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万户侯(高月)-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林府伸手摸了摸硕大的鼻子,眯眼一笑道:“听说杨中丞长子高中第四名,老夫这里先恭喜了,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杨国忠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仿佛行窃时被抓住一般,颤抖着声音道:“侥幸!侥幸!只是侥幸罢了。”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高亢的尖呼声,大堂内立刻安静下来,片刻,面色阴沉的李隆基在侍卫们的簇拥下缓缓从侧门走进。

“臣等参见陛下!”十几名大唐重臣一起躬身施礼。

李隆基坐正,轻轻地摆了摆手,“各位爱卿请坐!”

知政堂宽大敞亮,仿佛一个小殿,这里平时是宰相们开联席会议,讨论军国大事和国计民生的地方,但今天的气氛却异常紧张,十几个太监被杖毙、皇上脸上的阴冷表情、漫天飞舞的各种流言,种种迹象表明,今天的小朝会将会有大事发生。

知政堂里静得只听见每个人沉重的鼻息,大家都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李林甫坐在右首第一位,在他正对面,左首第一位坐的是门下侍中、左相章仇兼琼,往下则是尚书左右仆射、各部尚书以及被诏来的相关官员,杨国忠坐在右首倒数第二位,旁边是李林甫的头号悍将王珙,而在他的斜对面却是吏部侍郎杨慎矜。

杨慎矜的心情同样忐忑不安,昨晚李清连夜寻到他,向他讲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李林甫大棒所指,他当即按李清的授意写了弹劾新科进士集体宣淫的奏折,又由李清想办法通过高力士递给了皇上,但李清并没有给他一个确定的答复,杨慎矜紧张地向御案上偷眼望去,那里放着几本奏折,也不知有没有他的那一本,他又看了看皇上背后站着的高力士,他面上毫无表情,杨慎矜心中不由打起了鼓,毕竟时间太短,李清能办得到吗?

李隆基一声轻咳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他扫了一眼每个人的表情,用他那威严而不容抗拒的声音缓缓道:“昨夜朱雀门发生之事想必众爱卿都有耳闻,今天将各位召集,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商讨此事,士乃立国之梁,切不可有半点轻慢。”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林甫,道:“朕知道相国为解朕之忧一夜未眠,但事关重大,还是烦劳相国讲一讲此事的起因和现在的进展。”

“臣遵旨!”

李林甫起身微微笑道:“先给陛下报告个好消息,经过臣一夜的安抚,士子们情绪已经稳定,只要我们给一个说法,他们便立刻散去。”

李隆基听事情已经有了转机,不由大为放松,立刻追问道:“他们要什么说法?”

“这正是臣想向陛下先禀报之事!”

说到此,李林甫的眼角有意无意扫了一眼杨国忠和杨慎矜,肃然道:“自我大唐开科取士以来,天下英才方可有机会位列朝班,我大唐也才能强盛至今,所以说科举是我大唐第一制度也不为过,既为取天下才,那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科举年年举行,但惟独这次科举取士的结果却不被众士子接受,为何?传闻有人徇私舞弊,令士子们心寒,所以他们要求朝廷澄清舞弊传闻,还科举一个清白。”

这时,对面的章仇兼琼接口道:“那依李相国之意,如何澄清舞弊传闻?怎样才能还科举一个清白?想必李相国早有腹案,不妨直接说出来。”

李林甫明白章仇兼琼之意,他如何肯将此事揽到自己头上,便淡淡一笑道:“陛下是问我士子们要什么说法,我自然要转告他们的呼声。”

他从座位上走出来,向李隆基深深施一礼道:“他们要求对已录取的士子进行再一次考试,如真有舞弊,希望朝廷能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哪一个官员,都要严加惩治。”

李隆基的眉头微微一皱,前一个要求可以答应,但惩处官员是朝廷之事,还轮不到这些读书人来指手画脚。

“陛下,臣以为李相国说得极是,若不一查到底,且严加惩处,岂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说话的是尚书右仆射陈希烈,自他让出左相之位,升任尚书右仆射这个闲职后,便再无干政的机会,今天难得来参加这次小朝会,他不知道中间发生的详情,还以为是李林甫在对付章仇兼琼,他顿时来了劲,若章仇兼琼倒了,他的左相之位说不定又能恢复,所以他一见李隆基迟疑,还当他是想保章仇兼琼,便再也忍不住,站起身力挺李林甫,“微臣强烈建议由李相国全面负责此事,还天下士子一个说法,让天下读书人都沐浴陛下的恩泽。”

李林甫见他说得慷慨激昂、唾沫四飞,真恨不得上前将这个乱放屁的蠢货掐死,自己想尽办法要脱开干系,他却要将自己往坑里推,一旦得罪了贵妃,这枕边风也够他喝的。

章仇兼琼呵呵一笑,也起身应道:“微臣也赞同陈大人的举荐,此事确实由李相负责最为合适,请陛下考虑。”

陈希烈大愕,难道自己错了吗?他眨巴眨巴小眼睛,茫然地向李林甫望去,却见他在拼命推却此事。

“陛下,臣十分愿意为陛下分忧,但为臣公务繁重,恐怕没有时间详查此事,反而会误事,臣倒以为张尚书是我大唐公认的文坛领袖,在士子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此时张尚书来主持,最为合适。”李林甫虚晃一枪,将目标又对准了户部尚书张筠。

李隆基见二个相国一攻一守,明争暗斗,心中不禁连连冷笑,他笑了笑,止住了所有人的话。

“此事就由朕来决定!”

大堂里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在等待李隆基的最后决定。

李隆基回头先对张筠道:“李相国说得对,张尚书在士林中威望极高,朕亲自出一份题,就拜托张尚书当一回主考官,在宣政殿进行殿试。”

张筠无可奈何,只得点头应了,李隆基满意一笑,随即细长的龙目一挑,一道厉芒直射坐在最后的王珙,向他招招手道:“王爱卿!”

王珙心中一跳,大步走到李隆基面前,躬身施礼,“臣在!”

李隆基微微笑道:“在朕的印象中,最合格的御史中丞便是王爱卿,既铁面无私,又有雷霆手段,若张尚书的考试发现真有问题,这调查一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

“臣遵旨!”

李隆基各打了五十大板,这才又对李林甫道:“朕已经做出了安排,就麻烦相国再去给士子们说一说,要他们相信朝廷,早一些散去,不要再让朕为难了。”

……

且说杨国忠听说要再次考试,他的心仿佛掉入了无底的寒窟,在无边无尽的黑暗中向下坠落,他如行尸走肉般挪出兴庆宫时,裤裆早已经变得湿漉漉了,他打开车门刚要爬上,却忽然听见有人似乎在叫自己,一回头,却见是兵部尚书裴宽站在自己身后,脸上充满了笑意。

“裴大人……有事吗?”杨国忠沙哑着嗓子问道。

“呵呵!没事,我见杨中丞出宫时有些失魂落魄,便想过来看看。”

他狡黠一笑,眼中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老谋深算,拍了拍杨国忠的肩膀,意味深长道:“既然来了兴庆宫,怎么不去见一见贵妃娘娘?”

“我一个男人,无诏怎么能随便进内宫!”杨国忠刚说完,他忽然恍然大悟,指着裴宽结结巴巴道:“裴尚书的意思是……”

“老夫什么意思也没有。”裴宽背着手哈哈大笑而去,将惊喜交加的杨国忠一个人丢在路旁。

“事情紧急,但自己又见不到玉环,这可怎么办?”杨国忠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背着手在马车旁走来走去,“要不然让裴柔进宫?”

“不妥!不妥!她与玉环老娘的关系一向不好,玉环未必肯买她的面子。”杨国忠随即否认了这个念头。

杨国忠忽然停住了脚步,脸上露出暧昧的笑容,他嘿嘿一笑,自言自语道:“此事为何不去找她帮忙?”

第二百四十九章 科举案(十一)

杨国忠连家也没回,便急匆匆赶到杨花花的新府邸,只有通过她才能立刻见到杨玉环,解开他脖子上慢慢勒紧的绳套。

准确的说杨国忠并不蠢,他只是缺乏政治经验,预见性也弱,象他儿子参加科举一事就没有足够的预防方案,现在事情出来了才临时抱佛脚,但通过此事杨国忠也意识到,李林甫开始对他下手了。

此刻他闭上眼睛,身子随着马车轻轻摇晃,势单力孤的任人宰割使他痛彻至心,他现在才真正意识到了党阀的重要,他现在确实需要进入一个利益集团,相国党自然是回不去了,章仇党也不可能要他,当朝两大集团都抛弃了自己,也只能另想他途了。

杨国忠由此想到了朝中的第三大势力:裴家,刚才裴宽对他的暗示,他开始回过味来,这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暗示,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裴宽想将他拉过去,从而组建朝中的第三大党:裴党。杨国忠的嘴角不由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好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狐狸,自己有贵妃撑腰,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加入裴党也是可行,但经历这次教训,杨国忠开始意识到家族力量的重要性,只有杨家的人才会真正维护杨家的利益。

杨花花至进京以来一直便寄住在位于兴道坊的太平公主旧宅,不过现在她已经正式成为这处豪宅的新主人,宅子太旧,好几处偏房都有点漏雨,翻新是必须的,钱也不愁,皇帝妹夫一下子拿给她两万贯翻修钱,足够她新建一处宅,对于住房,杨花花有着特殊的情结,她在导江县乡下那栋四面透风的破屋子实在留给她太深的刺激,她曾经发誓,只要她有钱,她一定会修一栋比县衙还要的气派的住宅,如今,她却拥有一栋王侯的宅子,这怎么不让她牵心挂肚,从破土动工以来,她将整个心思都放在了这栋寄托了她无数梦想和期望的大宅之上。

她不懂得幽深与含蓄之美,将遮去一半月光的花园镂空墙统统敲掉,她喜欢一览无余地看到花园;而花园里名贵而稀少各种奇花异草也被她一一铲去,改种成大片大片艳丽而俗气的月季花和各种果树,她喜欢在秋天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香甜的桃李之味;淡雅的白墙黑瓦也一概拆除,换成色彩亮丽,充满了富贵之意的红墙黄瓦。

她自己住的屋子最要讲究真材石料,用的每一块青石都要亲自查验,对于一个单身女子,还有什么比房子和钱更重要的呢?

“夫人,杨三爷在府外有急事求见,要不要让他进来?”

杨三爷自然就是杨国忠,这几天,一些鼻子比狗还灵敏的官员嗅到了杨花花的政治台阶,于是,送钱送礼的、求婚的、攀亲的,天天络绎不绝,使杨花花不胜烦扰、严重地分散了她对房子的关注程度,最后她一道严令,不管是谁,修房子期间一概不见,但杨国忠是她的堂兄,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过难以告人之事。

“让他进来吧!”让杨国忠看看他的新家,这也是杨花花很乐意做之事。

杨国忠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开穿梭往来的瓦工泥匠,生怕被他们身上的灰浆污了衣服,穿过一道刚刚砌好的新墙,老远便看见了正在监工的杨花花,她穿着一件粗麻长裙,或许原本是蓝色,但现在已经浆洗得发白,两个月未见,她的身子明显长胖了许多,腰肢和臀部连成一个桶形,裙外露出的一截小腿也和刚栽的树木一般粗细,这使得原本有点其他想法的杨国忠立刻改变了主意,午饭还是去怡心楼吃更有味道。

“三姐救我!”

杨国忠仿佛受了委屈的儿童,竟跪在杨花花面前声泪俱下,泪水说来就来,眼圈也红了,杨花花顿时吓了一跳,刚准备向杨国忠炫耀房子的词句也忘到了脑后。

“三哥,发生什么事了?”杨花花赶紧拉着他进了屋,杨国忠是堂堂的京兆尹,这么多工匠都看着呢!他杨国忠不想要面子,可她杨花花却丢不起这个脸。

“好了,别在老娘面前装嫩了,有什么屁就快放!”

杨花花将杨国忠拖进屋,立刻就变了脸,她自己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景仰那些有学问的饱学之士,从前村里举人是她家的常客,总爱在她面前卖弄文采,吟咏一些淫诗艳曲助兴,现在见了世面,才知道村里的举人不过是文人中最没出息的小虫。现在她连举人都不屑一顾,更何况是小混混出身的杨国忠呢?

杨国忠见悲情牌被看穿,立刻抹去眼泪道:“三姐,李林甫那老贼设计害我,我再不想法子,性命危矣!所以我想去找四妹帮忙,可又进不了内宫,只能请三姐替我去传个话,无论如何要帮我这一遭。”

‘嗤!’杨花花的鼻子一声冷哼,瞥了一眼杨国忠道:“一个堂堂的大男人、三品要员,却连这点小事都摆不平,那李林甫难道没有害怕之事吗?你抓住他的要害做一篇文章不就行了吗?自己不动脑子,动不动就要四妹帮你,连我都替你害臊。”

杨国忠脸一红,心中有些恼火,但此时需要她帮忙传话,倒不敢得罪她,便唯唯诺诺道:“三姐教训的是,以后我一定自强,不过这一回时间上已经来不及,求三姐今天就要进宫,让四妹无论如何要救我这一次。”

“进宫嘛!倒也可以。”

杨花花伸了个懒腰,暧昧地瞟了他一眼,眼中几乎就要挤出水来,嗲声道:“那你要怎么谢我才行?”

正如杨花花对男人开始有品位要求一样,久历花丛的杨国忠对女人也开始挑拣起来,他偷偷瞥了一眼杨花花的水桶腰,回忆起她的索要无度,心中不禁和怡心楼头牌红妓白嫩结实的身体比较了一番,又想着她细腻而体贴的口活,心中一热,决定午饭还是去怡心楼吃。

可惜我们的杨国舅是属于那种鼻子不太灵的人,尚不知杨花花在李隆基面前也能说上一二句话,有时甚至比杨玉环还管用,现在杨花花在他眼里只是个传话的人,实在不必去费那样大的体力和精神,便陪笑道:“三姐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杨花花见他不解风情,不由有点恼羞成怒,冷笑一声道:“现在老娘眼中只有钱,拿五千贯来,你多大的问题我都替你摆平,否则,现在你就给我滚!”

“五千贯!”杨国忠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他咽了一下唾沫,眼珠一转,涎着脸上前笑道:“不如我替三姐松一松筋骨,以前那些手法我还没忘呢!”

说完,他一双爪子便向杨花花的后肩上搭来,不料,杨花花‘啪!’地一掌将他手拍开,柳眉倒竖,冷冷地斜视着杨国忠道:“老娘现在对你没兴趣了,只认钱不认人,五千贯,少一个子也不行!”

杨国忠心中懊悔不迭,又想着李林甫恐怕现在正向李隆基述说自己作弊之事,不禁心急如焚,只得咬咬牙一跺脚道:“五千贯就五千贯,但你现在就得去兴庆宫,再不去,我丢了官,你真的一个子也拿不到了。”

杨花花见他答应,不禁眉开眼笑,道:“我也不白拿你钱,等一会儿换了衣服就去宫里找四妹,而且我还会亲自给李三郎说说情,你就放心吧!”

杨国忠一呆,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立刻想起另一件事,急忙对杨花花道:“我还有一个关系到我们杨家兴旺的建议,你不妨去和四妹好好商量一下。”

……

离开杨花花的府邸,杨国忠心花怒放地朝怡心楼赶去,他已经猜出杨花花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真是那样,这五千贯花得就值了,而且杨家二女得势,他们杨家的发达也指日可待,杨国忠迅速将家族中的男子过滤一遍,大多是目光短浅之辈,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其中杨琦和杨舌还算机灵,若能进京为官倒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再和裴宽结盟,壮大实力,到那时又何惧什么相国党、章仇党,杨国忠越想越得意,坐在马车上禁不住仰天大笑。

马车赶到怡心楼,却见在马路两侧站有七八个带刀士兵,而怡心楼的大门上贴了两条官府的封条,上面鲜红的印色异常刺眼,所有窗子都紧闭着,早已经人去楼空。

杨国忠惊异到了极点,昨晚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被封了,倒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看见几个士兵的军官似乎有点面熟,便下了马车,走上前问军官道:“出了什么事,为何要封此楼?”

那军官认识京兆尹杨国忠,立刻行了个军礼,凑上前低声道:“具体情况卑职也不清楚,不过听说有士子向王珙御史举报,这怡心楼中有人事先卖考卷,所考题目和进士科一致,所以王大人便命人封了此楼,将掌柜和老鸨都抓走了。”

“卖考题!”杨国忠心中一跳,“难道是杨暄他们所为吗?”

这件事自己倒不知道,不行!得回去问问清楚,别到时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杨国忠胸中之火就这样被突来的一盆水浇灭,他匆匆登上马车便向家里赶去。

第二百五十章 科举案(十二)

自从昨晚离开高力士府后,李清便一直呆在自己的家中,他在科举案中扮演的角色,在公开场合只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李隆基也并没有通知他去兴庆宫,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案情的进展。

天刚亮,李清坐在书房里静静地聆听武行素的报告,武行素的情报机构还在组建之中,但李清却命令他时时刻刻关注士子潮的动静,昨天深夜,几个混在士子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