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神枪侠侣-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卷风火箭炮的爆炸效果,那种震憾的感觉,当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可是,这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
没过一会儿,又是一波恐怖来袭,呜呜呜……轰轰轰……
巨大的爆炸力量冲天而起,大地在疯狂的震动,仿佛地震一般,隔着老远都能够听到巨大的爆炸声,也能听到爆炸的余音。
此刻,陈诚和他的参谋部不少指挥官都闻声赶出来,然后拿着望远镜登高望远。
“看那方向,好像是小鬼子阵地的方向……”
“看那升起的像是火烧云一般的爆炸云雾,爆炸的力度恐怕不小……”
“不会又是魏将军和唐将军两人的杰作吧……”
“恐怕八九不离十哦,除非是小鬼子的军火库爆炸了,否则,眼下也只有他们两人能够造成这么大的动静。不过真是怪哉,就他们两人,怎么从来就没有看到他们为后勤运输担心过呢?”
“我们想不通,恐怕小鬼子更想不通,上次他们两人一下子支援我们几百门炮,而且还是直接运抵到上海交付到我们手上的,期间没有任何消息有大量的大炮运抵上海的消息。可见,他们的运输根本不经过我们现在的铁路等重在干线。”
“这种事情,我们就不必猜测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如果暴露出去了,小鬼子说不定就有针对的办法了。”
大家议论之后,随即不再谈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的运输问题,而是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刚才的爆炸上面了。
看这情况,应该是小鬼子后院起火了,这对自己这边就非常的有利了。
第一六五章再灭一重炮旅团(下)
此时,正在严密关注日军炮兵阵地的可不止陈诚这边,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对此时更加关心,他们一边不停的想着对策,一边不停的联系炮兵阵地那边。
“联系不上,已经失去与炮兵的联系……”
“怎么联系,那么剧烈的爆炸,从我们这里都可以看到,炮兵阵地还能安然无恙吗?”
“完了,我们的炮兵完了,几十万大军将陷入无炮可用的境地……”
整个华中方面军陷入一片悲观的气氛当中。
“我们必须要做第二手准备,尽快得到大本营的支援,需要联合舰队的配合和物资的补给。如果联合舰队立即行动,我们得到补充,还可以挽救……”
“海军那些胆小鬼,他们还在磨蹭什么,他们再不行动,我们都成了孤军……”
“帝国的开拓之战,并不只是我们陆军的责任,海军必须参与……”松井石根阴寒着脸,他觉得他的失败和海军的袖手旁观有着不可推卸不掉的原因。
此时的日军炮兵阵地,在十台龙卷风,以两台每波,分五波的打击下,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一片焦黑。烧焦的尸体,烧变形的大炮零件,已经遍布整个阵地的巨大弹坑。
“轰炸效果怎么样?”十台龙卷风发射完备之后,魏起东第一时间向空中侦察机确认情况。
“魏将军,轰炸效果非常好,小鬼子这些聚集起来的炮兵,已经完了。完了……”汇报的飞行员一边驾驶着飞机在日军炮兵阵地上空盘旋观察情况,一边兴奋的汇报着,太解气了,太震憾,太兴奋了。
“继续侦察其他日军行动,有情况随时汇报……”魏起东立即说道。
“是……”
随即,魏起东又将轰炸效果通报给了南京方面和陈诚将军的指挥部,他还建议南京方面趁日军炮兵重创之际,立即派出轰炸机群对日步兵进行轮番轰击。因为日军炮兵新创,士气必然低落,如此能够趁此机会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空中打击,必然可以进一步消弱日军的士气。
至于陈诚的部队如何行动,魏起东倒没什么建议,因为他清楚陈诚比他魏起东更知道如何进行地面行动。
收到魏起东消息的南京方面和陈诚的指挥部,无不欢呼庆贺,哪怕是一些平时外表比较冷酷的将军,此刻也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放声的庆贺起来。
南京方面在蒋委员长的首肯下,身为空军总司令的蒋夫人的命令下,立即调动周边所能调动的飞机,成群结队的飞赴上海进行空中支援,这样可以放心轰炸的机会,怎能轻易错过。
而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轰炸完备之后,立即收起了龙卷风,然后驾驶阿帕奇再度飞向上海。
首批人南京出击的空军编队,有着近二十架飞机,直接冲击向上海日军的前沿阵地,二话不说的就是一通狂轰滥炸。
“咻咻咻……”炮弹的尖啸声此起彼伏,不时的能够看到有日军的身体伴随着被炸起的土石飞了起来,惨嚎声直接被淹没在巨大的爆炸声中。
“嗡……”飞机俯冲,直接嚣张的从日军的头顶掠过。
“哒哒哒……”在飞机飞掠而过的时候,机载机枪疯狂扫射起来。
“啾啾啾……”子弹飞梭的声音,袭向一个个暴露出来的目标。
此时的中国军队前沿阵地,中国军队也在忙碌着,先前被日军炮火摧毁的一些工事在抓紧被抢修着,牺牲将士的遗体也被抬了下去,受伤较重的将士也被抬到后方进行紧急抢救。而很多受轻伤的将士,则是死活也不愿离开阵地,只是被简单的包扎一下,就进入到紧张的忙碌中。
自己的机群飞向日军阵地的情况,中国军队的将士们自然都看到了,他们已经完全忘怀刚才的伤亡,此刻正颇为解气的看着自己的空军在凶狠的教训着那些小鬼子。
“小鬼子也有今天,真是太解恨了……”
“让这些小鬼子也尝尝我们炮火的厉害……”
而陈诚的指挥部这里,也忙成了一团,大家一起有讨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魏将军也表示,稍后的进攻中,他也会直接给予我们空中支援……”陈诚说道。
“那太好了,魏将军和唐将军的飞机可以悬停在空中进行疯狂打击,小鬼子那些难啃的火力再也无法隐藏了。”
“是啊,有了魏将军他们的支援,这仗好打多了……”几位将军和参谋听到,也是非常的兴奋,同时心中暗暗的敬佩魏起东和唐欣怡的大公无私。
两人自从来到了上海之后,没有提任何的要求,一直都是在付出,敌前、敌后,只要能给予支援的,丝毫不含糊。
“魏将军建议我们将88毫米高射炮随步兵一起行动,当成平射炮来用,不但可以时刻压制日军装甲部队,也可以专门针对一些坚固的火力点……”陈诚又说道。
“魏将军和唐将军对这些军械武器比我们精通,听他的应该没错。有了魏将军和唐将军的支援,再加上我们地面的炮兵,完全可以提前发起攻击,不用等援军全部到位了。”一个少将参谋说道。
“对,趁他病,要他命。不能给小鬼子缓冲的机会,说不定,此时小鬼子国内的支援也在路上了。”即时进攻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等我空军轰炸完备,我们立即整军进攻。让小鬼子看看,当我们的武器不比他们落后的时候,我军是否有资格与他们进行正面对攻……”陈诚一拍桌面沉喝一声的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迅速的,命令下达到各部队指挥官那里,整支部队立即进入进攻前的紧张准备工作中。而此刻,魏起东和唐欣怡已经驾驶阿帕奇回到了上海这边,直接降落在中国军队前沿阵地后方,准备在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之后随时给予支援。
魏起东和唐欣怡出现在阵地后方,陈诚自然知道,因为降落点还是他按照魏起东的要求选择的,甚至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将一块区域封锁,不让任何人轻易靠近。
终于,在芜湖、南京两地的机群对日军阵地进行了一次洗礼之后,不给日军任何的缓冲机会,陈诚立即命令主力近十万人向日军阵地发起了强大的进攻。
第一六六章日本大本营的决策
中国军队的进攻也用了日军的那一套,先派出部队佯攻,将一些火力点给吸引出来。
其实,这个战术是很直观的,守方也是知道的,但是,面对对方的进攻,如果不动用一些火力点,根本就难以将其打退。所以,很多时候,即便知道火力点暴露出来会被重点照顾,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动用,为此,以前的中国军队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现在,轮到中国军队把这一招用到日军头上了,负责佯攻的战士们作战也非常勇敢,丝毫没把这当成佯攻,而是当成了真正的进攻。
由于刚才被轮番轰炸,日军的阵地工事几乎被破坏殆尽,部队的一些建制也被打乱了。而中国军队的炮轰和空袭之后,地面部队便迅速的发起了进攻,根本没有给日军以多少时间的缓冲,所以布置防御也有些着急慢赶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便不得不将一些隐藏起来还没有被炸掉的火力点暴露出来了,否则的话,等中国军队一冲上阵地,这些火力点没发挥作用也直接废了。
“噌噌……”阿帕奇的身影直接出现在了前沿阵地上空,直接跟随着中国军队的进攻部队最前头。
“嘭嘭”的几声,几发机炮直接射出,袭向其中一个正在疯狂袭击的日军火力点,机炮的炮弹直接将该火力点一片区域给覆盖。
“轰轰……”的如同几枚手雷的同时爆炸,直接将这一块区域炸得面目全非,包括火力点在内的日军无一幸存。
“嘭嘭……”因为高空的视线非常好,所以只要日军的火力点一暴露出来,魏起东便能够清楚的看到,然后第一时间进行定点清除,这种打击效率比日军那种靠火力覆盖要高效、及时多了。
“看来,我们几乎不需要佯攻吸引小鬼子火力,然后再用炮火摧毁了,魏将军和唐将军直接完成了这项工作,而且还非常出色。”陈诚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前沿阵地的战斗之后,如此说道。
“是啊,魏将军和唐将军两人在天上,那就是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军火库啊,他们这一架飞机,比几十架飞机都强。”参谋长很是赞同的。
“佯攻部队立即退回,炮兵准备,轰击日军阵地半个小时。”
“所以前沿阵地部队准备,炮击过后,直接发起总攻……”陈诚立即下令,不准备再拖了。不过,为了减少进攻中的伤亡,陈诚还是决定先用炮火攻击一下日军阵地,可以通过刚才的战斗发现的日军防御阵形布置的情况进行打击。
魏起东收到陈诚的电报之后,立即让唐欣怡将阿帕奇飞回后方补充,以待接下来的全力进攻。
佯攻部队还没有全部撤回之后,已经将炮火延伸的炮兵部队准备就绪之后,便迅速的发起了猛烈的炮轰,偌大的日军阵地再度遭到疯狂的洗礼。正面硬抗的正是日第十三师团,狂妄的获州立兵,此时却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躲在临时指挥部内不敢轻易暴露出来,生怕遭到斩首。
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此时也仿佛有一股阴霾笼罩在头顶,一片死气沉沉,似乎还未从炮兵主力被覆灭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可以说,此次炮兵主力覆灭,甚至比失去上海制空权还让他们更难受。毕竟中国空军说是说夺得了制空权,但中国空军本身就弱小,即便夺得了制空权,也无法对战局形成质的变化。
可炮兵就不同了,这是日军失去制空权之后最为倚重的力量,炮兵主力一失,几乎相当于中日两军的火力进行了一次一百八十度的转换了。以前是他们日军的重火力远远的领先中国军队,但此刻上海的局势,是中国军队的重火力已经远远的领先了他们日军了。现在他们日军,反而成了装备落后的部队了。
“我们需要支援,支援,否则,派往华中地区的三十万帝国精锐,将毁伤殆尽,再也无法为帝国尽忠了……”松井石根几乎是以哀求的姿态向日本大本营去电的。
日本大本营得知炮兵因为太过集中,主力一下子被全灭的消息之后,不少要甚至叫嚣着要将松井石根撤了,因为日军向来是个以战功来判断一个人的功绩,仗打好了升官发财,打输了就卷铺盖滚蛋,日本从来不差精英。
当然,败在魏起东和唐欣怡手上的日军高级将领不止松井石根一人,在山西的东条英机不知道败了多少次了,但那在这些大本营的日军高层看来,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东条英机所做出的战术安排并没有多大差误,实在是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的手段太过诡异莫测所至。
可这次不同,明明前段时间因为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的到来损失了一个重炮旅团,那就要更小心谨慎了。偏偏,不但将所剩的一个重炮旅团派往了最前线,甚至从各师团、联队抽调炮兵集中到一起。结果,直接被人家一锅端掉,这不是自己把所有鸡蛋放到篮子里,然后送给别人摔吗?
所以,日本大本营觉得,此次上海的炮兵部队损失惨重,和这个错误决定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松井石根责任重大。按照正常流程,松井石根应该被召回国内,然后另派他人去上任。
可是,眼下的上海对于日军来说,不出动联合舰队的情况下,差不多是一座孤城了,即便把松井石根召回来又有什么用,上海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没飞机,没大炮,派谁过去都是故意把他往火坑上推。
其实,除了这个问题,日军这段时间讨论得最多的,还是日本联合舰队要不要支援的问题。前段时间联合舰队的恐怖损失还是历历在目,即便以日军的猖狂和不服输,但也不得不谨慎对待了。
实在是海军不同于陆军,陆军损失了容易补充,怎么打都不怕。可是海军,除了人员,最重要的是就是舰艇,对于工业实力并不是很强大的日本来说,魏起东和唐欣怡两次毁灭掉的几个航母战斗群,足够他们日本花费两年时间恢复实力了。
日本要花两年,而魏起东和唐欣怡则只用了几天就废掉,这还怎么玩?所以,在面对如此巨大的高风险,身为亚太最强的日本联合舰队也不得不认怂了,这点也得到了天皇的默许。因为谁都清楚,日本联合舰队是战略级单位,没了联合舰队,日本都出不了远门,那大东业共荣圈就是一个笑话了。
“联合舰队还是不适合出面,我们已经损失不起了。召集商船吧,用商船来运送兵员和物资,如果魏起东和唐欣怡要炸,就让他们慢慢炸吧,我们大日本帝国商船多的是。”身为日本联合舰队大将司令官的永野修身换了个思路,提出了这个折中的办法。
“我很赞同司令官的观点,中国的海军太过弱小,即便是商船队伍,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如果尽可能的调动国内的商船、运输船等各种船只,足够保证中国战场的需求。而且通过商船,我们也可以试探出魏起东和唐欣怡的态度,如果他们的潜艇弹药和燃料储备很充足的话,肯定会发起袭击。反之,就可以说明他们的补充有问题。”身为海军大臣的米内光政详细的说出了自己观点。
随后,经过反复讨论,日本大本营最后做出,日本联合舰队依然不动,派遣商船队伍支援中国战场的决定。
第一六七章重创第十三师团
日本国内的支援不是一下子可以达到的,但眼下上海的日军就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军队的疯狂进攻。
“冲啊,杀啊……”中国军队的进攻士气非常的高昂,战士们都前赴后继的,因为这一战的意义和形势早已经不是原先可以比的了。
在之前的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是迫于无奈,经常要冒着日军强大火力的阻击,一个师上去,没多久就打光了,非常的惨烈。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军队在武器上占优了,而且现在已方是反攻上海,收复失地的,那种激动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现在的压力,反而是在日军这边,如果他们顶不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上海的另一边,就只有海了。
“万岁,杀给给……”看到中国军队冲上阵地,日军也疯狂了,武士道精神一鼓动,喊着万岁口号就亡命的冲锋起来,企图与中国军队短兵相接,然后凭借拼刺技术弥补火力的劣势。
“嘭嘭嘭……”魏起东则不管那么多,看到哪里人多,就用机炮疯狂扫射,一片片正在发起冲锋的日军被机炮炸得支离破碎。
但是,即便阿帕奇的火力猛烈,依然没有阻止日军的疯狂热情,而且由于战场范围很多,一架阿帕奇也无法兼顾到太广的区域,所以还是有不少日军在迅速拉近着与中国军队的距离。
眼看着双方的距离随着互相冲锋拉得越来越近,突然,一阵队中国士兵冲到前面,然后二话不说的抬枪就是对准正在冲锋的日军。
“哒哒哒……”这些战士手中的枪,仿佛一条条火舌,汹涌的喷射着强大的火力,一个个准备不足的日军,在如果密集而疯狂的打击下,成片的惨叫着栽倒,那短短的距离,如同天堑般难以靠近。
什么枪械的火力能达到如此效果,自然是冲锋枪,此时的冲锋枪还未引起各国的足够重视,所以一些原本在二战中流行的冲锋枪此刻还未定型出来。眼下中国士兵手中拿着的冲锋枪,是第一代冲锋枪,虽然是第一代冲锋枪,但它的性能却是非常的不错。
这款冲锋枪名为ZK383式9毫米冲锋枪,是前捷克斯洛代克人设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