浩查看了一番后,见蛟龙号没有被强行打开的痕迹才略为放心。

    直隶总督府衙,北洋办事房内,王辰浩同一干水师将领们谈笑风生。

    “还以为辰浩婚后会回到水师和大家共事,却没想到竟成了新军练帅,辰浩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瞒着大家伙呢?”

    丁汝昌的一句玩笑话却是道出了众人的心中想法。众人本以为王辰浩只通晓海事,不曾想他还会编练新式6军,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本事,众人佩服的表情中难免会有几分嫉妒。

    王辰浩微笑道:“本事谈不上,就是在海外看得多经历的多些,以各位大人的才智如果有机会在海外多呆几年的话,肯定比我知道的更多。”

    邓世昌这时起哄道:“听说张幼憔和杨莲府暗地里给辰浩当军师,看看咱家辰浩现在变得狡猾多了啊!”

    众人哈哈大笑,屋内一片热闹气氛。

    这时门帘撩起,李鸿章踱步进来,轻咳了一声,众人顿时悄声,纷纷起立恭迎。

    李鸿章环视一圈,见人都到齐了,于是点头示意,众人纷纷落座。

    “想必都知道了朝廷松口给海军衙门拨款添置新舰的事儿,找大家伙儿来就是商议一下。”

    

正文 第72章 促襟见肘的经费

        丁汝昌说道:“这是好事,咱水师七八年未添船加炮了,去年海战若不是有王大人帮忙,险些断送了水师,这购置军舰迫在眉睫。”

    刘步蟾将整理好的一份报告交给李鸿章,一边解释道:“据驻英公使处查,日本海军购置的富士舰和八岛舰排水量均在九千吨左右,仿造英国海军一万吨级的巴弗勒尔级建造,造舰费每艘八百万日元左右,因为经费不足预计三年后能建成就不错了。”

    李鸿章看完调查结果后点点头,说道:“日人这两艘大舰不论度、装甲还是火力上面都全面过我们现有的定镇二舰,威胁的确很大,不过好在还有三年时间,咱们追赶还来得及。”

    邓世昌说道:“不过就是太贵了!一艘就是八百万日元换成库平银也得六七百万两,两艘一千三四百万之多,日人靠着跟英国借款才买得起,但朝廷能给咱们这么多银子吗?”

    李鸿章道:“老夫估摸着今年能拿到八百万两左右,刨除其他消费,能余下四百万两,先付个头期买两艘,三四年内也能拿到军舰。”

    看起来这次朝廷还真大方,能给八百万两银子作为经费,往年不过四百万两,被挪用后只余一两百万银子左右,想起那段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众人顿时松口气。

    这时,林泰曾看见王辰浩一直没吭声,若有所思的样子,笑问道:“辰浩怎么不说话?你可还是咱水师的提督参议呢,不会是有了新军就忘了咱们了吧?”

    李鸿章转头看向王辰浩,笑道:“辰浩你熟知各国海军展情况,说说你的想法?”

    王辰浩看看众人,又拿过来李鸿章手里的调查报告看了一遍,最后苦笑道:“如果我说日本海军订造的两艘富士级战列舰排水量至少在一万两千吨以上,你们相信吗?”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李鸿章很快就想通了,问道:“你的意思是咱们的情报有误?”

    王辰浩点点头,不置可否。

    刘步蟾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这是驻英公使处给咱们的情报,总不会糊弄咱们吧?”

    丁汝昌摸着胡子,突然道:“想必驻英公使处也没胆量直接去造船厂核查,这数据恐怕是从英国舰政署直接拿来的,肯定有水分。”

    王辰浩说道:“英日是同盟关系,而巴弗勒尔级只是君权级的缩小版本,英国海军建造的两艘巴弗勒尔号和百人队长号都是要派到远东来,用来对抗俄国在海参崴最新的两艘吨位达到九千吨级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级大型装甲巡洋舰的。甲午战前日本海军已经过我们了,因此日本海军部不可能那么目光短浅,他们的对手早就瞄准了俄国远东舰队。英国人有的是钱,可以用缩小版的战列舰来对付俄国的装甲巡洋舰,但日本没那本钱,因此他得考虑更长远,据我所知,日本的富士级战列舰是君权级的改进版,战力强大。”

    邓世昌问道:“就算英国和日本是同盟,那英国人也没理由把最强的的军舰卖给日本啊?”

    王辰浩笑道:“任何军舰在设计时的目标都是世界最强大的,但军舰建造周期长,任何一款新式军舰下水到服役这段期间就已经过时了。日本现在经费紧张,富士级建造周期长达三年,这期间英国人将会有更先进的战舰下水。”

    被王辰浩这样一解释,众人才有所顿悟。

    李鸿章点点头,觉得王辰浩说得有道理,“日本海军对在造军舰保密这符合军事法则,迷惑我们以为他们的富士级只有**千吨,使得我们大意,若我们也订造**千吨的战舰的话就上了他们的套,几年后现人家的却比我们的多出好几千吨来,这实力一下子就被拉开了,相当于咱们的上千万两银子打了水漂。”

    188o年代后期日本的假想敌清朝的定远、镇远两艘德国制战列舰于北洋舰队服役。这两艘排水量达722o吨装设的铁甲巨舰。对当时日本海军最大吨位的扶桑号相比显得极具威胁。

    为此,日本计划建造能对抗定远、镇远的战列舰。不过基于预算问题始终未成。1892年日本计划建造124oo吨级战列舰。可是由于预算不足提案再度否决,改换缩小版的9ooo吨级战列舰。但是,翌年明治天皇主动带头节省宫廷费,加上公务员的薪俸减少一成的敕令,确保了战列舰所需的预算。

    不过,日本海军也正好用这个经费不足的借口晃骗全世界,隐瞒实际建造吨位。英国基于英日同盟关系也给予保密,这样一来不但骗过了清帝国,也把太平洋地区的俄国和美国也都瞒过了。

    日本向英国泰晤士铁工所订制建造富士号,阿姆斯造船厂订制八岛号。富士建造费1o38万日元,八岛建造费1o5o万日元。于1894年4月和11月分别动工,预计1897年6月竣工,12月服役日本海军。

    富士级是英国的皇家君权级战舰的改良型。前后各搭载4o口径3o5双联装主炮1座,1o门152单装炮,24门47射炮,5具45o鱼雷射管,可谓火力强大。其主机装备往复式引擎蒸气机关2座,烧煤锅炉1o座输出135oo马力,2轴推进极    这两艘战列舰一旦建成,将成为远东海面上最强大的战舰,对北洋水师的威胁相当大。

    众人听完王辰浩的分析,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将士们考虑的是两艘富士级战舰的强大战斗力,足以打垮整个北洋水师。而李鸿章和丁汝昌则是被经费卡住了,英日是同盟关系还得一千多万日元,清帝国跟英国关系处于低迷期,这价格至少一千万两银子。

    就算谈成了,这付款也得每艘四百万两银子,两艘就是八百万两银子,这只是造舰费,还有其他维持、保养等开支,这可是要掏空老李的全部经费了。

    想到这里,李鸿章感觉有些累了,于是道:“正卿和辰浩你们先商议着拿出个具体造舰方案来,老夫先得去趟海军衙门。”

    丁汝昌和王辰浩领命,都知道李鸿章去海军衙门跟奕䜣要钱去。

    丁汝昌摇头无奈的道:“两艘战列舰就得两千万两银子,这对于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两银子的大清国来说,这笔钱着实不好要。”

    王辰浩道:“而海军更是吃钱的机器,就算朝廷咬咬牙买了,日常开支也是个天文数字。若是不好好维护,千万两银子买回来的军舰很快就成了废铁。”

    二人说完,相视一眼,皆是满脸苦笑。

    

正文 第73章 工业与海上力量

        李鸿章离开后,丁汝昌继续主持会议,同王辰浩、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水师要员们商议购舰的一些细节,主要是对当前各国主力舰只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战舰作为新购军舰的设计蓝本。

    王辰浩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丁汝昌等人以王辰浩的看法和建议为主进行规划。在规划前,王辰浩先同丁汝昌等人合计了新式战列舰的级别名称问题,最终确定为登云级战列舰。

    海上力量威慑,必然引起海军军备竞赛,反过来亦然,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为了给登云级战列舰定位正确,把钱花到刀刃上,省去军备竞赛之苦。王辰浩跟丁汝昌等海军将领们需要掌握在1895年开工建造至1897年前后服役的各国所有军舰型号、级别、准备部署位置、针对哪国,以及该舰的具体战斗力参数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找出各**舰的差别和弱点来弥补登云级的缺陷。

    作为清帝国的第一级全钢制战列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