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已经历过一回,城楼上的诸国皇帝与使者们,这次倒没有被吓一跳,只是面色凝重地注视着。
  紧挨着白虎军团出场的,便是此次伐晋大战中同样大名鼎鼎的朱雀军团,这一支军团在苍国中,虽然与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一同创立,地位也相同,但是在老百姓的心里,其实隐隐划分在前两者之下。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大军团,在创建之后的第一战,也就是北伐郑国的时候,表现并不是非常的出彩,而且两位统帅也没有特别令人传唱的小故事,之后在吞并洞国的时候,一直担任着与盛国对峙的任务,而把灭国的荣誉拱手让给了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
  但是实际上,在苍国的朝廷中,或者说是统治阶层,并没有人这样以为。
  因为,四大军团在建立之初,这两大军团的士卒,反而都是有战斗经验的,只不过由于苍国的实力弱小,所以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便一直担任着戍守北境的任务。
  毕竟,在戍边这一块,这两大军团可谓是轻车熟路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苍国内普通百姓的一种奇特心理,下意识的觉得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不如青龙和白虎两大军团的印象。
  当一些青壮在投军的时候,也都祈祷能够分配到青龙与白虎两大军团,如果是朱雀和玄武军团的话,说不得要失望一番。
  便是在此种心理下,两大军团的将士们,也是有苦说不出,心里窝着一股火,颇不服气。
  直到后来,在与盛国大战当中,朱雀军团长驱直入,几乎是将一路横扫进入盛国,将一支支盛**团吊着打,大元帅韩桐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与指挥能力,不仅率军进行了几番奇袭,而且还用一场宴会,说服了邓芝及其麾下的大军,蓦然让举国百姓刮目相看。
  紧接着,在伐晋之战中,一举用出了一招驱赶百姓入晋城和堵截漕运的计谋,率领三国联军攻入了晋城,所育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对其印象大为改观。
  从今日的阅兵就可以看出,当朱雀军团的方阵从西边缓缓而来的时候,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一点都不比前两者要弱。
  “第三个出场的方阵,乃是我大苍初创四大军团之一的朱雀军团,在伐晋之前,便将晋国隐形的盟友盛国击败,使之国君归顺,百姓得以解救,实乃万千功德。此次伐晋之战中,编制扩大到了三十万,将士们一个个勇猛不凡,一路攻城拔寨,战功赫赫。”
  十人令官组成的喇叭队,一个个声音洪亮。
  杨沐忽然隐隐有一种被身边之人盯紧的感觉,于是扭过头去看,发现竟然是康国的皇帝在看向自己,四目相对下,他能感觉到对方传过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杨沐也向他点了点头,他知道康国皇帝为何感激他。
  因为,在伐晋之战的前期,是朱雀军团拖住了晋国大军,这才让康国顺利组织起大军,成功夺下晋国的一些地盘。
  事实上,他也确实当得起康国皇帝的这一感激。
  为何?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康国东面临海,其余的三面都被晋国仅仅包围,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康国的国土不断的被吞并,生存环境也大为压缩,常年的大战加之无法与外界正常的沟通,康国内百姓生存十分之艰难,与昔日之苍国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康国内时常有百姓偷偷的迁入到晋国谋生,国力一年不如一年,几乎成了晋国随时可以吞下的一块肉干。
  若不是晋国的首要目的是伐魏和吞并王畿,康国必然早已不复存在。
  关键时刻,苍国号召会盟伐晋,等于是在康国灭亡的边缘救了它一命,而且在伐晋之战的初期,朱雀军团死死扼守住了北境,牵制住了晋国部署在东边的军队,这才让康国的军队能够西出,收复昔日的部分国土。
  可以说,苍国对康国是恩同再造。
  这些念头在杨沐的脑子里一闪而过,杨沐就扭过头,重新看城下的朱雀军团。
  此时,朱雀军团的方阵经过城门楼底下,领头的一名将官如同前面的两支方阵一样,也拔出了佩剑,做了一个动作,后面的千人方阵的士卒异口同声喊道:“愈战愈勇,为王尽忠!”


第370章 阅兵进行时(二)

  紧接着,就是玄武军团的方阵出场。
  与朱雀军团差不多,方阵经过时同样引起了围观百姓一阵热烈欢呼。
  这不仅仅是国人的爱国之心,而且还因为苍国长期的宣传和教育下,苍**队在百姓的心中,已经成了一种无比高尚光荣的存在,在百姓的心中,将士们要高人一等,平时还有各种生活优待,所以苍国的百姓,都将军队中的将士视为英雄,视为百姓们的保护神。
  不过,相比于百姓们的欢呼,晋国的那些臣子,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虽然,如今的晋国朝廷与当初的晋国朝廷,几乎是换了一批人,皇帝也是亲善苍国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是晋国君臣的事实。
  当初,玄武军团大元帅朱熙的那一个造谣驱赶百姓,截断漕运的策略,可是将晋国害苦了,直接导致了晋城的陷落,勤王大军救援不及,晋国在整场大战中,开始一路血崩,最后只能是求和投降。
  所以,对玄武军团,晋国使者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忌恨。
  “轰隆隆——”
  片刻之后,一阵如同闷雷一般的声音,裹挟着肃杀之气,从西边传来。
  这让一些胆小之人,不禁毛骨悚然。
  麒麟军团!
  这是一支存在于传说中的军团,关于它如何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传言,大到朝堂皇宫,小到市井街道,只要一提起麒麟军团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是一支全部由骑兵组成的军团,据说打造这一支军团耗费的钱财和物力,就是其余四大军团之和。
  而在战场上与之厮杀过的军团,目前都已经不存在了。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
  当围观的百姓得知是麒麟军团的方阵要入场的时候,皆会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呐喊,久久不绝。
  这也难怪,麒麟军团倒也当得上这一大荣誉。
  可以说,苍国这些年能够接连击败强敌,麒麟军团有一大半的功劳。
  要不是麒麟军团,恐怕在晋城会盟之后,杨沐就被堵在了国外,苍国也就已经灭亡了。
  后来的每一次大规模的会战,都有麒麟军团的功劳,这一次伐晋之战之所以能够一直横推进晋国的腹地,晋国的轻敌和错误布置是一方面,麒麟军团的威慑也是至关重要的。
  麒麟军团的方阵一出来,就与前面的五个方阵与众不同。
  为何?
  因为,前面的几个方阵在前进的过程中,都是统一步伐的,就算是骑马或者推动着战械,也是一丝不苟。
  但是,麒麟军团出场,却并不是方阵的形势。
  而是一直在变换着阵形。
  这些阵形,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骑兵作战时的阵形,但是恰恰也是这些基础的阵形,就包含了骑兵的一些常规战法。
  上千骑兵一齐出动,是极具冲击力的。
  饶是春天空气湿润,城下也扬起了一阵尘土。
  刚一到城下,麒麟军团的士卒们便都摆出十分多的姿势,拔出武器如同演练一般,整齐划一的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奔袭动作。
  譬如上下马,侧击等等,与胯下的马匹配合,如同一项项杂技表演,仿佛与胯下的战马合为了一体。
  这个刻意表演,别说镇住了诸国皇帝,就连杨沐也是惊讶连连。
  虽说,骑兵是在他的构思下,这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但是,他也算是拾人牙慧了,真正与骑兵接触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蓦然看到麒麟军团的士卒表演这些高难度动作,顿时看得津津有味,惊讶连连。
  他的表情,同样也被周围的皇帝们注意到。
  在嘀咕的同时,一个个心里燃起了一股熊熊的嫉妒之火。
  我们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骑兵,第一次看到这些神乎其神的技艺,震撼是应该的,怎么你堂堂苍国皇帝,也一副没见过的模样!
  骑兵形成一个军种,可是你苍国独创的呀!
  苍国的骑兵天下无双呀!
  你这一脸没见过的样子,是什么鬼!
  该不是没见过吧?
  不可理喻!
  要是我等国家有这等神器,一定会捧在手心里,就算是亲自去体验一下都乐意,你倒好,一看就是平时没有到军队去走动,一定是满不在乎的。
  气人!
  站在不远处的阮国皇帝不禁撇了杨沐一眼,她自认为通过这几次的接触,对这个苍国皇帝还算是有一些了解,她知道这个年轻的帝王虽然有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但是在无关利益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颇为随心所欲,这种表情绝对不是在装的。
  这就太气人了。
  要知道,她作为一个女帝,每年还会抽出几次时间,秘密到骑兵的训练营地去看看,刚才的这些骑兵作战的技巧,她也是见过一些的。
  而这个苍国皇帝呢?
  坐拥二十几万作战经验丰富的骑兵,却还一副没见到世面的样子!
  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懂得珍惜。
  这时,十个令官组成的喇叭队再次介绍了起来:“眼前走来的,是我大苍的麒麟军团,自创立以来战功赫赫,号称战场上的屠夫,自组建以来从未有过一败,敌军望风披靡,在其面前,无论是哪一国的军队,都如土鸡瓦狗一般,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被消灭。麒麟军团的创建,开创了骑兵这一个军种,与传统的步兵军团与战车军团区分开来,也因为强大的战斗力,被各国争相模仿和偷师,却一直只得其行,未得其骨,而在创立之初,统帅耿贵与我大苍皇帝陛下的促膝长谈,也必将成为千古佳话。”
  这一番话介绍说完,围观百姓中便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与之相比的,是诸国皇帝的集体尴尬。
  因为,这番介绍中,有几处用词直戳到了诸国皇帝的心窝。
  譬如,说麒麟军团是战场上的屠夫,敌军望风披靡,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否。
  说什么无论是哪一国的军队,都如土鸡瓦狗一般,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被消灭,这句话就算是让人很不服气,也没人敢反驳。
  再比如,各国争相模仿骑兵,甚至暗地里派出细作偷师,却始终差点火候,这也是事实。
  简直是啪啪打脸!
  千万不要以为皇帝就一定城府极深,面对带着讽刺意味的一番话,可以无动于衷,实际上这些天生身处高位养尊处优的人,脸皮更加的薄,也更受不得讽刺。
  可是,又能如何呢?
  阅兵进行到这一步,大家也都隐隐看明白了。
  苍国皇帝这不是在炫耀武力,这是在对诸国进行武力威胁呀!
  这一次苍城会盟,谁还敢跟苍国撕破脸皮?
  谁不想巴结一下,套点好处?


第371章 阅兵进行时(三)

  尴尬归尴尬,阅兵式没停,诸国皇帝与使者的心思,便一直被牵动着。
  麒麟军团经过城下的时候,士卒们一个个全都站立在马镫上,向城楼上行注目礼。
  一个将领挥舞了一下手中的令旗,后面的骑兵们便都异口同声的高喊出了口号:“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勇者无畏,天下无敌!”
  与之前的五个方阵不同,麒麟军团的士卒们不但在队形上多变,而且在喊口号上也是与众不同,从城门下一路大喊经过,一个个从骨子里透露出一股傲气。
  诸国皇帝与使臣咋舌,天下无敌这四个字的份量太重了,麒麟军团还真是不谦虚呀,就这一句口号恐怕在日后就会成为天下各**队的众矢之的,十分看不顺眼的那一种。
  好在,之前苍**队给的震撼和惊讶就已经太多,大家的心都差不多麻木了,便也没有计较这口号上的“狂妄”。
  好不容易,目送着麒麟军团走远,铁蹄声还清晰可闻,便又是一阵响动,从西边传了过来。
  各国皇帝与使者都开始深呼吸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但凡是出场的这些军队,一个个都威武雄壮,无论装备还是士气都要涨自己国家军队的一大截。
  前面一共有六支受阅军队过去了,分别是禁军、青龙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玄武军团、麒麟军团,六支军队过去之后,后面竟然还有!
  该死,苍国到底有多少支这样的精锐?!
  该不会是打肿脸充胖子,才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吧,或者将精锐拆分成许多支来糊弄大家?
  诸国皇帝与使者暗自嘀咕之时,最后一位出场的军队自西边徐徐出现。
  归义军!
  作为一支由盛国归降,最后被收编的军队,归义军是一个另类。
  虽然是苍国的军队,其统帅邓芝也宣誓效忠苍国,并且在军队的高层,也安排了大量的兵部派去的将领。
  但是,由于过去一年一直忙于伐晋之战,苍国朝廷的工作重心一直都聚集在前线,所以便对这支军队没怎么操心,反正盛国已经不复存在,就连盛国前后两任皇帝都老老实实的接受苍国的册封,归义军也不会翻什么风浪。
  相比于其余的五大军团,归义军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人数上。
  其余的五大军团,四大常规军团虽然在编制上晋升到了三十万,但是实际人数并没有这么多,打仗打了一年,甚至早已经不足二十万之数。
  麒麟军团更不用说了,以后会不会提高编制不知道,至少在这几年,是不会有这个打算。
  但是归义军,却是实打实的三十万。
  当初,在收编盛国残军时,就经过筛选,只留下三十多万的军队。
  过去一年里,归义军一直是派在苍国的东北边境与晋国的边军对峙,同时担负着策应康国的任务,有过几场小仗,但是规模一直不大,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数一直维持在三十万的样子,近乎满编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同。
  那就是这次受阅的方阵,是由邓芝领队。
  邓芝,乃是归义军的大元帅,本该在前线的,但是眼下晋国败势已定,苍国的东北边境也没有被入侵的压力,杨沐便一道圣旨,将邓芝召入了苍城。
  也正因为这样,归义军便成了此次受阅的六大军团中,唯一一个由大元帅亲自率领受阅的一个军团。
  一些知道内"qingren",一瞧见大纛旗上的“归义”二字,便都心中明了。
  只是,很多国家的皇帝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苍国能够接二连三的,收复敌国的军队被己方所用?
  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
  众所周知,因为麒麟军团而名动天下的耿贵,原本就是申国的大将军。
  流匪山脉中很多的流匪,如今都在军中担任要职。
  在吞并了郑国之后,归降的将士也不计其数,也有不少人得到了重用。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且不说那些敌国的将士是否愿意,就说苍国皇帝竟然也敢放心的任用,未免也太心大了吧!
  归义军经过城下,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精神士气都赶不上前面的六个方阵。
  但是,却没有人敢轻视。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连围观的百姓都知道,苍**队是不可能养着一支只知道吃喝的军团的,归义军团的三十万大军眼下虽然不及其余的友军,但是迟早有一日是能够并驾齐驱的。
  至于什么人员素质和士气之类的,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
  每个人生来都差不多,五大军团的士卒也不是原本就这么优秀,都是一步步训练出来的,归义军团也一样,只要能够好好的训练磨砺,完全是可以塑造出来的。
  届时,六大军团都满编的话,总兵力就能够达到一百七十万。
  这个规模的军队,无论放在哪一国,都能够成为一个大国了。
  苍国更加,甚至可以问鼎霸主之位。
  捕捉到这一点的人,心中便都是一震。
  如果是皇帝的话就不用说了,心里在重新审视苍国的实力,而有些臣子则是想着等阅兵仪式结束,便要提醒自己的皇帝陛下。
  按照常例,十名令官组成的喇叭队,照旧对归义军团做出了一些解释。
  当然,因为归义军团的特殊性,所以也注意着措辞,淡化了其降军的身份,反而强调其深明大义,受百姓爱戴,在此次伐晋之战中的英勇表现。
  经过城下的时候,邓芝便挥舞着令旗,统一喊出了口号:“帝剑所指,兵锋所向,天佑大苍,誓死不悔!”
  很明显,这是一个带着浓重表忠心的口号。
  杨沐也颇为受用,微笑着点了点头,从容的看着方阵从城下走过。
  之后,便是其余国家的军队了。
  楚国和云国,都派出了军队受阅,且都是前线刚撤下来不久的,人数不多,各自五百余人,武器装备和精神面貌都不能与苍国的军队相比,但却算是走了一个过场,有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