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别说,一番模仿下来,有些国家还真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譬如,苍国的十二部制度就被康国和邵国,这两个小弟全搬硬套地模仿,虽然由于技术原因,很多事务都无法进行,像科技部和教育部,仿佛就像是一个空壳子。
  但是,这两个国家也不在意。
  在他们君臣的眼里,苍国就是学习的对象,苍国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什么都应该学习!
  康国皇帝甚至当着十几万的将士和百姓说,苍国救了康国,两国有着兄弟般的情谊,苍国就是康国的兄长,兄友弟恭,苍国的一切都值得康国学习。
  然后,邵国皇帝得到了这个消息,顿时觉得康国的马屁拍得太厉害,认为自己被比下去了,非常的不甘心,也担心以后苍国会因此在国策中偏袒康国,于是又下了一次狠狠的决心,摆下祭坛,召集臣民祭天立誓,当众又剁了一根手指头!
  邵国皇帝宣布,以后邵国为苍国的藩属国,年年上贡,永不相叛,军队征伐出战、册立皇后、太子,敕封丞相等大事,都要禀报给苍国皇帝裁决,若是苍国遭受外敌,邵国有义务派兵相助。
  消息一传出,诸国皇帝侧目。
  为何?
  因为很熟悉。
  以上的种种,不就是过去大礼王朝分封时,各大诸侯国对天子的义务么?
  邵国这是自降国格,主动比苍国矮一级?
  有心人仔细一想,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经过吴国的入侵一事,整个邵国都被打残了,现如今也就几万的残兵弱将,国内贵族没屠杀的屠杀,逃跑的逃跑,就连皇族都只剩下几十人,可以说基本上失去了治理国家的能力,随便哪一国来攻打,都能在短时间内将之攻陷。
  换句话说,邵国已经失去了独立成为一国的能力,若是没有苍国的大力庇护,迟早要亡国。
  邵国皇帝此举,虽有苟且之嫌,但却也非常的务实,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邵国需要紧紧抱住苍国的大腿!
  果不其然,在几天之后杨沐就收到了一份邵国的国书,恳求苍国给邵国一部分名额,让邵国的平民子弟到苍国的学堂里面学习。
  对此,杨沐没太大的意见,不就是派留学生来苍国接受先进的教育么?
  以两国现在的关系,准许又何妨?
  于是,杨沐大手一挥,就准了邵国每年一百个名额,唯一的限制就是不能进入到太学学习。
  这不仅保证了先进的技术和核心的知识不扩散太快,又能巩固两国关系,让邵国离不开苍国。
  为什么这么说?
  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就要涉及到邦交的亲疏了。
  那些邵国的留学者,长时间受到苍国文化和教育的熏陶,这辈子基本上就被打上了苍国的标签,自然也是亲近苍国的那一派。
  形成一个依赖关系。
  两国的邦交,肯定会更加的亲密,邵国就会成为苍国那个甩都甩不掉的小弟。
  于是,在诸国皇帝的惊讶中,邵国选拔出来的平民,进入了苍国的学堂里修习。
  一些国家羡慕万分,蠢蠢欲动。
  但是,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消息从苍国传了出来。
  是一本书。
  名字叫做《大苍英雄传》。


第412章 女帝怀孕了

  悄无声息,《大苍英雄传》润物细无声一般的,在各国逐渐兴盛起来。
  这个时代,娱乐生活本就是枯燥的,士子们整天扎在旧纸堆里,也都是在研究所谓的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多半都是顾着家族兜里的那点钱袋子。
  所以,苍国的《寓言故事》问世,才会在整个天下,引起那么大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说,《寓言故事》中蕴藏的那些道理,也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其后几年,苍国不断的出版小说等,几乎形成了一种文化风向,也是一种思潮发展的土壤,就仿佛是一片干涸的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融入到了天下人的生活中。
  无可避免的,苍国也就成为了整个天下的文化中心。
  当这座文化中心突然之间,又流传出了一本《大苍英雄传》的时候,大家自然非常的好奇。
  在阅览之后,才惊觉其中的妙处。
  以往,可是从来没有这种体裁的呀!
  受限于纸张等因素,其实各国著书立传的,基本上只有皇家或者贵族才能大规模的组织门客修撰,一本书往往要几十个门客花上几年的心血才能够完成,即便如此也流传得很少,能在本国流通就算是非常了不起了的。
  而《大苍英雄传》就显得十分的另类了,这是苍国第一次出版这种文体,相较于其他的书籍来说,其售价之低廉简直是令人发指,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本。
  而内容呢?
  都是写一些苍国在历次大战中,各个将领的事迹,而且用了非常不要脸的方式,将这些苍国的将领神化了。
  那些将领的敌人,诸如郑国的二皇子,吴国皇帝,吴国大将军唐艾,晋国的大将军华温奇、汪执、秦堪等等,倒是成了面目可憎的恶人。
  不到几天,一些勾栏茶楼,就已经有人在说里面的英雄故事了。
  就显得,其余国家的将领,自然而然的,就矮上了一头。
  而且在各种故事中不难看出,苍国皇帝是一个非常仁爱宽厚的皇帝,远见卓识天下无双,暗中有神明庇护。
  这些东西,被各国的贵族高层听了,当然是不屑一顾。
  但是普通老百姓买账呀!
  于是,各国的民间就出现了很反常的一个现象,苍国皇帝的声望在各国百姓的心中蹭蹭地往上增长,苍国的将领们,也全都成了天下名将,仿佛不可战胜。
  这个现象,让各国皇帝很是忧心。
  当苍国被神化之后,以后还怎么打交待?
  以后那些平民出身的将士,哪里还有信心与苍国交战?
  这使得诸国感受到了来自苍国的压力,他们并不惧怕苍国目前的力量,毕竟再强也强不过当初的晋国,他们担心的是苍国目前表现出来的强劲势头,以及在他们国家老百姓当中的影响力,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严重的影响,苍国会踩在各国的头上,一步步成长起来。
  就在《大苍英雄传》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礼部重用了那么受到杨沐选中的士子,组织起来,又开始着手另一外的一本书了。
  名为《这不是野史》。
  这是一本披着史书皮的故事书,虽然书名不太正经,将自己与野史撇开。
  但是其实,它就是野史!
  与《大苍英雄传》不同的是,这些故事写的是文臣或者歌颂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也有一些真实发生的趣事,总之把苍国好的一方面通过文字展现出来,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十足的理想社会。
  就比如当初孔尚贤与杨沐的交谈,以及耿贵一个降将身份,与陛下在宫中密谈之后,诸多变化之处,再或者皇后娘娘为将士们设计的军装战袍……等等,诸如此类,更倾向于一种解密之类的。
  果然,《这不是野史》在出版之后,反响依旧火热。
  甚至于到后来,这两本书一起发力,让一股股风言风语甚嚣尘上,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比如,晋国的大将军华温奇在看到这本书后,就感气不打一处来。
  事实上,他亦是一位正直而且忠君爱国的将领,但因为他在书中,是苍国的对手,而且阻击青龙军团和白虎军团,因此而被书中刻画成了一个反派,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友军死活的反派。
  他实在是想不通,自己何曾拒绝支援汪执,让其自杀而亡?
  汪执那是在白虎军团的偷袭之下,连夜被杀了二十几万大军,导致后面被围攻的时候,炸营而自裁的吧?
  在书中,反倒是写得汪执之死,几十万大军的覆灭,都是因为他的过错一样。
  若是先帝当政还好,这等风言风语随便说,自己也不用理会。
  但是现在,主政的皇帝是王涵宁,最信任的统兵将领是邹吉,前两者视他为眼中钉,过去的半年来要不是忙着苍城会盟,有一个同病相连的秦堪互相扶持,恐怕早就已经被王涵宁给整治了。
  流言太多,对他的名声不利,也就容易落人口实。
  总之,现在晋国内已经有不少人在背地里骂他了,其中不乏贵族人物。
  毕竟,晋国输掉了那场战事,损伤利益最多的,就是这些贵族,割地赔款就是从他们的身上割肉。
  随着流言越来越多,华温奇彻底凌乱了,简直是生不如死。
  有类似感触的,还有阮国女帝阮采蕊。
  因为,在《这不是野史》这本书中,有一篇讲到阮国与苍国的睦邻关系,说是当初苍国皇帝前往晋城会盟,结识了阮国女帝,不料女帝对其暗生情愫,几次示好,但是苍国皇帝无动于衷,阮国女帝伤感遗憾,最终只能将这段美好的爱恋深埋,止于唇齿。
  “我几时向可恶之徒搔首弄姿?!”
  阮国女帝阮采蕊在看到这一篇时,气得浑身发抖,一怒之下将手里的《这不是野史》丢出了门外。
  总之,苍国润物细无声一般,在慢慢地将自己的影响力,施加到了其余各国的身上。
  各国,都在暗自积蓄力量。
  就这样,时间进入到八月。
  苍国新都的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苍国为此征发的民夫,就多达五十多万。
  五十万人,只为了建设一座城,每日的开支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原本的王畿之地,也被经营得很好,几座巨大的要塞正在修建当中,再到几个月就能够投入使用,抵御来自西方的敌人。
  然而,就在杨沐舒舒服服的,以为可以过几年太平日子的时候,变故发生了。
  这一次是阮国。
  根据常驻在阮国的邦交使臣带回来的消息,阮国的宫廷,发生了变故。
  似乎,是国内的几位王爷,同时对阮国女帝发难。
  刚听到这个消息,杨沐很是疑惑。
  他很不明白,阮国这好好的,伐魏之战和伐晋之战两场战役,让阮国女帝在国内的威望大涨,军队和朝堂大事都紧紧的捏在手里,可谓是权力正旺之时,即便是几方势力加起来,也难以撼动她的地位。
  可是,为何突然之间那个王爷,会突然之间向她发难呢?
  难道,看到她的势力一日日壮大,急不可耐了?
  不应该吧……
  一般来说,皇位的争夺到了最后都是迫不得已,属于骑虎难下的那种,要么登上皇位,要么等新皇登基之后被清算,所以只能努力往上爬,直到登上那个至高的宝座。
  阮国朝堂的这种氛围,等于是给了诸王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谁也没可能登上皇位,但是却都是安全的。
  至少,这些王爷中不是每个人都想当皇帝的,只是为了身后的势力和身家性命,所以才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
  要不然的话,也会多方一起妥协让阮采蕊这个公主,上位当皇帝。
  立即,杨沐宣来了外交部尚书严华,到紫宸殿议事。
  或许是因为阮国女帝的原因,在一起皇后也要跟着去。
  于是,一皇一后就到了紫宸殿。
  由于是办公时间,所以严华就在外朝的外交部衙门里处理事情,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到了紫宸殿。
  “阮国之事,到底是为何?”杨沐严肃问道。
  “启禀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并非是阮国诸王内乱,而是阮国女帝出事了。”
  “她出事了?”
  “根据使臣回报,阮国女帝有了身孕!连日不上朝,后来又出现了孕肚,朝中议论纷纷,流言四起,朝中其余的诸王与皇室大臣便开始发难了。”
  这……
  阮国女帝怀孕了?
  杨沐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愣在原地很久,扭头看着皇后,张了张嘴,心里很不是滋味。
  皇后的眼神,也十分的幽怨。
  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比人,气死人!
  想一想,那位女帝在苍国的时间,前后也就一个月的样子,算上在后宫里就寝的次数,也就五六次的样子。
  这就有孩子了?
  可以说,阮国女帝是最不想要这个孩子的,又完全没有料到,可偏偏是这样一个心态,她却有了孩子。
  反观皇后,嫁给杨牧都已经快六七年了,肚子还是没有一点反应,此事已经成了皇后心里的一个心结。
  以至于这几天来,皇后都有点像是补偿他一样,任他采撷,予取予求。
  “这就怀上么……”
  皇后在旁边听到这个消息后,呢喃了一句,用一种十分幽怨的眼神盯着他。
  杨沐哭笑不得。
  这个样子看着我干什么?
  不是我不行,是你的肚子不争气吧?
  当然,这句话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来的,要不然皇后的心里得难受好久。
  “现在阮国的形势如何了?”杨沐问道。
  “全国女帝很被动,此事已经挑衅了阮国贵族的底线,打破了诸多势力之间的平衡,由此成为了几方势力的公敌。”
  “那……阮国女帝是如何应对的?”
  “这个……阮国女帝的处境很不妙,迫于各方的压力,终日在宫中闭门不出,暗地里却调动了几路兵马和信任的大将进京,朝堂之上连续罢免了诸多官员,暗流涌动……阮国随时都可能爆发内乱。”
  “你的意思是……阮国女帝本身无大碍?”
  “确实如此。”
  “那阮国的贵族与朝臣,可否追究其腹中孩子?”
  “有,宁王阮阜宁要求阮国女帝交出奸夫,退下大位,禹王阮阜禹则是要求女帝堕胎。”
  奸夫?
  堕胎?
  杨沐的脸色不太好看,当然他也知道严华是无心之言,不知道其中的真相,也就没有往心里去。
  不过,从严华说的这些信息当中,他倒是能猜到一些。
  看来,阮国的宁王阮阜宁,如今在阮国是处于优势地位,不然也不会提出要让阮国女帝退位的条件了。
  禹王,倒是有维护女帝之意。
  此事如何处理,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个退位的女帝,肯定是死路一条。
  但倘若不退位,又难以向国人与贵族交待。
  当初的国内的贵族为什么让她当这个皇帝?就是因为她是女儿之身,没有后代的烦恼,过渡之后才可以再将皇帝之位禅让出去。
  这样不仅避免了因为觊觎皇位而带来的权利斗争,平衡了几方的利益问题,对于整个阮国也有帮助。
  果不其然,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正是这几年的平稳,阮国抓住了机遇,发展突飞猛进,朝中的诸多大臣和国内世家大族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
  本来,相安无事,诸王也不再把争权夺位当作头等大事,各方势力渐渐的平息。
  可是,阮国女帝忽然之间就怀孕了,这怎么算?
  第一,生出的孩子该怎么办?是男是女?是否被立为太子?阮国的江山,难道要拱手于外姓人之手?
  这一点,别说诸王不答应,就是皇族中有资格的老人,也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这个世界,虽然还没有程朱理学,也没有那么重的贞操观念,但是无论如何未婚先孕都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
  更何况,怀孕的那个人还是堂堂一国女帝。
  第二,女人生孩子可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说不定在分娩的时候,阮国女帝就一下子死在了临盆之期,将置国家于何地?


第413章 严华的猜测

  自古以来,皇帝的性命就是一个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若是一时崩殂,整个国家都会发生暴乱。
  关乎整个国家的大事!
  至少在这个时代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甚至是整个家族的人,都围绕着一个产妇的身边转。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倘若阮国女帝在临盆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意外,那么阮国就彻底的乱了。
  这也是为什么,就连过去一直支持阮国女帝的那些宗族老者们,也一下子全部反对了。
  以上的两点原因,无论是主要因为哪一个,对阮国的皇族与贵族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
  “此事,你有何良策?”杨沐问道。
  “这……以臣与外交部诸位大臣的商讨,皆认为此时是一个好机会,若是能凭借此次机会,让阮国元气大伤,那么我苍国就少了一个对手。”
  杨沐点了点头,严华所说正是谋国之言。
  “陛下,正如我国现而今奉行的远交近攻策略,西部可与曹国兰国结盟,以此制衡阮国,北部与临、越、宋等国结盟,以此制衡魏国与晋国,南部则是与邵国、云国等小国结盟,以此制衡楚国。当下之际,若是将阮国削弱,正是搅乱西部浑水的好时机。”
  “那依照爱卿之言,我们苍国该如何干涉为好呢?”
  “陛下,臣有一策,目前阮国朝臣与皇族一直在逼问女帝奸夫之下落,据外交部所掌握的情况的来看,目前阮国并未发现查出来,所以臣以为当派出锦衣卫,暗中寻探,将那奸夫掌握在我们苍国的手里,到时候那阮国皇族肯定更加的惶恐,女帝与皇族之间的矛盾,必然更加不可化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