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国皇帝大为震撼。
  出了一个云国也就罢了,没想都苍国竟然也表现得如此大公无私!
  会盟上的承诺可不比什么两国之约,诸国皇帝当面说出来的话,当然不能违背,不然的话与晋国何异?
  “当然,朕还有一事要言明,朕之承诺,只约束苍国之士卒,至于各位皇帝意欲如何,朕也绝不干涉。”
  “况且,此次会盟伐晋,原本就是天子之诏令,各国之意愿,此番开战之时,朕还想设立督军帅帐,所在战时各国发生矛盾纠纷,可赴帅帐调解,以安定联军军心。”
  “至于此督军帅帐,朕以为设于阮国较为妥当,诸位以为如何?”


第298章 诸项事宜

  督军帅帐,乃是一个协调之处。
  不管是设立在阮国,还是设立在其余的哪一国,只要效果达到了,就都没什么问题,无非就是阮国距离晋国比较近罢了。
  这时,莽国皇帝笑了一下,道:“苍国高义,让朕佩服,只是贵国如此无私,倒让我们有些无所适从啊。”
  诸国皇帝也小声的议论,也有趁着机会,与身边的谋士臣子交流的。
  杨沐道:“莽皇多虑了,朕心中甚为困惑,我苍国从未进犯在坐的任何一国,为何诸国却不放心我苍国呢?莫非,是因为国策与诸国有异么?在朕看来,我苍国之子民,皆是勇敢上进,待人和善的子民,此番诸国伐晋,我苍国愿意做些牺牲,还请各位列为见证来我苍国的大公无私。”
  杨沐说完,徐徐一拜。
  说实话,他很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但是也不得不遵守。
  千万不要小看这礼节性的一拜,在座的都是一国之尊,从身份上来说与杨沐是平等的,如果用平日里与臣子交流的那种方式去相处,肯定会让部分人很不爽。
  你给别人面子,别人就会给你里子。
  对于这些养尊处优的皇帝来说,这个道理更甚。
  魏国皇帝从座位上站起身,拱手道:“苍、云两国,为天下而舍私利,让朕敬佩,魏国亦愿意追随二帝之志,出兵伐晋,收回我魏国失地,弥补损失即可。”
  杨沐点头,以魏国如今的实力,收回失地确实已经是极限了。
  话说到这一步,基本上也就定调了,各国皇帝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拜道:“我等愿追随。”
  楚国皇帝道:“我楚国也愿意发兵,追随苍国。”
  “曹国也愿意发兵。”
  “阮国也愿意发兵。”
  “莽国也愿意发兵。”
  “康国也愿意发兵。”
  “吴国也愿意发兵。”
  诸国皇帝纷纷表态,就算是莽国等一些有迟疑的国家,见此之后也加入了发兵的行列。
  ……
  会盟之事,一共持续了三天。
  毕竟牵涉到一场大战,也是奠定为来格局的一战,诸国皇帝都全程参与。
  第一天的会盟祭典,只是确定一个大方略。
  后面两天,才是具体讨论细节的时候。
  兵力、粮草、兵器、过境、战后分配……这些都要一一讨论清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大规模出兵。
  尤其是一些小国,譬如炎国、竹国、旦国、雷国这些与晋国没有接壤的国家,都只是愿意贡献一部分钱粮,或者说派那么几千上万人,算是意思意思一下,在取得胜利之后,也能充当搬运战利品回国的作用。
  这些国家的作用,更多的是后勤保障和牵制晋国盟友的作用。
  譬如鸿国、羽国、宋国、越国、临国等等,虽然没有明确表态要支持晋国,但是作为晋国一直以来的小弟,这一次也没有前来会盟,可以想见应该也是站在晋国一边的。
  从目前估算来看,晋国一方将有十个盟友的样子。
  对付晋国的盟友,也是伐晋的一部分。
  兵力方面,苍国这次出动青龙、白虎、麒麟、归义四大军团,共计九十万人。
  其余的国家中,除了几个象征性出兵的国家,每个国家至少是十万起底。
  其中,阮国出兵一百万,楚国出兵一百万,吴国出兵七十万,再加上苍国,可以称得上是三大巨头。
  除此之外,兰国出兵十万,曹国出兵十万,魏国出兵三十万,康国出兵三十万,莽国出兵三十万,云国出兵二十万。
  粗略算一下,这十个国家的兵力汇总起来,已经达到了四百九十万!
  四百九十万军队,一起进攻晋国,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
  甭管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水分,反正杨沐自忖,如果是四百九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攻往苍国,那么苍国绝对是抵挡不住的。
  也与上一次洞国与盛国合力攻打苍国不同,那一次虽然总兵力也有一百多万,但是当时的五大军团还能够应对,国力也足够支撑。
  但是,四百九十万敌军,就不是单纯的一两场战争的问题了,仅仅是陈兵在苍国的边境,慢慢耗个半年,苍国都得被拖垮。
  量变导致质变,这不是什么科技就能够完全弥补的。
  ……
  兵力的问题商定,接下来就是粮草问题。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国出动大规模的军队,粮草问题将更加严峻。
  就比如阮国和楚国,两个国家各自出动一百万大军,战线一旦拉长,粮草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打一个比方,一个楚国的运粮民夫,从本国运着粮草到往晋国战场,中途至少要十几天的时间。
  这期间,自己也是需要吃饭的吧?
  一旦战线拉长,一来一回至少要两三个月,自身消耗极大。
  甚至有可能,民夫自身的消耗,就是前线军粮的几倍。
  各国可没有苍国这么便捷的水泥交通网,也没有依靠马车就能拉动货物的轨道,只能是依靠人力和畜力,一步一个脚印,将物资运抵前线。
  所以,目前各国普遍采用一个方法,就是分段运粮,比如第一段路有一百万民夫在运粮,那么抵达第二段路的时候,就剩下的粮食交给五十万人,第三段路再交给二十万人就够了。
  如此类推,才能够保证粮食运到前线的时候,还能够剩下粮食。
  所以,兰国、曹国、云国,这三个不与晋国接壤的国家,该如何运输粮草就是一个大问题。
  最后,经过诸国的商议,所有的粮草就进调拨,兰国和曹国共计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全部就近在阮国调拨,用银子交易。
  云国的二十万大军的粮草,由楚国调拨,同样也用银子支付。
  其余的十几个国家,都负责出粮草和饷银,按照比例在战后能够获取金银等货物。
  ……
  最后一点,就是兵器了。
  近年来,由于时局动荡,各国在军队实力上,都有较大的扩充,武器装备的储存,也非常的充足。
  按道理说,各国不需要讨论这一点,自己带自己的兵器就可以了。
  但是,无一例外的,各国都将目光投向了苍国,想从苍国这里购买一些装备。


第299章 军备

  对此,杨沐也很无奈。
  他早就知道,这个事迟早要来,躲不过去。
  苍国的那些装备,各国已经眼馋很久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白白错过。
  “诸位,我苍国的器物储备也不多,前段时间朕已经命人加紧打造,恐怕不能帮什么忙,只有看能不能在攻城器械上,给与一些帮助。”杨沐无奈道。
  “不知道,苍皇所说的攻城器械,是什么?”
  “投石车。”
  “投石车?”
  “没错,虽说被冠以车名,但是却与一般战车全然不同的一种器械,能够将数百斤的石弹,轻松抛上敌方城墙,将之压垮塌。”
  诸国皇帝点头,恍然大悟。
  这几天,他们多多少少也听到过一些关于投石车的传闻,据说这东西还在攻打盛国的时候还立下过大功,每一座城池都只需要一次进攻,就能够轻松将城墙轰塌。
  这段时间,苍城里传得沸沸扬扬,诸国皇帝还以为是苍国朝廷的舆情宣传结果,没想到在苍国皇帝这里证实了。
  杨沐顿了顿,道:“此物威力虽大,但是笨重无比,拆卸和装载都极其繁杂,怕是无法大规模运输。”
  诸国皇帝也默默点头,不用脑子想都知道,能够将数百斤石弹抛上天空的,砸垮敌军城墙的东西,定然是庞然大物,一些距离苍国较近的国家还好说,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也是能够将投石车运到自己的国家的。
  但是,在晋国另一侧的国家呢?
  弯弯绕绕,从南方迂回运抵国内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不知我等诸国,可否仿造?”阮国女皇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
  立即,其余各国的皇帝,也不动声色的看向了杨沐。
  显然,相比于成品的投石车,他们也在打着仿造的心思。
  杨沐摇了摇头:“投石车乃是我苍国的冶铁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才制造出来的,一架投石车上许多地方都需要钢铁,以目前各国的冶铁工艺,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仅仅是上面的钉子,都只有我苍国能够生产,你们所生产的钉子,一旦承受重里,轻则弯曲,重则拧断,若是吹风下雨,几个月就会生锈,更不要说发射几百上千斤重的石弹了。”
  “那可如何是好……”
  “对呀,攻打晋国迫在眉睫,如此神器竟然不可用。”
  “不知苍国……是否还有别的利器?”
  “听说那连弩战车就不错,不如匀一些给各国,也好叫晋国见识一下我们的威风。”
  “那方便面和压缩饼干,也可以来一点。”
  “贵国骑兵天下无双,送我们一些骑具装备也行。”
  诸国皇帝议论纷纷,见投石车没什么希望之后,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把主意打到了其余的器械上去。
  杨沐很无奈,权衡了一下,道:“诸位,不如这样。吴国、楚国、莽国、云国,此四个国家倒还便利,每个国家可分配二十架投石车,两百架连弩,我苍国派遣几名战械人员,随军指导和维护,若是有损坏的零件之物,可到我苍国来配取,如何?”
  “也可,聊胜于无。”
  “这倒是个好办法,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装备一支精良部队,也算是够了。”
  “这次回去,朕就让国人制造连弩所需的特制箭矢,定要让那晋国见识一下,我诸国神威!”
  各国皇帝议论了一会儿,也都接受了这个现实,反正苍国的冶铁工艺是绝对不可能外传的,没有具体的手札和冶铁工厂的构建方法,就算是里面的工人都没办法道出个所以然来,他们就更加不用想了。
  不能仿照就不能仿照吧,有总比没有要好,这批装备虽然不多,但是装备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也勉强是够了。
  阮国女帝美眸一转,看向杨沐道:“那我们这四国呢?”
  “这……”
  杨沐张了张嘴,也有些犯难了,阮国、魏国、曹国、兰国,这四个国家都远在西北部,与苍国之间恰巧被晋国阻隔,运输投石车是不可能的,连弩倒是能够,但是耗时也太长。
  “不如,就卖予一些马蹄铁给诸位?”杨沐提议道。
  马蹄铁?
  这是什么东西?
  曹国与兰国的皇帝,都十分的惊诧,一脸的疑惑。
  魏国皇帝的脸上,则是一脸的怪异。
  马蹄铁呀!
  这不就是钉在马掌上的东西么!
  只有阮国女帝,神色一动。
  杨沐将四位皇帝的反应看在眼里,瞥了阮国女帝一眼,道:“陛下应该知道,这马蹄铁的用处吧?”
  阮国女帝略显尴尬,如同一个偷东西的小孩,被大人看穿了心思一样。
  事实上,阮国在暗地里大规模发展骑兵的事,外界根本无从而知。
  就如同当初苍国,在暗地里组建麒麟军团一样,完全是封闭在一片荒无人烟之处,有重重关禁,就算是阮国的百姓,都没人知道。
  苍国得知这件事,还是因为当初阮国采购了五万柄弯刀和十万件手弩,这才猜测出来。
  虽然,各国都在尝试摸索骑兵,但是毫无疑问,目前也只有阮国这一个国家,算是登堂入室,步入了正轨。
  当杨沐一提到马蹄铁的时候,软国女帝就是心一动。
  马蹄铁,这是阮国骑兵急需的东西呀!
  当初,一开始组建骑兵的时候,她也没觉得几块小小的马蹄铁有什么用,也就没有太关注,也没有向苍国采购。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蹄铁的重要性就暴露出来了。
  经过两年的训练,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很快就脱落了,阮国之前准备的五万匹战马,还没有上战场一回,很多就已经不能够继续使用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换战马。
  要知道,一匹战马的价格可不便宜,以阮国的价格计算,一匹战马要八十两银子左右,五万匹战马就是四百万两,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不仅如此,训练新的战马又得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谓是血亏到姥姥家。
  阮国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制造马蹄铁,但是自己锻造的那些铁,要么是容易踩烂,要么使用个几个月,就全部生锈了,甚至还害得一些战马的马掌都烂了。
  本来,阮国女帝是准备在会盟商讨事务完成后,向苍国提出购买一批精钢打造的马蹄铁的,但是没想到,让杨沐主动给点了出来。


第300章 沸腾的魏国

  雪中送炭,大旱甘霖,也不过如此。
  苍国,这是准备帮助各国,建立骑兵部队么?
  阮国女帝心里疑惑,各国皇帝在问了周围的侍从陪臣之后,也恍然大悟,明白这马蹄铁为何物。
  骑兵呀!
  那可是苍国赖以崛起的骑兵!
  不管是哪一国,都听说过苍国骑兵的赫赫威名。
  如果说,四大军团给人的印象只是因为战械而显得特别,那么麒麟军就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令各国争相模仿。
  可以说,在座的每一个国家,都尝试过组建骑兵,但是从成果上看,大多都停留在以前的辅助作战思维上,还不如当初的洞国与盛国。
  也唯有阮国这个苍国的盟友,算是步入了正轨。
  所以,诸国皇帝在明白了这回事之后,一下子都来劲了。
  最后,杨沐决定,曹、兰、阮、魏这四个国家,无论出兵多少,全都一视同仁,给每一个国家八万片马蹄铁,换句话说就是两万战马的数量。
  当然,仅仅是几片马蹄铁还远远不够,杨沐又提出每个国家可以购买一万柄弯刀。
  要说步兵的兵器,苍国目前可能比较紧张,但是骑兵所用的弯刀和盔甲等等,苍国总共也就二十来万骑兵,用不要那么多,储量相当的丰富,卖出一些也无妨,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相比于这些装备,诸国也不在乎这一点钱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国家要单独挑出来说。
  那就是康国。
  这个国家可以说是最悲惨的,同时也是最幸运的。
  二十年前,眼看就要被晋国给灭了,结果晋国皇帝驾崩,逃过一劫。
  然后,向晋国称臣纳贡,晋国的上一任皇帝忙着收拾其余的几个小国,就把它给放在了一边。
  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康国处在苍国的北边,被晋国三面包围,东面临海,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这一次会盟还是苍国派了使者坐船,由水路北上,将康国皇帝接来会盟的。
  运输战略物资给它是不可能了,也只能承诺它,如果有机会将自己的国土与苍国打通,那么能支持它一些兵器。
  ……
  战后分配问题是最简单的。
  谁也不知道这一战的最终结果如何,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各国军队最先抵达哪一座城池,那一座城池就归其攻打,即便是战后无力驻守,也可以用交易的方式,与各国进行交易。
  终于,所有的事项都商讨完毕。
  唯独是天子王畿和天子的安置,各国皇帝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点一句。
  明显的,大家把王畿也当成了晋国之地,一旦占下王畿之后,断然没有再吐出来,归还天子的可能。
  次日拂晓,盛国皇帝闵善毅与太上皇闵雷抵达了苍城,在诸国皇帝的见证下,正式递交了降书,接受苍国的册封,不日就将率领军队,前往归义岛就封。
  至此,苍国正式吞并了盛国,国土扩大了三分之一大小,人口也达到了将近五千万。
  由于时间紧迫,杨沐也就不挽留诸国皇帝,设了一场宴席之后,各散回国。
  就连阮国和楚国,也放弃了之前的计划,不再寻求从苍国这里购买武器装备的可能。
  因为很明显,苍国自己的库存也不多。
  ……
  魏国。
  整个六月,魏国朝野都处在极其亢奋之中。
  诸国会盟进攻晋国,这使得臣民们又惊又喜,丧失国土的阴霾之气一扫而空,陡然之间举国振作。
  当魏国皇帝回到国内之后,已经是八月份了,距离原定的十月初,诸国共同伐晋,还有一个多月。
  魏国皇帝与几位股肱大臣一会商,立即下诏全国,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