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峙,也是正常,说成‘侵略’,是否有些小题大做呢?”
  文士说的这话不算太高明但听起来也有一番道理,然而木下秀吉闻言并不与他争辩,反而冷冷一笑,讥讽到:“原本我还以为,武田家只收买了和尚,如今看来,有些幕臣恐怕也被收买了。”
  “你这尾张莽夫简直大胆包天!可知我……”文士对无端怀疑感到愤怒不已,立即指着木下秀吉的鼻子大骂。
  不过他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真木岛昭光拉住。
  后者状似轻松,语气舒缓地徐徐说到:“两位大人不必为此伤和气。我觉得武田大膳素来对幕府恭敬有加,应该不会做出狂悖之举,此事或者有什么误会吧?当然木下殿也是出自公心,应当嘉奖。”
  看上去是打圆场,但言语中倾向性很明显。
  足利义昭忽然睁眼看了一下,眉头皱得更紧了。
  接着素以莽夫形象示人的柴田胜家打抱不平:“木下此人我素来厌恶,不觉得他有什么‘公心’可言。然而这家伙的智术嘛……不客气的说,比在座除了平手刑部之外的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他既说出结论,定然是深思熟虑,反复核实过的,又怎可能有什么误会?”
  他这话把全场的人都堵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一时大家面面相觑,安静下来。
  只有一个幕臣小声表示不屑:“哼!搞乱了南近江局势,本该闭门思过的人!承蒙公方大人恩准出面,还胆敢如此……”
  柴田胜家倒是耳聪目明,立即一拍大腿,猛然站起身,瞪大眼睛厉声道:“说得不错!鄙人确实无颜呆在此地了!这就回去继续闭门思过!”
  说完他就作势要走。
  足利义昭可坐不住了,连忙起身阻拦,好说歹说了一阵才劝服留下,还把刚才小声议论的人训斥了一顿。
  接着明智光秀也出来讲话:“就算是有边境争议,也该向幕府申诉,由公方大人裁断,岂可贸然兴兵?”
  一色藤长反驳说:“现在并不知道是否武田主动兴兵,也许是织田、德川先动手呢?”
  明智光秀冷笑道:“据我所知,武田家自始至终没有向幕府通报这一系列行动,而织田、德川两家却曾寄来信件,这就说明双方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此时庭院门外,正在御所值守并未参加连歌会的伊势贞兴急匆匆跑过来,高声叫道:“公方大人!尾美织田与远三德川派人送来联名信函,请求幕府居中协调,阻止甲信武田家的暴行!”


第六章 火上浇油
  现场的气氛实在过于诡异,见多识广如平手汎秀,都不免为之一愣,花了半天功夫思索前因后果,才勉强辨认清楚风向。
  但反而因此感到更加疑惑了……
  看上去,好像是作为足利家边缘成员的木下秀吉、明智光秀,以及客居京都的柴田胜家,拉拢了政所执事伊势贞兴,向幕府内部的某些派系开炮。
  这能有什么胜算吗?
  人家足利义昭虽然有些飘然浮躁,但智商还是很高的,怎么可能任由一群刚来的外人和不可靠的家臣胡闹呢?
  除非你们还能召集到更多同伴,或者是敌对派系自己作死……
  平手汎秀一时陷入沉思。
  而足利义昭依旧不加阻止,冷眼看着家臣们的互相言语攻伐。
  伊势贞兴非常“巧合”地送来了织田与德川的“求援信”,足利义昭也只从容接过,淡淡说了句“知道了”,并未拆开来看。
  乍一瞧,将军大人似乎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不怕下面人闹腾。
  然而平手汎秀却觉得将军大人的神色稍微有点不对劲,脸上的沉着与放松未免过于刻意做作,有点怀疑他是犹豫不决,故作玄虚……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此时,继真木岛昭光和一色藤长之后,大馆晴忠亦站出来指责木下秀吉:“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您未先请示主公,就私自去调查武田家的事情,恐怕不太妥当吧。”
  接着细川藤孝立即起身表示反对:“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之法,岂容事事请示呢?要说当年我们也是先斩后奏,未经同意就制定了营救公方大人的计划……”
  他所说的是一件旧事了。
  多年前上代将军足利义辉被弑杀,当时义昭还只是个法号叫做“觉庆”的和尚,为松永家所缚,关押在奈良,内外不通,危在旦夕。幸得少数忠诚的幕臣营救,侥幸脱出,辗转于近江、越前、美浓之后,终于再兴。
  突围的那天夜里,细川藤孝背着足利义昭死命奔跑,三渊藤英尽管不善武艺却提着刀冲在最前,一色藤长以身挡了两支箭矢,还有和田惟政、仁木义政、米田求政、畠山尚诚等人做出了贡献。
  所以这些人里面,尽管也有暗通织田的,有办事不利的,有忤逆犯上的,却依旧可以取得原谅。
  几个不幸战死的更是被当做英雄,一切生前污点不许再提。
  而明智光秀就没类似待遇了。
  细川藤孝拿起这个经历说事,未参与过营救行动的幕臣便会自觉地矮一头。
  上野清信本来想要出来给大馆晴忠帮腔,可没想到细川藤孝搬出大杀器来,只得灰头土面坐回去。
  只有同等资历的一色藤长仍在坚持:“细川殿这个说法在下不敢苟同……当年公方大人为奸人所趁,无法对我们发号施令,今日的情况完全不同……”
  “今日虽然尚未被奸人所趁,但却有可能是被收了不义之财的叛臣蒙蔽。”细川藤孝的小跟班米田求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一色藤长的话。
  这种毫无根据的人生攻击其实是显得很低级的,足利义昭此时脸上已经有了不耐烦的意思。
  一色藤长也一甩袖子表示不屑,皱眉反诘道:“诸位今日看来是有备而来的了?当着公方大人的面,就是以这样的礼节对待同僚的吗?”
  作为一个帮助将军大人挡过箭的人,他说出语气这么重的话来,自然是很有分量的。
  木下秀吉、明智光秀十分聪明地蜷缩起来,隐藏其存在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站出来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竟然是一向“反织田派”的核心三渊藤英。
  此人如今已经是光头僧袍打扮,只见他念着佛偈,持着珠串,缓缓起身,对着木下秀吉指责到:“木下殿,您实在是太失态了!作为新晋之人,怎么能如此无礼地行动呢?就算是确有道理,也该更谨慎小心一点啊!”
  显然,话的重点在于“就算是确有道理”这几个字。
  一色藤长目瞪口呆。
  足利义昭眼中顿时闪过忌意,一瞬即没。
  而平手汎秀这才恍然。
  京都的政治斗争……还真是有趣啊!
  到现在终于是基本看懂了。
  一色藤长为首的那批人,八成是主张“坐山观虎斗”的态度。
  亦即是——利用武田打垮织田德川,暂先对其西进攻略不加阻拦,待到织田德川折损过半,再号召近畿群豪讨伐武田。
  这样的好处是,进一步抹杀织田体系的权威性,有利于将畿内重新打散,避免信长绝地大翻盘。武田老家反正远在甲斐,就算让他获得一些美浓、三河的地盘,也不打紧。
  但有“养虎为患”的潜在风险,万一武田信玄比想象中还厉害,或者其支持者比想象中更多,一路传檄而定,打到京都来了怎么办?
  而三渊藤英,似乎是被木下秀吉、明智光秀、柴田胜家以及细川藤孝、伊势贞兴等人说服。他们以“武田西进行动并未向幕府征求同意”为由大做文章。
  (这是废话,真要来征求,幕府肯定是不能公开同意的。)
  反复提到“某些幕臣被武田收买”这一点,大概并不是偶然,他们手里或许已经掌握了一些说服力不高不低的证据。
  正如同平手汎秀抓住的那个“佐野新一”一样。
  潜台词就是说:武田信玄这么厉害,在京都都是一堆触角,收买了很多人,若是放任他吞掉织田德川,咱们可就危险啦!
  木下秀吉是新晋,明智光秀已经不被信任,柴田胜家干脆就是外人,他们反正是不可能进入幕府核心圈子的,干脆出来打头阵吸引火力。
  三渊藤英最后收割的一下非常干劲利落,很是漂亮。以往能成为“反织田派”精神领袖,果然在政治还是有两下子。(虽然实际军政事务完全不通)
  而高高在上的将军大人,果然是在犹豫不决的。
  说起足利义昭这人,政治嗅觉和手腕都很高超,绝对不是优柔寡断的庸主。可是他自幼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对民间情况一无所知,又受了刺激怯于兵事……所以他并不能从军事和底层民心的角度去有效评估武田家到底能否打到京都的可能性。
  情报不足才是无法做出决定的原因,魄力他倒是不缺的。
  话说幕府内部,居然分裂得这么厉害,争吵如此激烈,要说仅仅是路线之争,那恐怕是难以置信的。
  想来其中定然有利害冲突的成分了。
  只是平手汎秀离开京都太久,一时并不清楚各方的利益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不过也不用去纠结那些。
  因为平手汎秀其实早已选好了路线,并且按照路线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如今路线不可能再改变了。
  想象一下——木下秀吉为什么要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发难呢?难道不是有意让我看到吗?也不知道身后是有高人指点还是怎么着。
  平手汎秀瞬间想到三四种可能性。
  不过不管是哪种可能性,都不妨碍接下来要做的事。
  趁足利义昭情绪震动,欲言又止,平手汎秀就要火上浇油。
  他郑重其事地起身,先唤了一声“公方大人!”,而后大踏步走到庭院中间,故意让木屐发出节奏统一的响声,徐徐下拜,朗声道:
  “禀报公方大人!其实,臣下前些日子,才在畿内抓住一个冒充为商人的武田家暗探!那人虽然负隅顽抗但其随从已经招认了!不过,由于详情还没有审理出来,本来今日是没打算报告给您老人家知会的……然而适逢方才诸位同僚谈起有关武田家的事,我就不得做这个补充了!”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喜忧各半。
  而足利义昭……脸上瞬间出现剧烈的情绪变化,仿佛要拍案而起,但终究是沉寂下来,闭目轻轻摇头,仍然没有做出决定。
  这正是平手汎秀所希望看到的。
  你们两边尽管吵,反正我是坚决站在抵抗武田的那一边,而且是要在幕府表态之前就尽全力把这个意思渲染起来。
  如此一来才能在事后的分赃过程中,占据最有利的地位。
  至于实际出多少力反倒是另一回事了,政治上的规矩,与军事、商业之类的不同,很多时候,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说得早。
  当然,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万一武田真的气运在身,侥幸上洛成功,平手汎秀就只能主动跳海喂鲸了。
  三渊藤英、伊势贞兴、细川藤孝、明智光秀、木下秀吉、柴田胜家……这些人居然团结起来倒真是出乎人意料之外,也确实产生了很强的行动力,不过他们始终还是藏着掩着,没把那话说到实处。
  平手汎秀抢先说出了最激进的话:“今日看来,武田大膳(信玄)来势汹汹,已经把手伸进了畿内,分明是怀有着不臣之念,绝非是‘边境争议’之类借口所能解决的!请公方大人发出讨伐指令吧!臣下不才,原为幕府马前之卒,领兵支援织田、德川,与乱臣贼子血战到底!”


第七章 攘外与安内
  平手汎秀难得一见如此激昂,主动邀战,令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跟武田信玄有什么深仇大怨呢。
  而熟悉的人只会觉得肯定又是在搞什么阴谋诡计了。往往打出的旗号越是冠冕堂皇,政治正确,其用心越是耐人寻味。
  将军大人轻轻点头,面露赞叹,看上去深深被打动了——或许是心中的天平某一端多了一块砝码之后,终于失去平衡。
  总之足利义昭是阴晴不定地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拍案做出了决定:“诸位的意见,我姑且都已经了解了。双方固然各有自身立场,都讲得出来道理,然而幕府的权威性乃是不容置疑的!兵部大辅何在?”
  “属下在此听令。”细川藤孝出列,肃然半跪于地。
  “以你为使,持我御书,令武田大膳不得再西进,并需要对过往冲突做出解释!”
  足利义昭并没有直接发动讨伐,而是转了一个弯,留了几个台阶。
  如此,三渊藤英,包括伊势、细川、明智、木下这一派系,固然可以面露喜色,却也不至于得意忘形。而一色藤长、上野清信、大馆晴忠等人尽管颜面无光,总是还有些许余地可供蜿蜒回旋,不至于没脸在御所呆下去。
  平手汎秀倒是有些失望。
  原本是打算扮演一个独力对抗大魔王的“孤胆英雄”,没想到将军大人竟然如此“从谏如流”了,跟想象中很不一样。
  凭借足利义昭的名分优势,只要他喊个口号,表个态度,根本不需要亲自上阵,就能毫不客气地自居为“总大将”来摄取胜利果实。
  这是令人无可奈何之事。
  当年的信长也不能公开与之抗衡,更何况余者呢。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剧情传出去以后,可能会有不少远离京都的乡野之人会觉得“幕臣各执一词,公方大人本来犹豫不决,听了平手刑部一言,立即做出决断。”
  那么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便会大大高估平手家在中枢的影响力,这对于经略四国的行动可以起到关键性帮助。
  比起见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随口就能把足利家黑历史当段子来讲的畿内人民,穷乡僻壤的百姓们一般心思要淳朴一些,价值观也倾向于保守,对传统公仪的尊崇自然会更真诚。
  大概是距离产生美吧。
  如果能想办法弄到“执事”或者“探题”名分,平定四国一岛肯定就是指日可待了。哪怕有个“评定众”亦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足利义昭不可能有这么大方的,除非你肯像织田信长一样,呆在京都御所被控制起来,那当然是不管什么官职人家都不吝啬了。
  对于平手汎秀这种独立自主的强势大名,至多就是授予“纪伊守护”之类看似尊贵实则麻烦的头衔罢了。
  况且现在连纪伊都被平定了过半,估计足利义昭已经在后悔了吧……
  平手汎秀思绪飘飞,过于投入,稍有出神,有两句话没听清楚,抬头再将注意力集中于回到现实时,忽然发现现场的气氛仍然是很激烈的,并未因为公方大人下了决断而安静下来。
  仔细一看,原来明智光秀又在接着搞事……
  “……如今我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不久之后很可能要与武田家处于敌对立场。鄙人前日与术士一同观详天数星象,得到的预示是:外敌虽然来势汹汹,但却盈不可久,真正的威胁来自于腹心肘腋之侧。”
  这么一段无稽的话,明智光秀有模有样煞有介事地讲出来了。
  而且三渊藤英也神情严肃,装作皱眉深思,追问到:“这难道是说京都附近就有奸邪之辈吗?真是可怕!看来,欲攘敌外,必先安内……”
  “没错!”木下秀吉又一次神情激动地跳了起来,“赶紧将那些被钱财所收买,吃里扒外,内通武田的幕臣一举铲除吧!”
  一边大喊他一边毫不掩饰地向特定几人盯过去,目标十分明显。
  见状一色藤长正欲反唇相讥,却只见三渊藤英起身呵止:“木下殿且住!在座的幕臣都是久经考验,就算偶尔有些过错,也是一时糊涂,绝非本性奸恶。”
  这么一唱一和的双簧,演得非常投入,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俨然就是要把“一时糊涂,偶有过错”的锅扔到政敌身上背着。
  “那天文星象之中,所预示的‘肘腋腹心之侧的威胁’究竟是指的谁呢?”伊势贞兴紧跟着追问到。
  “这个嘛……请容我细细道来。”三渊藤英缓了口气,慢条斯理地说:“其实在下近日也察觉到一些武田家忍者活动的蛛丝马迹。幕臣之中可能也有人收到拉拢。但我相信我的同僚,顶多会帮助对方办一些小事,绝不至于临阵内通。不过京都周边附近的诸多势力,可就不敢尽数相信了……”
  听到这里平手汎秀才反应过来,所谓的“攘外安内”之说,意思就是要以对付外敌的名头,吞并周边的小势力。
  虽然派了细川藤孝去甲斐的踟蹰歧馆出使,但是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只凭口舌不可能说服对方退兵,武田跟德川、织田一定有一战的。
  按常规思路来看,武田信玄是一个善于调略收买的人,畿内肯定会有不少势力收到他的信函与黄金,借此机会,正好展开清洗。
  恰巧浅井长政又耗在了西国……
  只要说服在座的平手汎秀,京都附近大有可为啊!
  或许还要加上近期地位扶摇直上的竹中重治,不过那毕竟是次一级的。
  足利义昭眉宇一扬,似乎有些被言语所打动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