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神枪侠侣-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丘吉尔有点后悔操之过急了,后悔不应该在中国军队进攻印度支那日军的时候突然出兵袭击印尼的日军,这个本也没有错,可是万万没想到,战斗的进程大处于英军的预料之外。

日军在东南亚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印度支那,而在中国军队消灭了印度支那那么多日军之外,他们英军居然还没有打垮印尼为数不多的日军,这就很尴尬了。

而此时,英国人生怕中国军队趁乱而入,没办法便与日军达成和解,以共同防御中国军队有可能的进攻。

可是,日本是中国第一大敌,世人皆知,中国可以原谅很多人和事,却绝不可能原谅日本。而英国人选择和日本站在一起,那恨乌及乌,中国方面肯定会为此找英国人算账的,这条路,是他们英国人自己选择的。

可在英国人想来,他们原本也不想的,只是形势所逼,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而北美的战争,随着德军的南下,双方的碰撞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了,规模超过了人类史上任何一场战争了,安逸了太长时间的北美大陆,终于没能逃过这种浩劫。

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发生了最强的两个国度之间,自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

双方从1941年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6月,整整21个月时间,德军终于是突破美加联军在加拿大的阻拦,成功的进入美国境内(不算阿拉斯加)。

其实,在德军地面部队进入美国本土之前,德军的空军机群早已经将战火烧到了美国北部,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首当其冲的毁灭。

关乎到美利坚的存在,美国人的抵抗自然是非常的激烈,双方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大,德军的需求也更大。

由于已经进入了美国本土,美军的补给自然要占优势一些了,所以德军只能继续加大投入,将更多的订单交给中国,中国一下子成了德军的工厂,为他们生产各种他们需求的物资和补给。

也只有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度,才能担负起这种艰巨的任务,如果换成另一个国家,恐怕就算有海量的订单,他们也吃不消。

而中国对于德军的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再多的订单,中国也能够吃下,四万万中国人完全可以满足德国人的需求。

正是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飞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

第二七八章战火燃烧的北美大陆(二)

当德军打入美国本土之时,美国人才真正的知道独木难支的道理,也深深的后悔当初的孤立主义。

可以说,战争之初,美英法苏加起来的实力,几个德国恐怕都比不上。可是,英法惧怕战争而实行绥靖政策,还于苏联互相算计,想祸水东引,而美国也是冷眼旁观。

正是由于各怀心思,让德国人各个击破,然后迅速的坐大,终于引火烧身了。

在战争初期,除了军事实力由于没有真正开动起来而弱点之外,经济实力和工业产值,那是绝对的世界第一。

可是,随着德国征服欧洲,聚整个欧洲之力,那就直接将美国甩开了。有了广阔的领地、资源和财富,德军进一步雄壮,而有了这有了这些基础,凭借德国人的高超的科研能力,便可以快速的消化当初魏起东提供的各方面技术了。

虽然美加联军加起来的兵力并不比德军的联合国军团少,飞机、大炮、坦克之类的数量也不弱,但是,能精良程度,却要差一个档次了。

德国人本就在军工思想上领先一步,而后来又有了魏起东的帮助,这就更进一步加快了他们现代化军工的进程,拉开与美国的差距已经是必然了。

当德军的武装直升机群大规模出现的时候,美军还在何谓直升机和旋翼机之间纠结;当德军的导弹可以任意的飞掠美国上空的时候,美国人还在探讨这项技术的各个难点;当德军的坦克已经开始投入复合装甲的时候,美军还在不断怀疑为什么穿甲弹的效果突然变得这么差了……

虽然为了本土防御,美军抵抗得非常顽强,但种种落差,让美军还是节节败退。

截止1944年10月份的时候,德军已经跨过北纬四十度线,占领了美国一半的领土。

为了进一步摧毁美国的抵抗力量,德军开始加紧布置力量,兵锋直指美国首都华盛顿。

双方在华盛顿地区投入的兵力直逼八百万,绝对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会战,投入的大炮、飞机、坦克更是不计其数,光一个个数字,都让人触目惊心。

为了配合华盛顿会战,德军海军也是倾力出动,从加拿大的东岸港口直奔美国西海岸,在华盛顿会战全面开启之前,双方的海上力量便先一步拼了个你死我活。

双方投入的主力航母便超过了三十艘,护航航母就更加惊人了,超过了一百八十艘,护卫舰、补给舰之类的,那数量就更加庞大了,直接掀开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大西洋海战。

这场规模庞大的海战持续了近半月,虽然德国海军投入的力量并不比美军的庞大,甚至在数量上还处于弱势,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以德军的胜利,以美军的惨败而告终。

美军损失十一艘主力航母、七十余艘护航航母、潜艇四十余艘、其余船只三百余艘的巨大代价。

相比于美军,德国海军的损失不到美军的一半。

德军之所以取得了胜利,是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德军的航母性能虽然和美军的差不多,数量上也不占优,但是,他们的舰载机性能却要超过美军,而航母战斗群发挥战斗力的很大依仗就是靠舰载机。

第二点,德军的航母战斗群的战力,除了舰载机和舰炮之类的,还有重要的两点,舰载直升机和导弹,这两项都是美军所没有的。虽然直升机的作战效率没有舰载机那么直接,导弹的精度还有待提高,但数量和新武器的标签却无疑的给了德军官兵以信心,而让美军受了掣肘,应接不暇。

第三点,德军的潜艇在这次海战人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相比于美军潜艇的毫无建树,德军的潜艇部队在邓尼茨的带领下可谓是战功赫赫,光是主力航母就击沉了三艘,护航航母也击沉了十余艘,击沉其他舰只就更多了。

第四点,德军的情报能力上也超越了美军,德军通过先进的情报设备和破解情报的能力,大体掌握了美军的动向,而反观美军,对德军的动向却知之不多。

种种原因,才导致了美海军史上最大的惨败,经此一败,美海军已经不具备与德海军正面碰撞的能力了,而德海军也趁此机会几乎统治了整个大西洋。

而美海军所剩主力则只能龟缩在墨西哥湾和东太平洋以休养生息,在西大西洋则只敢保持有限的活动,这也表示整个美国的东海岸已经深深的处于德海军的威胁之下了,对美国的形势更加不利了起来。

而在这个契机之下,德军地面部队顺势发动了对华盛顿的进攻,气势非常浩荡,为了保卫首都,更为了保卫美利坚,美军无路可退,只得拼死抵抗。

美军在大西洋海战的失利,不但让美国上下人心惶惶,连远在澳洲的英国人也是胆颤心惊,他们还一直想仰仗美国人帮助他们大英帝国崛起呢。现在倒好,美国人似乎自身都难保了,而美国人一完蛋,这个世界将没有任何安全之所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大西洋海战结束不到一个月之后,中国军队突然穿过马六甲海峡,在苏门答腊岛登陆了。

英日联军虽然早有所准备,但是马六甲海峡太狭窄了,中国军队的火箭炮群都可以直接铺天盖地的打到对岸来。英日联军不知道中国军队一下子投入了多少门炮,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的火箭炮,用遮天蔽日四个字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无数的炮弹夹杂着火箭炮倾泄而下的场景,仿佛天外陨石从天而降一般,绝对的世界末日,花费那么长时间建造的防御工事,在如此密集的打击下,当场破烂不堪,很多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撕成了碎片。

中国军队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恐怖炮轰,英日联军感觉到他们经过了史上最长的一天,看不到天空、看不到光芒、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未来。

当炮声一停的时候,侥幸活下来的人几乎都麻木了,不少人甚至直接神经错乱了。

在此情景下,中国军队迅速的发起登陆作战,庞大的船队席卷了小半个马六甲,虽然英日联军迅速的投入援军进攻补充,但依然阻挡不了气势如虹的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占领几个登陆点之后,迅速的稳住形势,然后将源源不断的军队和物资投递上岸,南洋之战全面开启。

第二七九章最后的决战(上)

曾经,英国人觉得,德军绝对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但此刻与中国军队接触一番之后,他们已经不敢这样认为了。中国军队虽然不说会比德军强大,但是,也不会弱多少,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人口上,却是远远的领先于德国,这也说明中国的战争潜力要优于德国的。

中国是一个被压迫了百年的民族,此番崛起,整个中华民族似乎都自带一种“永远不要再做受压迫者”的气势,所以这个民族在当今的强国之列中,斗志是最为昂扬的。因为被压迫惯了,不想再受压迫,所以,必须去为中国民族拼出一番未来。

我们的军队源源不断的跨过马六甲增援而来,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

数量迅速的超过英日联军的总和,我们军队自然不是以数量取胜,装备同样是要领先一个档次。

战争一开启之时,我们的空军自然又是先行出手,几千架各种飞机称霸在南洋上空,仅仅三天不到,英国空军便不得不龟缩在澳洲境内,对声势浩大的我们空军只能退避三舍,南洋的制空权随为我们空军所得。

而我们海军的行动丝毫不比空军的慢,面对航母数量占优的英国皇家海军,我们海军没有丝毫的退避,反而主动寻求决战。

在英国人看来,他们对于我们军队来说,恐怕也有海军稍微占点优势了。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和英国人联合作战的日本人,居然没有告诉英国人更要小心我们海军,特别是魏起东和唐欣怡两人。

英国人其实也知道不应该小视我们海军,毕竟日本联合舰队就是覆灭在我们海军手下,不过他们认为日本联合舰队并不能与英国皇家海军相比,认为小鬼子的舰队空有吨位上的优势,但在舰队的各方面配置上却要落后不少,居然连雷达都没有。

所以,英国人觉得日本联合舰队败给我们海军,他们自身的原因占不小的因素。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英国人觉得,如果连他们优势的海军都不敢与我们海军一战的话,这一仗他们未战便先输了。

所以,两军之一场海战,必须打,而且还要努力打赢,只有打赢了,才能改变眼下不利的形势。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英国人这次没退了。

当然,英国人并非盲目的出击,甚至还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准备引诱我们海军主力到努沙登加拉群岛周围,计划一举伏击。

11月11日,努沙登加拉海战全面开启。

可是,让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海战一拉开,便是一边倒的局面,而这一边倒,不是倒向他们,而是全面倒向我们这边。

开战十分钟不到,英国就有一艘主力航母被击沉,随后,整个舰队都被打懵了,而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他们虽然知道我们海军主力就在附近,但就是被我们海军的战术死死的牵制住,没办法去攻击,只能不断的面对我们海军狂风暴雨般的打击,结果可想而知。

英国人大骂不公平,海战居然派出几百架远程重型轰炸机前来,这些轰炸机群直接牵制住了英军的舰载机的主力,然后我们海军再用舰载机、舰载直升机、反舰导弹以及潜艇部队的联合打击,狂揍英军的皇家舰队。

结果,英军的舰载机干不过我们的重型轰炸机,舰队的防空火力阻挡不了舰载机群和直升机群的轰炸,更阻挡不了先进的反舰导弹的打击。而且,水下的英军潜艇部队也无法挡住如同幽灵般的我们海军的潜艇,不但自身损失不小,也让舰队的舰队被一一吞噬。

在英国人意识到这完全是一场不对称的海战之时,便迅速的打起了退膛鼓,想着脱战。

但是,被我们海军粘上了,哪能说能脱战就能脱战的,我们海军一路追击,直到晚上借助夜色,分散突围,才让一小部分英军的舰队逃了出去。

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和战列舰全部损失殆尽,主力几乎被完全覆灭,对我们海军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面对这个结果,英国人震惊的同时,日本人也震惊,这是我们海军第一次显露其先进的作战配备,投入了大量的新型技术和武器,比如舰载直升机、反舰导弹、预警机等等,我们海军的潜艇隐蔽和攻击性都非常强,称之为水下杀手丝毫不为过。

而这些手段,英国人没有,日本人更没有。所以说,面对这样的联合打击,英国人败得不冤,至于所谓的不公平,我们海军既没有偷袭,也没有耍无赖手段,完全是凭借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取得胜利,要怪只能怪技不如人。

这一战,彻底的让英国人和日本人认清了一个现实,他们与我们的军事力量确实拉开了一段不近的距离,而现在的中、国还要安稳的飞速发展。

可他们日本和英国,一个国家整天的在被轰炸,工业体系破坏殆尽,一个连国家都被占领了,已经彻底的失去了追赶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差距越来越大了。

随着这场海战的结束,南洋的海权,甚至是整个大洋洲的海权都被我们海军掌握了,英军只能龟缩在澳洲,至于已经派出动的军队,只能看着他们灭亡了。

我们海军切断了澳洲对南洋诸岛英军的支援,然后再以地面部队进攻分割蚕食,已经看不到希望的英军大批投降,稍微顽强点的将弹尽粮绝之后也只能无奈的投降。

从这一点上来说,英军的斗志要比日军差多了,在英军大批投降的时候,条件更加艰苦的日军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持下,非常的疯狂,极少出现投降的情况,直到等来我们军队的剿灭。

直到45年二月份,我们军队已经全面控制了整个南洋,日军主力被消灭殆尽,只残余少部分力量潜到山区和原始森林中苟延残喘。

在稳定了南洋的局势之后,我们军队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澳洲了。

第二八零章最后的决战(中)

澳洲很庞大,防御纵深也非常不错,但是四面环海,可供我们军队登陆的位置也非常的多,这也导致兵力有限的英澳联军无法针对性的防御我们军队的登陆。

而在登陆作战之前,我们军队对澳洲北部的各重要港口、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燃烧弹和云爆弹的配合,让英国人和澳洲人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要人间炼狱,甚至不敢相信日本人是如何坚持这么长时间的。

这样的轰炸,比当初抵抗德军的轰炸要可怕多了,当初德国人的狂轰滥炸,英国人还能勉强坚持,但现在,他们有些坚持不住了。

毕竟,当初是依托本土,多少有些坚持的资本,可现在,这里是澳洲,虽然是英联邦国家,但却并非英国人的天下,好不容易撤退到这里来的英国人也不多。

“再战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们会将澳洲的英国人杀光的……”

“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也无力抵挡敌人的进攻,再坚持下去,除了增加无意义的伤亡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美国人也抗不住了,我们也指望不上他们了……”

英国和澳洲高层,一片负面情绪,曾经的高傲,在这一刻消亡殆尽。丘吉尔这个狂人也显得很无力,曾经他可以号召英国人拼死抵抗,那是由于大家多少能看到胜利的希望,可现在,连他自己都看不到希望,如何去号召其他人拼命抵抗?

于是,在我们军队进行登陆之前,英国人无奈之下,主动联系过来,商谈投降事宜,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机,无非是想多争取些筹码,不让投降得那么难看。

但是,我方只回复了一句话:只接受无条件投降,不接受有条件投降。

如果我方能够答应他们的一些小小要求,英国人恐怕会非常痛快的投降,但这个答复,就让他们很纠结了。

最终,英国人退而求其次,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保证英国皇室的尊严,我方保留英国皇室的皇室地位,免于皇室成员的责任处罚。

对于英国人这样要求,我方商讨了一番之后,勉强答应了,也算是给曾经高傲而且强大的大英帝国留下了最后一丝脸面吧。

5月2日,澳洲的英澳联军正式向我们军队缴械投降,我们军队随即接收整个大洋洲。

而在澳洲的正统英国高层宣布投降之后,远在北美,身为英联邦国家一员的加拿大,也随即向德军投降了,因为加拿大本土早已经没有强大的力量抵抗德军了,现在加军主力早已经退入美国,在帮美国人抵抗德军罢了。

于是,在英国正式投降之后,加拿大人也觉得没有抵抗的意义了,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