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多五两银子!
  这其中,还包含家族的田地在内,这也是世家大族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此算来,相当于家族中,每年的收入将缩水一半!
  “陛下,不可呀!一个奴隶征收三两银子的税费,岂不是要断了大家的活路!”
  “就算是普通的地主家庭,也都是养活着一群奴隶耕种的,如此一来,地主可能就只有将奴隶卖掉,或者更加压迫,这会将奴隶逼上绝路呀!”
  “奴隶税征收太多,恐怕每年征税之前,就会有一群老弱奴隶被主人杀害。”
  众臣议论纷纷,指出提高税费的弊端,其实大家还有一点不敢说,那就是自从三大政令施行以来,卖身为奴的老百姓变得很少了,本来补充奴隶就难,这又要加征税费,对这些豪门贵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众爱卿所思,朕已经替你们想好了。与其购买奴隶种田,不如将土地租给普通民众耕种,如此一来,与豢养奴隶耕种土地,相差不大。”杨沐道。
  “这……还是……”
  众官员有苦说不出,谁家里没有奴隶?如果因为加征税费导致奴隶减少,家里的田地就没人耕种,对于以后的损失就太大了,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个家族的衰落!
  而将田地租给普通百姓耕种,虽然能减少成本,但也是治标不治本。
  “在加征税费的同时,朕欲推行一项新的政令,允许奴隶赎身,获取自由。”
  赎身?
  奴隶还能赎身?众官员们侧耳倾听。
  以往,也有立功的奴隶,获得自由身的情况,但是奴隶自己赎身,情况却是少之又少。
  原因很简单,奴隶本身,包括其所有的财产,都是归主人所有的,他们根本拿不出钱财赎身。
  而且,就算是奴隶的家人要替他们赎身,主人要是不愿意,也没有什么办法。
  在这个奴隶紧缺的时候,谁还愿意让奴隶赎身?
  “奴隶分为五级,这当初推出勋爵制度的时候就定下的,规定从卖身为奴开始,每三年提升一个等级。一星奴隶,赎身需要五倍的价钱,二星奴隶,需要四倍的价钱……以此类推,五星奴隶就是普通的价钱,允许奴隶按照这个价钱赎身,主人不能阻拦。”
  “另外,主人如果打杀了奴隶,按照律法规定,同样被处以罚款,杀死一个一星奴隶,缴纳一倍的罚款,杀死一个五星奴隶,则是五倍罚款。”
  “至于奴隶本身的价钱怎么计算,根据具体情况,官府会推出一套衡量标准。”
  “奴隶可以投军,或者参加官府的派发的任务,赚取钱财。”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沐把一整套构想说完,所有的大臣都愣住了。
  皇帝陛下说的这些……好像是在刻意打压权贵吧?
  奴隶如果能自赎,能投军,杀死他们还要罚款,那么各大家族,除了必要的奴仆人员之外,谁还愿意多养奴隶?
  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皇帝并不怕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因为这些田地就算不被世家大族掌控,仍然可以交给老百姓,对于苍国的财政来说,左右都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
  世家大族如果没有了奴隶,就像是被敲掉了牙齿的老虎,不再一代代的延续家族辉煌,而是要想办法步入仕途,只有靠官位,才能维持家门的显赫。
  表面上看没什么区别,但是仔细一琢磨,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
  依靠家族做官,和依靠做官延续家族辉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比如以前,六大的家族的家主,一直霸占着最高的几个职位,各大家族的家主当官并不是凭靠才能,而是背后的家族是否强大,家族中的成员也是一样,出身于大家族的子弟,注定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在仕途上走得更远。
  所以,各家族对朝堂反而不那么在乎,只要经营好家族,自然就有地位提高。
  奴隶税制和体制改革后,等于是釜底抽薪,各家族的底蕴被瓦解,只有在朝堂获得地位,才能维持家族的昌盛繁荣。
  主次之分,完全颠倒。
  官员们都很无奈,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没有一个人敢多嘴说话,毕竟杨沐上位以来,一直是铁血手腕,在朝会上做下的决定,无一例外都实现了,从未有过丝毫的改变,反而是那些试图阻挡的障碍,被一一清除。
  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当即,孔尚贤等少数的非大家族成员站了出来,拥护这项决定。
  而杨沐也顺势,不再询问那些世族官员的意见,吩咐司礼监拟好一道圣旨,让礼部宣达政令。
  最终,一场朝会,在各个官员的担忧中,潦草结束。


第160章 大苍时报

  奴隶税制改革,再次在民间掀起了一场庆祝的狂潮。
  奴隶们全都喜不自禁,即使一些被奴役得麻木了的中老年奴隶,也都抑制不住激动。
  对于他们的主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但是对于他们,却是一个重生的机会!
  原本,在勋爵制度推出的时候,他们就很疑惑为什么会奴隶也被划为一个阶层,似乎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有看着那些平民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羡慕得牙痒痒。
  现在看来,这是皇帝陛下一早就规划好的呀!
  这一天,总算是盼到了!
  当然,不仅仅是奴隶们高兴,普通平民百姓中,兴奋激动的人也大有人在。
  一方面,奴隶中有很多都是他们的家人,以前是没有办法赎出他们,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耕种的田地,少了那么多的税赋,迟早能凑够银钱,帮亲人赎身!
  另一方面,百姓们高兴是因为奴隶的成本高昂,意味着以后贵族不会故意逼迫百姓卖身为奴,非但不会如此,还会因为人手短缺,把部分农田租给普通百姓耕种。
  这一道政令,是实实在在的利民之政!
  ……
  时间得很快,转眼一个半月的时间逝去,进入了十二月。
  凛凛寒冬,大雪纷飞。
  在民间,垦荒、识字、奴隶赎身……天气虽然寒冷,但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在官方,官府改革、科技研发、邸报、打造兵器……每一项工程,都在平稳有序地进行。
  整个苍国,进入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发展洪流当中!
  蕊珠宫。
  杨沐坐在一张绒毛软塌上,姿势舒适随意,旁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手里面捧着一张报纸,慢慢看着。
  这本是地球上,老年人常有的生活,但是在如今的苍国却是格外的新潮。
  而这报纸,正是苍国新出的邸报——大苍时报。
  杨沐手里拿的这张,算是第一期。
  一张薄薄的报纸,其实也花了科技部和礼部颇多的心血。
  首先,就是解决纸张问题。
  其次,是印刷术。
  最后,再是内容编撰。
  为此,科技部的工匠们特地开辟了两个临时研发小组。一个负责改进造纸术,一个研究活字印刷术,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才在杨沐给出的资料之上,将技术给投入应用。
  再然后,交给礼部下面的邸报司,将编撰好的稿子拓印上去。
  至于内容,杨沐看了一下,虽然粗糙,但总的来说还算过得去。
  一张报纸上一共分为四个版面,一个版面刊登政治新闻,一个版面刊登农事和科学小常识,一个版面宣达忠君爱国的思想,一个版面刊登一些笑话和小故事。
  譬如,某个官员被查出了贪污**,某个官员的什么行为值得提倡,哪些东西不能多吃,哪个老百姓家里闹出了什么笑话,皇帝陛下是怎样的勤政爱民……
  诸如此类,一张薄薄的报纸上,都有所涵盖。
  总的来说,对于这张报纸杨沐还是比较满意的,上面的内容既官方又不失亲民,在如今这个信息匮乏、老百姓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的年代,应该会大受欢迎。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工艺的不成熟,上面的字体比后世油墨喷印的字体要大一些,再加上规模的限制,一份报纸的造价就达到了一文钱,如果再摊上人力物力,发行价格大概要达到三文钱的样子才能保证盈利。
  不过,杨沐并没想着靠这份报纸赚钱,大笔一挥,将价格定在了一文钱一份。
  至于发行的方式,则是由邸报司和各地的驿站人员合作,运抵每一座城池,再由官府按照一文钱一份批发出去,让一些商铺代为销售,各商铺和小贩文钱或者三文钱贩卖出去。
  当然,考虑到一些村子里信息闭塞,老百姓舍不得掏钱卖报纸,官府也发出了规定,每一个村子里的教书先生,必须订阅报纸,超过百人的村子必须订阅三份以上,由官府派出专门的小吏派送。
  报纸的售卖,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相信过一段时间,街头就会出现一批卖报的孩童。
  “陛下,这一张叫做报纸的东西,可以给臣妾看看吗?”诺妃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拿着一张毛毯,盖在杨沐的身上。
  杨沐伸手扯下了毛毯,问道:“你这寝宫里的地暖已经够热了,朕还不冷……唔,你对这报纸有兴趣?”
  诺妃点了点头,眼里流露出征询之色。
  杨沐转念一想,也就了然了,这座后宫就像是一个华丽的笼子,除了少数特殊的宫女和太监,其实与外界并没有什么交流,这些后宫妃嫔常年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虽锦衣玉食,但是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想来,诺妃也有此心态,特别是如今苍国和申国之间,局势微妙之下。
  杨沐将报纸递给了诺妃,后者俏丽的面庞上,立即浮现出了欢喜之色,像是小孩子得到了什么礼物一样。
  只见,诺妃如猎奇一般,将报纸前后翻了一两下,然后似乎在上面找着什么。
  见此,杨沐若有所思,问道:“可是在找与申国相关的消息?”
  “嗯!”诺妃重重点头,咬了一下嘴唇:“陛下恕罪,此事就算是陛下不喜,臣妾心中还是十分挂念,申国毕竟是臣妾的母国,父皇和母后的安慰,臣妾不能弃之不顾。”
  “那么……让你父皇和母后,来苍国与你相见,如何?”杨沐淡淡问道。
  “陛下!”诺妃大惊失色,惶然不知所措,连忙跪地:“臣妾……臣妾……”
  也难怪她般害怕,作为一国皇帝与皇后,如果到了苍国与她相见,那该是什么身份?
  俘虏!
  以苍国如今的实力,要灭亡申国并不难,甚至都不需要卫忠全出马,只要调派一个军团,外带一支义军,半个月之内就能攻灭申城,活擒申国皇族。
  杨沐叹了一口气:“你先别着急,听朕把话说完。一个多月没来,朕可不是来听你哭诉的。”
  “陛下恕罪,臣妾失仪了……”诺妃闻言,连忙从毛毯上站起来。
  “昨日,朕接见了申国使臣,你猜猜是谁?”
  “申余?”
  “不。”杨沐摇头,道:“一直以来,确实是申国那位右丞相在与苍国交涉,不过昨日,来面见朕的使臣当中,还多了一个人,送给了朕一件礼物。”
  说着,杨沐拍了拍手,在帘外侍奉的姬翎儿,捧着一方雕花木匣子走了进来。
  诺妃只觉得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忽然,她像是想了起来,掩嘴惊呼:“传国玉玺!”


第161章 划分封地

  “不错,就是传国玉玺。”杨沐点点头,道:“申国的主使是一个年轻男子,身着蟒袍,乃是申国的太子。”
  “太子……”
  诺妃喃喃,她的母后体弱,在生出她之后就再也无所出,申国太子只是一个后妃所生,资质平平,平日里与她也没有太多交集,所以在提到太子这个字眼的时候,她并没有什么感觉。
  现在,申国太子带着传国玉玺,将之献给了苍国,其用意不言而喻。
  申国,要主动归附苍国么?
  诺妃心里有些忐忑,她自幼读过一些史书,知道各大诸侯国之间,也有这种兼并的形势,只是从来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的母国当中。
  父皇,真的放心么?
  归附之后,申国形同灭国,苍国将如何对待申国君臣?
  诺妃心里有一肚子的疑问,但是不好问出来,因为很明显,申国是在长期得不到苍国的回应之下,惧怕被攻打,所以才出此下策,没有其他的办法。
  见诺妃如此模样,杨沐也猜到了她几分心思。
  说起来,申国皇帝举动,也在情理之中。
  试问,一个弱者,一直得不到强者的原谅,终日战战兢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的绝望,面对着即将爆发的战争,谁能不急?
  这时,眼见着整个郑国都在推行苍国的制度,为禅让做准备,申国的皇族和世家门阀,也都生出了效仿的心思。
  毕竟,郑国一个被征服的国家,皇族和世家都没有危险,那么主动归附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于是,早在半个月前,申国就派出了太子,携带传国玉玺,表露出归附的心思。
  “今日朕过来,就是与爱妃商议此事,申国既然为你的母国,又是主动归附,朕必然也会善待,他日你若诞下皇子,可以将申城封予他为食邑。”
  食邑?
  诺妃惊诧,自从三王伏法之后,苍国就再也没有封王,食邑虽然不能自主管理和任命官职,却能够得到境内一半的税收,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封地,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就算是再纨绔,也可以奢侈挥霍一辈子!
  而在当下的时局,表明了杨沐一个态度,意味着对诺妃的态度不变,也就是说对申国的皇族亲善,政权会平稳的交接。
  瞬间,诺妃的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回到了肚子里,忙拜道:“臣妾谢陛下,也代皇儿和申国皇族,谢过陛下!”
  杨沐点点头,道:“申国归附之后,申国君臣都是我大苍的臣子,爱妃的父皇将被封为侯爵,赐予封地。”
  “封地!”诺妃诧异,道:“我父皇既已归附,只需过一个闲散的贵族富家翁即可,陛下倒是不必如此封赏。”
  杨沐摆摆手,打开盒子取出了一方玉玺,一边观察把玩,一边道:“朕明白爱妃所思何意,无非就是一个退位之君,再获得封地会引起猜忌,这一点爱妃不用担心,封地之事朕自会有考量。”
  “臣妾代父皇,叩谢陛下隆恩。”
  ……
  且说杨沐从蕊珠宫出来,就吩咐了沈安,传召各位大臣,召开晚朝。
  又是晚朝……
  时隔四十多天,杨沐再次召开晚朝,沈安不敢怠慢,连忙吩咐小太监们到外朝的个衙门办事处传旨。
  一个时辰后,十二部的主要官员,皆聚于大殿内。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后,这一次各大官员之间的气氛明显要沉闷很多,在等待的时间中,少了很多交头接耳的现象,甚至有些官员还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相比较而言,新兴势力和小家族就要放开得很多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家族的衰落就是他们这些小家族的机会,稍有荣辱之心的,皆认为是苍国之福。
  杨沐穿着朝服,从蕊珠宫到了万寿宫,歇息了一下,换上了朝服,直奔朝殿。
  君臣礼仪之后,杨沐开始商讨如何处理申国。
  各位大臣也犯了难。
  毕竟,申国虽然归附,但是政权的交接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点和郑国有很大的不一样。
  郑国是武力征服,然后再凭借军事实力逼迫政权交接,遇到有不配合的,直接杀了再替上自己的人,铁血手腕下,各项工作都推进得很顺利。
  而申国就不同了,既然是和平交接政权,那么肯定就要平稳的过渡,对申国内的那些官员,也应该是合作的态度而不是喊打喊杀,政令的推行需要让申国官员自己适应,而不是安排自己的人手。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朝中谁都知道,申国是诺妃的母国。
  诺妃是谁?那可是当今皇帝的宠妃!
  在她的肚子里,可是有龙种的!
  日后,诺妃一旦诞下了皇子,即便不是嫡子,在后宫中也将占据一席之地,哪个敢得罪?
  况且,当今皇后一直未有身孕,这是极不正常的,万一无所出的话,那么诺妃的孩子就是长子,那是有机会成为未来太子的存在!
  所以,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就很棘手。
  最后,杨沐综合了范宏济和孔尚贤等人的意见,决定由个各部挑选一些人,先到申国内推行体制改革,同时筹备政权交接事宜。
  “众位爱卿,既然交接之事定下来,就来商议一下封地之事。”杨沐说着,让太监们抬出了一张大地图。
  没错,在蕊珠宫与诺妃说的封地之事,并不是空口白话。
  但是,所承诺的封地,也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封地,而是上一次在郑国的时候,孔尚贤提出来的安顿郑国皇族之地——岛屿。
  也就是这张大地图上,所标示的地方。
  前段时间,杨沐已经派人查探过了,那一座岛屿加上周边的几个小岛屿,面积接近苍国的一个县的大小,与大陆最近的距离,其实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