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王辰浩从蛟龙号管带升任水雷舰队总督官,品秩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变飙升至副将,相当于现代军衔的海军少将。

    作为水雷舰队总督官,王辰浩先得了解当代水雷的种类、型号、布雷方式、扫雷技术等相关知识。于是他从中选出二十名优秀的水雷手,他们负责给王辰浩讲解水雷的各种型号的布置方式和特点,最主要的是告诉他如何排雷,让王辰浩心中有数。

    水雷早就出现n年了,但第一次创响名头是在19o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用极其微小的水雷代价给日本海军造成多艘大型战列舰和巡洋舰触雷沉没,从此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水雷的作用。

    但在十九世纪末的最后十年里,水雷虽然有一定的展,但复杂程度远远不及后世。

    此时,世界各国的水雷大体有两种,一是漂雷,二是锚雷。漂雷没有固定位置,随波逐流,在水面漂浮。锚雷是一种固定在一定深度上的水雷,靠雷锚和雷索固定在在一定深度上。

    漂雷因为没有固定位置,因此只被广泛布置在宣战区海域内,随着海流潮汐自己漂,撞上它的几率并不大,但却可以吓唬敌人。

    航道和港口附近不敢放漂雷,因为如果漂到航道上和港口门口会误伤己方军舰和民船。因此航道和港口布防的水雷基本上都是锚雷。

    锚雷,顾名思义。就是水雷下端系着定深用的铁锚,以及防止水雷飘走的雷索(铁链子)。

    这个时期的水雷都是触性水雷,即撞击后产生爆炸,当然撞击需要一定度和吨位的船只才行,不能小鱼撞上也爆炸。

    北洋水师水雷营的每颗水雷上面有36根撞击触角,分作36o度方向布置,里面装着引爆水雷的击针底火。小型水雷每颗装药18o千克相当于一枚18寸黑头鱼雷爆炸当量,可以轻易炸沉2ooo吨级船只;中型用来对付五千吨级左右的船只,大型水雷爆炸当量达到三枚18寸黑头鱼雷威力,足以炸沉任何万吨级以上战列舰。

    水雷被称为“穷国的武器”,因为它造价低廉,布置容易,摘除困难1o倍至2oo倍以上,称为弱国防御沿海的最高性价比武器。直到21世纪全球还有52万枚二战期间的水雷没有摘除,因为成本太高缘故。

    不过,几十年后的压力、磁力、噪音等先进水雷此时还没有出现,因此才使得王辰浩敢用声纳和声波去探测水雷。

    虽然这个时期的布雷手段很简单,但排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排除一颗锚雷需要摘掉它的定身铁锚使其上浮至水面,然后收回。但水雷兵只能靠人力去摘除铁锚,因此往往一颗水雷下面挂着的铁锚重达好几吨,摘除它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和时间。而有的水雷直接将铁索拴在海底山石上面,人力很难将其拉出来。

    但这些对于王辰浩来说相当简单,蛟龙号的机械手臂水下起重能力完全可以轻松搞定它们。

    王辰浩很快搞定水雷舰队的分工问题,他驾驶蛟龙号负责探测出水雷位置,并托起雷锚和雷索,剩下的摘除雷锚、雷索,移走水雷的工作由水雷营官兵们来解决。

    这是对付航道锚雷,对付港口外的漂雷也无需王辰浩操心,水雷营官兵们拿张大鱼网就可以拖走了。

    王辰浩这边敲定了水雷舰队相关事宜后,丁汝昌那边也准备好了雷击舰队。

    雷击舰,后来代表鱼雷驱逐舰,此时表示鱼雷艇组成的舰队。

    北洋水师主力舰队拥有十五艘鱼雷艇,分别为“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龙”、“定一”、“定二”、“镇一”、“镇二”、“中甲”、“中乙”、“干一”、“干二”等十五艘。

    看名字就可以知道它们是由北洋水师各舰驼带的,左字头由左翼各舰搭载,右字头由右翼各舰搭载,定镇二舰上面可以搭载三艘鱼雷艇,中甲、中乙由济远舰驼带,干一、干二由致远舰搭载。

    这些鱼雷艇中,一般都在28吨至74吨之间,搭载一具15o度广角鱼雷射架,度13节~16节之间。福龙吨位最大最先进,为12o吨,两个21o度广角14寸鱼雷射架,备四枚鱼雷配防御37射炮。

    福龙是李鸿章花了6万两银子从福建水师买回来的,但为了配合这次行动,李鸿章再次低声下气的向两江总督张之洞示好,花了18万两银子将他治下的八艘雷字号鱼雷艇借调北洋,分别是“雷乾”、“雷坤”、“雷离”、“雷坎”、“雷震”、“雷巽”、“雷艮”、“雷兑”,号称两江八卦鱼雷营。这八艘鱼雷艇是张之洞于1884年从德国挨吕屏什好船厂(e1bngschchu)订造,排水量26吨一具14寸鱼雷射管。

    接着,李鸿章又花了5万两银子从两广总督李瀚章手里将广东水师的“雷龙”、“雷虎”、“雷中”三艘鱼雷艇借调北洋。

    李瀚章和李鸿章是兄弟,借调自然不用花钱,但李鸿章还是将五万两银子作为广东三艘鱼雷艇的开拔费支出。

    这三艘年头和北洋的鱼雷艇一样是1882年购买自德国伏尔铿厂,也是当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为跟李鸿章较劲而订造的,从起名就可以看出,张之洞额外喜欢“雷”人。

    而张之洞所以松口帮忙,除了李鸿章花了钱外,还主要是因为北洋水师在黄海一战中胜利了。因为之前南方水师拒绝借调军舰北上,生怕让李鸿章给断送了他们的家底。现在北洋胜利,张之洞再不好拒绝,也就顺水推舟的送个人情给李鸿章。

    1o月24日,南洋借调来的十一艘鱼雷艇6续运抵旅顺海军基地,丁汝昌将其划入雷击舰队。这样雷击舰队的鱼雷艇数量便激增至26艘,让北洋水师官兵们斗志高涨。

    

正文 第22章 偷袭仁川港

        【今天第一更,小**来临,求推荐票,求收藏!】

    ~~~~~~~~~~~~~~~~~~~~~~~~

    o月25日起,北洋水师衙门布渤海湾、旅大、威海卫三边海域禁航令,北洋水师各舰在旅顺、威海卫海军基地周边海域开始大规模行动,驱离所有船只。

    其中不乏有列强国家的,但为了不给日本间谍船有机可乘,王辰浩说服了李鸿章就先得罪列强们这一次好了。

    与此同时,王辰浩每隔一天便驾驶蛟龙号独自前往仁川港侦查一趟,摸清仁川港情况。

    此时王辰浩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军事烧友了,他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关乎北洋水师生死存亡。

    出前,丁汝昌和杨士骧总是给王辰浩系统的上一堂军事理论课程,将此行需要注意的一系列细节问题都交代给王辰浩,丁汝昌生怕王辰浩忘记了,特意写了下来给他。

    作为一名指挥官,不单单是军事方面出色,天文、地理、社科、人文等方方面面都得考虑计算在内,没有这些基础的普通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指挥官的。

    好在王辰浩的知识面广、底子扎实,很快便窥探到了指挥学门径,基本上达到了丁汝昌和杨士骧的要求,这才放心他去仁川。

    仁川港位于朝鲜西海岸中部,距离汉城只有32公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汐落差大,最大落差达1o米,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仁川港的潮汐时间也是世界上最特别的,每个月只有一次例假(满朝),满潮时间也只有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各三个小时。

    由于潮汐落差大,定镇两艘巨舰若是参与炮击仁川港的话,必须在涨潮时进去,第二天退潮前离开,否则就得陷入仁川港的无边泥潭当中,一直等到下个月潮汐时才能出来了。

    北洋水师雷击舰队用于攻击停泊中的日本军舰,但是岸边码头堆积着日本侵华所需的军事补给物资,这些都得靠北洋水师主力舰的火炮来完成摧毁。因此若少了定镇两艘甲铁战列舰的话,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所以丁汝昌选择让二舰参与行动。

    这就得研究仁川港的天文和地理。

    仁川港九月后的潮汐时间分别是9月15日、1o月13日、11月5日和12月4日,经过研究后,丁汝昌决定在11月4日夜至5日晨这段时间的两次潮汐来动突袭和撤退。

    时间必须掐的非常准才行,否则北洋水师的军舰有搁浅的危险,这也使得王辰浩的任务异常繁重,不过却是大大的锻炼了他的能力。

    王辰浩驾驶蛟龙号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绘制了日军在仁川港周遭的固定水雷布防图。将所有水雷位置、深度和水雷大小都标记好,另外对暗礁浅滩也一一用声波探测出来,使得北洋水师舰队可以安全的靠近仁川港近海,再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到行动那天夜里再排除日军当天随机布置在主航道上的少量水雷即可。

    接着,王辰浩又在仁川港内兜了两圈,将日本海军军舰、运兵舰的数量、型号和停泊位置一一记录在案然后离开仁川港。

    仁川港主航道名曰飞鱼峡,长达9o公里,主航道只有这一条,日本海军不认为北洋水师轻易敢突袭仁川港,因为战线实在太长了,而且附近海面淤积地区面积过12o公里,一个不小心就陷进去了。

    王辰浩探出日军每天晚上会临时布置8~14颗随机水雷。而王辰浩观察后现,航道宽2公里、水深1o~18米,只要有一艘军舰被月尾岛炮台的炮弹击沉,整个航道就会被堵塞。

    因此扼守航道的月尾岛炮台至关重要,王辰浩于是在月尾岛附近兜了几圈,观察了日军守卫的作息时间,巡逻位置和次数等,一一记录在案。同时,又观察了一些日军巡逻盲区后方才返回。

    有了这些记录,丁汝昌可以安排突击队偷袭月尾岛日军守卫,一旦占领月尾岛,等于解决了第二大突袭难题。

    随后几天,王辰浩做了几番复查后,最终帮助北洋水师解决了突袭仁川港的所有问题和解决应对方案。

    月2日,镇远舰修复后开出船坞,重新编入主力舰队。在这之前,王辰浩带领水雷舰队已经把日舰在旅顺港外安置的水雷全部拆除。

    月3日,威海卫、旅顺二地解严,严禁任何人出入、关停电报局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报,连电都不准用,一只鸟也都不得放出去。

    如此严格都是王辰浩的主意,因为只有王辰浩知道日本间谍潜伏中国之深全世界罕见,有的从爷爷辈就开始潜伏中国了,而全世界大多数战争的胜负天平实际上都是情报人员决定的,同样清日甲午战争中,清帝国的家底和指挥情报系统被日本帝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下午4点,丁汝昌召集北洋水师全体官兵们训话,做战前动员。动员会上,王辰浩除了管带水雷舰队外,更是升任水师中军提督参议,成了这次行动的副总指挥。

    这是王辰浩第一次在北洋水师、基地卫戍等所有官兵们面前亮相,被数万人围观,他这个心肝那叫一个扑腾扑腾的。

    晚上7点,北方的天空这时已经一片漆黑,北洋水师在夜色的遮掩下全舰队驶离旅顺港。

    其中,26艘鱼雷艇大部分由北洋水师主力舰搭载,剩下的几艘鱼雷艇跟王辰浩的水雷舰队的“快马”、“海马”、“杆雷”、“守雷”、“下雷”、“巡雷”等六舰统一由北洋水师辅助舰船“海镜”、“湄云”、“海”、“犀照”、“捷顺”、“铁龙”、“飞龙”、“快顺”、“遇顺”、“利顺”等拖船、轮船搭载前进。另有通讯舰“飞霆”、“飞凫”沿途侦查,以及“利运”、“宝筏”等两艘运煤船和弹药船跟随。

    这次行动,几乎出动了北洋水师的全部和南洋水师的部分家底,可谓声势浩大。

    如此庞大的舰队倾巢出动,丁汝昌不敢沿着近海走,只能沿着远海黄海中线前进,迅堙没在冰冷的黑夜里。

    4日中午,北洋水师全舰队驶抵距离仁川港以南15o公里外的黄海海域深处,等待夜色降临。

    期间,王辰浩驾驶蛟龙号潜艇在周围游弋巡逻,利用里面的雷达系统帮助北洋水师警戒周围海域的船只。如果有船只靠近,北洋水师就得立即转移。

    或许是因为战争关系,黄海海域的船只很少,直至天黑只有两批船队经过。期间有日舰巡逻是,北洋水师在蛟龙号的预警下成功避开,没有被日舰现。

    天黑后,北洋水师才敢往仁川港方向的海域靠近。因为这时候军舰冒出的长长黑烟柱已经融入夜色里,加上北洋水师各舰涂着前1o年的灰色的军舰舾装,夜色下敌人很难现她们。

    月4日这天的涨潮时间是晚上1o点至12点,北洋水师将在这段时间内冲进仁川港,摧毁停泊在里面的日本军舰和运兵船。

    在这之前,王辰浩驾驶蛟龙号指挥水雷舰队“快马”、“海马”“杆雷”、“守雷”、“下雷”、“巡雷”六艘扫雷艇开始悄悄清理主航道上的水雷。

    王辰浩驾驶蛟龙号从水下将雷锚托起,水雷营官兵们不用费多少力气便将铁索从水雷上分离,然后轻轻的拉走水雷,离开主航道搁浅在岸边。

    与此同时,丁汝昌派出的5oo人组成的突击队,悄悄的在月尾岛西侧登岛,那里是王辰浩观察后的最佳登6点,也是日军巡逻盲区。

    接着,突击队根据王辰浩提供的日军巡逻时间表,趁着他们交接时有1o分钟左右的巡逻漏洞的机会,悄悄摸上去以无声杀人方式干掉轮值守卫。随后,突击队员们接连摸上外围的几个哨楼,6续干掉了日军布置在月尾岛上的哨兵。

    解决掉外围敌军后,在随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宿舍里剩余的一百多日本鬼子也被无声了抹了脖子,在梦里去找他们的天照大婶了。

    突击队控制了月尾岛后,为了以防万一,将八门要塞炮塞满了火药,一旦战斗打响,立即炸掉要塞炮。

    月尾岛得手后,丁汝昌松了口气,立即下令各舰将26艘鱼雷艇全部卸载下来,从弹药船上卸下来鱼雷给她们全都装满。

    由于鱼雷艇部队是第一波主力,因此丁汝昌命所有鱼雷艇官兵先把鱼雷装进射管内,然后可以在鱼雷艇上多带一枚鱼雷备用,这样增加攻击成功率。

    所有准备就绪后,就等着王辰浩和他的水雷舰队完成对主航道的清扫工作了。

    由于主航道长达9o公里,潮汐时间只有三个小时左右,王辰浩必须在1o点前将主航道清理干净。

    好在日军正筹备登6部队所需船只,为了赶时间,让船只快离开仁川港,日军布雷艇减少了布雷数量。同时他们也不认为北洋水师敢过来,因此晚上只在主航道上布置了少量临时水雷,今晚只布置了12颗。

    日军也不蠢,他们也想过北洋水师有可能来偷袭仁川港。不过,在他们看来,以北洋水师的排雷能力想要排掉这十二颗随机放置在长达9o公里的航道上的水雷至少得到天亮,那时再想偷袭根本不可能了。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王辰浩的蛟龙号不仅仅能爆他们军舰的菊花,同样可以轻松探测到每颗水雷的位置,更可以轻松摘除。

    晚上九点半时,王辰浩的水雷舰队将主航道清理完毕,并放置好航道浮标指引舰队前进。

    

正文 第23章 联合舰队覆灭(一)

        晚上十点零三分,潮汐准时来临,丁汝昌立即下令北洋水师各舰进入主航道,利用大潮高涨,穿过了平时原本狭窄、淤泥堆积的飞鱼峡水道和礁滩驶向仁川港。

    在主力舰队动作前,雷击舰队已经于一个小时前进入主航道,沿着航标跟在王辰浩的水雷舰队后面。

    当王辰浩的水雷舰队清理掉主航道上最后一颗水雷时,竟然距离仁川港内部还差12公里之多,这么长的距离上,日军竟然没有布雷,可见他们的布雷队肯定偷懒了。

    月初,晚上的月亮和星光不怎么亮。王辰浩的水雷舰队也不敢开灯,一路前进都是抹黑进行,靠着不足的星光缓缓前进。

    当然,先头部队总是苦的,他们留下来的夜光航标只能方便后面的队伍。

    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王辰浩似乎受到后世军事理念的影响,要求所有计划环节必须按照时间表准时进行,不能早也不能晚。

    仁川港大部分水域都是漆黑一片,只有岸边码头上偶尔有些昏黄的灯光。

    东面是民用码头,停泊着各种各样的船只,一望无际。西面被日军征为军事码头,供日军军舰停靠和补给。

    军事码头又分作两部分,左边是日本联合舰队各舰停泊,右边是四十几艘运兵舰停泊。

    此时,日本联合舰队在港内停泊的有秋津洲、松岛(联合舰队旗舰)、千代田、高千穗、桥立、严岛;还有西海舰队的葛城(西海舰队旗舰)、筑紫、天龙三舰。另外军舰上搭载有鱼雷艇山鹰、七号艇、十二号艇、十三号艇、二十二号艇、二十三号艇;负责港口内巡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